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僅是柏林戲劇盛會(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以下簡稱戲劇盛會)的60周年,也是新任團隊——柏林藝術節(Berliner Festspiele)總監馬蒂亞斯.皮斯(Matthias Pees)及其所任命之總監團隊上任後的首次成果。新團隊努力將戲劇盛會推向更年輕開放的可能性,就結果而言得到部分的實踐,包含在演後座談納入青年記者加入討論,在最後的陪審團討論也邀請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註1)的參與者共同對話,這不只是戲劇盛會的改變,也是新團隊期盼做出的變革。皮斯在去年接任後面對德國媒體的提問,經常提到他對改變的期盼和計畫(註2)。而輿論質疑的焦點主要落在戲劇盛會的定位、評審團的組成、及拓展與東歐劇場的連結。
戲劇盛會的定位
60年的歷史對戲劇盛會而言似乎更像是個重擔,由聯邦政府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接管,因此受限於不少沿用至今的規則和官僚結構。但這並沒有阻擋皮斯進行變革的決心,儘管上任之後面對各種挑戰,皮斯在接受專訪時回應,他認為藝術應該具有挑戰性,「不只是為了維護一個體系或機構,而是呈現藝術作品,使藝術家的聲音和視野可見於社會,這也是對官僚主義的挑戰。」「戲劇盛會一直是一個大於10個重要作品的戲劇節,除了呈現作品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想要說的。」所幸執行團隊也有許多成員願意為革新付出,一方面需滿足使用公共資金的責任意識和經濟效率,一方面也必須將藝術創作推向大眾,使其發揮創新的思維能力。皮斯提到:「這有時也是一個創造性的挑戰,找到那些未知的方式,這些方式不一定符合規則。」這顯現在戲劇盛會的各項活動中,包含策劃「10個會面」來推動各項社會議題的討論,並在演後座談首次邀請青年記者一同主持,以及在最後評審團公開座談會時首次邀請青年記者和參與國際論壇的青年藝術家共同討論,透過不同世代、族群的對話,推動戲劇盛會朝更開放、年輕的方向邁進。
評審團的爭議
另一個飽受爭議的部分則是評審團的保留及成員的組成。輿論和部分劇場專業人士甚至參與國際論壇的藝術家,都對對於評審團由專業記者評論人組成提出質疑,並認為應該改由策展人來領導戲劇盛會。部分意見認為10大作品也應該納入其他劇場工作者的意見。皮斯回應時分析策展人機制和戲劇盛會評審團機制的不同:「純粹的記者評審團不會太考慮製作條件和製作過程,非常關注結果,當然,這基本上也是觀眾獲得的體驗……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評論家評審團的選擇更具客觀性,更接近觀眾自己。」「策展人,或者甚至一群策展人可能會更注重動機。他們可能會邀請一個節目,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因為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新想法。」而策展人也可能會比一群記者更加容忍新作品發展的過程。確實,今年由3位女性總監團隊從各項補助計畫底下挑選出來組合而成的節目規劃,大多不如10大作品成熟,毀譽參半。皮斯同時也回應,僅管10大作品一直存在,但戲劇盛會一直是持續映照其核心精神,比如之前的TT論壇(TT Context)等,透過座談會反映過去一年的劇場趨勢等,都是由總監帶領團隊來規劃的。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戲劇盛會也是為了要去討論大於10大作品的議題而進行策劃,比如今年的「責任會面」(Responsibility Treffen)。也許可以合理推斷,儘管皮斯所帶領的新團隊力求革新,10大作品及評審團機制在官僚主義和觀眾訴求的綜合考量下,一時仍難以撼動,某種程度也是目前戲劇盛會的賣點,但隨著觀眾組成的改變和世代交替,戲劇盛會勢必也將走向革新。
評審團公開座談現場
戲劇盛會反映「誰」的時代精神?
柏林戲劇盛會每年由評審團到德語區不同城市參訪,從平均450個作品中挑選出最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一直以來總是有爭議產生,而最大問題在於這些作品是否真正具有代表性,或是只代表了白人中產階級。不可諱言,戲劇盛會觀眾的普遍組成確實較為受限,受到票價限制、消費習慣等因素影響,劇場觀眾的確缺乏多元性。國際論壇的參與者代表奧蒂諾(Mercy Dorcas Otieno)在5月29日評審團公開座談時不斷提出質疑,並認為評審團的組成應該更加多元,不只是現存制度規定的專業記者及評論人,更應該廣納藝術家、文化工作者等。
然而作為一個反映時代的戲劇節,戲劇盛會在本質上確實要反映德語區的劇場面貌,呈現劇院為觀眾所策劃並與之對話的作品。更多時候這些作品反映的是觀眾有所共鳴的精神,而不是劇場工作者的觀點。概念和作品美學可能不是作品的首要考量,而是與觀眾反應放在同樣位置去評量的標準,這是戲劇盛會與其他由策展人領導的藝術節最大不同之處,也是值得反思的一項傳統。
或許青年劇場工作者所期盼的未來,與德語區主要劇場觀眾的組成之間還有很大的落差,未來如何透過戲劇盛會的改革來帶動整個德語區劇場進行革新,並透過文化發展繼續與廣大的觀眾產生共鳴,反映時代的變動,也將是戲劇盛會未來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