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檳城
私營小劇場IBOX Theatre挺過疫情浴火重生
檳城的私營小型劇場「IBOX Theatre」,在2019年底成立不久便碰上COVID-19疫情爆發,活動停頓了將近兩年,直到2022年中才重整旗鼓。這個座位不到100席的表演空間,附屬於Triple I Production House的辦公室,是創辦人王涵奕的心頭好。卸下Noise劇團主席一職後的王涵奕專心經營自己的製作公司,他一手創立的IBOX Theatre除了應付公司之用也對外開放,為檳城劇場人提供了一個表演平台,目前已經平穩邁入第5個年頭。 IBOX Theatre在Triple I Production House的資源支持下成功熬過疫情,解封後迅速恢復活動,這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先後上演了兒童劇、佛劇(註)、單人劇、實驗劇等不同類型的演出。4人營運團隊在這兩年內不斷開拓劇場用途,變身會議中心、培訓場地和直播空間。在演出之外還承辦了新紀元大學學院戲劇與影像系的畢業製作放映、中國網劇《愛在》演員招聘,台灣的生祥樂隊在疫情前也曾在此舉辦演唱會。由於地點靠近檳城理科大學,從去年開始吸引該校表演藝術系學生關注,與馬來劇場有了聯繫,同時還參與製作主打印度社群的舞台劇《Spice Curry》,走向更多元的市場。 經過一番努力,這間小型劇場已經重回軌道,今年上半年的檔期幾乎爆滿,1月份引進吉隆坡得獎雙人劇《奶奶來了》,2月份成為檳城新春廟會的統籌中心,3月份主辦演員訓練班的成果展《沉默的代價》,籌備多時的兒童戲劇班也即將開課,去年反應不俗的印度劇場也將捲土重來,5月份還有來自台灣的相聲演員講座。經過疫情帶來的考驗,浴火重生的IBOX Theatre將繼續它在檳城劇場的使命。 註:以佛典故事為主的宗教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難題 01
AI什麼都能做,我們還需要創作藝術嗎?
自計算機時代以來,程式碼不斷打破人類的想像。這不僅僅是指程式碼不斷做到過去做不到的事,也是指程式碼不斷做到過去的人類認為程式碼「就算在未來也不可能做到」的事。 深藍在1997年打敗世界西洋棋王卡斯帕洛夫,當時人們認為,就算AI能稱霸西洋棋,也無法應付更複雜的圍棋。然而在2016年,AlphaGo又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認為,就算AI能應付純粹邏輯規則的棋類競賽,恐怕還是無法發展出需要類比和模糊判定的認知能力,例如辨認圖片裡的東西是貓還是狗。 近幾年人類對AI的眼界有劇烈變化,我們已經相信AI能認貓和畫貓,而且都做得比我更準確、快速、便宜。到了這時代,還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認為AI在將來也不可能辦到呢?若你真的列出了一兩項,並且相當有自信,或許可以想想,1990年代的人對於AI在圍棋上不可能擊敗人類,是否也跟現在的你一樣有自信。 考慮上述,我們似乎可以建立某種「悲觀預測論證」:過去人類對於AI能力極限的判斷全都被推翻了,所以若今天你對於AI的能力極限有什麼判斷,這判斷大概也是錯的,遲早會被推翻。 然而,就算AI技術上什麼都能辦到,人類有理由因此把所有事情都交給AI做嗎?這問題乍看之下很傻:如果AI什麼事情都做得比你好又比你便宜,那你還有理由做任何事嗎?但這種問法其實是把對於「事情」的想像,劃定在「瑣事和工作」的範圍內:這些事情本身我們並不想做,只是想要它們做了之後的成果,既然AI能替我們做並產生成果,那我們就沒必要自己做。 值得自己做的事 資本主義鼓勵人把注意力放在瑣事和工作上,並且填滿行事曆,但人的生活當然不只有這些事情。有些事情對人來說的意義不只在於產生成果,也在於體驗過程。從簡單的例子開始:你不會讓機器人代替你出國玩、給人按摩、看電影或打電動。進一步來說,有些人會分享,自己跟家中長輩感情最好的一段,恰好是長輩年邁生病,自己回家擔起照護工作時。人是社會的動物,生命當中的許多意義來自互相幫助與扶持。考慮到這一點,就算未來的AI機器人在照護工作上表現得比我更好,我可能依然有理由親自上場。 我相信上述這些理由也適用於藝術創作。我們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藝術創作的成果上,但對於創作者而言,創作的過程體驗往往珍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難題 02
AI的創作能稱為藝術品嗎?
