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芸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街舞舞者
洪翊博:就算是水,也還是名為洪翊博的水
小時候的洪翊博特別害羞,喜歡動身體,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講話。小學六年級練到跆拳道黑帶,後來不練了,他含蓄地說:「我喜歡Battle,但我不喜歡真的打到對方身體的感覺。」然而打開洪翊博近年的舞蹈影片,音樂一下就變身的他,在舞蹈Battle的場上無疑是一名攻擊性強大的對手,不僅音樂對點精準,動作多元具水準,個人特色更是鮮明吸睛,「這種不用碰到對手身體,又能分出高下的比賽,比較適合我啦。」靦腆地笑容與談吐,不帶一絲攻擊感,動作更是小心翼翼。 只有在舞蹈裡,洪翊博才會化身Pobo,變身Battle魔王。 有彈性的身體,有故事的編舞 他不愛展現自己,但對於身體可以做到的事情充滿好奇。早期的洪翊博一如充滿自學力的街舞人,會在網路影音查找有興趣的跳舞影片,邊看邊跟著學,YouTube、網路論壇是他的學習來源,相較於亞洲舞風,他更偏愛歐洲街舞舞者的影片,「他們很會拗身體,做出奇異的動作,可能跟當代舞的背景有關。現在回想起來,我的跳舞特色應該就是來自那裡。」 算上自學的時間,27歲的洪翊博舞齡已超過15年。國中時媽媽帶他去舞蹈教室,是他第一堂正式的舞蹈課,原先害羞閉俗的他毫不猶豫地選了帥氣的Breaking,更意外地愛上Battle,不會造成身體傷害的比舞令他著迷。後來媽媽又拖著他去接觸其他舞蹈風格,體驗不同身體的用法,逐漸融合成洪翊博現在強烈的身體特色。 他的身體比一般街舞舞者來得更有彈性,也以充滿細節的控制與故事性編舞聞名。從小愛看動漫的洪翊博,腦中無時無刻都有二次元的畫面在奔跑,也順著他的身體動能變成舞蹈動作的內容,也因此他特別擅長兼具邏輯與故事性的Krump。 「我拿著一把槍,射我自己的頭,然後我閃開、接住子彈,子彈變成煙,我點火,吐氣~」信手捻來的情節滿滿的細節,坐在位子上的他下半身不動,單靠上半身動作就能演完一場戲。每個動作都對在點上,精準得像是自帶節拍器,也像是自帶魔法的Storyteller。 漫畫的筆觸跟線條會放大角色的肢體感,像是用力、動態移動、表情變換,他會在跳舞的時候自腦中取材,揣摩角色的樣態,在劇情推進間偷偷埋入內心的情感。「我不喜歡太正面的角色,像是《航海王》的魯夫,或是後來變得太完美的《火影忍者》鳴人;我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迷都在追的全球街舞舞者╱編舞家清單
新世代街舞舞者與自由工作者洪翊博在Battle的世界裡是Pobo,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跳街舞,大學主修新媒體的他,個人特色鮮明,作品橫跨科技藝術與舞蹈,以下是他所關注的3位街舞舞者╱編舞家清單!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怡君:AI是完成音樂上華麗夢想的「好助手」!
無論世界各地,利用AI來輔助音樂會,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放眼亞洲乃至全球,唯一專門由真人演出人工智慧作品及與AI共同協演的,就是「清華AI樂團」了。從2019年成立以來,他們已經多次與國際頂尖音樂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演出。其中包括與「虛擬樂手」同台表演、在舞台上展現出「自動跟譜」系統、由學生選擇「雅婷」所產生的片段旋律一起作曲發表等等。最特別的,是德國在發表AI貝多芬的第十號交響曲不久後,就將它引進台灣演出。有趣的是,這個樂團完全不是音樂系學生組成,而是來自清華大學資工、電機、外文、中文及科管院學士班的音樂高手。即使是學校樂團也不容小覷,而它的幕後推手,就是長笛家斜槓清華AI樂團總監的林怡君。 「人工智慧的浪潮,從195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4波崛起了!」她笑著說,如果以演奏者的身分來說,配鋼琴伴奏以小時計價,花一小段時間就練完了;但若跟工程師一起工作,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協助訓練和測試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做好了,我要讓AI重複伴奏一百次都可以!」
-
特別企畫 Feature 55歲,1984年加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土風舞社
吃不完的老本
