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逞
-
即將上場 Preview 凱琳.雪佛視覺偶劇場
《展覽會之畫》 經典名畫躍上舞台
藉著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名曲《展覽會之畫》,奧地利偶戲藝術家凱琳.雪佛將畢卡索、米羅、康定斯基、夏卡爾、安迪.沃荷、保羅.克利、歐姬芙等廿世紀藝術大師的作品搬上舞台,以偶戲、多媒體等形式與現場音樂互動呈現,也讓觀眾藉著立體的演出對名畫有更深入的認識。
-
焦點專題 Focus
分眾經營建立品牌 演「長」未必要演「大」
連續演出至少三週,每週至少四場次,總場次不得少於十二場,座位不得少於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就是所謂的「長銷劇」,在補助政策鼓勵下,已經成為這一兩年最夯的製作趨勢,看似優秀的票房成績,是否表示表演藝術市場變大了,劇場的觀眾變多了?透過四位資深藝術行政人的觀察,讓我們透析此一潮流中所反映出的現象與實務問題。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是人操控機器,還是人愈來愈像機器?
以奧地利作家梅靈克科幻小說《科倫》為本,英國一九二七劇團的新作《機器人科倫》以全新故事反思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在這一則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中,描述一款最新研發的高科技機器人「科倫」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樣的聲音和功能,能幫人類工作、購物,滿足各種願望;但等到人類的生活完全依賴他,才發現思想、行為、慾望已全被操控。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莎妹劇團《四物》走位技排
時間:二○一四年十二月廿五日下午 地點: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佛陀、基督共存 歌仔戲、豫劇混搭
「這是一齣跟宗教有關,但不是為了傳教的戲。」奇巧劇團編導劉建幗如是形容新作《我可能不會度化你》。她因閱讀《金剛經》而動念在戲中碰觸宗教議題,並以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為全劇核心意念,通過人的執念,探討神佛的本質、信仰的本質,甚至世界的本質。這次演出仍循奇巧的混搭風格歌仔戲搭豫劇、戲曲融入搖滾、嘻哈、Bossa Nova等曲風,想必是一齣讓人能有非常體會的「宗教劇」。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水滸演到最終回 是英雄歸途或末路?
由當代傳奇藝術總監吳興國、作家張大春和音樂人周華健攜手合作的《水滸108》系列製作,從《上梁山》、《忠義堂》到這次將演出的《蕩寇誌》,以華麗造型、繁複影像加上搖滾曲風,打造了「搖滾京劇」新品種。《蕩寇誌》敷演《水滸》七十二回至一百廿回,英雄開始尋找自己的歸宿,人在江湖,終歸何方?朝廷招安、體制收編,是歸途還是末路?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關於演員,堺雅人是這麼想的……
去年因「王牌大律師」與「半澤直樹」大紅大紫的日本演員堺雅人,其實已經在演藝圈默默耕耘了十多年,他的精湛演出、塑造角色的功力是怎麼來的?透過最近在台出版的散文集《文.堺雅人》,我們或可透過他親身的書寫,看到他如何思考他的演員人生。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英雄叛國Ing》 反思民主和群眾力量
