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Preview 每場演出用心調音 美妙琴聲再現舞台
聽真正的普雷特涅夫 唯有親臨現場
身兼鋼琴家、指揮家與作曲家的普雷特涅夫,從二○○六年宣布不再公開演奏鋼琴、只專心致力於指揮與作曲,讓喜愛他琴音的樂迷悵然不已。所幸他在二○一二年決定復出演奏,更將在睽違多年後,為台灣樂迷帶來莫札特的經典曲目。演奏之前總是因應音樂廳不同的氛圍,費心調教音色,讓他的現場演奏獨一無二,想聽真正的普雷特涅夫,唯有親臨現場才能領略!
-
即將上場 Preview 老亂彈vs.新北管
阿母這次上戲 賦予北管新意
北市國與製作人邱婷合作的演出《阿母上戲去》,將以「戲中戲」手法,復排三折北管亂彈戲:古路戲〈白兔記.斬瓜〉、南戲戲文〈拜月亭記.奇逢〉、西路戲〈南天門.走雪〉,藉此回溯老亂彈戲,訴說北管的故事,從過去探看未來。
-
即將上場 Preview 演唱會推手陳鎮川 首度跨足劇場
《服妖之鑑》 穿越時代探問自我認同
早在電視圈時期就懷抱劇場夢的知名演唱會製作人陳鎮川,首度與劇場人合作,創立「耳東劇團」,正式開啟劇場製作之路。創團作《服妖之鑑》邀請到編劇簡莉穎為「劇場女神」謝盈萱量身打造,透過一個平凡上班族每日重複的夢穿越前世今生,看不同時代、身體語言喜好皆不合時宜的「服妖者」,探問古今中外每個人皆存在的性別與自我認同。
-
即將上場 Preview 現代人看唐朝 明皇多情又愛權
《京崑戲說長生殿》 兩皇兩妃同台飆戲
台北新劇團新作《京崑戲說長生殿》邀來大陸崑曲名家錢振榮、徐思佳,呈現「兩皇兩妃」的陣容,且跳脫京崑分別對唱的方式,不僅將對唱崑曲經典橋段,最後亦會以京劇唐明皇、崑曲楊貴妃,及崑曲唐明皇、京劇楊貴妃的「跨劇種組合」登場。另除了以京崑特長分別描述唐明皇愛權與多情形象,也加入現代主持人、舞蹈等元素,試圖拉近傳統戲曲與現代觀眾的距離。
-
即將上場 Preview 綠蔭園區化身兒童樂園
衛武營童樂節 處處驚奇玩翻天
七月的衛武營園區,全面變身為兒童樂園了!隨著《風神寶寶之火焰山》的開幕,超過卅場的演出在園區內外展開一連串驚奇的旅程:戶外有就有多場展演,其中荷蘭De Dancers舞團的《俄羅斯方塊》是一大亮點,還有去年備受好評的戶外裝置《我家,你家》;劇場則有五檔演出,包含偶戲、音樂劇、滿載光影與遊戲互動等不同類型,一起打開想像的黑盒,繽紛迸發!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廿年,沒有那麼遙遠
由中國劇作家萬方編劇、台灣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導演的《冬之旅》,去年在中國首演。故事講述:兩位經歷文革的好友,暮年重逢後如何面對曾經的背叛與傷害 戲裡,是兩位老友(藍天野、李立群飾演)的重逢;戲外,也是賴聲川、李立群闊別廿年的重逢。不同的是,戲裡衝突,戲外則是「什麼都不必說」的和諧。《冬之旅》來台演出前夕,忙著中國新戲首演的賴聲川,埋首文字堆校訂新書的李立群,隔空筆談,一九八○年代兩人在台灣劇場並肩作戰的往事,又清晰回來了。李立群說:「廿年,就和昨天一樣,沒有想像的那麼遙遠。」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中國資深演員
藍天野 演一生精湛好戲
今年已經八九高齡的藍天野,是第一代《茶館》的主角演員,塑造了經典角色「秦二爺」。多年在北京人藝舞台上揮灑一身好演技,藍天野也是重要的導演與書畫家。退休多年後他重返舞台,導、演功力依舊,並邀請劇作家萬方為他量身打造《冬之旅》,兩小時演出絲毫不見疲態,明年還希望演一齣好戲慶祝九十大壽。說藍天野演了一生精湛好戲,一點都不為過!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中國戲劇的一代傳奇