在前篇文章(編按),我提到「對AI極限的悲觀預測論證」:關於AI的能力極限,歷史上幾乎所有的人類預測最後都被推翻了,所以不管我們現在認為AI將來不可能做到哪些事情,這些判斷遲早也都會被推翻。不過,這代表AI將來也能創作藝術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什麼笨問題,AI現在 right now 就在創作藝術了好嗎?不然社群網站上面那些AI生成的圖片是什麼東西? 確實,現在的圖像生成式AI已經可以生成逼真的素描、插畫、卡通和擬真圖案,還能讓使用者自由選擇各種風格。當AI模仿特定畫家去生成作品,還可能真的騙過粉絲。但這些由AI生成的圖案,真的算是藝術品嗎? 讓我們設定一些案例來思考看看: 《路口》 人類插畫家愛蜜莉擅長描繪現代人生活點滴,愛蜜莉用手繪版和繪圖軟體作畫,《路口》描寫上班族、計程車司機、早餐攤販相遇的一瞬間,色調溫暖,讓人想像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 《宵夜》 3mily是個AI,經過深度學習掌握了愛蜜莉的風格。《宵夜》是3mily當前版本(v1.012)生成的第三百零一張圖。若一般台灣人看到這張圖,會認為它藉由類似永和豆漿的場景,描寫了現代都市人在疲憊之餘對生活的小小期待。生成《宵夜》時,關於內容主題的提示詞包括「都市、夜晚、寒冷、高興的人拿著燒餅坐著、永和豆漿、宵夜場景」等等(這些提示詞並不是人類輸入的,人類指示3mily「持續生成跟台灣人的生活有關的作品」,然後讓3mily自己去找提示詞)方便起見,3mily的人類使用者選擇「宵夜」作為圖案的名稱。愛蜜莉的粉絲若不知情,很容易誤認為《宵夜》是愛蜜莉的新作品。3mily生成的其他三百張圖也一樣。 以自身性質來說,《路口》跟《宵夜》沒差很多。它們都是電子圖檔,展現愛蜜莉的筆觸、構圖和色彩風格,在內容上則反映現代台灣人的生活。應該沒人會否認《路口》算是藝術品,但這樣一來,是否代表《宵夜》也是藝術品呢?一旦思考起這問題,我們就面對了古老的藝術哲學議題:到底怎樣才算是藝術品? 藝術品的標準 幸運的是,類似的問題並不新鮮。杜象在1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難題 03
AI掀著作權爭議,法律如何詮釋與回應?
21世紀AI人工智慧進入各行各業,文創產業也在時勢潮流中受到AI的重大衝擊,藉由AI製作的表演藝術作品,創造交響樂曲、音樂劇、圖片、文案、故事劇本、舞蹈⋯⋯繽紛新穎變化多端,挾其多變又奇幻的姿態,奔向舞台,映入觀眾的眼簾,撞擊台上台下每一顆猝不及防的心! AI生成的各項舞台著作,滿足人類文明藝術提昇的好奇心,也開啟了表演團體與創作者無數的疑惑。究竟AI作品有無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AI可以擁有著作權嗎?如果欲利用AI生成的藝術作品,如何處理授權關係?本文將嘗試從音樂演出、舞蹈與舞台劇等各種AI完成的成果,自智慧財產權的觀點切入,釐清實務刻正經歷的問題與法律詮釋。 音樂著作權並不屬於AI貝多芬AI第十號交響曲 一年一度由台灣大哥大公司主辦的花火音樂會於2023年10月21日在日月潭熱烈展開,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演繹由奧地利組織「卡拉揚學院」(Karajan Institute)用AI續寫的貝多芬遺作第十號交響曲,驚豔全場!聆賞之餘,對於法律層面之衝擊頗值深思,樂團演奏AI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需否先取得授權?向何人(貝多芬或AI)或何單位取得授權?探討這一系列的問題之前,需先解析第十號交響曲音樂作權之歸屬。 卡拉揚學院負責人羅德(Matthias Rder)自2019年夏天起,聚集來自各國的音樂學家、作曲家與資訊科技專家,共同開發AI演算法「貝多芬人工智慧」(Beethoven AI),嘗試學習貝多芬的樂風,為其續作第十號交響曲。該團隊以貝多芬遺留的作品、筆記、第十號交響曲的手稿,以及曾影響貝多芬音樂風格的作品指導AI深度學習;同時,團隊也教導AI樂理,讓它理解交響曲的格式、結構以及樂器的搭配方式。最終,AI在逐漸演算與修正後,成功完成第十號交響曲,並於2021年10月9日在貝多芬的出生地德國波昂市(Bonn)進行全球首演。 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的音樂著作權歸屬何人?貝多芬、羅德、Beethoven AI或AI團隊?由於貝多芬於1827年過世,其未完成的遺作第十號交響曲已成為公共財,任何人皆可利用(參照著作權法第43條)。羅德
-
延長音
在你的身後
故事要回到近30年前,在聖彼得堡旁的芬蘭灣中,看著漸行漸遠的冬宮,船隻很快地沒入了沒有陸地的水世界。當時13歲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人們對於陸地的依賴,從最後一絲陸地離開視線那分焦慮驚恐至一望無際的蔚藍,那分無可形容的自由壯闊,碧海金光無數灼眼寶石在太陽的照耀下起升起滅,心情從前一刻無可依靠的駭怕昇華為沐浴世界中的翱翔奔馳!這艘由冬宮航向夏宮的小船載著初出茅廬,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的我。而命運的編織如帶著魔法的蛛網,同行遊船者居然還有《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創刊者胡耀恆教授。憶起胡教授篳路藍縷開創台灣藝文事業時,心中總是這麼一揪。而這番偶遇也被胡教授化為一篇可愛小文刊載於報紙副刊,敘述著一位台灣教育的國中生於青少年柴科夫斯基大賽獲得季軍的發跡奇遇。