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希賈布獨白」計畫 聽見面罩後女人的真實
從美國開始的「希賈布獨白」計畫,內容包含一組自計畫開始便成型的情節,再加上巡迴各處多年,實地訪問蒐集的穆斯林女性故事。計畫期望透過分享故事,讓對希賈布裝扮有既定印象的觀眾,能更深入地看見那些與你我無異的人性,對不同的信仰族群產生同理心。九月底「希賈布獨白」來到倫敦,由六個不同膚色的女演員詮釋九段獨白,讓英國觀眾聽見不同的聲音。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素人旋風 席捲巴黎秋天藝術節
今年的巴黎秋天藝術節聚焦「表演者」,除了有阿迪蒂絃樂四重奏與傑宏.貝爾兩組首席藝術家,另一特色是有許多以素人為主體的節目,如傑宏.貝爾邀請觀眾參與的《至少是場表演》、夏瑪茲邀請全民起舞的《瘋舞》,還有導演兼劇作家哈迪卜邀各年齡層足球粉絲上場的《運動場》,演出強調出舞台再現與真實人生之間的曖昧關聯,也成功突顯出藝術介入社會的政治性。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國際藝術節熱鬧開幕 碼頭筒倉也成表演舞台
今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於十月廿日在上海大劇院開幕,除了雲集四十五檔中外大小節目,也包含多項「節中節」、與民同樂的「藝術天空」系列,還有「藝術教育」與「扶青計畫」等。其中「藝術教育」與「城市空間藝術季」整合,在民生碼頭的舊筒式糧倉推出活動,包含僅一次的沉浸式演出,讓人從筒倉最上層玩到尾。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戲劇歷史終能保存 資料庫網站開張面世
作為「當下的藝術」,表演藝術的保存著實不易,可喜的是透過政府的計畫資助,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努力兩年後,終於完成「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畫」網站的建構並上線發表,讓有心了解香港戲劇歷史者有爬梳之處。首期計畫將二○○六至一四年的香港劇場資料統整及電子化,並進行了四十五位劇人的訪談。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葛林戈斯的夢之樹」
發現作曲家內在主宰的力量
在世事多難的年代,什麼是讓人類持續努力、克服生存種種難關的力量?TSO在十一月底演出的音樂會「葛林戈斯的夢之樹」,將在首席指揮瓦格與小提琴家葛林戈斯的演繹下,透過貝多芬的第八交響曲,與兩首少演的法國作曲家作品:梅湘的《被遺忘的奉獻》與亨利.杜替耶的小提琴協奏曲《夢之樹》,為樂迷訴說作曲家內在主宰力量的泉源貝多芬的寧靜、梅湘的虔敬,與杜替耶的創新。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絕對匈牙利」
從廣義到狹義 聽見真摯的匈牙利之音
在十九世紀的浪漫風潮之外,以語言文化證諸自身民族存在的「民族主義」也隨之興起,匈牙利的作曲家們也透過創作,描繪自身對家國的認識。來自匈牙利的TSO首席指揮吉博.瓦格特地規劃了「絕對匈牙利」,將在十二月初展演包含李斯特、高大宜與德弗乍克等匈牙利作曲家,以及曾在匈牙利工作多年的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之作品,讓樂迷藉此更深入了解這塊土地的精采迷人。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灰階童趣到大師經典 身體美學的執迷追求
長年在歐陸發展,作品也備受肯定的編舞家孫尚綺,集舞者與編舞者於一身,坦言自己「對身體美學的追求非常瘋狂。」他這個冬天特地返台,帶來兩齣作品《Spur/溯形》與《攝影師》,分別與貝艾特.福瑞和菲利普.格拉斯的音樂互動,觀眾將可一覽他如何讓舞者身體與音樂馳騁、抗衡、遊刃有餘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在停車場裡 重新丈量與世界的距離
《重考時光》是導演Baboo「視覺藝術介入劇場」的系列作第三部曲,他與視覺藝術家周育正合作,在兩廳院地下停車場演出。這是個關於空間的命題作文:停車場是什麼、在停車場又能做些什麼?Baboo的回應是「非地方」,並以日本觀念藝術家河原溫的作品為靈感出發,將停車場這個「不屬於使用者」、具有過渡時空特性的場地概念,延伸到受世界重大事件交織滲透的個人時間軸。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群英細膩對話 展現室內樂高度藝術
暌違台灣十年,今年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在兩位藝術總監吳菡與大衛.芬柯的率領下,與多位樂壇菁英演奏家展開亞洲巡演,五月起點與十二月終站都選在台灣,讓樂迷聆賞具高度藝術性的室內樂;並將與巴哈靈感音樂文化協會合作展開「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亞洲巡演暨人才培育推廣計畫」,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一週展開,將透過演出、講座、工作坊、演前導聆等活動,讓學生與大師們近距離學習。
-
藝號人物 People 瑞典指揮大師
布隆斯泰特 我演奏,是因為我喜歡這些音樂
雖屆耄耋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鑠,風塵僕僕於世界各地這就是指揮大師布隆斯泰特,始終不懈,以令人驚嘆的體力與熱力,散播美好的音樂。擁有古典音樂的高深造詣,他更樂於與樂迷分享,他說:「我演奏是因為我自己喜歡這些音樂,所以我會儘可能地讓我的聽眾喜歡這些音樂。」睽違十二年,他將再度率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造訪台灣,為台灣樂迷帶來精湛樂章。
