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蕾(Fajar Sungging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感覺亞洲|在南方(一) 亞洲X全球南方

茉蕾:在文化交流中,增進相互理解

對於印尼宮廷舞蹈家茉蕾來說,當代藝術流行的「全球南方」主題只是一個借自「發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既成概念,她並不確定如何用這樣的概念來定位自己——儘管在其他人眼裡看來,印尼的藝術家理所當然是「全球南方」的一分子,更是官方推動新南向政策時鎖定交流的目標——那或許是因為她所專攻的印尼宮廷舞蹈,其實是來自於更為悠久的文化傳統。

身為實踐者,我們都同意如果台灣想跟南方國家建立真誠的關係,必須先從文化下手。以爪哇宮廷舞為例,在其傳統裡,跳舞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某種接近宗教的靈性實踐,如同一趟旅程,目的不在於外在形式,而是如何一步步達到更好的自己。不一定是傳統定義的宮廷舞者,卸下舞者身分時也可能是律師、樂手或工程師。這種藝術有著特定的自我規訓,重點在通過這些過程精進內在修煉;具備了宮廷舞者的身分,反而意味著必須滿足於日常生活。這樣的歷程,她總共花了4年才取得正式的資格。

雖然被問到是否曾經參與「全球南方」的展演時,茉蕾給了否定的答案,但要不是因為有「新南向政策」,她也許不會來台攻讀舞蹈博士學位,更不會被台灣人所認識。過去,不少機構都曾邀請她在印尼節慶活動上演出,例如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的「印尼國慶文化藝術節」,還有台大音樂學研究所王櫻芬教授推動的「永恆之歌」甘美朗樂舞發表,她儼然成了印尼的文化大使。但對她而言,這個角色的難處正在於,要如何讓台灣學生或本地其他人更加了解宮廷舞——不只在於外在的動作或姿態,更追求內在的精神性?

上學期茉蕾也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開始任教,每週3小時負責多元文化表演藝術必修課,學生得以在不出國的情況下認識其他民族的表演藝術。然而,由於他們從未接觸過印尼傳統文化,充其量只是模仿她的動作,遑論理解動作背後的意義或辨識這些舞步的旋律。還好學校邀請到另一名中爪哇甘美朗藝術家Ignatius Krisna Nuryanta Putra,好讓學生可以通過宮廷舞蹈和甘美朗音樂的體驗,更加認識印尼文化。

就算不是「全球南方」,台灣藝術往往也熱中於模仿西方主流藝術語彙,而缺乏自己的聲音。然而,南方國家之間的交流並非只因「全球南方」,早在新南向政策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印尼移民工來到台灣,也帶來家鄉的文化,自發性地組織舞蹈聚會。甚至受到印尼種族衝突影響,而在更早以前就返台定居的「華僑」;即使落地生根了,仍不忘教導下一代印尼的文化。而最讓她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她參與觀察印尼移工組成的Uters舞團,及她對移工舞團重建認同的研究——儘管並非受到當代藝術青睞的主題,甚至稱不上專業舞團——就像宮廷舞指向「認同其哲學生命的特定社群」一樣,她觀察到:「宮廷舞蹈與民間舞蹈之間有著相似性;宮廷舞者是為了共同體而舞,移工表演者也是為了共同體而舞。而他們感覺……就像是找到了歸屬感。」而印尼移工通過YouTube影片自學舞蹈,也成為凝聚特定文化認同的社群儀式了。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茉蕾(Anastasia Melati)

來自印尼日惹,2009年獲山納塔達瑪大學(Sanata Dharma University)宗教文化系文化研究學程碩士學位。自1994年起擔任日惹Paku Alaman宮廷舞者。她關注傳統舞蹈中的政治性、區域性所驅動的社群認同和公民參與,及其於印尼移工社群中的身分重建。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