提到「老人藝」,指的就是人藝的第一代藝術家,也包含了對於他們藝術成就與人品風骨的敬意,以及讓人津津樂道的藝界傳說。不僅導演、編劇俱是文人中的翹楚,演員的文化水平也很高。可說是第一代演員的創造形成了「人藝學派」,但當年的輝煌,可能也是當前人藝的牽絆。
-
企畫特輯 Special
物的奇妙生活(之一):最無用的機器
因為「最無用的機器」這個主題的引入,也使得王仲堃的創作脫離了介於玩具和樂器之間的層次,多了一些靜觀的哲理,而這便體現在「無時鐘」這件鐘擺作品身上:擺子只是不斷地往復,但這規律的自我平衡,並不導向任何用處,它只是呈現正負間的歸零,卻終究帶來一種安然的快適。
-
演出評論 Review
家的況味與範圍的延伸
三個劇本中,標題直接以「家」入味的《拼裝家族》,卻是最嚐不出「家」的況味,究竟為何?問題在於表面上最政治正確來探討「他們不是一家人,卻有著一家人的情感聯繫和底蘊」(節目單〈編劇的話〉),卻提不出那麼到底「家」是什麼?編劇服膺在外界主流價值所形塑「家」的構成元素,卻無法對於這樣的「家」提出反證,去說服觀眾往往最陌生的人,反而比自己的家人更為親近。
-
演出評論 Review
有趣的三十突破
「三十」一向擅長戲劇性的經營、處理,這回也是:男角在台上與偶對應著,有著「三十」濃烈的戲劇感,但沒那麼「滿」。操偶師退下,男子於眾人矚目中開啟背幕的部分,是個很好的轉換。我們看到操偶人/舞者,已以西裝、衣架自懸在框架中,也成了衣/偶了!男角撥弄著懸吊的舞者/偶,如撥弄衣櫥內的衣裳、將它們排好。男穿上西裝,也試著作偶這種種旋繞著一個主題的鑽探、操弄,也是「三十」的一大特色。
-
演出評論 Review
見過死亡才能明白的憂傷
騎士墜鬼馬在小說中的隱喻,跟編舞家意欲表達的「知道」,倒也不謀而合。見過死亡傷痛之人,如同見過恐怖駭人的生物,要向沒見過的人說明「它是什麼」,恐怕是難上加難。不過,對真的經歷過的人而言,恐怕也會同意,它真的「太多了」,能有一個作品來幫忙傳達與訴說,無疑是健康的。
-
焦點專題 Focus
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什麼是喜劇?喜劇怎麼演? 喜劇,只是搞笑而已嗎? 喜劇的秘訣是什麼?何謂好的喜劇表演? 喜劇演員,怎樣在生活中尋找笑梗? 站上舞台,他們如何讓觀眾發笑,又如何面對冷靜的觀眾? 郭子乾+林家騏 唐從聖+黃迪揚 鍾欣凌+賴玟君 陳幼芳+許乃涵 當喜劇新星遇上資深笑匠,會有什麼火花四射的精采對話? 從兩個世代喜劇演員的對談交流中, 我們一窺他們在笑聲舞台背後的內心世界。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林家麒 A:前輩 郭子乾
觀察、吸收、模仿 由外而內的修練心法
在舞台上、電視裡總是飽滿豐富、變化萬千的郭子乾,在劇場中每每令人瞠目驚豔、歎為觀止的林家麒,一拍即合地分享觀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學問,也交換了不少演員心情與生活近況。讓原來顯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漸漸明亮了起來,那股光亮來自他們發自內心對表演的熱忱,「喜歡演就不怕苦。」郭哥說,這是李國修老師手把手傳遞而來的熱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會終生愛上它。」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黃迪揚 A:前輩 唐從聖
