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開始之前,我們必須認清3個事實:一、『在藝術當中的人都活在一個夢幻世界,且帶著不現實的期待』;二、『面對市場,沒有人有解決方案,因為爬過一座山,只會有更多山頭等著我們』;三、『我們總說資源不足,但資源不足卻也逼使我們產生創意』。」英國阿喀郎.汗舞團共同創辦人暨製作總監法魯克.喬迪里(Farooq Chaudhry OBE)在工作坊伊始直接破題說道。這斬釘截鐵的分享起手式,恰如法魯克在之後90分鐘的分享中,為現場來自亞洲地區的製作人們帶來的市場思維風暴一樣來得猛烈又直率。
在9月中於國家兩廳院舉辦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裡,擁有豐富國際巡演及製作經驗的法魯克,在現場以導師身分向與會製作人分享個人對表演藝術市場的理解,及身為製作人多年與藝術家、觀眾、藝術節、機構等不同對象的工作經驗。
法魯克眼中的藝術市場和商業機制
筆者自問工作中並不慣用「藝術市場」這個名詞,所以一開始對工作坊的主題「表演藝術中的市場機制」心有戚戚。但法魯克的分享更像是,個人以「藝術市場」的概念,創造屬於他對藝術行業,這個被其稱為夢幻世界的代入理解,還有對應著這個世界,屬於他獨特的「商業」手法心得。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資源永遠不足,法魯克對這個現實很早就有所認清,所以既選擇擔當製作人,就只好想方設法從市場搜集、創造可能價值。對法魯克而言,市場就是一群人,這跟一般市場論一樣,但有趣的是,他提出藝術市場之間的流通貨幣卻是「信任」。
不論是藝術家、製作人、單位、觀眾、藝術節、場館,活在藝術市場中的我們所有人,都希望以最好的條件去交換、分配和交易「創意」(Creations)的所有權和傳遞方式。而作為製作人,在市場的商業手法就是,在當中找出大家對價值判斷的運作方式,精明善用和創造各方之間的信任,協助大家找到創意與自身之間的相通共感和精神收益,進而讓創意產生「售價」。因為只有當市場認為自身跟你所提供的創意關係愈是緊密,愈是相信你提出的創意是對他們的文化、感受與觀值觀是必要且重要的,才會可能願意持續為這份創意去投資、承擔風險和付出。
因此,法魯克提出:「如果我們能以市場概念來理解藝術產製的運作,不論我們身處何方,面對的資源和環境有多困難,都只需要專注於找到與你的創意相關的信任機制運作方式,理性地重構及拆解,怎樣做能給你的創意帶來最大的優勢,讓你的創意去到最好的市場,回收最大的價值。」
上面的分享有趣在於,與其說法魯克在討論市場,筆者認為他更像是活用了市場的概念和現實感,創造出藝術行業特有的人性價值投資運作機制想像。此外,法魯克反覆提到信任作為貨幣,關係卻往往很難被簡單建立。信任關係除了為之付出對應的時間,更重要是我們必須時時有停下來耹聽和觀察人們感受、需要的習慣。再來是除了持續冒險開發、創造價值,也要記得市場是具有循環性的,適時給予支持你的市場合理的讓利空間,因為只有當所有人都拿到最佳利潤時,才有理由持續地支持製作人所提出的價值,讓創意可以在商業信譽中永續循環。
日期:2023年9月13日
講者:法魯克.喬迪里(Farooq Chaudhry OBE,英國阿喀郎・汗舞團共同創辦人暨製作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