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Aurin
-
戲劇 我為人人,人人覺得我瘋了
《人民公敵》 在後民主時代演練公眾討論
當今劇場形式多變、題材紛雜,有誰能讓世界各地劇團不斷回頭搬演?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絕對名列前茅,在德語劇場也不例外。 以選出德語圈年度十大作品的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為指標,60年來累計搬演易卜生的節目高達29齣,且數度同年有兩部不同劇院製作的作品入圍。能超越此紀錄的,目前只有莎士比亞和契訶夫。 易卜生被視為「現代戲劇之父」,不僅因為其作品開啟口語劇場的新頁,也來自普遍認為他對角色心理刻畫的深度。然而,這般深度也彷彿設下一道道謎題。 在德語圈,搬演易卜生榜上有名的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就表示,德國的導演劇場在1970到90年代興起時,搬演易卜生往往變成在「揭露靈魂的秘密」,卻因而讓角色失去了行動。當歐斯特麥耶踏入易卜生的世界時,他發現人物靈魂不是故事源頭,錢才是,「這些角色都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而易卜生總是用經濟壓力當作劇本的動力來源。」(註1) 也就是說,劇情不是單純因「角色怎麼想」而發展,而是建立或限制了他們物質生活的家庭關係和社會網絡,影響了「角色怎麼做」。換句話說,在歐斯特麥耶看來,大家對經濟成長有多著迷、對衰退有多害怕,易卜生就多「當代」。他2012年帶領柏林雷寧廣場劇院(Schaubhne am Lehniner Platz,亦譯為列寧廣場劇院)於亞維儂藝術節首演的《人民公敵》,就緊扣這個觀點。
-
柏林
柏林FIND藝術節 試圖勾勒當代人類學樣貌
由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舉辦的「FIND藝術節」,今年以「當代人類學」為主題,邀請各地團隊演出探討當代世界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兩齣與亞洲相關的節目,一是由薩尼婭.米特諾維奇執導、講述德國社會中的越南移民故事的《感謝德國》,一是中國導演李建軍與新青年劇團的《大眾力學》。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五齣戲碼 尋探獨特風格
為何克里斯多福.魯賓能以卅多歲之齡,就在劇壇立足並樹立自己的獨特風格?本刊特邀克里斯多福.魯賓選出自己的五齣作品《沃伊采克》、《那一個晚上》、《一百秒(為何而活)》、《第一個壞人》與《哈姆雷特》,介紹給台灣觀眾,透過他的作品自述,也能讓讀者看到這位才華洋溢的導演,是如何思考作品與創作。
-
柏林
米羅.勞《列寧》 透過扮裝解構政治偶像神話
去年因應俄國革命百周年,米羅.勞在列寧廣場劇院推出的《列寧》,今年三月再度上演。此劇延續導演之前借取自俄國十月革命中重要事件「攻占冬宮」的「攻占國會」行動,對歷史事件之所以成為政治神話的解構,在劇場中讓演員逐步成為歷史角色,透過台上的場景及技術布署,解構劇場與影像的生產過程,以拆解劇場與影像的幻象,甚至,試圖更進一步,拆解政治透過劇場或影像這類文化產物所建立的幻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凱蒂.米契爾 Katie Mitchell 「攝」入文本的溫柔
出身以劇作家和演員為主體的傳統英國劇場, 凱蒂.米契爾總是不示弱地踩著保守派的神經界線。 牛津大學畢業,精通史坦尼夫斯基, 米契爾不走寫實主義的傳統路線,反而以拆解文本聞名。 她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切入詮釋經典, 突顯劇作中被忽略的女性聲音,直指當代女性面對世界的困境。 結合電影與劇場的同步錄像手法,標舉她獨一無二的導演美學, 建構真實也質疑真實,帶來新的觀看方式。 相較於英國本地,觀眾和評論家對她評價兩極, 在歐陸地區,她的作品總引來極大回響與共鳴。 即將在台上演的《茱莉小姐》, 即是她受邀為德國列寧廣場劇院執導的代表之作。 我們從創作背景、文本取材、工作方法、導演手法等諸多面向, 深入剖析這位縱橫歐陸與英國的導演, 同時獨家專訪米契爾,暢談她對影像與劇場的思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是建立在苦難上的藝術,還是最佳的慈善公益?
