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乃璇(劉璧慈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街舞,及其所創造的/台灣表演藝術圈的街舞囝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

楊乃璇:尊重,讓我們同等精采,創造更寬廣的藝術能量

去紐約那一年,她看到女生擦口紅很好看,就買了一支,5塊美金。看著鏡中擦上口紅的自己,她很喜歡。回到台灣,她擦了大紅唇膏去學校,一上課就被消遣,「妳今天是要去哪?」她聳聳肩說:「我今天就想長得不一樣。」

那個「不一樣」宛如一根刺,戳著每個人的神經,楊乃璇說,「那段時間在台灣最重要的日常練習,儘管不容易,就是要練習不畏懼他人的眼光。」

在外人眼中,風格與個性都十分鮮明的編舞家與舞者楊乃璇,近年剛發表的作品《Je suis en forme 我的老派,我的派對》,開場就打破舞台的第四面牆,將觀眾引導到台上,請大家讓「身體」先看,感受自然的律動,加入作品的頻率。楊乃璇與舞蹈同好於2014年合夥成立的「小事製作」,如今邁入第10年,成員來到16人,及一位舞團正職經理。團員舞風各有所長,半數有街舞背景,是一個團員之間平等經營與互助的「表演藝術合作社」。然而不同舞風混融下來,群舞合作和諧,個人亦保有自我,一字排開個個風格鮮明,擁有自己的模樣與性格。

她笑說這應該是外界總是把小事歸類「街舞團隊」的原因,太有個性又太難定義了。重點並非舞風,而是他們展現出來的態度與性格。作為核心人物的楊乃璇是舞蹈科班出身,總是努力嘗試不忘本,也始終沒有往所謂的「標準」靠攏,而是竭盡所能地,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楊乃璇(劉璧慈 攝)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即便是一件簡單的T恤,都要充滿態度

隨著音樂起舞,是楊乃璇跳舞的開關,也是編舞的創作起點。2013年她入選新人新視野的作品《小提包》,融合了現代舞與街舞,也混搭舞蹈與戲劇,但她強調,「並不是我選擇街舞,只是剛好遇上街舞舞者。」她直言成熟的舞者不管擅長什麼舞風,只要心理與技術都成熟,彼此的合作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合、帶來藝術的火花。如此有機的過程,也是後來小事製作總能與他人跨界合作迸出驚喜的主因。

「能夠激起我想跳舞的慾望,多半不是那麼古典,建立在由身體律動堆疊的動能,比較能連結到我身上的開關,科班訓練中比較少討論這樣的身體美學。」即便到現在,她習慣的編舞方式依舊是從音樂開始想像,音樂不只是啟動身體的開關,也能產生對空間與氛圍的建立,更像是某種指引,引導她的思緒跟著身體律動前往遠方。而被音樂觸動的跳舞本能和慾望,也與街舞的底蘊不謀而合。

2015年,楊乃璇與小事團員在華山新生橋下發起《週一學校》,不用報名、全程免費,沒有鏡子、更沒有額外的批評指教,各式舞風的老師被請來,用最輕鬆自然的方式教課,參加者自由加入學習。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各種年齡層,共通點都只是:好想跳舞。《週一學校》一辦9年,她看著高中的小男生一路跳到大學畢業,也看著自己的另一半從上班族跳到可以隨時聽到音樂就起舞。「從前作品是為編舞家而活,舞者的衣著、妝容甚至個人身體特色,都相較之下沒有那麼鮮明。在認識街舞文化的過程中,舞者普遍樂於從舞蹈風格中形塑自己的特色,並且擁抱個人特質。」在週一學校這樣自由的場域跳舞,讓每個參加者都保有自己的風格,也能不受批判地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此外,街舞文化中,由於人人都被鼓勵可以battle,同時也要能透過這樣的比賽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能力、並持續向他人學習,「因此即便是一件簡單的T恤,都要充滿態度。」她解釋,街舞的競賽從穿著、音樂到編舞的選擇是環環相扣,層層堆起舞者的特色,與其意圖展現的自我價值。相較於她自己在台灣求學的經驗,由於建立舞蹈的基礎和觀念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街舞舞者反倒比較能活出自我,也多能獨立在世界各地闖出一片天,這是她最欣賞街頭文化的部分。

