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正平早年的演奏照。(陳季玲 提供)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儒者之儀 仁者之風

憶 恩師王正平

知名琵琶大師、國樂指揮王正平老師,於二月下旬因中風辭世,享年六十五歲。王正平不但本身演奏技藝精湛,春風化雨無數,在國樂現代化與普及化的路上,更是重要的領軍人物。本刊特邀曾師事王正平的前北市國研推組及演奏組組長柯仕寬,撰文回憶大師生前行誼,其真率性情與仁者之風,躍然紙上。

知名琵琶大師、國樂指揮王正平老師,於二月下旬因中風辭世,享年六十五歲。王正平不但本身演奏技藝精湛,春風化雨無數,在國樂現代化與普及化的路上,更是重要的領軍人物。本刊特邀曾師事王正平的前北市國研推組及演奏組組長柯仕寬,撰文回憶大師生前行誼,其真率性情與仁者之風,躍然紙上。

學生時期因主修琵琶,有緣投效老師門下,一路追隨老師,朝夕接受老師的指導與教誨,老師的身影,一舉手一投足,皆歷歷在眼前。回想來時路,老師的處世態度與言行舉止,完全是儒者之儀,仁者之風令人仰之彌高,我內心對老師的尊崇,與日俱增,不曾稍減,因此藉此略述一、二事以懷念吾師。

為國樂現代化立下首功

老師於民國六十三年接任「中國廣播公司國樂團」指揮,以當時的保守環境背景,社會正開始瀰漫一股改革之風,嚮往歐美國家的進步,而政府也順應時勢推動現代化,在那樣的氛圍下,傳統音樂人也無不認真思索一條適合當代音樂的新道路。若比較中西音樂的差異,全台學習國樂的人口數量遠遜於西樂人口,為了提升國樂人口,迎頭趕上西樂,國樂現代化的工作變成了當務之急,因此老師接掌中廣國樂團之後,便立即策畫人才培訓與養成,希望能藉此拓展國樂市場,發掘人才與培養民眾喜愛國樂。每逢學生放暑假之際,老師便抓緊這個時機,舉辦「中廣國樂研習營」以為首要工作,老師認為唯有透過推廣與行銷,國樂才能確實地扎根,更能為國樂人才荒注入一股新血。從此,台灣的國樂界漸漸蓬勃發展,老師的創舉對於國樂現代化有了首功。

在中廣國樂團的歲月中,老師在每次團練時都是嚴謹認真指揮,但平常私底下對待每一位團員子弟們,卻如慈祥的父兄長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大型音樂會演出黃梅調《訪英台》,樂曲中輪到笛子吹奏主旋律時,所有笛子竟然全部忘記演奏,只剩下伴奏在進行。出了糗的大事,下台後,老師當時並無責罵團員,只用幽默的口吻化解了團員的一場尷尬。

篳路藍縷打造北市國

民國六十八年,李登輝先生任台北市市長,在他任內成立了「臺北市立國樂團」,編制隸屬教育局,市長聘請老師接掌市國指揮兼副團長。台灣終於有了第一個公立的國樂單位,在此之前,談台灣已有省立交響樂團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唯獨缺了國樂這一塊,專業國樂團的成立乃是國樂界共同的願望。從那時開始,國內國樂界有了專屬的專業樂團,而漸次地走向專業化的路程,臺北市立國樂團得以成為全國所效法的樂團,這是市國的驕傲,更是老師的驕傲。

臺北市立國樂團草創之期,老師便專致於提升演奏人才及鼓勵國樂曲目的創作。猶記當時練奏一首賴德和作曲家的《眾廟》時,由於是現代曲風迥異於傳統的五聲音階,全曲大部分採用符號註解而非五線譜音符,對於這樣的轉變,團員們一開始時非常難適應,端賴老師細心地指揮與解說,最後終於能上台演出。直到現在市國的團員皆能優遊自在地演奏各種不同的曲風,老師之功不可沒。

臺北市立國樂團成立之初,並無屬於自己單位的練習及辦公處所,是借用福星國小大禮堂作為排練場所,幾間小教室權充樂團辦公室,篳路藍縷的成長過程飽嚐寄人籬下的諸多不便。經過一段漫長的歲月之後,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落成,兩個隸屬臺北市政府的樂團才遷入新居,國樂團在六樓,交響樂團在七、八、九樓,樂團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打電動不用錢的歡樂時光

民國六十九年,坊間興起電動遊樂器,台北幾乎每家咖啡廳餐桌都換成電動遊樂台。午餐時間,老師常帶領幾位愛吃簡餐的團員一起用餐,餐後老師最喜歡打「小蜜蜂」及「星際戰打隕石」兩種遊樂台,我們才發現老師打電動遊樂器竟是箇中翹楚,老師敏捷的手指反應展現在「小蜜蜂」上是既快又準。想來老師是琵琶演奏家,拜此之賜,打電動時手指撩撥的速度就是特別靈巧。因緣際會,一天,老師與我和一位同事合資開了家咖啡廳,地點在國父紀念館旁的逸仙路上,店名就以路名而取為「逸仙園咖啡餐廳」。如此一來,每天可以省下不少的餐費與打電動的錢,房東見我們是一群藝術家頗有好感,主動表示願意便宜讓售店面給我們,然而學音樂的人畢竟不太懂得做生意,更遑論投資理財了,咖啡廳做了兩年就轉讓給他人營運了。回想那段自己開店,吃飯打電動不用錢的歡樂時光,我們看見老師的直率與真性情,自然不覺莞爾一笑了。

民國八十年老師回任臺北市立國樂團當團長,極力向文化局局長爭取樂團專用音樂廳,獲得局長的全力支持,市立樂團得以進駐中山堂與中山堂合併。進駐中山堂之後,樂團有自己的排練廳、演奏廳及辦公處。老師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推廣及拓展兩岸的國樂交流,無論在學術、演奏、或是作品上,都產生極大的共鳴,也促進了台灣國樂的發展。臺北市立國樂團也成為華人世界國樂團的翹楚。但是,老師常為每年要面對議會的審查預算而頭疼,因而在團期間時常感到頭痛與身體不適,老師必須衡酌樂團發展與團員福利,重責大任一肩扛,長期的沉重負擔迫使老師萌生退意,幸賴長官的慰留與支持,老師才打消念頭。

平易近人的身影令人懷念

老師待人處世很平易近人,排練中場休息時,老師總喜歡親近團員與大家打成一片,喝杯咖啡,聊聊家常,無形之中消弭了威權的距離。每次當他走進大家跟前時,老師總有一種習慣,會先搖動腰間的鑰匙串發出聲響,以達到他人未到聲音先到的預警效果,因為老師怕突然的出現嚇到大家,這是老師體貼團員的一種做法。

老師在民國九十四年退休後,我與同為市國的創團老團員莊鶴鳴大約每星期都會約老師喝咖啡吃個飯閒話家常,我們在退休後也經常與老師聯絡,每次聚會我都真有如沐春風的喜悅與幸福感。老師在生病住院前才剛與我們留下最後合影,如今斯人溘然離去,每每睹物思情,心中倍覺不捨,憶及往事種種,老師仍如煦日春風,照拂著國樂界這片土地數十年如一日。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