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在開啟國際舞台大門的同時我也看到了更多現實面,8年後我再次回到聖彼得堡於浦羅科菲夫大賽奪得季軍。相較於8年前金碧輝煌的夏日回憶與母親陪伴,8年後的聖彼得堡冰封於冷冽的2月。獨自走在零下20度的涅瓦河旁,凍結的河面不時伴隨著黏稠流不動的黑色岩漿,如哭音般流竄在俄國音樂中,而我的血液也隨之凝結。最後我的手指在象徵著榮耀的聖彼得堡愛樂廳得獎者音樂會上與樂團演出浦羅科菲夫鋼琴協奏曲時還是禁不住乾冷,指肉分離,鮮血直流。但是看著座無虛席的滿堂喝采,心中的感謝與感動還是無法自已。 30年恍如一瞬,各大賽事間甜蜜又痛苦的回憶仿若前世。話雖如此,走完這一遭讓我深刻察覺於古典樂壇決策潮流中,競爭是無比殘酷的當然實力是必要的。小時候最愛的讀物之一便是日本鋼琴家中村紘子所寫的《柴科夫斯基大賽見聞錄》,書裡不僅記載著許多賽事秘辛,更提到大賽日、韓、中評審的代表權。不僅於此,千禧年前後的日、韓經紀人更是影響決定了新科得獎者的演奏版圖。 2002年俄國柴科夫斯基大賽時,日本YAMAHA基金會便傾全力協助賽事,當年,上原彩子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更是第一位亞裔柴科夫斯基大賽冠軍得主。另外,韓國鋼琴家林東赫也因為韓國三星企業的支持在各大賽事中相繼嶄露頭角。這些非凡的鋼琴家絕對有技壓群雄之處,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強大的後盾帶給參賽者的加持與能量。 台灣的古典音樂教育發展甚具規模,人才實力堅強,並不亞於日、韓、中,台灣古典音樂人應團結集結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與創建自我
-
新加坡
劇團更名事件引發新加坡劇場人身分思考
去年慶祝創團30周年的「新加坡專業劇團」(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SRT),今年2月宣布更換劇團名字,成為「Singapore Theatre Company」(新加坡劇團),引起了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的熱烈討論。 所謂的Repertory theatre,是指有著固定演員班底,呈現固定劇目的劇團。SRT沒有全職演員,也沒有長期重複呈現固定劇目,其藝術總監Gaurav Kripalani因此認為SRT名不符實,在向國家藝術理事會提出申請以後,成功把SRT的「Repertory」一詞取出。 然而,劇團從此被稱為「新加坡劇團」(以下簡稱STC),卻引發更多疑問。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表示,STC雖然未必有「代表新加坡劇場」的意圖,但如此更名,很難不令人如此解讀;同時,新加坡劇場的多元化,並不是任何一個劇團可以獨自擔當的,新加坡劇場應該是所有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共同擁有的身分。 年輕劇場編劇A Yagnya也發聲,她認為STC雖然扶持了許多劇場工作者,但是該團鮮少製作與本地課題相關的劇目、呈現的劇目也多以外國名劇為主、並聘請國外導演導戲、邀請沒有新加坡口音的演員參演她表示,若該STC自稱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那麼他們是否也成了新加坡劇場的權威?其他不符合該團標準的藝術團體,是否就不是「新加坡劇場」? Kripalani目前表示會繼續保留新名字,並且也確認不會自居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這次的更名事件讓新加坡劇場工作者們討論「身分」的問題,思考「何謂新加坡劇場」,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有更多關於「新加坡劇場」的思考和慎思。
-
上海
《新龍門客棧》爆紅,主創者茅威濤提出3大叩問
截至龍年春節前夕,中國劇壇唯一能稱得上年度爆款和現象級的作品,非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莫屬。這部由著名越劇藝術家茅威濤擔綱藝術總監和總製作人的越劇,改編自徐克的武俠電影,由颯爽英俊、青春靚麗的全女班主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它所發起的首次線上付費直播,就吸引了925萬人次觀看,近4,000名觀眾發布了超過1.4萬條的互動評論。 進入2024年後,該劇的關注度依舊居高不下,線上的視頻播放量已突破10億次,線下演出更是大受歡迎,龍年春節期間的所有演出場次,均被秒殺一空。主演陳麗君更是頻頻躍上各大媒體熱搜榜,成為年度最為突出的頂級藝人。 這一現象似乎給戲劇界帶來了一片春色,不少從業人員興奮地表示,這部劇給傳統戲曲現代化、時尚化、青春化,開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創新和發展的路徑。 不過,作為這部劇的操盤手和主導者,茅威濤此刻卻發表了〈今天的觀眾需要看什麼樣的戲〉一文,對《新龍門客棧》的爆紅現象表示深深憂慮,她在文中向戲曲界現狀發出了冷靜的三大叩問:第一,戲曲界不知如何分析《新龍門客棧》案例,暴露出理論學術領域的薄弱;第二,戲曲界不知如何利用《新龍門客棧》的流量,暴露出整體運營理念的滯後;第三,從新觀眾群體的新凝視和關注中,暴露出主流創作作品內容的空乏。 茅威濤直言當下的戲曲研究和評論往往停留於藝術內容的好惡判斷,營運理念也只停留在單一的創作作品、完成演出場次。而如何發現演員的魅力、如何發現劇種的魅力,如何讓文化得以傳播,讓創作驚豔舞台或許才是從根本上改變觀念、思路和意識的底層邏輯。 顯然茅威濤的話是切中要害的,但會有多少人聽得進呢?!
