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專題報導 Feature
台灣表演場地巡禮
從文化中心、廟前、校園、小劇場到森林劇場、不同型態的表演活動,與台灣居民的生活衍生著不同的關係
-
專題報導 Feature
泉州傀儡大師黃奕缺
黃奕缺是當今傀儡戲界的奇才,黃氏外貌古樸保守,卻以改革創新爲終生職志,他的奇,是奇在觀念新、才華高。在中國大陸一九八八年的藝術職位評鑑中,他是泉州市唯一入選的「一級演員」。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古典芭蕾的搖籃與創作之源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不僅是古典芭蕾傳統的繼承者,同時也是一座活躍的現代舞創作中心。 該舞團一五九一年在法國舉行的一場王族婚禮後創立成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他們結合音樂、詩、繪畫和舞蹈等藝術形式於一身的芭蕾舞劇,一度爲宮廷晚宴帶來輝煌無比的光彩。 在凡爾賽宮,盧利(Jean-Baptiste Lully)的音樂不時伴隨著路易十四的生活起居。當他起床、進餐或接待王公貴族之際,宛如一齣引人入勝的芭蕾舞劇。爲了達臻節奏劃一、結構嚴謹的古典美學境界,路易十四於是在一六六一年創立了皇家舞蹈學院。該校的宗旨在推展舞蹈專業訓練、界定五項芭蕾基本動作,並由人體自然動作中淬煉出曼妙的舞姿。
-
即將上場 Preview
雲門新春起跑
在新年與春節之間,四支充滿熱力的舞蹈,爲雲門舞集的第二十週年揭開了活潑的慶生序幕。
-
即將上場 Preview
詩與花的獨言
「太古踏舞團」以回歸純淨爲最高理想,展現溫暖、性感的人間生命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飛躍的時空 「舞蹈空間」與蘇珊.柏姬
今年度的「皇冠迷你藝術節」推出《飛!洋過海》、《空間之旅》兩部作品,分別由「舞蹈空間」及蘇珊.柏姬(Susan Buirge)擔綱演出,取材、創意豐富而別致。
-
即將上場 Preview
等待中的交響
兩岸關係瞬息萬變,去年五月台北市音樂季壓軸正牌「北京中央樂團交響樂隊」訪台計畫曾吿流產,今年,在忐忑的期待中,有望成爲開年第一個來台的大陸表演團體,對兩岸樂界而言,眞是苦候多時了。
-
即將上場 Preview
歌詠藝術之美的詩人──韓翠克絲 Barbara Hendricks
以前黑人聲樂家不是靠天賦雄渾的低音與大嗓門脱穎而出,就是在競爭較小的花腔領域中跳躍飛馳。韓翠克絲卻秉持著細緻精到的修養,成爲音樂史上第一位成名的黑人抒情女歌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世界戲劇展開鑼大戲
開創俄國現代劇場主流的高爾基劇團,演出俄國最爲膾炙人口的劇作家之代表作。劇中那個厚顏無恥卻人見人愛的主人翁,已經成爲這類人物典型的代名詞。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淺說俄國戲劇