籃球聲、管樂聲、擊鼓聲此起彼落,青春的氣息迎面而來,伴隨著男校那總令人難忘的特殊氣味。這裡是建國中學,緊鄰後門圍牆的資源回收廠,據說是過去建中土風舞社的地盤,而在這個傳說中的翻牆盛地旁,資深舞台技術指導斯建華瞬間舞神上身,無論是單手伏地挺身、連續旋轉、旁踢,還是俄羅斯土風舞的蹲伸步,完全難不倒眼前這位高挑的長腿叔叔。 斯建華,建中第39屆校友,土風舞痴,文具店的小兒子。在模範生哥哥與姊姊的光環下,班上排名「只有」前10名的斯建華,稱自己「從小不愛唸書、一直在玩」,而愛跳土風舞的姊姊某次教了他「蹲伸步」,是個要以蹲姿兩腳交叉跳躍21下的高難度動作,讓這位愛玩的青少年深深著迷,從此踏上土風舞之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33歲,2005年加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熱舞社
在限制中找自由
生在千禧世代,1990年次的編舞家張可揚在考上建國中學之前,著迷於當年紅遍全臺的嘻哈團體「麻吉」,國中就曾與友人相偕找老師學舞,也一路追隨熟識的學長加入建中熱舞社,開啟中午練球、放學練舞的高校生活。從司令台、操場到校園後門,都有他們青春的身影;舞蹈打開了他對自由的想像,街舞細節的雕琢更啟發他對身體自由的思考,也一步步將他帶往規訓外的人生。 「跳街舞時,修動作是很雕琢的。」眼神專注,張可揚拿自己的身體示範過往學長雕琢舞蹈動作的模樣,多一點要調回來、歪一點要調回來,「所以跳街舞的人習慣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練習,」他邊說著,眼神不忘示範,「但這樣子練舞的我們,離開鏡子後對著大眾,眼神也依然對焦著遠方的空氣。」而他形容的「標準姿態」,是高中時期一心嚮往的帥氣。儘管彼時因為唸書、練球、練舞、與社團「朝陽」的課外活動四頭燒,讓他坦言每件事都無法給出100%的自己,但也因著自由的嘗試,讓他對往後人生的選擇有了更開放的心胸與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年為何出走,藝術何以介入?
近年開始出現移居與返鄉的風潮,這股風潮逐漸擴大,甚至影響許多青年。不過,當他們來到鄉村地區的時候,赫然發現,地方的文化能量、藝文資源遠遠比他們想像得還要豐厚;甚至長出與傳統認知的都會藝術有所區別,這背後有許多不同的脈絡,其中一個難以忽視的,即是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 另一種系譜社區中的藝術、文化與表演 台灣的社造自1994年啟動,今日的文化部將社造政策分為1.0及2.0,其中前後各自包含兩期政策。社造1.0有第一期的社造始動與第二期的「新故鄉社區營造」,其中最重要的內涵,是凝聚對土地的認同、復振地方文化。 當時的工作面向,包含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充實鄉鎮展演空間、輔導縣市建立文物館藏等等。這些政策的實踐,幫助許多社區成立自己的文物館、典藏館,一步步完整社區文史的保存。其中一個最著名的案例,即是宜蘭二結王公廟的「千人移廟」。 二結王公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近200年左右的歷史,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之一。他們在1990年代左右決議重建,但在社區營造的推動下,當時的宮廟管理委員和居民們共同討論,決定將舊廟整棟保存,並「橫移」至鄰近,原址另建新廟。於是為保存舊廟,他們花了4年的時間,逐漸將舊廟的地基挖出;直到1997年,號召近1,200名居民共同合力,用著粗大的麻繩權當拉繩,原木作為滾輪,一點一滴地拉動舊廟到新址。舊廟後來遂成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展示的當地宮廟的文化,以及社區營造的歷程。 第二期社造政策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自2008年到2015年間,以社造行政化、社區文化深耕,以及社區創新實驗3大方向共同推動藝文社造。在社區文化深耕上,2008至13年間,產出文化保存記錄1,267項、影像記錄1,678卷,更是補助高達383場社區劇場。(註1) 383場的社區劇場少見於當代的藝術史中,也少有戲癮者知曉,甚至也非如我們想像中的「落地掃」或南北管那樣的農村戲劇系譜,它們不在黑盒子裡、不在舞台上,也不是由專門的演員演出,而是由社區的居民在晚上練習、排戲,並在廟埕與社區的活動中心廣場上展演;觀眾是鄰里、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圖能留在名為藝術的豐碑,只期待演出
-
跨界對談 王嘉明X李銘宸X高翊愷
是我們生產過量,還是市場尚未打開?
