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不再短打,「長銷劇」崛起!

分眾經營建立品牌 演「長」未必要演「大」

長銷劇製作趨勢與市場現象觀察

連續演出至少三週,每週至少四場次,總場次不得少於十二場,座位不得少於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就是所謂的「長銷劇」,在補助政策鼓勵下,已經成為這一兩年最夯的製作趨勢,看似優秀的票房成績,是否表示表演藝術市場變大了,劇場的觀眾變多了?透過四位資深藝術行政人的觀察,讓我們透析此一潮流中所反映出的現象與實務問題。

連續演出至少三週,每週至少四場次,總場次不得少於十二場,座位不得少於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就是所謂的「長銷劇」,在補助政策鼓勵下,已經成為這一兩年最夯的製作趨勢,看似優秀的票房成績,是否表示表演藝術市場變大了,劇場的觀眾變多了?透過四位資深藝術行政人的觀察,讓我們透析此一潮流中所反映出的現象與實務問題。

以往,由於中型劇場的缺乏,團隊的製作規模也呈現M型化發展。近年,從誠品主辦的「春季舞台」、花博的定目劇場、新光三越邀屏風、表坊、果陀等大團進駐,到鼓勵申請常態演出的水源劇場,都試圖打破非大即小的現狀,讓中型劇場的「長銷式演出」成為台灣發展定目劇的折衷路線。

什麼是長銷式演出?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的補助公告,長銷式節目指的是連續演出至少三週,每週至少四場次,總場次不得少於十二場,座位不得少於三千六百席之售票演出。由於公部門的補助政策加上場租優惠的配套,使得愈來愈多團隊看到市場的可能性,長銷式演出成為這一、兩年最夯的趨勢。

然而,相較於過去,表演藝術市場變大了嗎?劇場的觀眾變多了嗎?逐年調漲的票價反映了消費者願意花更多錢在藝文消費?團隊在投入長銷型演出時,如何進行評估、規畫與操作?若無相關補助配套,長銷劇能面對市場的考驗嗎?本刊特別邀來四位實戰經驗豐富的藝術行政人,一談長銷式演出的現象剖析與實務問題。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

洪凱西:讓作品回歸市場機制,讓製作證明自己的長銷實力

因為場租減免,再加上台北市文化局的專案補助,造就這一兩年長銷型演出的暫時性熱潮。之所以稱之為「暫時性」是因為,雖然長銷式演出的補助的確鼓勵不少團隊走出原有的創作格局,但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接下來應該讓作品回歸市場機制,讓製作本身證明是否具有長銷的實力,而不是公部門為了創造市場,用公家的場地和預算,投注團隊資源經營商業演出。試想,如果將來沒有補助,哪個團隊有錢租場地一個月,做製作,大張旗鼓行銷?

長銷式演出原本就鼓勵團隊投入市場,但現在公部門和團隊顯然只把長銷定位在延續作品被看見的機會,反而模糊了原先的策略思考。再者,場地缺乏一直是國內劇場界存在的問題。在國外,邀演有時會保留檔期,評估節目屬性和觀眾反應,做連續加演的可能性準備。國內因為每個場地滿檔,邀演頂多一週,熱銷通常也只預留一場至兩場的加場空間。放眼未來,台灣北中南陸續都有新的場地落成,希望場館與團隊之間的合作機制能夠更健全。

臺北藝術節 行銷經理

莊增榮:市場看來變大,但不一定會平移到其他劇場

經營長銷劇的團隊,要思考長銷的意義,就等於是在銷售日常用品,產品生命週期會變得較長,往往第一週的演出又特別重要,口碑影響後續的票房。作品內容發展要更能雅俗共賞,在售票策略上也更要花一點心思。

為開發更多新觀眾進到劇場,長銷劇在製作導向上,分眾成多種不同類型,一般民眾因為口碑被吸引到劇場看表演,尤其在長銷劇裡融入音樂劇形式,再加明星演出,或是題材特殊,都吸引一般觀眾掏錢買票。這一兩年比較成功的長銷劇,例如《聖誕快樂》、《天天想你》、《新社員》。

