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德(林韶安 攝)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京劇演員

李家德 用堅持「武」上舞台

沒有家學淵源,也沒有看戲經驗,就因父親的一個念頭「家裡忙,不希望孩子學壞」下,李家德進入劇校學歌仔戲,卻一路輾轉走上了京劇武生之路,靠的就是他的堅持,以勤補拙,並且把握每一次可以上台演出的機會,不管是不是武生行當,李家德說「無論多短的演出時間也沒關係,而下次我還會演得更好。」

沒有家學淵源,也沒有看戲經驗,就因父親的一個念頭「家裡忙,不希望孩子學壞」下,李家德進入劇校學歌仔戲,卻一路輾轉走上了京劇武生之路,靠的就是他的堅持,以勤補拙,並且把握每一次可以上台演出的機會,不管是不是武生行當,李家德說「無論多短的演出時間也沒關係,而下次我還會演得更好。」

國光劇場「鬼.瘋」系列

《伐子都》

2021/11/26  1930 

全部《武松》(武松與潘金蓮、武松打店)

2021/11/27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有時候從一個人的「眼睛」,可以觀察出那個當下、無法用語言與文字修飾的狀態與樣貌,而他,從細長、娟秀的眼尾,滾出清透、光亮且黝黑的眼珠,難掩靦腆卻又真誠地直視過來,穿透了空氣的擾動。那時的他,剛結束上午的排練時間,有些輕鬆地穿著一件白色T袖,兩側剃得乾淨的頭髮,清爽俐落。

他是李家德。他是國光劇團的青年武生。他是第30屆傳藝金曲獎新秀演員獎得主。他是兩個女孩的爸爸。他,25歲。

在堅持裡創造:舞台上的他

一位演員最迷人的地方,是在舞台上。李家德是《水滸108II—忠義堂》(2018年重製版)的盧俊義,是梁山泊不惜用計也極力拉攏的槍棍名家——那時還在臺灣戲曲學院就讀的他,與朱柏澄所飾演的史文恭一場對決,從劇情到技藝都碰撞出奔放的火花。李家德也是京劇名段《挑滑車》裡的高寵,力挑數員敵軍,最後力竭而亡——甫入國光劇團的他,頂起新秀的期盼,淬煉出這段他最早學習的京劇戲齣。李家德更是獨挑《陸文龍》的青春小將,在得知身世後,成為扛起家國重責的絕世英雄——已達化境的雙槍、俐落的三起三落、清亮的嗓音,讓熱血沸騰與沉穩專注於舞台上下一同呼吸。

他或許尚未變化萬千、一人千面,但每一個身段、每一段唱腔都藏著無比堅持。

在戲曲演員裡是如此年輕的李家德,沉浸在傳統老戲裡,也獲得掌聲。誤以為他「守舊」,卻是在反覆從「舊」的習作裡找尋屬於他自身的「新」。就如即將演出的《伐子都》,習自中國名師閻邦健,必須紮大靠、插翎子、穿高靴,在連唱帶打、翻滾跌撲裡與自己的心魔對抗,最後瘋狂而亡;但,他也在過去的學習積累,以及老師因疫情無法抵台親授的狀況下,重新體會這個人物的心境,拾回在過去練習過程所暫時捨棄的詮釋,逐漸塑造他的子都。

李家德說著自己對於「新編戲」是比較苦惱的,因為相對沒有可依循的方法,就如去年演出《閻羅夢》裡的三世輪迴角色(包含項羽、關公與李後主),跨越「一趕三」的難度。不過,他也同時在思考自己於新編戲創作裡的位置,揣想能夠從創作初期就開始與編劇、導演工作,一起去開發劇中人物。這樣的思維,讓人更為期待有個專屬李家德的角色舞台誕生,與他共享創作的過程。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rofile

李家德

現為國光劇團青年武生演員,中學就讀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大學畢業於京劇學系。以《陸文龍》榮獲第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新秀獎,並於2021年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作品有國光劇團 《陸文龍》、《挑滑車》、《伐子都》等,當代傳奇劇場《水滸108II—忠義堂》。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