俄國文學起步甚遲,我國唐朝末期,他們才剛剛有了文字。第十世紀末,因爲東正敎會積極向北方傳敎,大量引進宗敎書籍,也介紹了一些世俗性作品(包括史書、戰爭故事等),對俄國的文學發展發揮極大影響。但亦因此,十一至十六世紀的作品大多爲宗敎文學,缺乏民族特色。俄國戲劇的歷史亦遠較西方爲短,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才出現模傚西方宗敎劇的演出,唯即迅速獲得回響。作者們還嘗試在劇中穿挿一些俄國民間故事或俄國社會的人物,使戲劇顯得比較世俗化,也比較寫實活潑,博得廣大觀衆的歡迎。於是敎會、學校、地方,都組織了越來越多的劇團,他們到處巡迴演出。十七世紀中葉,戲劇已成爲俄國人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到目前爲止,俄國人仍普遍熱衷欣賞戲劇,相當大比例的人民對俄國劇作家、劇碼和演員有深度的認識。
-
專欄 Columns
南音震上音 泉州南音樂團在上海音樂學院
藝術終究是爲各特定時空的人們的需要而產生的。南音也因循著這一原則。從上音敎授們的肯定和學生們的熱烈可以看出有識者的「識貨」,古老的南音仍深具潛力。
-
專欄 Columns
世界上最久的演出
世間深思明辨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觀衆進場是爲了打發一段不知如何打發的時光,並不苛求高深的哲理和偉大的藝術。
-
專欄 Columns
文化從形式開始
禮、樂是文化的核心,在婚禮上,禮不成禮,樂不成樂,嘈雜成一團,是今天中國人不負責任的生命觀的表現。
-
書介
飄浮狀態 葛琳菲爾德即興舞蹈攝影集
葛琳菲爾德(Lois Greenfield)住在紐約,她拍攝的歐美舞蹈作品經常見於《舞蹈雜誌》、《村聲》、《君子》、《時代》。這本書選錄她一九八二到一九九一年的八十七幅有關即興舞蹈的攝影作品,由攝影史學家W.A. Ewing作序並採訪。 William A. Ewing. Breaking Bounds:The Dance Photography of Lois Greenfield, Thames and Hudson出版,1992年 120頁.定價14.95英鎊。
-
書介
天書啓示錄《當代鍵盤手》
古典高手碰上流行音樂,往往難脫單調的彈奏型態;在爵士的即興領域內,則空有絕佳的視譜能力卻難以盡情揮灑。對這樣的問題,這本書或許就幫得上忙!
-
專題報導 Feature
一九九三預知演出紀事
旺盛的創作風氣,熱絡的國際交流,多樣化的演出表演者、創作者、藝術經紀團體緊鑼密鼓,對自己、對觀衆都有更高的期許。我們把一至六月的精采的演出活動列在這兒──
-
專題報導 Feature
一九九三預知演出紀事
毫無疑問,一九九三年將是戲劇活動的盛會。由文建會策畫的「世界戲劇展」邀集多個國際知名的劇團演出,並舉辦專題講座、硏習會,時間長達八個月。在國外的一流樂團、舞團紛紛來台獻藝之後,國人終於也能初步接觸到不同戲劇精粹的一斑。下面介紹一至六月的劇場精華: 「世界戲劇展」好戲連台 在六個外來團體中,首先登場的高爾基劇團,將以紮實的寫實風格,演出俄國最爲膾炙人口的劇作家的喜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劇情近似果戈里《欽差大臣》及沙葉新《假如我是眞的》的社會諷刺,使這齣戲在大陸也廣受歡迎,一再搬演。對視寫實主義爲陳腐、公式化的台灣劇壇,正是一次領略眞正寫實魅力的機會。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演出的錄影帶曾經多次在國內電視台播放,早已在塑造國人對古典莎劇表演的「定見」。這次他們帶來去年贏得勞倫斯奧利佛獎「最佳重新創作」等多項大獎的《錯中錯》,完全以現代面貌演出莎翁早年的瘋狂喜劇,令人耳目一新。 日本的蜷川幸雄採歌舞伎風格配合現代科技演出的希臘悲劇及莎劇,近年蜚聲國際,《米蒂亞》將希臘宮廷全盤轉化爲濃烈的東方古典,視覺意象極爲豐富。嵐德三郞以男身扮演米蒂亞,發揮了「女形」的特長。 