:::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郝御翔 攝)
焦點專題 Focus 巧手衣裝,造就舞台──服裝設計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同黨劇團《父親母親》

2023/4/28~29  19:30

2023/4/29~30  14:30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拾念劇集無獨有偶施如芳《鯨之嶋》

2023/5/5~6  19:30

2023/5/7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2023/6/17  19:30

2023/6/18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2023/10/21~10/22

臺中國家歌劇院

「劇場的設計師,要設計出不會把演員蓋住的作品。」林玉媛說。

她說起話來溫溫的,偶爾會歪頭說自己大概不適合這一行吧?但隨即又會眼神充滿光彩地提到某些觸及她生命的劇場經驗。例如剛剛說的那句話,就是她大學讀到一位設計師說過的:「那其實是舞台設計李名覺老師寫的,意思大概是說——他設計的舞台不需要被觀眾記住,觀眾要記住的是那場戲。那段文字,我看了好有感觸。」

林玉媛設計的作品,就和她的個性一樣內斂,「做衣服時,我也覺得不用漂亮的,而是要做出符合這齣戲的,我一直提醒自己,不必讓觀眾記得演員穿了什麼,大家不用看到我沒關係,我真的很享受後台的工作,所以有時候連交作品簡歷都很不認真。」

給演員一點點,他們就能發光

如果當初沒有念劇場設計系,林玉媛的下一個志願是歷史系。雖說轉了一個彎,她好像還是跟古今中外的歷史結下了緣分。

「從事劇場設計,必須要一直找符合那個時代的資料。」這種與純粹創作無關的資料搜集工作,她反而得心應手,近年因為接下文學劇場的工作,自己的書櫃幾乎都是各朝代的經典名著,「從《詩經》開始,到唐代文學,我後來還把高中的國文課本拿出來,採買相關的書籍。」

做這些資料搜集有時不光是為了服裝,也為了選用合適的配件,並使她更了解角色背景。

服裝設計一職,經常讓人望文生義,讓人以為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其餘皆可不理。事實上,但凡穿戴在演員身上的,都歸服裝管轄範疇,「這還蠻有趣的,有些人會說拿在手上的就歸服裝設計管,放在地上的歸舞台設計,可是劇場沒有這麼簡單,有時演員會從場上拿起東西啊,所以偶爾也會遇到某個配件被兩個設計部門推來推去的,不知道要給誰負責。」

倒是劇場的魔幻之處也在這裡,一個配件就能夠讓觀眾知曉角色的變化。

林玉媛舉例:「近期上演的《父親母親》一個只有4、5個演員,但是總共有36個角色,導演希望這些演員都不會下台換裝,一切在舞台上進行。」

沒錯,劇場服裝設計所面對的棘手挑戰之一,也包括演員快速換裝的時間順序,因此設計出好穿脫的服裝,有時也是設計上的條件之一。不過,作為一名劇場的設計師,除了相信自己能夠完成這艱鉅的挑戰之外,林玉媛更多時候是相信演員的能力。

「其實這些演員的能量都很滿,只要給他們一點點東西就足夠讓人辨識——像是戴上墨鏡角色就成為盲人藝師、或讓打拳的師父佩戴玉項鍊……我在設計的時候,想的都是如何不掩蓋掉演員的光芒。」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林玉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任職於抹抹設計工作室,主要從事表演藝術服裝設計與製作。近年服裝設計作品:拾念劇集《金銀鐲》,阮劇團《十殿》、《釣蝦場的十日談》、《皇都電姬》、《城市戀歌進行曲》、《水中之屋》,同黨劇團《父親母親》、《星期十,猴子死翹翹》,國光劇團《定風波》、《賣鬼狂想》,趨勢文教基金會《屈原遠遊中》、《玄異筆記》、《采采詩經》、《詩人有影放輕鬆》、《東坡在台灣》、《大風起兮》,臺北海鷗劇團《化作北風》、《女子安麗》、《海鷗之女子深情對決》,臺中國家歌劇院《迷宮魔獸》、《熱帶天使》,Project 0《獨白時刻》,TaiwanNow《阿婆蘭》。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