因此,她也非常重視小事製作的品牌團隊精神。從形象照到演出服裝,到她自己始終堅持因應各種場合不同的裝扮,她相信從穿著設計到身體展現的模樣,都代表著她的生活美感,也期望是團隊對外的態度,這是她們從街舞文化中學習到,並認真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重要小事。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楊乃璇(劉璧慈 攝)

對等認識彼此的文化,才能謙虛地開啟藝術交流

去年初楊乃璇前往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第一天就秉持著「藝術外交」的精神,和隔壁的緬甸藝術家成為朋友,也藉此牽線認識法國街舞圈的友人。經過長時間觀察兩地街舞發展,她直言法國的街舞與當代舞蹈一開始也是涇渭分明,但得利於法國地理位置、人種與音樂類型的多元,再加上今年巴黎奧運首度納入霹靂舞項目的額外加成,造就他們如今豐富的融合與發展。相形之下,地理環境、種族文化與人口基數都不同的台灣,街舞的發展不但沒有落後,更相較於被動等待補助的藝術工作者更能自力更生,許多舞者甚至自籌款項,藉著比賽勇闖世界各地,視野看得更遠。「人們以為街舞是因為霹靂舞納入奧運而被重視,事實上他們早就發展蓬勃。」楊乃璇一再強調,人們需要對街舞文化的脈絡有所理解,並給予更多的尊重。

「我們在學習對方的文化的時候,也都在挪用一些事情,並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步調跟節奏。」除了一直以來的友好與合作,小事製作的2024年度製作《樂園》也將與街舞職業團隊「IP LOCKERS」合作,由視覺藝術家莊哲瑋將荷蘭畫家波希(Jheronimus Bosch)畫作中的動植物與人的奇異形象和聖經典故,透過關鍵字生成 AI 圖畫,延伸至演出服裝當中;副團長林素蓮編舞,兩團舞者合作演出。透過一次次的溝通與合作,楊乃璇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跨界是文化與文化之間對等的相識,也是兩組成熟舞者的藝術相遇。彼此因為喜歡而合作,也因為尊重而謙虛,創作在如此有機的接觸與碰撞下,才能開啟好的藝術交流。

好玩的事情,先做了再說

作為編舞家與舞者,楊乃璇一直有著接納一切舞風的自由,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做著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情。「重點就是好玩!」她在某一刻認清,只要是覺得好玩的事,通常就會做得好。「因為只要不好玩,就會開始想要收多少錢、花多少時間工作,開始計較付出。但好玩的事情,就是先做了再說。」

同樣的概念延伸至舞團,小事團員也多是為著同樣意念而聚攏,好玩給了他們動力,產生使命感,也才能在前期撐著如此無政府狀態的營運走到今天。從2020年開始每年承接超過30個委託案、40多場自主發起的行動與主題工作坊,才剛結束當代藝博的跨界DJ演出,今年8月又要代表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表演,年度製作《樂園》也正如火如荼。「我把好玩的事情視為一種投資,成本是寶貴的時間,換來下一趟好玩的旅程。儘管最想做的事情都不賺錢,但這些經驗會帶著你到下一個地方,那裡就有無限的可能,再經由不斷地檢討、調整與修正,才能一步步組織化。」

楊乃璇在巴黎觀察到,如今街舞達到一定水準的舞者,通常會開始參與劇場型的創作,混融不同的當代元素與跨界合作最加分,同時也精進自己的舞台表演,「這是現在20到35歲這一代舞者的現況,也是挑戰。」當舞風的融合成為顯學,擅長多元舞風就是當代舞者的生存秘訣;若想要更加突出,擁有可辨識的個人風格與態度,紮實的舞蹈根基就成為關鍵。她自始自終不覺得舞風是誰襯托了誰,而是在相遇與認識彼此的文化中相互學習,一起為了好玩的事情投注心力,藉著舞蹈這項共通語言,創造更寬廣的藝術能量,一起前往更遠的地方。

對楊乃璇來說,街舞的「街」,是她從小生活的中山區條通。(劉璧慈 攝)

楊乃璇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水瓶座。近期重要個人創作《Je suis en forme》,首演於臺中國家歌劇院,2023年於德國 Darmstadt 劇院進行短篇演出,同年於雲門劇場再現。她與團隊小事製作持續和不同類型藝術家合作,2024年8月即將帶領舞團成員代表台灣參與巴黎文化奧運。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8/14 ~ 2024/11/14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