-
少年往事
夠狂熱投入的,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為了這次採訪,梁志民翻找了過去的照片。以為自己已經沒有爺爺的照片,如作為礦務人員的爺爺,被一場颱風帶走,在三峽礦場裡下落不明;這次,卻在一張6歲的梁志民站在新竹關西崑崙宮前的合照裡,隱約看到爺爺模糊的身影。他還記得,拍照的那天是民國60年8月28日,不到一個月後,爺爺就從他的生命裡消失。去(2023)年在苗栗首演的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梁志民將他與爺爺的故事寫了進去,不只是思念,也正訴說著他現在的一切似乎從這兒開始音樂,戲劇,還有音樂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怡君:AI是完成音樂上華麗夢想的「好助手」!
無論世界各地,利用AI來輔助音樂會,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放眼亞洲乃至全球,唯一專門由真人演出人工智慧作品及與AI共同協演的,就是「清華AI樂團」了。從2019年成立以來,他們已經多次與國際頂尖音樂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演出。其中包括與「虛擬樂手」同台表演、在舞台上展現出「自動跟譜」系統、由學生選擇「雅婷」所產生的片段旋律一起作曲發表等等。最特別的,是德國在發表AI貝多芬的第十號交響曲不久後,就將它引進台灣演出。有趣的是,這個樂團完全不是音樂系學生組成,而是來自清華大學資工、電機、外文、中文及科管院學士班的音樂高手。即使是學校樂團也不容小覷,而它的幕後推手,就是長笛家斜槓清華AI樂團總監的林怡君。 「人工智慧的浪潮,從195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4波崛起了!」她笑著說,如果以演奏者的身分來說,配鋼琴伴奏以小時計價,花一小段時間就練完了;但若跟工程師一起工作,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協助訓練和測試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做好了,我要讓AI重複伴奏一百次都可以!」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聽的歌是AI寫的?從流行音樂到歌劇,人工智慧的音樂產製現場
人工智能在音樂領域已發展多時,應用上也非常廣泛。在聆聽上,AI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推薦個性化的播放列表,如Spotify與Apple Music等串流平台。在教育上,有使用AI技術來教授樂器演奏例如Yousician的應用程式。心理相關的Moodnotes 和Headspace中包含了使用AI生成的音樂來幫助放鬆與冥想。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AI不但能夠做音樂改編、混音、分析外,Open AI也有各式各樣生成特定風格的音樂以供使用。 現場1:歌手形象再現,滿足視覺需求 音樂的欣賞,整合了個體在聽覺、視覺、動作、認知和感性等運作。因此,除了聽覺之外,視覺也引起相當多的關注。2017年,在歌迷的期待下,利用全息投影(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技術再現已故歌手鄧麗君的倩影。與傳統平面影像不同,在音樂會中她能夠呈現立體感,並且與現場歌迷互動。隨後這項技術不但應用到了展覽、演講等,也在科幻電影、舞台表演中呈現。無獨有偶地,今年「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節目中,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也將在逝世一周年後於《鏡:KAGAMI》獨奏會中「登台」。節目由音樂家本人與Tin Drum合作開發,以展覽與混合實境(MR)技術,重現,觀眾將透過穿戴裝置Magic Leap II,近距離感受大師的處見與情感。即使人像是虛擬而成,卻似乎凝結在任何歲月時空中。 2023年數位發展部與文化部合作,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偕同國家兩廳院、拉縴人男生合唱團共同製作《向生命乾杯》5G沉浸版,則是讓指揮預先穿上裝置,在科技的協助下,透過數位轉譯與AI聲紋,即時解析出人聲的節奏、音頻、音量以及指揮的動作,讓觀眾在聲音的體驗外,同時在巨型螢幕上「看」見音樂的各種姿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歡迎光臨二次元網紅VTuber的真實異境
