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李慈湄。(王世偉 攝 李慈湄 提供)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聲響創作者

李慈湄 在聲音的世界裡,愈不理所當然,愈令人著迷

聲響創作是什麼?或者,我們該回頭問的是,聲響是什麼?所以這些創作者才會運用它來進行創作,而又與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樂音、樂曲有何差別?製造出怎樣不同的聲音?這次,我們就讓聲響創作者——李慈湄,透過文字,讓我們展開另一種聆聽。

聲響創作是什麼?或者,我們該回頭問的是,聲響是什麼?所以這些創作者才會運用它來進行創作,而又與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樂音、樂曲有何差別?製造出怎樣不同的聲音?這次,我們就讓聲響創作者——李慈湄,透過文字,讓我們展開另一種聆聽。

1、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以聲響作為創作的主體,而非僅是傳統定義中的樂音?對你來說,聲音創作與所謂的「作曲」或「配樂」,有何不同之處?

我大學結束玩樂團之後,一段時間從事配樂,這些經驗都讓我想要追求不受限於樂器演奏的更多聲音可能。後來迷上電子音樂。在DJ的現場混音(mimxing)之外,鑽研電子音樂重要的手法「取樣」及「合成」。這些聲音的追求以及音樂性的再發現(再創作),這個過程讓我覺得自己是在接近表達的本真性(authenticity)。

我沒有受過系統化的作曲訓練,所以嚴謹的作曲領域我無法談。年輕的時候從搖滾和民謠的歌曲類型開始創作,然後是影像配樂,再來是電子音樂或舞曲的創作,在這一條創作路徑上,我一直在尋找「聲音/聲響」的音樂性,並將他們組織、調整,放入作品整體中。單單聲音本身也有它的空間感、質地、表達性或韻律性,有時我若需要創作的是「聲音」,而還不需要組織成一首音樂,那麼我可以會花更多心思處理它的聲音性質,而不需要思考它放進一整首音樂中、和其他樂器搭配的合適與和諧度。

2、你創作中所使用的聲音,通常來源有哪些?

都有。合成器和錄音取樣為大宗,也會使用實體樂器製造的聲音取樣。我很喜歡用取樣樂器,能把任何錄製到的聲音,製作成超乎想像的新樂器。

在編曲上則會有自己設計的編曲進行加上電腦編程輔助。電子音樂的創作手法中常用的序列器(sequencer)以及節拍的調整常常能給音符的行進帶來很多驚喜。

非傳統器物製造出聲音,在演奏上是便利的,但回到聲音的角度來看,如果要製作成音樂,我會喜歡更仔細地拆解和處理。譬如我找到一個可敲擊的鐵器,能否在它身上找到我們所熟悉的鼓皮、鼓身、共鳴材質的不同聲音?在聲音的世界裡,愈不理所當然,我就愈著迷。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rofile

李慈湄,基隆人。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獨立音樂創作者,劇場及影視音樂設計師。聲音作品有《未來避難所》、《Under.line》、《尋找女神》等,擔任聲音設計的劇場作品《群眾》曾獲第18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