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兩廳院達人
「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劇《幸運兒》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你是不是真的想飛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你是不是幸運得很累 就像《地下鐵》裡,黎煥雄放進了不相干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童話及黑色的「卡夫卡」,舞台版的《幸運兒》也遠非幾米所預期。 如果說,原著裡幾米談的是飛翔,那麼這個故事到了黎煥雄手上,則是在談飛翔的失敗。「如果翅膀其實是一種恐懼呢?有人說是恐懼奪走了自由,那麼,如果恐懼以一種自由的象徵出現,那麼,事實會是什麼?那就會是象徵佔據了實體的另一個故事了,當人類飛起來,世界,卻開始往下沉。」自由與恐懼於是成為舞台版最重要的探討主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配角到主角的「幸運兒」
陳建騏 二○○五年台北最in的劇場音樂人
一副黑框眼鏡、一件T恤、牛仔褲,背個深色旅行包的大學生打扮,這就是陳建騏,遊走於劇場、流行、電影、廣告音樂領域,可說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音樂人才。 隨著音樂劇《地下鐵》的走紅、《微笑的魚》動畫配樂專輯入圍金曲獎,到擔任即將演出的《幸運兒》音樂統籌,他幾乎被視為幾米繪本的音樂代言人,而這一趟音樂旅程,陳建騏投注了人生最黃金的十年歲月。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空服員到大明星
趙文瑄 文學與電影讓他自在翱翔
熱愛文學與電影的趙文瑄,居然從未想到自己可以演電影!三十二歲才出道的他,之前曾當了十年空少,卻在落地想要轉行當老師的關口,一則選角廣告開啟了他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從此展翅翱翔於兩岸三地演藝圈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法學世家走上指揮之路
焦元溥 青年轉業飛往音樂天空
出身法學世家,甫自美國佛萊契爾學院取得法律外交碩士的焦元溥,其實最大的夢想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指揮家!」,十五歲就開始發表樂評的他,現在更想進一步報考歐洲音樂學院修習指揮,對他而言,音樂才是他真正想走的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法律碩士到電影製片
李耀華 闖蕩電影世界「捨我其誰」
去年國片市場最令人驚訝的《十七歲的天空》,,以四百多萬的製片預算,創造出國內近八百萬的票房,版權還賣到香港、日本、美國、以色列等地,令低迷到谷底的國片市場露出一線曙光。 李耀華,就是讓這道曙光綻放的幕後推手之一。這個六年級女生出身法律世家,本身擁有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卻願為一圓電影夢,在電影公司從小妹做起,而今成為獨當一面的製片人,要為國片的未來開創新局。
-
藝號人物 People
牛仔心靈.吉普賽歌
「對不起,Mr. Bregovic,你可不可以替我們拚唸一下你的大名,到底該怎麼唸才標準?」六月四日下午二點四十分,我在巴爾幹半島音樂家Goran Bregovic的訪華音樂會上,問了他第一個問題。 Goran Bregovic在南斯拉夫的塞拉耶佛出生,父親是克羅埃西亞人,母親是塞爾維亞人,當地人對於govic的唸法是唸做高維「契」,並不是叫做高維「克」,會唸錯,是台灣唱片公司當年的失誤,他的電影原聲帶從《流浪者之歌》開始就暢銷全世界,在台灣賣得也極好,只是,台灣的唱片公司就用英語拼音法翻譯他的名字,於是Goran Bregovic的中文譯名從一九九○年開始就叫做布雷高維克。 聽完我的問題,Goran Bregovic眉毛一挑,很簡單地回答我:「我的名字要唸布列高維契哦。」也解開了十多年的譯名迷思。 布雷高維契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態度也很隨和,雖然不喜歡人家以電影配樂家稱呼他,也不願意多提他和老友庫斯杜力卡的分合恩怨,但是也坦承他所有的音樂作品中,就屬電影音樂唱片賣得最好,所以總是不厭其煩地請大家多聆聽他的其他類型音樂創作,「你一定要來聽我的音樂會,」訪談結束前,他總是不忘叮嚀說:「那會是一場不一樣的音樂會。」 面對這位追求不一樣生活與音樂情境的音樂家,我選擇了另外一個不一樣的問題作為訪談的開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喫茶聽戲,回味古老茶館風