虛擬直播主VTuber(Virtual YouTuber)一般多以2016年「絆愛」(Kizuna AI)作為起始點,她以此自稱並展開虛擬偶像活動,走入日本大眾視野。發展至今不過數年,VTuber已變成一種數位表演的形式,在全球次文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從媒體技術上來說,VTuber指的是利用2D或3D動漫形像進行直播的數位表演。在大眾討論用語裡,多稱呼VTuber看上去的圖像為「皮相」,背後真人的表演者為「中之人」。 不管在其文化原生地日本,或是後來發展的美國、台灣、韓國等地,VTuber都吸引了一定的觀眾群。目前全球VTuber總數至少成長至2萬名以上,頻道訂閱數最高者有超過400萬訂閱數。假使將VTuber看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則此產業並非單指觀眾眼前所見那位正在直播的虛擬直播主。事實上,VTuber本身由於表演形式眾多,累積的行業慣例至少含括遊戲直播、聊天雜談,以及歌唱表演。如果是企業經營底下的VTuber,按公司文化不同亦有更多差異,有傾向偶像化發展的團隊,亦有往綜藝節目企劃靠攏的方向。簡言之,具備一定規模的VTuber表演背後,可能涉及媒體技術、腳本撰寫、行銷企劃、商品製作等等專業人士。然而與之相對,一個人如果單純只是興趣使然,買個一、兩萬塊台幣的皮相,使用基本麥克風與攝影機想讓影像動起來,一樣可行。正是如此上下限空間極大的可塑性,讓愈來愈多人投入此一行業。 大多人普遍認為,VTuber爆發成長的主因在於恰好適逢新冠肺炎,人們關在家裡沒事可做,只好開始收看VTuber當作一種娛樂。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疫情期間各式娛樂(動畫、漫畫、遊戲等)都可見具體而快速的增長,因此用疫情來解釋VTuber作為一種新興文化表演能站穩腳步的原因,事實上流於泛論。如此一來,問題就在於VTuber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它為什麼吸引人?後文提供3個思考方向:跨文化、虛實交錯、數位賦權。 跨文化:語言、文化是障礙,也是另類的起始點 使用「替身」(avatar)科技影像進行表演一事,當然不只發生在日本。VTuber之所以與日本直接聯繫,主因在於視覺上,它的形象描繪多使用日本風格的動漫畫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動漫遊戲次文化相關產業生態中,「日本風格」已不單是掌握在日本創作者手裡。日本動畫、遊戲
-
寫在沒有主義的年代
典範的問題
之前論及由亞里斯多德奠基的詩學體制裡較偏美感的面向,並指出美學規範乃必要之惡,否則創作與評論便無標準可言而各說各話。本文將轉移焦點,討論詩學體制的另一層面,即和觀感有關的「典範」概念,以及它所涉及的代表性與分配問題。 分配不均 亞里斯多德認為文學應呈現有分量的人物與具代表性的事件,因此崇高的悲劇應以王公貴族的事蹟為題材,等而下之的喜劇則應以一般民眾(商人、僕人、妓女)為主要人物。換言之,權貴階級才是典範,庶民則不登大雅之堂。 這個概念影響深遠,西方悲劇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千篇一律地以王族興衰為典範,一直到19世紀下半君權體制瓦解之後,中產階級才逐漸占據舞台,成為新典範。若說寫實主義是中產階級代言人,自然主義則大半為底層發聲,例如左拉的小說或高爾基(Maxim Gorky)名劇《底層》(The Lower Depths)。但隨著自然主義沒落(因其狹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已無力解釋複雜的現代社會),底層人士再度成為文學戲劇裡較沒分量的一群。 典範體制的問題在於:怎麼這麼巧,現實生活裡沒有聲音的階層,剛好在文學、戲劇、影視的呈現裡也少有能見度?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政治影響藝術、藝術呼應政治的結果。「美學即政治」雖是陳腔濫調,但不無道理:台灣的弱勢團體在政治上少有聲音,在藝文領域裡也相對應地沒啥能見度。