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幻象製造所》(林守晟 攝 三十舞蹈劇場 提供)
ARTalks

藏在藝術細節裡的魔鬼

三十舞蹈劇場X林依潔《幻象製造所》

編舞家林依潔作品,透過舞蹈肢體的交疊與排列組合,營造鏡像折射似的多重複製畫面,呈現個體性格的多變與眾多分身的假象。在非線性敘事的結構中,引領觀者漫遊在半夢半醒、定眼凝神、恍神放空、視線模糊失焦至出神……等非常態所產生的幻覺╱虛構╱異質空間,進而開啟個人內心錯綜複雜的奇思異想。

編舞家林依潔作品,透過舞蹈肢體的交疊與排列組合,營造鏡像折射似的多重複製畫面,呈現個體性格的多變與眾多分身的假象。在非線性敘事的結構中,引領觀者漫遊在半夢半醒、定眼凝神、恍神放空、視線模糊失焦至出神……等非常態所產生的幻覺╱虛構╱異質空間,進而開啟個人內心錯綜複雜的奇思異想。

《幻象製造所》

2023/10/5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2023/10/13~15  台北 水源劇場

三十舞蹈劇場今年推出林依潔的新作《幻象製造所》,透過9名服裝相近的舞者和交錯盤衍的肢體動作,幻化分身,呈現一個人的多變性格。長達70分鐘的舞蹈分上下半場,沒有線性敘事的故事,除了少數幾個可以辨識的日常動作之外,都是純粹抽象肢體的動作,在動作母題的變奏與發展之下,表現各種情緒變化,以及不同性格的分身的反應。

《幻象製造所》除了純肢體表現,也倚重道具的運用。上半場使用了幾個黑色的金屬框架,暗示著物理世界的三維空間,也用來表現不同性格的心理空間。舞者操縱著框架,移動、拆解、組合,或者用身體貼著框架的直橫線條,做出不一樣的造型。在框架不同立面交錯存在的舞者,彷彿著名的視覺錯視畫家艾雪筆下,小男孩手上拿著的「不可能的方塊」(註1)分割了空間,每一個分身舞者都是真實存在,也都是不完整的個體。下半場的道具則多了一雙假手,一如遠距的擁抱,延伸了現實軀體無法企及的心理想像。

聽覺風景包覆的視覺意象

曾經看過林依潔的《所在》演出。在那個作品裡,她運用大型的鐵框架(也是這次演出使用的),和以吊掛的衣服製成的大型操偶與舞者共舞,流暢演繹出人與物件的多重關係。但此次的《幻象製造所》,林依潔企圖除去故事的描繪,透過緊密繁複的動作編排、關係的經營,來傳達「分身」的概念和抽象的情感。

儘管,偶然間觀眾可以從幾個畫面的營造,看到編舞家的意圖,比方:舞者分別在前後排列的4個鐵框輪動,模糊了世界的時間與分身的行為、兩名舞者對鏡盥洗,從鏡像到衝突的動作發展分身的對立。但以這個70分鐘的現代舞作品,對觀眾來說,作品所給的線索仍然太少了。

或許正因為如此,音樂設計余奐甫用聲樂、語言、絃樂、電子音效等多達53首的樂音(註2),從呢喃低語、金屬擊樂、抒情香頌到轟隆的爆裂,繁花似錦地織就《幻象製造所》多重層次的聲音質感、塑造作品的氛圍,但觀眾依然陷於眼前的舞蹈畫面、無法奔向異想的世界。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邀請9位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各種面向的當代藝術展演,並於網站發表評論,本刊精選單篇刊登。如欲讀更多評論,請至ARTalks專網talks.taishinart.org.tw。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