劇場演出的數量與密度飆高,其實是2022年下半年最為明顯的寫照。疫情政策走向持續開放、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用等因素,導致往年在補助機制與預算消耗下都會有大量演出的秋、冬兩季,無疑是錦上添花(或許是火上加油?),甚至,這種從製作數量出發的觀看,往往也被連結到「觀眾數量」、「作品品質」等疑問;於是,我們也會想像,怎樣才是優良的創作頻率與市場? 從「創作的過度生產」開始思考,這次對談邀請了今年可以說是創作量最多、領域也最廣的導演王嘉明,以及睽違3年終於推出劇場創作《超級市場Supermarket》的李銘宸,企圖作為對照組,窺視劇場導演的不同創作節奏;同時也邀請表演藝術製作人、經理人高翊愷,嘗試在製作內部與觀察外部的位置,檢視今年的特殊狀況,如何延續著過去,然後回應未來的台灣劇場趨勢。
-
跨界對談
謝明諺X廖偉棠
即興演出,最美的時刻就在於未知。沒有預設的安排在剎那間擊出的電光火石,充滿了能量,卻也難以複製。可喜的是,今年5月,由爵士薩克斯風手謝明諺領軍下,以詩人鴻鴻2020年所出版的《爵士詩選》詩作為基底,重現了樂手與詩人在台北詩歌節、南國漫讀節及人權藝術生活節等演出的絢爛,錄製在《爵士詩靈魂夜》專輯中,以黑膠的模式將聲音立體化。 作為聽眾的我們,聽得見成果,卻更好奇於過程。因為樂手謝明諺感受到文字的無限空間,參與本輯製作的詩人廖偉棠則表白:「鍵盤就是我的樂器」。抽象與具象的兩端,就像唱片的一體兩面。音樂與詩作如何競合?樂手與詩人如是說。
-
特別企畫 Feature
鄭麗君:我都是從書裡「找武器」
鄭麗君茹素多年,但總笑言自己是閱讀的「雜食者」。這位哲學背景的從政者,30年來參與體制內外,從野百合學運、大小社運、協助籌組各類智庫,到近年擔任立委及文化部長,這兩年又擔任青平台董事長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書本一直是她的「軍火庫」,「我都是從書裡找武器。」 她的「武器」藏在哲學、社會學、藝術史、科學、物理學,也在文學之中。任職文化部長期間,她特別愛引用《小王子》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唯有用心看才看得見。」鄭麗君反省:「從事政治經常處於理想與現實的對抗與掙扎。我認為,政治有思想,必須成就價值,但在現實中,會被要求去做一些眼睛看得見的。我堅持做文化治理,那是看不見的制度改革與文化政策的體系化。」 卸任文化部長的那年,她在讀書筆記的首頁寫上這句狐狸送小王子的法文勉勵自己。今年,她因這本鍾愛的書,而多了譯者、有聲書演員的新身分。關於閱讀,她鼓勵讀者相信自己的直覺,在無所為地在「空白」中讀書。她說:「閱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想與人生選擇,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雜誌,打開了劇場閱讀
踏入表演藝術的閱讀,可從翻開一本雜誌開始:或從中找演出的介紹,或演後評論,或認識幕前幕後的人物,也可能是藉著日常的觀察切入,找到與劇場藝術搭上線的橋梁這裡,就為您介紹有哪些可以打開劇場的雜誌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耿一偉 X 鴻鴻
無論策劃藝術節或擔任戲劇顧問,耿一偉不曾間斷譯介國外表演藝術書籍進台灣。與他有志一同的還有導演鴻鴻,他過去也曾主動與出版社合作出版歐陸經典劇本,並在旗下雜誌刊載了近30部劇本。這些出版品,對於劇場的重要性究竟是什麼?又替劇場留下些什麼?且聽兩人暢談他們如何將出版視為一種「策動」,逐漸搭建起眾人與劇場的橋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冉天豪X陳午明
在音樂劇填滿每個週末的這個季節,藝術總監冉天豪所領軍的天作之合劇場《飲食男女》圓滿落幕,該作三度重演票房依舊亮眼;活性界面製作創辦人陳午明引進的外百老匯第二長壽的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以下簡稱《LPC》)在去年連推30場後,今年初更破天荒挑戰半年150場的表演。 問陳午明為什麼如此勇敢,他笑著透露:「關鍵之一是,天作之合劇場透過《飲食男女》的演出明白地告訴大家:『這齣戲我賺錢了!』」回首過往,2007年對兩人都是關鍵的一年。那年,冉天豪受邀創作《四月望雨》,推算音樂劇的市場可能性,恰逢今年這齣戲也將再次上演;巧合的是,那年也是當前話題正熱的LPC首次在台灣亮相。 相隔14年,兩位舊識的工作分別從創作、演出,慢慢跨足策略經營,摸索的路途似乎也像商業劇場的開發那樣膽大心細。幾十年來,各階段的嘗試還在進行中、問題也還在觀察著。如今一個走原創、一個引進版權,幸虧兩位藝術家都有一套行銷哲學,否則就像他們說的:「理想都講到天邊了,現實要怎麼辦?」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杰樺
肉身經驗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
作為一個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有著建築與舞蹈創作的雙重背景養成,而貫徹這兩項興趣的,則是他對人類肉身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
跨界對談 魏海敏X許峻郎
看見女性藝術家的覺醒、韌性和為此付出的犧牲
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年度大作《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由王景生導演,魏海敏、張照堂、陳界仁3位國家文藝獎得主「同台」,透過張照堂1960年代「無頭」造像系列和紀實攝影,以及陳界仁在金門擎天廳、左營前海光劇校校址拍攝的影像設計,從回顧「京劇演員魏海敏」進而映現出「台灣人魏海敏」的時代輪轉,呈現如詩般的紀錄劇場形式。魏海敏在劇中重現6個經典角色的片段,此外,這位當代名伶首次在舞台上演出「魏海敏」的個人故事:戲是人生,人生如戲。 《千年舞臺》在國家戲劇院首演後,應「台積心築藝術季」邀請,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演出。在新竹演出前,我們與魏海敏老師,以及資深戲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就台上演戲、台下觀戲分享彼此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