在時髦新穎、辣妹酷哥滿街跑的西門町,紅樓劇場展現另類的時髦品味,讓人在百年古蹟中喫茶看表演,小劇場、演唱會、傳統戲曲不一而足。紅樓現任營運經理王承禹說,紅樓是一個「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地方」,他希望賦予這個歷史空間多重的意義,並且朝多元化行銷企畫,讓更多人可以藉由多種角度認識紅樓。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高雄五福四路的廢墟天堂
舊式洋房古厝的外觀裡,原來的裝潢被不均勻地打掉,重組成新的裝潢,老闆劉秋兒說:「我們從不撿拾外面的破銅爛鐵進來,只用這房子裡現成的原料。」廢墟是老闆的藝術天堂,行為藝術演出、演唱、劇場在此「狂喜」展現。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麻瓜止步,魔法人士輕鬆玩—女巫店
佈置戲謔趣味、興味十足的女巫店,是台北頗有名氣與歷史的另類表演空間,不少音樂人都從這裡踏出他們的第一步,可以在女巫店登台演出的樂團,除了作品有意思、具現場表演完成度,最重要的條件是態度,必須是對每一項細節都認真的音樂人。店長說,女巫店希望來這裡的人都覺得值得。
-
遊藝場 ART SPECE
牯嶺街劇場風雲再起
王墨林,台灣小劇場最後一位左派實踐者,與主流、體制壁壘分明的叛逆先聲,穿梭小劇場界二十年,自八月起卻有了全新的「僱主」身分:「牯嶺街劇場」藝術總監,在與台北市文化局簽約後,他與號召而出的劇場界伙伴組成陣容堅強的經營團隊,要將牯嶺街劇場重新推上舞台發光發熱。王墨林說,「我已經快六十歲了,想把累積做小劇場的經驗傳承出去,牯嶺街將是一個總結我過去經驗的據點。」
-
街頭藝探ART SPY 尋找京劇與特技結合的可能性
來自法國的京劇迷—貝喜躍
看過六月初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的《誰都有秘密》,觀眾驚訝地發現,台上那個表演高難度綢吊動作的京劇演員,其實是個老外! 她就是貝喜躍,巴黎第八大學第一個來台的交換學生,即將升上國立台灣戲取專科學校京劇科二年級,從大三時參加來台學京劇的活動,讓貝喜躍深深對京劇著迷,也讓她決心來台學習,試圖找出讓自己學習已久的特技與京劇的結合可能。
-
戲劇
成長的必經之路
繪本中文字雖簡潔卻深情無限,劇場中挪用文字的敘述方法,將小女孩的心情大量地「說」出來,也將勇敢等抽象的概念「說」出來,而不是運用戲劇表演的移情與感染力來加深觀眾對於戲劇人物遭遇的感同身受,因而抒情的動人壓抑在理性的說教之中,表演文本相對遜色許多。
-
戲劇
如影像般的生與死
演出中運用電視影像播放出如葬禮、老國王鬼魂,乃至於娥菲麗之死等等片段,彷彿一切都是哈姆雷經常攜帶的小型攝影機所記錄的生命片段,更呼應了劇終悲劇造成之後,何瑞修與挪威王子對於哈姆雷悲劇的感嘆。
-
戲劇
幽暗心靈的再生
編劇上,劉亮延的語言令人想起已逝導演田啟元劇本裡文白夾雜、古今共融、尖刻譏諷的文字魅力,只是,《曹七巧》儘管創意同樣出自於意念,但其喋喋不休的瑣碎贅語更形貼近生活的真實層面,而所搭配包括京劇語言、唱腔和身段的各種風格化肢體表演,以及既東方也西式的服裝造型,更產生一種既現代俗艷又古典風情的蒼涼美感。
-
戲劇
真正恐怖的不只是人間蒸發
問題其實不在於《恐怖酒吧》的創作手法是否違背了戲劇創作的固有教條,而在於廉價愛情故事裡的人物遭遇除了讓我們真的感覺「無聊」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觀眾延伸思考的?那座神秘的廁所,除了功能性地讓人間蒸發出現在舞台上之外,還有沒有多一點實質的線索引導觀眾回饋到自身的生活本質?
-
音樂
精雕細琢每一個樂句
戴爾夫斯對每個樂句都深思熟慮、精雕細琢,整個演奏密度極高。下半場斯特拉溫斯基《火鳥》係採用一九一○年全曲版總譜,而非一般常演的組曲版。團員至此對指揮的認同似乎已經High到最高點,他們眾志成城發揮壓箱底功夫,將斯特拉溫斯基鬼斧神工的繽紛配器和情節內容刻劃得活靈活現。
-
音樂
當電影配樂走進音樂廳
或許在演出人員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創造與原聲帶類似的效果,在音樂廳中使用合成器製造類似卡拉OK的節奏迴路與音效乃情有可原,然而現場收音消弭不同音源位置的差異、把所有聲部全部混在一起,卻讓人不明就裡。
-
音樂
讓觀眾自由體會威爾第的「最後笑聲」
飾唱法斯塔夫的尤卡.拉斯萊能音質圓潤漂亮,狀態絕佳。其喜趣方面的表演頗為自制,不以誇張為尚,適度傳達出時不我予的無奈與悲哀,詮釋角度比較接近朱里尼的意境,面臨人生晚秋的聽眾應該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
書中藝世界ARTS & BOOKS
為什麼疼愛莫札特?
二○○六年將是莫札特誕生二五○週年,全世界將響起一連串的莫札特音符,德國作家兼鋼筆畫家斯特凡.西格爾特蒐羅莫札特生平書簡配上一百七十幅筆觸細膩的鋼筆畫所完成的《我親愛的莫札特》畫傳,成為這一波莫札特熱潮的出版先聲。本刊特轉載知名樂評人楊忠衡為本書所寫序文以饗讀者。楊忠衡從科學的角度剖析天才的「失控」,並為這位全世界疼愛的作曲家提出另類的「疼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