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是較少為人搬演的作品,臺北海鷗劇場新作《英雄叛國Ing》卻改編自此劇,作為莎翁四百五十周年誕辰的紀念演出。導演宋厚寬說:「這個故事太冷門,就由我們來說吧。」 《英雄叛國Ing》是一個關於民主、戰爭和群眾的故事,講述羅馬共和國的英雄科利奧蘭納斯,因脾氣暴躁,被逐出羅馬,最終死在異鄉。宋厚寬表示,「如果人民莫名愛戴一個人,也會莫名的憎恨他。」莎士比亞用一齣戲,描述了輿論的可怕。台灣不就是處於這樣的輿論之中? 「到底是亂世出英雄,還是人民出頭天?」演出將帶觀眾思索,最近的社會運動,我們還記得多少?為了反抗走上街頭,舉起憤怒的拳頭,最後完成了什麼?宋厚寬說,科利奧蘭納斯的死,絕不是結局,他們將賦予這齣戲更多現代意義,藏進台灣當前政局,甚至可以讓觀眾聯想到昨天看到的新聞。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寓言承載沉重議題 輕盈啟動思維革命
透過身體力行的土地行腳,三缺一劇團成員走入台灣社會,親身體驗到令人哀傷、深思的現象,於是他們透過閱讀、討論、田野調查與排練,將所觀察到的人、事、物,轉化為寓言體裁,說給大家聽、演給大家看。即將演出的《土地計劃首部曲》包含魏雋展的《蚵仔夜行軍》與賀湘儀的《還魂記》,分別論及海岸污染與水源乾涸問題,除了將以歌隊形式演出,也將利用物件打造劇場的象徵與隱喻。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政治,說穿了就是人性
與之前常演女性細膩內心戲碼不同,國光劇團這次推出的《康熙與鰲拜》,透過兩個男人驚濤駭浪的權勢爭奪,鋪陳男人內在的深沉心機。編劇林建華大幅改寫原名為《康熙出政》的劇碼,從人性出發,大幅提升鰲拜的內心轉折,成為兩大主角鬥智、角力、對啃的戲,並由崑曲小生溫宇航與國光當家老生分別主演康熙、鰲拜,詮釋雙雄間的對峙張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改編法國劇作家賈里《烏布王》
《ㄞ國party》 回應台灣當下政治亂象
繼南非偶戲版《烏布王》八月在台北演出,嘉義在地的阮劇團也挑上此劇,改編為《ㄞ國party》,透過劇中荒謬的人物性格與行為,回應台灣當下的政治亂象。全劇場景設定在在一間五金行,演員操著「非官方語」的閩南方言,運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物件入戲,用三歲小孩玩耍的方式使用「暴力」,用嬉鬧的氣質演繹「獨裁」。
-
即將上場 Preview 梯子肢體實驗室再度訪台
《女僕》 搬演人性慾望的扭曲與變形
曾於二○○八年來台演出畢希納劇作《伍采克》的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以充滿動能的肢體精準詮釋文本,令人驚豔。此次再訪將帶來法國作家尚.惹內知名劇作《女僕》,導演林度完藉此突顯人類底層慾望的扭曲與變形,將以巨大的木頭衣櫃,象徵角色的真實處境與內在想像共存的空間,暗示她們的心理狀態。
-
戲劇新訊 「孕期限定」獨角戲
王世緯懷胎七月 產出《蜆精》
懷胎七月的劇場演員王世緯,抱定即使在舞台上臨盆也要演的決心,將她受孕以來,身體內外在經歷的種種變化,轉化為一齣「孕期限定」的獨角戲《蜆精》。王世緯說,過去她從來沒有意識到,少有人能夠兼顧母親與演員兩種身分,直到懷孕後,為了安胎不能進行激烈的身體操練與排演,推掉了不少演出,繼而產生對未來的焦慮:當孩子出生之後,她還能投入日以繼夜的表演工作嗎? 「如果孕婦被認為不適合演出,那麼就讓我來演;如果母親與女演員這兩種角色互斥,那麼我就要挑戰。」王世緯找來新生代編劇趙啟運合作,藉由自身懷胎的經驗,呈現台灣女性表演者躊躇於事業與家庭間的困局,並企圖透過這個作品,向劇場環境提出質問或者當成告別作亦未可知。「蜆精」象徵著女子、女子透過身體所醞釀保存的精華,更意味著順水漂流的命運,而懷珠的蜆,其珍貴又脆弱的雙重性,亦喻示了王世緯對自身的看法。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訴說愛與依賴的現實寓言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作《怪奇馬戲班》由劇場新銳王宏元與黃丞渝合力編導,捨棄了熱鬧喧騰,充滿魔幻色彩的傳統馬戲印象,舞台上半人半偶的動物角色們,穿戴各式回收物所拼湊的造型特徵,寓意社會的縮影;全劇緊扣「需要和依賴」的主題,從馴養動物的人類、被人類馴養的動物,到仰賴政權秩序的人類、被政權秩序囚禁的人類;甚至延伸到人類對於自然能源的依賴。
-
特別企畫 Feature 荷蘭第一大劇團
