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剽悍舞力 燃燒世界舞壇
以色列的舞團活力旺盛,帶著豐沛創意,在國際舞壇占有搶眼的一席之地。這裡介紹的五個以色列知名舞團,其中有三個造訪過台灣,他們能量十足的舞步,已讓台灣觀眾驚豔不已!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色列編舞家暢銷全球的秘密
以色列由世界各地的猶太移民組成,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藝文菁英,讓以色列政府很早便意識到,除了科技和企業,藝術文化更是國家躍居國際舞台的主要推手。而在舞蹈這一塊,更是透過發掘栽培編舞人才、支持國內外巡演、藉由藝術節讓舞作曝光等做法,讓以色列編舞家的「舞力」傲視全球!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下的生命 不設限的自由
巴拉克.馬歇爾不但是編舞家,也是音樂家與歌手,還曾參與大提琴家馬友友的「絲路計畫」。雖非舞蹈科班出身,但在舞蹈家母親薰陶下,廿五歲才創作第一支作品的他,卻令世人驚豔不已。其作品《金雞》將為2013臺灣國際藝術節揭開序幕,這支舞作點描出芸芸眾生的艱難處境,彩繪個人的渺小生命。趁此機會,本刊特地透過電子郵件專訪,請巴拉克.馬歇爾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與人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詩歌到電音 超越多元的想像
廿一世紀後的以色列音樂,充滿了原創與融合的能量,似乎也對以阿之間緊繃的政治壓力免疫,身分逐漸受到認可的阿拉伯居民與少數民族因此也加入這個文化大熔爐,百家爭鳴的跨界風格,成為新生代音樂人的標記。古典與搖滾的相遇、爵士與中東的邂垢、東歐巴爾幹與印度的交流,葉門古調與鄉村藍調的對話,摩洛哥與阿根廷共譜的異國戀曲,靈魂深處,他們從不吝於藉著音樂,表達內心對世界大同與族群和解的渴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出後,請給我們一個擁抱!
吉拉.督柏齊(Gilad dobrecki),被Jazziz雜誌封為全球最佳打擊樂手之一,創作了許多新作品,也創立了數個民族樂團。他的演出不僅在劇院,也跨足電視製作,更是頂尖流行樂手搶先合作的對象。而知名的「皮卡度」擊樂二重奏成員之一湯摩.亞里(Tomer Yariv)除了演奏上的輝煌成果外,他還是以色列打擊樂中心「顫音」的創辦人,並兼任以色列教育部與以色列美國文化基金會顧問。 二○一一年,兩位頂尖打擊樂手一拍即合,成立了「變色龍」擊樂二重奏,以「無限之旅」為主題展開全球巡演。來台與NSO的合作,他們讓中世紀的摩洛哥、巴黎音樂、猶太祈禱文、非洲傳統曲調、中東節奏、歐洲民俗音樂揉合在一場音樂會中傳遞出來。「不必為音樂會準備任何知識基礎,」熱情的兩人只要求:「演後,來給我們一個擁抱!」
-
即將上場 Preview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耕耘創作園地
「點子鞋」喜迎十年 老將新秀展現熟成風貌
以栽培年輕編舞者的創作芭蕾系列「點子鞋」,今年堂堂邁入第十屆了!十年的積累,讓南部的編舞人才與舞者登上檯面,也讓芭蕾年年呈現豐富新貌。今年的特別企畫則是找回曾替「點子鞋」創作的四位中生代編舞家,帶領兩位新生代編舞者,展現熟成風貌。
-
即將上場 Preview 歌劇教父曾道雄再出馬
貝里尼《夢遊女》 純粹中見真情
貝里尼的歌劇《夢遊女》,將由台北歌劇合唱團製作、歌劇教父曾道雄指揮,於二月初搬上舞台。曾道雄說:「《夢遊女》的藝術性很強,它的劇情簡單、脈絡清楚,因此更能夠聽見音樂的精緻、優雅與詩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2表演藝術回顧
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精采政策萬眾期待 中國牽制亞洲表演市場 台灣多元自由抵擋邊緣命運 樂團紛紛出國巡演 挑戰他國音樂市場 跨國製作蔚為風潮 生命與文化的激盪 台灣新曲輩出 文化積累更進一步 國內原創劇作搬演頻繁 「市場」尚未成氣候 歌仔戲綻放新風貌 可塑性高亮點不斷 產業想像下的文創園區ROT 逐漸喪失的藝術活力 小劇場再起身體訓練風 打造表演基底深化劇場美學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簡莉穎 風格迥異題材多元 質量俱佳潛力無窮 孫尚綺 凝聚歐陸舞壇目光 建構舞蹈演出新「視」界 曾宇謙 備受國際大賽肯定 樂壇縱橫前途燦亮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一: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部長魅力媒體難擋 精采政策萬眾期待
去年的五二○,文建會正式升格文化部,也標舉了台灣文化發展的嶄新里程碑。出任部長的龍應台挾原本作家身分的高知名度,讓文化部的媒體曝光值也創新高,但如何將外界的支持力,轉化為整合政府內部資源與對外推動政策的力量,過去七個月不斷考驗著龍應台。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二:中國崛起,台灣藝術市場被邊緣化?
