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合作除了對出版有了全觀的理解外,如何找到獲利模式,成為日後行動與實踐前的重要課題。再來是扭轉了批判的角度,當時還很文青,有很多爛片根本不想介紹,但Bentham說服了我:我們只是報導的雜誌,不是評論,你說那片有多爛,還不是有人投資才拍得成,再爛的片一定都有他好的點,能夠說服投資方,我們只要寫出那優點就好。
「寫倒的雜誌與網站超過20家」我履歷中的這行,經常遭到打槍與退貨,我卻以為是不可多得的資產。
大概是發生在世紀交接之時,所有人都熱烈擁抱網路的未來,卻逐漸發現是熱錢的無底洞,內容網站紛紛關門止血,使得實體雜誌得以苟延殘喘,數位化也鯨吞蠶食著不同領域的產業。
當我在ArtChina的專欄寫了「30歲退休」,30歲先預支退休時光,等玩不動了累積人脈後再去上班,結果整本雜誌下個月就真的關門退休,接續著兩個旅遊專欄、時尚的3C專欄、相關的電影專欄與網站陸續關門,後來寫了一篇〈網路傷寒瑪麗〉來描寫這種帶賽的現象,不過一兩年,細細數來竟然寫倒超過20家公司,雖然惶恐卻又慶幸趕上了一個亂世,之所以慶幸,因為有些奇遇,足以改變人生軌道的奇遇。
一人要搞定兩本雜誌
1999年冬天,忽然接到時尚龍頭《VOUGE》、《GQ》老總劉炳森(Bentham)的邀請,去辦公室聊聊,鉅細靡遺毫不藏私地勾勒出一本雜誌的誕生。他待人客氣,一邊操作著電腦,談談雜誌版型的設計,一方面聊著電影,以他當時大約60歲的年紀,能夠如此靈活操作電腦,對電影的熱情與知識我遠遠不及,然後分析想辦這本雜誌的緣由與獲利模式。
1999年他在網路上註冊了網址:inmovie.com,準備做一個網站兩本雜誌,一本是介紹院線片的《銀幕迷》,一本是在電視上看DVD與CABLE的《螢幕迷》(皆與inmovie諧音)。然後當時的華信銀行發行一張叫「奧斯卡」的信用卡,卡友雜誌委託西門町一家老牌《票房》雜誌。Bentham買下這家《票房》雜誌,主要看中20多年來的電影劇照,順便繼承信用卡公司的委託。
Bentham提出了對雜誌版面的設計美學與行文邏輯,對我這樣的菜鳥,彷彿武林密技畢生絕學,如五雷轟頂般的震撼教育,然後他打算就用我一個人搞定這兩本雜誌:「寫老片比新片困難,你本來就在做的『貧窮男Cable電影精選』就已經是《螢幕迷》的內容, 剛好你每天都在看試片,新片的《銀幕迷》順便寫一下,雜誌的美編廣告其他等全部不用管,你只要負責文字即可。」
第二回面談Bentham問我需要什麼,我說我要一間辦公室,有專線可以上網,當時家中還是撥接上網。他立刻在公司附近租了間有花園的一樓,拉專線做裝潢,有大會議室還有影印機。這不像一般找工作,比較像是Bentham發現了生意的契機,分析完利弊得失,看要不要一起來打拼看看,然後在背後用他所有的資源全力支持。之後我又問:我可以不來上班嗎?他回:我不用每天看到你啊,時間到東西要做出來。這次合作除了對出版有了全觀的理解外,如何找到獲利模式,成為日後行動與實踐前的重要課題。
再來是扭轉了批判的角度,當時還很文青,有很多爛片根本不想介紹,但Bentham說服了我:我們只是報導的雜誌,不是評論,你說那片有多爛,還不是有人投資才拍得成,再爛的片一定都有他好的點,能夠說服投資方,我們只要寫出那優點就好。尋找人事物優點取代了批評,雖說是兩碼子事,但學習欣賞優點也讓自己的生活寬廣起來。
改變了看待世界運作的角度
另外也接獲指示,合作的對象必須是業界第一,比方當年片商龍頭若是UIP、錄影帶是百視達等,也因此他決定不要有訂戶,而是學《壹週刊》的零售策略,通路龍頭711自然是不二選擇。對於雜誌定價,當時普遍覺得高單價的產業雜誌才有機會生存,例如汽車雜誌,買台車100萬,花300元買一本雜誌研究很合理,但是誰會花一百多元買雜誌來挑選300元的書、CD或電影呢?
我對兩本雜誌的定價是甜蜜的20元,但711卻不接受,來來回回討價還價後,對方開出最少要50元上架拆帳,最終定價49元,我跟Bentham說49元連我都不會買。春去秋來忙了大半年後才終於試賣,我心中也想過,若選擇電影院0元免費拿,靠廣告說不定能殺出一片天,但電影院之間並無通路,鋪貨與開發成本難估計,隨著網路泡沫漸起,各家信用卡公司縮減預算紛紛停止刊物,結束那一年爽爽充實的日子,從不切實際的菜鳥,忽然之間面對日暮西山的雜誌有了好多想法,同時改變了看待世界運作的角度。
後來不論做任何事之前,如何尋找獲利模式,總讓我再三斟酌,在做與不做間,有了一把謹慎的尺。
(本文出自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