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ett on Film是一套完整收錄了貝克特一生十九部作品的DVD。這是都柏林的「門劇團」在一九九七年所策劃的一個向貝克特致敬的影像拍攝計畫,找來十九位世界知名電影導演、劇場導演與藝術家各執導一部貝克特的作品。我們一生很難在劇場中完整看到貝克特的作品,透過這套DVD,我們可以一口氣看完貝克特的全部劇作,與一部這些導演談貝克特作品的紀錄片。
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出現了這樣的考題:
運用亞里斯多德《詩學》中的戲劇六元素來分析貝克特的劇本《呼吸》Breath,賴聲川翻譯的劇本如下:
(幕起)
1.暗光,舞台上是各種雜垃圾。保持約五秒。
2.遙遠的一次短促叫聲,緊接吸氣聲,燈光同時漸亮,約十秒後同時到最高限。靜默,保持約五秒。
3.吐氣聲,連同燈光漸暗,約十秒後同時到最低限(同1),緊接如前之叫聲。靜默,保持五秒。
(幕落)
沒錯,貝克特在一九六九年寫下這個卅五秒的作品,只有滿舞台的垃圾,觀眾只聽到一聲呼息與一聲叫喊,以及舞台的明暗。同時貝克特也在這一年拿下了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寡言」的劇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不斷與死神賽跑,大多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得獎後不久都過世,或者許多呼聲很高還來不及拿獎的候選人就過世了。貝克特是少數的例外,得獎後還繼續存活了廿年。但不喜歡被打擾的貝克特,為躲避窮追不捨的記者,不但離群索居,連創作的作品,語言也越來越少,甚至有不少作品完全沒有語言。
貝克特於一九○六年四月十三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出生,今年是他一百歲的冥誕。英國電影導演亞倫.派克在《追夢者》The Commitments一片中曾形容:「都柏林是黑人區中的貧民窟。」人口大量外移,作家喬哀思遠走他鄉逝於瑞士,畫家法蘭西斯.培根也在西班牙過世,而貝克特選擇了巴黎作為他遁世的居所,但都柏林還是這些創作者的原鄉。
貝克特的作品被大多數導演視為畏途,他對所有的舞台指示道具說明都在劇本中規定得非常詳細,導演必須在這些規定之外找出自己詮釋的方法。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品《等待果陀》,一九五三年一月在巴黎巴比倫劇場(Theatre de Babylone)公演,令觀眾和劇評人均大惑不解,整體來說,貝克特主張在劇場上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而他又認為語言在劇場上是無效的,因此需要用劇場裡其他元素來呈現這種荒謬性。
一口氣盡覽貝克特
這裡要介紹的Beckett on Film,是一套完整收錄了貝克特一生十九部作品的DVD。這是都柏林的「門劇團」在一九九七年所策劃的一個向貝克特致敬的影像拍攝計畫,找來十九位世界知名電影導演、劇場導演與藝術家各執導一部貝克特的作品。我們一生很難在劇場中完整看到貝克特的作品,透過這套DVD,我們可以一口氣看完貝克特的全部劇作,與一部這些導演談貝克特作品的紀錄片。
貝克特的作品清一色都是獨幕劇,電影要如何透過鏡頭呈現單調沒有變化的舞台,又要遵照貝克特的舞台指示?每個導演都使出渾身解數,傳達給觀眾貝克特的各種驚奇。
我自己比較喜愛的幾個片段有:《亂世浮生》的導演尼爾.喬丹,他在Not I中以大特寫拍下女演員嘴唇,隨著語言的節奏而有輕重緩急的運動,語言的韻腳與速度,加上整個銀幕大小的嘴巴,讓貝克特劇本產生新的力量。《英倫情人》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則執導《戲》Play一劇,虛無飄渺的意境中,真實存在的是甕與甕中的演員。
加拿大導演伊騰.艾格言也拍了《克拉普的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來來去去》Come and go中有三個以服裝顏色區別的女演員,不時兩個兩個地說著第三人的壞話,由同為劇作家的John Crowley執導。裝置藝術家Damien Hirst,他橫剖馬的屍身展示的作品曾收錄在電影《入侵腦細胞》中,這次執導不到一分鐘的《呼吸》的視覺。
《去聽美人魚唱歌》與《夜幕低垂》的導演Patricia Rozema,這次詮釋了埋在沙漠中年華已逝女人的《快樂天》Happy Days。《大亨遊戲》的導演大衛.馬密(David Mame),他的電影劇本動人心弦,這回導出《災難》Catastrophe。而兩齣《無言劇》,一齣保留劇場風格,一齣則很刻意地以電影底片的方式呈現。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收錄了這套精彩的DVD,一套四片,編號是DV00937~DV00940。若想對這套DVD了解更多,可以上網:http://www.beckettonfilm.com/,對每部作品有詳細的描述。
Beckett on Film的內容與導演一覽表
作品名稱 |
導演 |
長度 |
作品年份 |
《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 |
Michael Lindsay-Hogg |
120m |
1949 |
《無言劇I》Act without Words I |
Karel Reisz |
16m |
1956 |
《無言劇II》Act without Words II |
Enda Hughes |
11m |
1956 |
《終局》Endgame |
Conor McPherson |
84m |
1957 |
《克拉普的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 |
Atom Egoyan |
58m |
1958 |
Rough for Theatre I |
Kieron J. Walsh |
20m |
1959 |
Rough for Theatre II |
Katie Mitchell |
30m |
1959 |
《快樂天》Happy Days |
Patricia Rozema |
79m |
1961 |
《戲》Play |
Anthony Minghella |
15m |
1963 |
《來來去去》Come and Go |
John Crowley |
8m |
1965 |
《呼吸》Breath |
Damien Hirst |
1m |
1969 |
Not I |
Neil Jordan |
14m |
1972 |
《落腳聲》Footfalls |
Walter Asmus |
28m |
1975 |
That Time |
Charles Garrad |
20m |
1975 |
《獨角戲》A Piece of Monologue |
Robin Lefevre |
20m |
1979 |
《俄亥俄即興》Ohio Impromptu |
Charles Sturridge |
12m |
1980 |
Rockaby |
Richard Eyre |
14m |
1980 |
《災難》Catastrophe |
David Mamet |
7m |
1982 |
What Where |
Damien O'Donnell |
12m |
1983 |
Documentary |
Pearse Lehane |
52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