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戲劇
在歷史的脈絡中「談情」
導演在舞台空間運用上,稍嫌保守,但對於節奏的處理,相當有效,結束之前,兩個演員分別在橋上和池中緩緩旋轉直到暗場的畫面,暗喻歷史情境的無止無盡,人性的安睡其中,既是無奈傷感,也有沉重批判,令人動容,是十分難得的劇場經驗。
-
舞蹈
我們孤獨有錯嗎?
由牯嶺街小劇場策畫的台北藝術節「亞洲藝術共同體」系列,策展主題清晰:「身處當今『全球化』,表演藝術在西方強勢文化下,亞洲文化保有『在地性』就是保有主體性。」使我忍不住檢視今晚的演出,顯現了什麼「亞洲性」或「在地性」?
-
音樂
水藍與夏漢,締造全新《梁祝》奇蹟
如果我告訴您,兄弟象隊打敗紐約洋基隊,您會做何感想?雖然不是完全沒有機率,但總是難以置信吧?這種令人掉下巴的驚奇,在表演舞台上並不多見,但是夏漢/水藍/新加坡交響樂團的《梁祝》,確實讓我掉了下巴。這是十幾年來絕無僅有的經驗。
-
音樂
稀稀疏疏《梧桐雨》
除了開場及串場使用的《明皇幸蜀圖》與劇情時空搭配,有其訴求外,其他的佈景、服裝、道具甚至走位,均不見整體的戲劇理念,反不時有畫蛇添足之舉,加上換景的問題,致使原本不算長的演出,觀來頗有遙遙無期之感。
-
舞蹈
創意不斷,舞出年輕人的憂傷
他們往往不是用寫實的表現手法,而是曲折,可以超現實、可以幽微抽象,或是出自現實卻抽離現實。不論呈現的過程憤怒、哀傷、還是冷眼旁觀,最終都是屬於年輕人的憂傷,有時甚且浮現一種奇異的不屬世的詩意與脆弱,令人看後心疼痛。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答客問 從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開始即興……
真假虛實共存,繁複交織《如影隨行》
走過上海、美國加州,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醞釀三年的新作《如影隨行》終於落腳台北。十月一日,新作宣告記者會上,由於李安《色,戒》正當紅,大家難免把焦點放在他的愛徒、擔綱《色,戒》女配角的朱芷瑩身上,一臉落腮鬍、齊肩中分長髮的賴聲川,不怕新戲被搶了丰采,回答記者問題不慍不火,極有耐心,時而發出爽朗笑聲,像極一位看透世俗名利的修行者。現場有人因此對參與該戲的屈中恆說抱歉,賴聲川說:「這就是一種無常,而人生本來就無常。」 這位接觸密宗三十多年的劇場創意人,在人生的道場上修行,將修行的成果展現在劇場這面櫥窗中,新作主題即圍繞他從藏傳佛法得悟的生死觀,從「中陰身」開始,透過一個玄妙的故事,談他對生命的啟悟:「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死了,下一站要如何?如何才能到下一站?若死了,走不到下一站呢?」修行與創作,在他的生命中彷彿就像新作戲名,如影隨行。「也許我們都死了,但其實還活在這裡。」他最後說了這麼句高深的話,難怪有人說賴聲川的戲越越來越有禪味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的編劇技法
從集體的多元關照到個人的恆常凝視
面對身旁的社會,賴聲川選擇集體即興的方法,如他所言,讓演員(共同創作者)的個人關懷塑造作品及作品的集體關懷,但在面對自己個人的生命關懷時,多元聲音的輸入(input),或許就不是他所在意的重點。十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賴聲川在華文現代劇場發展史的重要地位無庸置疑,但針對他的創作主題、方法,更多具有批判性的研究論述,對於他所謂的重新定義或再定義,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在似乎迷失了方向的台灣劇場中,再一次找到重新定義、再定義的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如影隨行》排練側記
沒有邏輯,就玩不成遊戲
向來重視以「集體即興創作」來發展劇場作品的賴聲川,到底是怎麼跟演員一起「即興」的?這是《如影隨行》某天的排練現場,我們看到,原來這是一場大家一起玩的遊戲,而「邏輯」,正是決定遊戲好不好玩的絕對關鍵。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影子系列攝影作品
影子,在我的鏡頭裡