海納百川準備足 讓字字精煉有「效」
許多觀眾從電視模仿秀認識唐從聖,很少人知道他在錄影前如何在時間緊迫壓縮條件下改本、背詞,新生代黃迪揚從旁觀察,發現唐從聖作為演員,事前的準備功夫更是驚人,讓他戰戰兢兢視為偶像。兩人從劇場到電視多次同台,作為舞台上的喜劇搭檔,黃迪揚能進入角色又對外開放,即興反應快速接招也頗贏得從從讚賞。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許乃涵 A:前輩 陳幼芳
小處著手逆向推理 不被劇本牽著走
陳幼芳在舞台上、廣告中,總是氣場強大,表演精準到位,一點就逗笑你;以「涵冷娜」之名遊走於Comedy Club和網路影音平台的許乃涵,雖演喜劇但仍有困惑,不知自己是否選對路?兩人初見面,分享來時路,前輩點迷津:「技術什麼的都可以磨練,但愛好搞笑的個性或觀察力才是必備。」「不要害怕挑戰,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去做,不打混,不自滿。態度最重要。」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賴玟君 A:前輩 鍾欣凌
演喜劇 是一種走鋼索的藝術
她們都是北藝大戲劇系的畢業生,也都有著令人一見印象深刻的胖胖可愛外型「粉紅豬」鍾欣凌從舞台演到影劇,拿下金鐘獎證明自己的實力,近幾年在劇場中相當吸睛的賴玟君,表演備受矚目她們是大多扮演讓舞台愉悅輕鬆的角色,卻深知喜劇背後不一定總是明亮,也有悲傷、無奈,知曉月之暗面才能當舞台上的暖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劇《奧泰羅》 英雄的悲喜劇
聽著妻子為了別的男人求情,奧泰羅緊握雙拳怒火中燒。他相信妻子還是愛他的,但是猜忌就像毒蛇一樣,一步一步啃噬著他的理智大概就是這般的戲劇性,勾引著歌劇大師威爾第的內心。讓他在劇作家的靈感刺激下,再度拾起塵封已久的筆,譜出動人的音符。 適逢NSO樂季壓軸節目《奧泰羅》上演,本期特別企畫將帶大家探究威爾第的莎翁情結、了解劇作家與音樂家的互動,再進入歌劇中觀看音符下正反兩派主角的糾結。當然,更不能錯過即將登台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的專訪。人說成功失敗就在一念間誘惑讓威爾第成功,但誘惑卻讓奧泰羅失敗。「英雄的悲喜劇」,正在這扉頁間處處上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由《奧瑟羅》到《奧泰羅》
玻伊多的劇本掌握了威爾第對人性黑暗面的興趣,應是作曲家終於決定譜寫的主因。莎劇中,亞果殺死愛蜜莉亞後逃走,很快被追回;歌劇裡,愛蜜莉亞並未受到傷害,亞果逃走後的下場如何,在劇中亦無交待。由此可見,歌劇的訴求在於人性中邪惡的一面,至於壞人是否受到懲罰,則不是重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聽」歌劇 還是「懂」歌劇?
今日,有不少的觀眾誤以為欣賞歌劇不需要懂歌詞,僅享受優美旋律即可,這個美麗的誤會,多半源自不清楚歌劇如何誕生如何演進之故。其實在莫札特之前,觀眾欣賞歌劇都是衝著劇本作家而去,後來因為音樂神童大名,才逐漸翻轉了後世作曲家的地位。但作為詩文、音樂、舞台藝術三合一的藝術,想深入了解歌劇之美,除了聆聽美妙音樂,也須同時理解與欣賞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