就此層面來看,詩學體制的典範主張是保守的,意在捍衛體制、維持現狀,而且來到21世紀,在倫理掛帥與市場邏輯匯流之下,創作愈趨保守了。 從禮儀到髒話 詩學體制管很寬,無論題材、比例或基調都有要求。亞里斯多德崇尚中庸之道,因此認為尤里比底斯(Euripides)的悲劇因不知節制而層次不高。他主張「適度」的美德,而這個主張到了17、18世紀年代更受重視,只是換了字眼:「禮儀」。也就是說,主流社會認為無禮的題材或言語都不該見光。《娃娃之家》(編按)的情節涉及性病時,易卜生只以暗示性的對白呈現,但光是如此已經把體面的觀眾給氣瘋了,頑強的易卜生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下部劇作《群鬼》直接透過人物口中說出「梅毒」,當場嚇昏很多人。 19
-
澳門
同月兩個劇場演出取消,引發公眾議論
剛踏進2024年,澳門劇場便連續兩宗演出取消事件。 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我們一如既往的那天早上》原定於1月26至28日演出,該劇因一宗學童自殺案引發創作靈感,「希望能藉著演出喚起對生之重視,以及探討對策。」然而劇團1月18日發出聲明,聲明書說明「整個創作和製作團隊,沒有人認識任何相關事件中的人士,演出內容亦不會有任何具體的個人故事、隱私,與內部消息要披露。」並對「未有清晰傳達是次表演之理念而使公眾引起不安與感到冒犯,本會僅致以摯誠的致歉。」兩天後劇團正式發布取消演出公告,認為「對是次創作的關注已超出過往經驗與所能承受。經團隊成員共同商議後,忍痛決定取消演出。」 同一週內,由文化局主辦之「第22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當中亦發生了演出取消事件。由「Miss Bondy私密小房間」演出的《造美之城》從深圳蛇口戲劇載譽回澳,原定於市政署大樓以變裝皇后選舉為題材,探討社會對美的強力與定義,並附有延伸活動《美美的車》在開動中的公車上舉行。1月21日因《美美的車》演出片段被偷錄至網路社群平台引發公眾正反兩面爭議,及至1月23日《造美之城》首演翌日,網上傳出演出取消訊息,稍後文化局長回應記者時指相關活動演出內容跟當初提交的資料、獲選時「局方的理解有出入」因而被取消。《造》劇取消後,演出單位旋即在一酒吧內與以「大姑媽傳」為題為會員作內部演出。 兩項因不同原因被取消的演出消息傳出後,原本受眾不多的小劇場,變成了被大眾關注的公共議題,屬澳門劇場史上罕見現象。
-
香港
資助削除、演出被取消,香港創作人接連遭受打擊
香港目前的創作環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疫後票房尚未完全恢復,觀眾流失比拓展快,加上經濟低迷讓消費者對支出更謹慎,同時社群媒體讓宣傳訊息片段化,生態變化讓製作困難重重;但對創作者來說,港區國安法實施的影響似乎更為深遠,商業製作雖可能享有較大自由但仍需守法,但對主要依賴政府資助的本地團隊來說,狀況變得相當複雜。 香港戲劇協會(簡稱劇協)主辦的上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典禮,是本地已有30年歷史的盛事,近年隨著合作多年的香港電台退出,劇協已面對重要難關,最近更因邀約頒獎的嘉賓(包括著名漫畫家尊子和紀錄片編導蔡玉玲)引起資助活動的香港藝術發展局指控,因「無主動商討下偏離以往做法」、「邀非文藝界人士任頒獎嘉賓」,和舞台設計暗喻紅橋與紅線等原因,活動完成後在未討論下扣減資助,並稱不會資助下屆活動,康文署亦表示將不會出租活動場地。劇協舉行記者會回應,事件亦引起廣泛討論,讓原已波動的創作環境更見嚴寒,本來在能說與不能說之間摸索出路,但路原來比想像中沙石更多。 接著藝團「小伙子理想空間」原訂在兆基創意書院劇場演出的作品,因場地按教育局發出的指引而解除租約,這已是該團第二次被取消演出,據說是有人投訴負責人「言論不當」。作品在上演數天前叫停,損失的不只是已投入的資源與可能收入,也讓人更感創作空間的壓抑。然而壞消息陸續出現,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製作的義大利劇作家達里歐.弗(Dario Fo)《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原定2月中上演,卻突遭校方叫停但並未說明原因,製作團隊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做錯了什麼?」,並相信「一切都會載入史冊」。到底誰怕達里歐.弗?創作者該如何繼續守護這空間,讓創意和想像可繼續發揮?