這些年我旅行到各處,也有機會較長期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我開始對影子有興趣,可能跟《如影隨行》的創作氛圍有關吧,我就開始比較積極地用我的Contax G2相機(有一年我請教攝影家劉振祥,我應該買什麼相機隨身攜帶方便,品質又好,他推薦這一台)捕捉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影子。因為po了幾張在網站上,《PAR表演藝術》雜誌覺得有趣,就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給讀者。 這六張是許許多多相片中挑出來的,沒有特別邏輯,大概想配合《如影》的感覺,所以用了兩張有人影的。其實我大部分影子相片是沒有人的。 我絕對不是專業攝影師。振祥、大家,請多包含! (J5-01)Palo Alto, 加州,2007,我在Stanford教書時經常去的咖啡店附近。除了左下角,全是影子。 (J5-02)Atherton,加州,2007,朋友家外面。 (J5-03)上海新樂路,2007/10/15 (J5-04)北京北劇場,2002 (J5-05)香港尖沙咀,2007/7 (J5-06)史丹佛大學校園,2007,自拍像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恩客與酒家女—台灣歐吉桑的情與義
紙風車劇團執行長辦公室裡頭,招呼客人的不是咖啡茶水,而是檳榔、香菸、和烈酒。吳念真和李永豐,兩位台灣歐吉桑才剛在沙發上坐定,就開始相互吐槽、把訐譙當親熱,台味十足,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南部阿公家,夜晚的四合院稻埕上,邊喝茶、邊聽AM電台的賣藥廣播、邊訐譙時政的那些叔叔伯伯們。 吳念真,台灣最有魅力的歐吉桑,寫過上百部電影劇本,為數不盡的廣告商品代言,來到劇場,編導《人間條件》系列,依舊是票房保證。講故事永遠比別人好聽的他,即使金鐘獎、金馬獎、金鼎獎、什麼「金」獎都肯定了他,但是他最在乎的還是觀眾。他說,每次戲散場回收的問卷,都會一張一張地看,「觀眾看完戲之後,還坐在觀眾席把他的故事寫下來告訴你,最大的感動不過如此。」 濃眉大鼻酷似阿兜仔,因而被好友暱稱「美國」的李永豐,嗓門大,三句不離「髒」字,自稱吃喝嫖賭樣樣都來,行為舉止像極了混黑道的兄弟。站上舞台就會人來瘋的他,在粗魯草莽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感性細膩的心。他說,這一輩子感受過台下觀眾的熱情,幾乎要把台上的人淹沒的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兩千年總統大選的晚會,第二次則是《人間條件》去年巡迴高雄,謝幕時掌聲整個湧上舞台來。 吳念真與李永豐結緣,除了氣味相投,據說還有一則插曲:一位算命仙說,吳念真前世是位酒家女,而李永豐則是他的恩客,於是有一天「恩客」語重心長地跟這個「酒家女」說:「出來為你自己和為台灣劇場做一些事情;出來做不是要幹嘛,就是『做爽』ㄟ!」於是,不管信不信,故事就是這麼展開了。
-
遊藝場 ART SPECE
在這座山,找到藝術的力量
山上劇場是訓練和排練基地,也是創作靈感來源,《聽海之心》、《金剛心》等佳評作品,都源於大自然供輸的穩定內在力量。然經過多年風吹雨淋,露天劇場逐漸破舊,許多設施不堪使用,經過兩年的修繕,於去年冬天竣工啟用,優人神鼓優劇團,終於回到自己的家了。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音樂總監≠音樂總兼!?
從前,一個樂團的音樂總監,代表的是他統御樂團的能力與音樂專業能力,但時至今日,音樂總監不止要有音樂專業能力,還要能夠做行銷、贊助、教育推廣及流行跨界,還要有親和力於是「音樂總監」眼看成了「總兼」!問題是,哪裡找得到這種「超人」?於是,國際樂團有了新的「多頭領導」方式,讓各個指揮家發揮自己的強項。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目擊「水煮蛋」破殼
北京國家大劇院「開門見客啦!」
斥資人民幣近31億(約台幣124億)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確定於十二月廿二日正式開幕,這座被暱稱為「水煮蛋」的建築,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金雞蛋,因為這顆蛋不單純只是個表演場地,它背後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力,象徵中國跟西方文化接軌的實力,更被視作首善之都的門面要在奧運期間大鳴大放,而它新穎的外觀,還引起中國朝野及國內外建築師的激烈論戰。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在紐約之秋,讓我們愛上舞蹈吧!