值得觀察的是,看起來變大的市場,卻不一定會平行移動到別的劇場,就像喜歡日常輕鬆題材節目的觀眾,仍不太會平移流動到其他形式的劇場。分眾市場有自己的口味,但他們並非有戲就看。

若以學生為主要族群觀察,就消費能力而言,這兩年臺北藝術節的觀眾購票行為,學生票的購票張數約占百分之四至六;但若有票價幅度,學生購買的平均票格,往往不是落在最低票價,而是倒數的第二低票價;因此,我們推估學生的消費能力的確是提高了,不一定會選購最低的票價。

廣藝基金會行銷總監

楊佩芬:團隊應該經營分眾市場,清楚自己的定位

綜觀這一兩年的長銷型演出,一炮而紅的製作還是很少,多半在票房推廣上還是很辛苦,幾個劇團有品牌,或劇作卡司實力堅強的作品,也多是首演後在口碑推波助瀾下驚險度過。我並不覺得觀眾人口上有變多,反而是演出團隊變多,大家一起搶奪這粥少僧多的市場。

要投入長銷劇的製作,團隊應該經營自己的分眾市場,清楚自己的定位,更明確地鎖定經營自己的消費族群,培養觀眾對劇團的忠誠度或對作品風格的喜好。例如,去年獲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的《新社員》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雖然訴諸喜愛日本次文化的觀眾,但在劇本風格清新的前提下,一般大眾也相當能接受。年輕的天作之合劇場,不但劇場定位清楚,也相當用心在經營頂級VIP上(兩千五百元票券VIP有尊榮的服務),雖然目前只是累積少量的觀眾,但這個做法是相當聰明且正確的。

除了行銷面,我認為重要的還是專注在創作好的作品,團隊能產出品質穩定的好作品,才會是最終吸引住觀眾的原因。演唱會、電影等娛樂市場相對於劇場在品質上穩定及規模大,觀眾比較能預期自己買到的是什麼產品,所以儘管票價貴,大家還是搶。劇場對觀眾而言,常常是一場賭注,碰上不好的觀賞經驗是常有的事,在票價的接受度相對地就會保守很多,加上對演出場地的條件環境的評估,雖然近年團隊的票價喊漲,並不代表一般大眾可接受的票價幅度變大。

飛人集社劇團團長、「超親密小戲節」策展人

石佩玉:長銷型製作未必是創作者站上大劇場的跳板

團隊在投入長銷型演出的製作之前,必須從節目完成度、市場接受度、行銷操作規畫這三方面自我評估。「行銷」必須提高位置在「製作」之前,開發出適合市場的節目,仔細分眾找到對的觀眾群。如果團隊看不清楚長銷的目的,或者沒有衡量自身的條件,很容易落入市場導向的迷思。

表面上看來,觀眾變多了,但這並不代表市場變大了。應該是說,在自我分眾之後,團隊的確創造了市場,開拓了一些新的觀眾群,但這些觀眾是否會繼續留在劇場,成為重度藝文人口,很難講,但可能性的確增加了。

前一陣子去了上海參訪,發現上海廣義的「藝文人口」,其實也是被創造出來的。他們在節目上自我分眾,或說自我定調,有「懸疑喜劇」、「白領偶像劇」等很莫名卻也一目了然的定位,介於電影/電視和舞台劇之間,觀眾進劇場可以邊看戲,邊滑手機、和男朋友聊天,台上演出非常普通,但一票難求。這也是一塊市場,假如台灣團隊沒搞清楚分眾便投入,恐成西進砲灰。

長銷型製作未必是創作者站上大劇場的跳板。例如,紐約的藍人組(Blue Man Group),一年到頭票房滿座,但它也沒升級成大劇場。大劇場的思考邏輯與美學,跟中小型劇場多所差異,並不是製作規格放大、觀眾人數變多的問題而已。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