-
戲劇
面對實體的消逝,以實體抵抗消失
高度講究儀式感的劇場,面對即將揮別雙月刊發行的《PAR表演藝術》雜誌,似乎也得做些什麼,讓彼此的告別產生意義。那麼,就來聊聊劇場如何處理「消失」這件事吧。 紙本雜誌的消失,之所以對劇場產生衝擊,在於兩者的「實體(physical)」特質無論是實物、物體或身體;也因此,始終在數位虛擬世界的威脅下,想方設法活下去。在一方不得不告終之後,另一方自然也再度出現危機意識,反思自身存在意義。然若從另一角度來看,對於朝生暮死、存於當下的劇場來說,消失本就是一種必然。在劇場發生的一切,本就不可能恆久存在。我們甚至可以說,在這個可以用網路保存一切的時代,只剩下「劇場」能好好處理關於消失的命題。 正因為意識到消失之無可避免,劇場於是以肉身╱實體對抗消亡。在我腦海中那些關於消失的作品中,述說的都不是消失本身,而是與之拉鋸的過程。然而,正是要直視消失的存在,才會讓抵抗產生力量。只不過,「消失」並不真的只是消失;正如劇場所呈現的當下,從來就不是斷裂、無延續的一次性當下。我曾在同樣講究現場性的足球運動書寫中,看過這段描述:「一個『過去』與『現在』交織互動的領域⋯⋯讓我們得以把心中的想望與實際的記憶融合混雜。」(註1)每一次的絕妙好球,都是在記憶中召喚類似的場景,如同人們同樣透過劇場經驗,疊合多重時空。換句話說,試圖抵擋「消失」的劇場,並非是單次復刻或重現,而是一次次顯現痕跡的堆疊。
-
劇場ㄟ冷知識
當代歌仔戲編腔的鋩角(mê-kak)
「音樂設計」是1980年代台灣歌仔戲進入現代劇場後才出現的專業職稱(註1),但概念與執行早存在於過往演出中,「被設計」的有腔調、配樂、鑼鼓三種所謂的「編腔」主要負責的就是「腔調」。歌仔戲腔調隨時代演進、市場變遷與文化變遷,逐漸出現常見用法,諸如【七字調】有各類變化、【都馬調】多用於長篇敘述、其他曲調有聯綴慣性與特定用途等,也因觀眾喜好、演出需求等,產生「新創曲調」、或「舊曲新編」。當代劇場歌仔戲編腔的主要工作就是將編劇寫出來的唱詞,「安排」適合的曲調來演唱這個「安排」包含找尋舊有的腔調,也可能量身打造。(註2) 本期「劇場ㄟ冷知識」邀請到知名編腔設計陳歆翰,分享他體會到的基本能力與小訣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杰樺X蔡宏賢
在一片混沌中,重新建立世界的框架(上)
發展超過半世紀的AI,在2023年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於是許多人稱之為「AI元年」,許多藝術家也嘗試使用AI進行創作。不過,AI藝術的發生並非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在科技藝術領域,電腦早已介入人類的創造行為,從機器與人的關係、自動控制,再到生成式藝術(generative art)、資料餵養與機器學習,接著才是AI藝術。 AI無疑對於人、身體、生命,都產生了具顛覆性且令人不安的重新定義,對於何謂藝術與藝術家,也有著新的理解。本次對談便邀請到長期耕耘科技藝術領域的編舞家謝杰樺與策展人蔡宏賢,與讀者們分享他們認為AI帶給人類的美好與威脅、身體的存續與變種、AI的世界觀及其偏見,以及AI藝術的產製關係與處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杰樺X蔡宏賢
在一片混沌中,重新建立世界的框架(下)
Q:宏賢最近策劃的展覽《你好,人類!Hello, Human!》裡,很多作品在談AI引動的政治經濟問題,例如數位監控、勞動倫理、假新聞、虛擬貨幣炒作。想請問宏賢,你認為目前AI技術裡隱含的世界觀是什麼?尤其AI的資料庫常被批評是白人男性中心,也隱含著偏見和歧視問題。你認為這樣的AI會帶領人類走向什麼樣的世界? 蔡:就像杰樺剛剛提到永無止盡地打開,基本上這個展覽認為AI已經朝跟人類無關的方向走了。其實我們現在所遭遇的,就是AI需要大量資源,它拼湊世界的邏輯就是能夠獲利的,或是好像對人類有幫助的,所以就會成為西方的偏見。例如你輸入「豬血糕」,它根本不認識豬血糕是什麼,或是你輸入「台灣」,它給的資料連搜索引擎都比不上,你如果用「台灣」去生成圖像,它會產出由更多偏見組成的東西。所以除了威權跟資本外,第三個力量其實是開放,假設我們有個台灣文化生成資料庫,那意味著我們必須灌入夠多的台灣文化資料,讓機器去學習,但這需要大量的資源。所以AI帶來的世界還是跟原來西方與資本主導的世界,沒有太大的差異。 Q:你的意思是AI資料庫會變成另一個文化戰爭的戰場? 蔡:一定是啊,當你的資源不夠,你只能餵小量的資料。所以你跟AI說給我一個亞洲美女,現在出現的就是像周子瑜之類。開放資源的可能性,是盡量讓資料庫或AI的生成庫,不要被某些單一力量所掌控。 不過科技界有個現實狀況,就像之前人們很看好元宇宙,但當Meta面臨財務壓力,也必須砍掉這些美夢。同樣地,AI可能也等不到取代人類的那一天,因為它很燒錢。威權才是最可怕的資本,尤其在數位威權裡,中國是最惡名昭彰的,基本上我要全民都去種田、燒煤,也要讓演算法可以繼續監控人民,所以我覺得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這也牽涉到AI素養,也就是我們對於假訊息的抵抗力,這是我們沒辦法避免的,包含我們曾經在談媒體素養、網路素養,我們都必須面對這個事情。還有剛剛談到AI的性別歧視,你已經可以生成各種情色影片、AV女優,也包含各種動物,這個檯面上討論的非常少,但這已經在收費了,這就是我剛講的資本運作,特別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朱祥溥:關於「中間」的事,AI的可為與不可為