阿姆斯特丹劇團 讓前衛成為主流
在首任藝術總監赫哈強.安德斯手中,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致力於以實驗性的創新手法搬演經典劇作,讓前衛劇場從邊緣走向主流舞台;接手的伊沃.凡.霍夫更將該團打造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知名劇團,並吸引了歐陸許多重要導演與之合作。凡.霍夫希望阿姆斯特丹能成為藝術地球村的核心,在此藝術家持續研發、激盪關於藝術和劇場的創意與想法。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金枝演社的胡撇仔嚴肅喜劇
《台灣變形記》 喚醒公平正義的行動自覺
有別於《浮浪貢開花》的詼諧喜鬧,導演王榮裕將對大環境的關懷、隱憂與不安投射在新作《台灣變形記》中,國內諸多光怪陸離的荒謬現狀,都出現在情節裡,角色原型亦是你我熟識的台灣民眾甚或新聞人物。創作動機雖嚴肅,但金枝依然發揮「胡撇仔」基因,大玩善惡對決的西部片元素,成為胡搞到極致的嚴肅喜劇。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精神病院為場景
日本第七劇場《海鷗》 契訶夫醫生拆解角色世界
舞台是一個冷冽的白色空間,幾張椅子圍繞著一個大長桌,契訶夫筆下的人物化身為醫生和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走入角色的世界。日本第七劇場的《海鷗》,導演鳴海康平以後設觀點詮釋經典文本,拆解了契訶夫的劇作片段,並融入《燈火》、《乏味故事》、《六號病房》等短篇小說,場景設定在一個精神病院裡,還原身兼醫生與劇作家的契訶夫,對於生活與藝術的剖析與思辨。 導演鳴海康平表示:「當所有人過著平凡生活的同時,也沉澱在愁悶的過往。於是人們終於了解到一件事:即使那些過去的事對我們而言如此重要,也絲毫不曾影響世界的運轉。每當渺小的我們為了淚水而顫抖的時候,仍然與這個世界毫無關聯。幸好契訶夫深愛著這些微小的存在。儘管是個痛苦卻平靜的理由,也證明了某些確切的渺小存在著。」 第七劇場由鳴海康平成立於日本三重縣,藉由戲劇創作的過程呈現豐富的視野,並重建文本中世界的孤寂與人性的疲憊。鳴海康平不以語言為單一主體,其強烈的文本切換及獨特觀點,深獲矚目,作品至今已於日法德韓等國家、超過廿個城市進行巡演。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畫家之眼 舞肉身為本的創作靈思
希臘導演、編舞家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應美國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之邀,在紐約水磨坊藝術中心一年一度的募款餐會中,呈現他最新作品Still Life的片段〈薛西佛斯Sisyphus〉。這位希臘當代最重要的導演,曾為雅典奧運打造開閉幕儀式,如畫卷般開展的希臘文化圖景令人驚嘆,透過身體、舞台裝置、物件所創造的畫面,他的作品就像一場動態的繪畫,不斷帶給觀者感官的刺激與驚奇。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野良犬之家》 以狗喻人的家庭寓言
如果人活得像「狗」,他的人生會是如何?編劇林孟寰獲第十五屆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的《野良犬之家》,即以一對「狗」兄妹影射失落的七年級世代,如被家庭豢養般,失去開創未來的能力,而與看似理所當然存在的父母,卻又是如同陌生人這齣家庭寓言,將由五年級的動見体劇團導演符宏征搬上舞台,他以「差異與認同」的世代距離作為文本詮釋策略,與編劇展開不同世代間的對話。
-
即將上場 Preview 敲擊日常物件 生活處處樂音
青年優人《早安》 挑戰「零優鼓」
沒有「優鼓」,還是「優人」嗎?由青年優人推出的新作《早安》,顛覆以往觀眾對優人神鼓沉穩靜定的印象,以聲音、肢體、影像,呈現他們對生活的觀察與議題的關注,將透過敲打各種生活物件,展現現代城市的多元樣貌與豐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