-
藝號人物 People 耕耘南台灣卅年的熱血舞蹈家
廖末喜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長期深耕南台灣,作育眾多舞蹈人才的廖末喜,是創作、表演、教學三位一體的舞蹈家。從十三歲首度發表編創舞作,迄今剛好一甲子,非舞蹈科班出身的她,憑著舞蹈天賦與創作直覺,從生活周遭取材,也從文學詩詞發想,她說:「大家看我跳舞會流淚,會感動。當我創作時,若不會感動自己,這個作品也就不會感動觀眾。」無悔沉浸舞蹈六十年,正是因為對舞蹈的熱愛,所以執著。
-
企畫特輯 Special 2017松菸Lab新主藝
多元成「戲」 藝術家的創作實驗室
松山文創園區今年的「松菸Lab新主藝」將在十二月初開演,這項計畫迄今邁入第三年,已孕育出不少具有實驗性、前瞻性、和原創性的劇場創作。從甄選、階段性呈現到最後的演出,主辦單位不僅與入選團隊、創作者一同討論場地使用的可能、提供可運用的創作經費外,更力行「創作陪伴顧問」制度,以過程嚴謹、多方協助的豐富資源作為後盾,製作搬演的作品形式也相當多元、多變,今年則分別以「新馬戲」、「南管實驗文學劇場」與「戲劇結合展覽」三種原創製作為主體,實現了松菸Lab新主藝「鼓勵實驗創新作品」的核心理念。
-
企畫特輯 Special
《黃翊與庫卡》走到2017 口述影像說分明
從二○一二年首演迄今,由舞者與機器人共演的《黃翊與庫卡》已經走過多個城市,也一直在發展中,今年舞作來到新北市藝文中心,除了有今年全新發展的段落,也配合口述影像,讓視障觀眾得以領略舞作內容。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島喻.島嶼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
《關於島嶼》中被暱稱為「打開」的一幕,全黑舞台僅有細長銳利的光縫與一名矗立於旁顫動的舞者,在舞台倏地轉為明亮開天闢地的一秒,讓人直覺地想起如盤古開天等古老文明的創世史詩。 那些神話中,多半是人類以己之力劈開了曖昧不明的宇宙,巨人最終成為山河,成為日月星辰,成為世間萬物。那是秩序抓住渾沌,理性統攝自然的隱喻。有趣的是,多次以文字、台灣入舞的林懷民,這回以海量的文字交疊、拆解,與人類創世反其道而行,投影出地方、山川、植物、文學,最終崩塌毀壞,不成意義。而那些在宇宙幻境中飄流的印刷文字、人類文明,最終被海浪沖刷,渾沌又化為天地大海,無所不在。 面對「島嶼」這看似有著清晰指涉的命題,林懷民卻說:「這是個隱喻。」隱喻什麼呢?本期嘗試從當代台灣出發梳理編舞家過往的島嶼書寫,並專訪林懷民在《關於島嶼》中的內在創作核心,同時探問三位年輕藝術家──周東彥、詹朴、桑布伊,聽聽年輕世代的「關於島嶼,我想說的是」,試圖一窺他們的隱喻/明喻/借喻/寄喻又是什麼。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動的共同體
關於島嶼,信手捻來的例子告訴我們,這塊「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上的人們,在雲門大開這四十多年以來,依然為了「我是誰?」「誰是我?」的問題,思索著,爭辯著,低迴著,激昂著而林懷民或有意或無意,一路以舞作帶著觀眾一同打造的想像共同體,是編舞家與土地、社群共感後的肉身呈現,有愛亦有恨,無私亦無情。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在文字山河間 舞動島民群像
放下已成雲門標誌的書法字,新作《關於島嶼》選用印刷體,投影出多位台灣作家筆下詩句,字在偌大背幕上變化多端,如星辰、如山川、如落石舞者舞在字塊之間,不同以往以氣引體、以身揮灑,他們牽手踏出類似原住民舞蹈的舞步,以回彈的動力甩盪臂膀,如獸般扭打,如常人地行走就此滲出了「人」味,更準確的說,是集體的「人」所構成的島民群像。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一
周東彥:我們加,老師減,就這樣走了三年
作為一個結合了商業設計、動畫、新媒體的團隊,最初我想,舞台是不是可以不只是地板與背景,還用石拍、火烤、流動、3D的河海,呈現有機的文字,但老師都覺得不對。我們開始學習layout,學習林懷民的舞台哲學,他只是把畫紙攤開,就這樣,沒有其他東西了。我們加,老師減,就這樣走了三年。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二
詹朴:讓布料和顏色一起傳遞那些斑駁,那些美麗
懷民老師創作的主題中沒有角色,沒有劇情,有的是強烈的氛圍與情感;這些情感我們吸收之後,試圖讓布料和顏色成為舞者身體的延續,讓這些延續可以一起傳遞一樣的訊息,一起傳遞那些斑駁,那些美麗,那些衝撞,那些經歷。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三
桑布伊:他讓我丟掉原本會的,去做簡單有力的事情
他發掘我的潛能,讓我丟掉原本會的,去做簡單有力的事情。過程中有討論與磨合,因為誰都不知道老師要做什麼,或許他要透過我的聲音找他要的東西。創作通常都有主題、對象,這次是沒有主題的哼唱,非常辛苦。直到進錄音室,歌唱的核心都不明確,他只要我不要唱自己的創作、不要部落的歌,只要哼唱。
-
即將上場 Preview 創作社《安娜與齊的故事》
房門內外的夫妻關係 不浮誇的平凡愛情
繼「家庭三部曲」描繪台灣家庭中的糾葛關係,紀蔚然新作《安娜與齊的故事》聚焦在夫妻之間,從兩人的內心活動說起。在一場晚宴開始之前,女主人突地陷入恐慌無法離開房間,男主人隔著一道牆極力安撫,一邊招待賓客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細緻的語言鋪陳出暗流的情節,導演符宏征更加上現場音樂互動呼應,邀來作曲家李哲藝作曲、「自由擊」樂手演奏,期使讓音樂和戲劇能夠「一起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