新勝景掌中劇團近期在文化內容策進院「未來內容原型開發支持方案」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裡嶄露頭角有意思的是,兩個提案都以「未來」為名,而這樣一個「傳統」表演藝術劇團,是如何指向未來的? 創團團主朱清貴,因興趣而在1996年創立新勝景掌中劇團,病逝後將劇團交給長子朱勝珏,繼續搬演民戲。不過,劇團開始轉型,或者說開始與某種想像的未來連結,卻源於那個從小愛畫畫、懷抱電影夢的次子朱祥溥,在哥哥接班後,回家擔任副團主,陸續在傳統劇團難以想像的白晝之夜、文博會帶來聲光效果強烈的光雕布袋戲,並將光雕布袋戲帶進布袋戲少用的大劇場,於臺灣戲曲中心演出《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2023),乃至於2023年通過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即將於今(2024)年發表《尋》劇計畫。 朱祥溥雖從小跟著父親、哥哥搬戲,其實未想過接班,大學離家讀多媒體設計,經歷過線上遊戲、電影等產業,後因父親病逝、哥哥奮力接班,才決心返家,又反骨地開啟了新勝景掌中劇團的另一條創作路線,將自己所長與家族劇團結合朱祥溥說:「我們幾乎是用遊戲的方式設計場景、設計角色,然後設計世界觀與故事,最後在展演裡把它帶出來。我覺得很像是在做遊戲,不像在做劇團。」無論是現場演出、或影像,他開始在新勝景掌中劇團缺乏主演、缺少偶像的狀態下,以「製作內容」為主軸,階段性地從《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的開拓與整合中部布袋戲人才資源,藉此改善劇團體質,到目前即將邁入的下一階段,持續累積IP文本,運用影像作品來操作商業模式。他說:「其實每個作品背後都有一點除了表演之外的目的性。」更在引導劇團轉型時,慢慢讓傳統劇團擁有文創品牌的營運模式。 順著這條脈絡,或許是新勝景掌中劇團嘗試掌握「未來」的其中一種方式。這似乎就與科技、AI等看似與傳統戲劇無關的元素產生了脈動,體現朱祥溥將其運用到「戲偶設計」、「劇本開發」這兩個重要塊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正源:跨入AI時代,劇場設計師得重新定位自己的價值
AI透過運算技術,讓電腦能完成許多過去被認為要由人類處理的工作,因為快速的開發和累積大量資料,AI被期許能處理更複雜的任務,包括生產內容、決策、甚至是藝術創作,不同領域的工作者都面臨「被取代」的議題。而戲劇,各個部門獨立創作、靈感來源取自生活,也互相配合、常需要溝通討論,這一門因人、為人而存在的藝術,如何回應AI所帶來的影響? 劇場影像、燈光設計,同時也在大學任教的王正源,位於產╱學之間,除了習慣的創作流程與模式,也因應未來趨勢、教學需求而調整自己的工作型態,對他來說,應用AI技術於劇場設計,就是已經在發生的事。 AI真的很方便,因應需求不斷進化 關於AI,大家最有感的應該是2022年11月問世的ChatGPT。 以往要與機器問答,需要透過專業人員或程式語言,而OpenAI使用的自然語言處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模型,讓每個人都能直接跟這類的程式溝通。王正源形容:「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魔法師,只要像跟朋友聊天那樣、給它一個字串,就能馬上獲得一張依據你的描述產生的圖片。」這種生成式AI被廣泛運用,有別於傳統的分辨式AI,輸入A、獲得對應的B,生成式AI可以創造出原本不存在的數據,例如輸入文字就可以獲得圖像的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程式。 生成式AI還能處理文本、聲音等媒材,包括正在封閉測試階段的Sora,就是OpenAI最新開發的AI模型,能自動生成有角色、動作、符合主題、複雜場景的1分鐘影片。而這也不是首例,之前就已有Meta的Emu Video和Google的VideoPoet。「這些技術只是個開端,NLP、生成式AI只是通往最終狀態的橋梁。」王正源說,現在更多人在討論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發展,它未來的最終形態可能會是一個思考跟判斷能力貼近、甚至超越人類思考的有靈魂無機物。 談起AI的實際應用,王正源的學生、設計師友人也都有在工作中接觸到,尤其是年輕族群很積極認識這些程式。「如果從工作情境來看,蠻具體的是有一些影像類的素材會直接透過AI工具生成。」他提及,一位設計師可能熟悉特定幾種風格或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