難民潮對德國劇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劇院打著藝術自由與人道主義的兩面大旗,大肆地擴張其政治社會影響力,新型的政治劇場儼然在醞釀形成中。當邊界被打開的同時,德國戲劇藝術面臨了新的挑戰,進入了一個不確定的灰色地帶,到底藝術能不能「呈現」他人的苦難?能不能為「他者」代言? 要如何呈現,如何代言,才不會陷入種族歧視與殖民主義的陷阱之中,才不會成為某些人的政治工具?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葉利尼克新劇作《怒》 強烈迸發劇場政治力
近年以劇本為創作主力的諾貝爾獎作家葉利尼克,新作《怒》甫於四月中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由多次執導其劇作的史戴曼導演。《怒》以《查理週刊》慘案為出發,寫此刻的歐洲紛擾,難民危機,極端伊斯蘭,極端排外分子,尋常老百姓,各階層的憤怒都被她寫入筆下,整個劇本以艱澀的德語,不斷辯證憤怒的各種層面。演出長達四小時,演員在台上尖叫嘶吼歌唱,凌亂的舞台空間裡,怒氣蒸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凱蒂.米契爾 影像導入 多角度鑽探文本
活躍於英國與歐陸的知名英國導演凱蒂.米契爾,以結合多媒體、劇場同步影像等劇場形式聞名。她認為生活中接收訊息的方式,並不像傳統劇場寫作一般,讓特定角色負責特定台詞,而是混亂、多元地同步接收到不同面向的訊息;在舞台上同時展現實地電影拍攝的過程及成果,則能反映出當代生活的混亂,而演員為了在舞台上展現多重訊息,卻需要精密的排練,排練的基礎,則在於文本。
-
演出評論 Review
與資本主義對賭
賭場象徵的不是資本主義,它是資本主義發展過剩的產物,而資本主義的過剩會回過頭來對付資本主義本身,誠如紀傑克的分析,塔利班和賓拉登本來是美國CIA一手訓練出來的。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有辦法將賭場過剩的資本、賭徒旺盛的精力挪用來對付資本主義,賭徒不就是未來的恐怖分子了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追求舞台上「唯一的真實」
被譽為「廿一世紀最重要的德國導演」,掌舵柏林人民劇院逾廿年的法蘭克.卡斯多夫,以顛覆前衛的劇場美學席捲德語戲劇界,是當代碩果僅存的權威大師之一。他認為,戲劇應該是處於一種無政府般的「非常時期狀態」,一般社會約定成俗的道德、規矩、禁忌與評斷標準,一旦到了劇場都無效。卡斯多夫要劇場成為挖掘人性黑暗面的地方,即使引爆自我毀滅的力量,也在所不惜。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人生,就是一場虛空的賭局
曾數度改編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導演法蘭克.卡斯多夫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再比作者本人更能理解賭徒的了,因為他自己就是個賭徒,不但是個物質上的賭徒,還是個精神上的賭徒。卡斯多夫的《賭徒》舞台版,以解構劇場的手法,穿插了杜氏的另一篇寓言敘事《鱷魚》與海納.穆勒的劇本《任務》,並引述許多卡斯多夫對自己過去創意的自嘲。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蔻絲《絕望天堂》 鋪陳聖保羅的城市孤獨
繼《地球上之地獄》(註)後阿根廷新銳編舞家鞏思袒莎.馬蔻絲(Constanza Macras) 在柏林「HAUEINS劇院」推出另一新作《絕望天堂》Trostloses Paradies,這次編舞家馬蔻絲受「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e)與聖保羅之商業社會服務(SESC SP)共同舉辦的「熱帶地區展」之邀約,前住巴西首都聖保羅與當地舞者、音樂家共同創作,在聖保羅首演後,十多位表演者在九月飛往柏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