同時,力圖承續傳統的北希臘國家劇團則帶來「正宗」的悲劇《伊蕾克特拉》,演出亞加曼儂王室家族悲劇中的弑母段落。在希臘,該團每年固定於各地的露天劇場作暑期演出。 百老匯歌舞劇《比得潘》挾著飛行特技與老少咸宜的娛樂效果,將巡迴北、中、南演出。 爲國人十分熟悉的電影大師柏格曼,也將藉由三島由紀夫的劇作,讓我們親覩他致力一生的舞台藝術。 這些演出,都將配合對白字幕,減少語言的隔閡。 文建會也邀約了五個國內的傑出劇團,在「世界戲劇展」中提出本土文化的對應。冬靑劇團演出姚一葦的代表作《碾玉觀音》;表演工作坊《廚房鬧劇》將荒謬的英國喜劇移植重編,由陳立華導演;明華園推出以羅通掃北爲題材的新戲;吳文修的首都歌劇團推出新編的孟姜女歌劇《萬里長城》;當代傳奇劇場和蜷川劇團同樣取材《米蒂亞》,卻將以更現代、更脫離平劇傳統的風格演繹爲《樓蘭女》,並由闊別創作已久的許博允擔任作曲。 劇場.綜藝.藝術節 <
-
專題報導 Feature
一九九三預知演出紀事
癸酉雞年,前半年的演藝台上跳躍的是關注生命的舞作,尤其三齣大型舞劇,不約而相契地連綴起中外女子的癡情、熱烈與成全,她們是吉賽兒、菊豆和玉蓮。 取材自民間的舞劇 趁著去年歲末的芭蕾熱潮,今年開春一、二月之交《吉賽兒》也將上場。這齣描寫十九世紀法國農家女與貴族的愛情悲劇,自一八四一年首演以來,已跨越一個半世紀,吉賽兒生前死後的癡情,已化作舞台上永生的精靈。這次由足可見證芭蕾舞史的巴黎歌劇院舞團演出,正是許多人拭目而待的緣會。 《菊豆與天靑》爲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菊豆》的舞劇演出。游好彥舞團將以三幕主戲舞出菊豆勇於面對情愛的熱烈與天靑的懦弱,以及楊金山幾近肆虐的變態情狂,交織出三代四口人在倫理人情的衝突及哀頑。編舞者游好彥將親自演出楊金山一角,他相信:抛掉對白、實景,完全由肢體演繹,將更能顯現情節張力及生命的質地。 淡淡的三月天,《菊豆與天靑》將有爲期一個月的北中南東部演出,而在同時,全省觀衆還可以期待另一齣舞劇的呈現──《走西口》。 兩個玉蓮在《走西口》中是同名又同愛一人的女子。太春與玉蓮新婚而別,獨自出關到塞外謀生。客途飢凍僵斃之際,得到寡婦玉蓮以身偎暖搭救,並給予生計,異地戀情在矛盾中乃如春草蓬生。關內的玉蓮在誤傳太春客死的悲痛中,堅決要爲夫君收屍歸葬。到了塞外,憬然入目的是即將上花轎的婚禮。兩個玉蓮,誰上轎子呢? 這齣於「台灣省音樂藝術季」推出的舞劇,是取材自大陸民間史實的創作舞劇。淸初晉北一帶連年災荒,靑壯男子湧往關外謀生,時稱走西口。然而天候地利艱難,良人多數一去不復返。這悲慘的史實在民間演藝中發展出「二人台」的演出形式,男女邊舞邊唱送親遠別。《走西口》即據此題材與形式,由出身北京中央舞團的閻仲玲編導。在編舞素材上不僅採擷當地舞蹈動作,如每邁一步上下顫兩顫的「拉花」,以及覇王鞭、方巾等道具,並運用當地歌謠爲樂曲素材,由省交以西方交響樂編制作現場演奏,許是舞劇表演的新嘗試。 在結合地方曲藝的舞劇創作嘗試上,此道不孤,四月間多面向舞蹈劇場的「北管計畫」,將演出一齣結合北管野台「扮仙」與「做戲」爲創作素材的舞劇。 個人創作生機勃發 褪下劇衣,個人舞蹈
-
專題報導 Feature
邁向更多元的表演空間 台灣表演場地前瞻
「表演」對於絕大多數的小市民而言,是年節祭典的活動,是打拳頭賣膏藥、工地秀賣房子的噱頭,是豐年慶賀歳祈福的儀式,甚至是中六合彩,大家樂的還願手段。
-
專題報導 Feature
尋找台灣民俗技藝生命力
這些與表演技藝相關場所的規劃興建,無疑將是讓日漸凋零的民俗技藝得以傳承衍續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