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劇本為創作主力的諾貝爾獎作家葉利尼克,新作《怒》甫於四月中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由多次執導其劇作的史戴曼導演。《怒》以《查理週刊》慘案為出發,寫此刻的歐洲紛擾,難民危機,極端伊斯蘭,極端排外分子,尋常老百姓,各階層的憤怒都被她寫入筆下,整個劇本以艱澀的德語,不斷辯證憤怒的各種層面。演出長達四小時,演員在台上尖叫嘶吼歌唱,凌亂的舞台空間裡,怒氣蒸騰。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不僅寫小說,劇作也是她這些年來的創作主力。她的新作《怒》Wut由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的常客名導史戴曼(Nicolas Stemann)執導,四月十六日在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首演,迅速引來劇評熱烈討論。
《怒》維持葉利尼克的劇作特色,角色眾多且複雜,沒有所謂的「劇情」,沒有清晰的舞台指示,沒有任何傳統寫實佳構劇元素。巴黎發生《查理週刊》恐怖攻擊,葉利尼克寫下了《怒》,整個劇本以艱澀的德語,不斷辯證憤怒的各種層面,省思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怒,德國社會的怒,極右派的怒。劇本完成後,巴黎再度遭到恐攻,布魯塞爾機場被炸。史戴曼已經多次挑戰葉利尼克的劇本,這次兩人再次合作,瞄準各階層的怒氣出手,繼續把劇場的批判刀刃磨利。
劇作家的政治書寫
葉利尼克本人不喜人群,不愛出席活動,不喜歡解釋作品,但她非常關心歐洲的社會變動,筆下的劇作總是反映紛亂的爭議時事,筆鋒晦澀但熱烈,總是戳中社會的政治傷口,許多德語劇場的導演都視她的劇作為生涯挑戰。她的劇作直指爭議,有很明顯的反資本左傾自由主義,在這個不安的歐洲時刻,果然引起了極右派的注意。四月十四日晚間,維也納大學演出葉利尼克的另一齣關於難民的作品《被保護者》Die Schutzbefohlenen,劇場裡坐了將近七百位觀眾,演出進行當中,突然有三十到四十名極右派衝進劇場,在舞台上噴灑假血,舉著新納粹的旗幟,在劇場散發印有「多元文化殺人」(Multikulti tötet)的排外傳單,現場觀眾只能大喊「納粹滾出去!」抵抗這些干擾演出的極右派分子。當天晚上,台上有敘利亞、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的難民參與演出,他們與許多觀眾都受到新納粹分子的攻擊而受傷。
新納粹在維也納盯上了劇場,表示這些極端分子發現,劇場原來並不是娛樂場,而是參與政治的場所,於是集結衝入劇場,以暴力威脅劇場人。雖然這攻擊讓人擔憂,某些程度上也肯定了劇場的政治力道,劇場未死,暴力之下反而更加茁壯。
《怒》延續葉利尼克以戲劇批判政治的企圖,以《查理週刊》慘案為出發,寫此刻的歐洲紛擾,難民危機,極端伊斯蘭,極端排外分子,尋常老百姓,各階層的憤怒都被她寫入筆下。葉利尼克的劇場,就是個政治涉入的辯論場。
四小時的《怒》
《怒》是史戴曼第九次挑戰葉利尼克的劇作,這位活力十足的當代名導完全不怕劇作家艱澀的語言,每次兩人合作都激出新的表演火花。史戴曼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其實他自己導過葉利尼克那麼多次了,每次看她的劇本都還是有理解的困難,這次也不例外,所以他毅然決定把《怒》搬上舞台,他表示,透過與演員一起排練,葉利尼克那些很難背誦、理解的大段文字書寫,就會逐漸清晰。結果《怒》順利排完,成為一齣長達四小時的吵鬧劇作。
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德語劇場近幾年非常受到矚目的當代劇場,擁有非常堅強的導演、演員、戲劇顧問與幕後工作人員,《怒》的首演,讓觀眾再次看到這個劇場強悍的製作功力。長達四小時的演出,演員在台上尖叫嘶吼歌唱,凌亂的舞台空間裡,怒氣蒸騰,性別的、宗教的、移民的、種族的、極端的、平民的怒都在台上多音複唱,是一齣極為複雜的政治劇,導演不選邊站,但呼喊自由。
《怒》在歌德學院的贊助下,整本劇本翻譯成英文,於慕尼黑室內劇院演出時,就有英文字幕,希望讓這股劇場怒氣翻過語言的圍牆,讓更多人感受到。只是,葉利尼克的劇場書寫翻譯成英文,保證也是讓人一頭霧水。要「懂」葉利尼克,一定得進劇場,那樣的怒氣,需要劇場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