多元與自由 讓台灣迎接多樣可能
去年有不少國際團隊的訪台演出,因取消中國的巡演也連帶取消台灣行程,也讓人憂慮在中國表演藝術市場日趨龐大的趨勢下,台灣是否會被邊緣化?這種憂慮固非杞人憂天,但以現階段中國市場多邀請名牌大團演出,相較於台灣的多元性與創作自由度,台灣仍能創作多樣的可能性,引領市場趨勢。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三:兩岸三地劇場交流的新局面
從單向輸出到理解合作 鋪展華文劇場未來格局
去年兩岸三地的劇場交流分外熱鬧,可謂盛況空前,也讓人看到未來合作的可能。本地劇場人看到的是中國的「市場」,中國劇場人看到的是台灣的「創意」,若能以台灣小劇場作為原創研發中心、中國提供製作資源與市場條件,兩岸三地的藝術家從交流、認知、理解到合作,將可締造華文戲劇市場的新格局。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四:各家公立樂團紛紛出國巡演
挑戰他國音樂市場 交流外展現台灣文化
去年各公家樂團幾乎都有出國巡演行程,或訪亞洲鄰近國度,或訪歐洲西方國家,熱絡非常。揮別早年出國巡演以文化交流為重的年代,去年從北市交、北市國到NSO,一致強調,出國巡迴的場次是售票演出或領有演出費,是直接面對樂迷的選擇和市場的考驗,不再流於過往的受邀交流或是自辦形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五:跨國製作蔚為風潮
生命與文化的激盪 一場關於「編織」的旅程
跨國製作早有前例,今年則在舞蹈與劇場領域都呈現了新面貌,甚至在國際性藝術節之外,民間舞團與校園都出現了跨國製作的演出。儘管不同的製作有著不一樣的行事作風,很難以「跨國製作」一概而論;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提到了「聆聽」、「主動回饋」、「不預設立場」的創作立場,也讓台灣教育下習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演員/舞者更願意自我挑戰,也更能理解他人的不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六:台灣新曲輩出
音樂創作成果豐碩 文化積累更進一步
細數去年台灣與音樂創作相關的作品數量、內涵類型、競賽交流等活動,讓人驚喜於成果的豐碩、創作力的旺盛迸發!除了各公立樂團等單位的新曲委創或徵選成績斐然,在民間有「廣藝靚樂」計畫的熱鬧展開,還有台灣作曲家在國際大賽得獎、第一屆「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的舉辦等等,都讓人對台灣音樂創作的未來欣喜期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七:國內原創劇作搬演頻繁,文本當道?
能否搬演靠獎助? 「市場」尚未成氣候
去年的劇場演出中,可以看到許多國內劇作家的名字,這是否象徵了國內劇作家愈來愈受重視?但就整體演出量增多的生態來看,或許只是相對性的數字增加,而非真實的比例增高。今年新生代劇作家被搬演的多是舊作,有新作發表的多是資深劇作家,所以創作的續航力是否足夠,相關「市場」機制能否建立,在在攸關劇作家未來能否占有舞台一席之地的可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八:歌仔戲綻放新風貌
新篇簇美、舊章韻豐 可塑性高亮點不斷
歌仔戲今年的創作成果豐碩,如《安平追想曲》、《Mackie 踹共沒?》、《燕歌行》等皆以優秀文本、傑出製作贏得口碑,在同年度的戲曲演出光譜中,歌仔戲因其親民、不拘程式而有更高可塑性可被期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九:文化創意園區持續發展ROT
產業想像下的園區經營 逐漸喪失的藝術活力
跟隨台北華山的ROT模式,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在去年底在新團隊的經營下重新開張;而台北市的松山文創園區自去年起到今年,也成為許多表演團隊與策展單位的場地選擇。「文創園區」概念的形塑,無非是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想像下,對老空間的再生運用,而其中原本可以提供藝術實驗的場域特性,卻也在這樣的空間規馴化下,漸失活力。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十:小劇場再起身體訓練風
打造表演基底 深化劇場美學
從今年小劇場界的「身體自訓」現象,推論小劇場的身體表演體系再受重視是失之草率的,但從這兩個案例看來,新的劇團「身體自訓」反映出新世紀表演訓練的特色:一採取集體方式,代替個人英雄領導;二對各種表演體系的兼容,並不定於一尊;對寫實表演體系也不再抱持對立的態度。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簡莉穎 風格迥異題材多元 質量俱佳潛力無窮
簡莉穎快速崛起的名氣和製造的話題,尤其作品產量之豐富,水準之整齊,實在是近十年少見。儘管「代表作」尚未出現,卻可以期待,下一個十年,她將會成為台灣具分量的劇作家。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孫尚綺 凝聚歐陸舞壇目光 建構舞蹈演出新「視」界
台灣製造、歐陸茁壯,青年編舞家孫尚綺以《早餐時刻》為台灣舞蹈影像劇場植入全新品種。這位敢冒險、敢實驗的編舞家,值得五顆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