自二○○四年開始每年秋季在紐約市中心劇場舉辦的Fall for Dance Festival,今年邁入第四年,每年吸引上萬人進劇場看各式各樣的舞蹈,舞團受益、觀眾受益,劇場和贊助商也樂得笑呵呵,在日趨平淡的紐約舞蹈圈似乎又燃起一片生氣。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大師雲集 星光薈萃
「香港藝術節」將在明年二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六日登場,在卅多檔表演中,本刊搶先為讀者在戲劇、舞蹈、音樂類別中,挑選幾個無論如何都要買張機票,飛到香港,不可不看的重點節目。
-
藝視窗 News
「舞躍大地舞蹈比賽」決選成績出爐
【台灣】 「舞躍大地舞蹈比賽」決選成績出爐 「文建會二○○七舞躍大地藝術舞蹈創作比賽」參賽團隊達一百二十三隊,初選入圍三十支作品參加最後決選。此次入圍決選比賽的作品中,包含芭蕾、民族、現代舞, 也有使用媒體數位合成效果搭配舞蹈元素呈現的作品。經過激烈評選後,八支優勝舞作脫穎而出。金牌舞作是由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講師張永煜和林郁晶編創的 《戰.魂》,銀牌得主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副教授林秀貞的《與誰爭戰》,銅牌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生邱瓊瑤的《MODEL》。佳作作品有蘇安莉的《浮 生一記》,張雅婷的《天淨沙》,楊雅媜的《What happens》,林秀貞的《水中玉》,瑪迪霖.巴魯的《處舊》。得獎作品將於十二月二日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文中心演藝廳演出,頒獎典禮暨得獎作品巡演 於十二月八日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中興堂舉行,免費進場,請洽演出地點或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索票,電話02-27071756,02-27049931。(周倩漪)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揭曉,劇本類經典新詮獲評審青睞 九十六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日前揭曉,共計十一項獎項,今年一共有六百九十六件作品參賽,最後評選出六十件得獎作品,獲獎者年齡從十八歲、橫跨到六十幾歲。其中,教師類戲劇劇本由麥莉 《黑玫瑰》獲特優,吳秀鶯的歌仔戲劇本《蘭陵王》,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殷雪梅《茶店紀事》為優選。學生組戲劇劇本特優獎為甫自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畢業的鄒欣寧《漫長的告別》,吳佳韋《人造人鄧先生》、李漢臣《扮演》獲優選。戲劇劇本組評審李啟源表示,此次得獎作品能夠打破個人經驗的藩籬,是出線的主 因;其中,劇本〈鍾無艷傳奇〉雖只獲佳作,但重新詮釋經典讓他印象深刻。得獎名單詳見:http://www.arte.gov.tw/big5 /infomation/04race.asp#00(廖俊逞) 國台交甄選副首席 ,12月31日截止報名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明年度第一次的團員甄選,日前已正式對外開放報名,甄選對象為樂團副首席
-
藝術家的OFF學
純潔的土地(下)
嚮導的聲音有些緊張,提醒我們不要將頭伸出車外張望,他隔著車窗為我們介紹沿途「風光」:頹圮髒亂的阿富汗難民營、被炸彈攻擊燒毀的美軍卡車殘骸、當地最大毒梟的豪宅離開後,我們獲贈一只證書,書寫著日期及我們赴此一遊彷若恭賀我們全身而退毫髮無傷。
-
專題
王冠強 結合氣功與表演 就來碗「廣東細麵」!
練功之後,王冠強拿來運用於京劇表演與教學。京劇的各種招式,加入了呼吸運行及太極原理,走位更加順暢而富節奏感,隨著氣的細膩轉換,肢體多了份細緻韻味,方硬的招式霎時變得圓潤,表演訓練不僅重外在形體之功法,更著重氣韻流動之心法。
-
專題
王美珠 清新香氛藏療效 茶樹精油大學問
走進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王美珠的研究室,淡淡的香氣隨即撲鼻而來,而喜愛各種香氣的她,最鍾愛的卻是味道雖不討喜、但實在非常實用的茶樹精油,本著學者認真研究的精神,王美珠深入茶樹精油的世界,發現這小小一瓶萃取物的深奧無邊,讓她甚至想為它寫一本書!
-
專題
李為仁 太極導引開路 身心創作展新境
台北民族舞團前團長與資深舞者李為仁,將太極同時當作養生及表演者的身體訓練功法:「運用於舞蹈中的慢動作,多了許多呼吸和流動,身體變成沉緩細膩而多層次的轉折歷程。」太極導引是底子,是種子,是神奇的渠道:「接通宇宙本質,創造力才會源源湧出。」李為仁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