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科倫》是一則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 Salzburger Festspiele / Bernhard Müller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是人操控機器,還是人愈來愈像機器?

一九二七劇團《機器人科倫》 反思人類與科技的關係

以奧地利作家梅靈克科幻小說《科倫》為本,英國一九二七劇團的新作《機器人科倫》以全新故事反思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在這一則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中,描述一款最新研發的高科技機器人「科倫」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樣的聲音和功能,能幫人類工作、購物,滿足各種願望;但等到人類的生活完全依賴他,才發現思想、行為、慾望已全被操控。

以奧地利作家梅靈克科幻小說《科倫》為本,英國一九二七劇團的新作《機器人科倫》以全新故事反思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在這一則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中,描述一款最新研發的高科技機器人「科倫」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樣的聲音和功能,能幫人類工作、購物,滿足各種願望;但等到人類的生活完全依賴他,才發現思想、行為、慾望已全被操控。

2015TIFA—1927劇團《機器人科倫》

3/12~15  19:30

3/14~15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上帝創造人類,人類製造機器人,替自己工作。這種科技時代的想像並不是近代才出現,早在中古世紀的猶太民間傳說中,即流傳猶太法師能用泥土捏做假人,名叫「科倫」(Golem),它不會說話,但能聽懂人類語言,只要將寫上神秘文字的紙條放進它口中,它便會像活人一般動起來,任憑差遣。科倫的額頭上寫著“Aemeath”這個字,意為「神的真理封印」,若人類不再使用它,就必須將“Aemeath”前兩個字母去掉,變成“meath”(死亡),否則科倫便會失去控制。

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

一九一五年,奧地利作家梅靈克(Gustav Meyrink)最有名的科幻小說《科倫》Der Golem,即以這個神話為基礎,在工業革命時期,反映了人們對於科技所帶來倫理挑戰的惶恐。一九二○年,由Carl Boese和Paul Wegener共同執導的默片電影《泥人》Der Golem, wie er in die Welt kam,改編自梅靈克的作品,成為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相隔近一世紀,英國一九二七劇團的新作《機器人科倫》也受同部小說啟發,以今日的眼光和觀點,創作出全新故事,反思人類與科技的關係。

身兼編劇與導演的蘇珊.安德拉德(Suzanne Andrade)表示,她很早之前就讀過梅靈克的小說,也對將該題材搬上舞台深感興趣,卻遲遲無法找到說故事的角度,直到有一天,她去圖書館翻找柯倫的資料時,才發現這則古老神話如此貼近現代生活。「雖然在圖書館,但我意識到身邊的人卻不斷地在上網,不斷地被電話干擾。」安德拉德觀察,現代人在臉書等網路社群上,虛構了另一個自我,如果手機不在身邊,就會沒有安全感,這些都成了她編導《機器人科倫》的靈感。

《機器人科倫》是一則科技文明的未來寓言,故事描述有一款最新研發的高科技機器人「科倫」誕生,他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樣的聲音和功能,能幫人類工作、購物,提供穿著、約會對象的建議,滿足各種願望。等到人類的生活完全依賴他,才發現思想、行為、慾望已全被操控。安德拉德強調,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人類和機器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弔詭的是,危險不在於機器愈來愈像人,而在人變得愈來愈像機器。

黏土動畫打造機器人科倫

形式上,《機器人科倫》融合現場音樂、手繪、黏土動畫及真人演出。其中,最耗費時間與心神的,就屬由黏土捏塑而成的主角科倫。動畫設計保羅.巴利特(Paul Barritt)形容,科倫就像個難搞的大牌藝人,工作過程簡直像惡夢,「天氣太熱他會融化,天氣太冷他無法移動。他很有自己的個性,他的臉隨時在變化,就像在訴說他的感受、他的故事。」對比於舞台上的投影技術,製作過程有種手作的美感,巴利特強調:「我試圖讓作品多一點人的溫度,少一點科技的生冷。」

當《機器人科倫》演出時,觀眾如同以往被提醒關掉手機。「演出結束後,我看了看四周的觀眾,每個人像是反射動作般,從口袋或者包包裡拿出手機開機,看看在剛剛的九十分鐘裡,有沒有錯過什麼訊息。」安德拉德說:「科技生出一頭猛獸,人心甘情願被吞噬。而我們愈來愈難批判它,因為它無所不在,我們都置身其中。」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科倫傳說」的演化與創作

科倫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古世紀的猶太教著作中,“Golem”之名源自“gelem”,意思是「原材料」,意指一些由不具生命的物質製造出來的假人。在傳入歐洲之後,科倫的傳說發生變化。在基督徒眼裡,科倫是聖賢的別稱,比其在猶太教中有著更人性化和神聖的理解。另有一些人認為科倫像就是早期機器人,雖然科倫並不聰明,但它可以重複地做同一個動作而不知疲倦。「科倫」一詞甚至被用來比喻做事遲鈍而不懂變通的蠢蛋。這些想法都偏離了這個名詞最初的理解。

科倫的文學創作,可追溯自十七世紀的布拉格,故事中的猶太學者創造了一個「科倫」,以保護住在猶太區的猶太人免遭反猶主義的暴力侵擾。為避免麻煩,學者在科倫完成使命以後,總是自覺地把它重新變回為無生命的泥土。一天,學者忘記將科倫變回泥土,當城裡所有人上教堂去做禮拜,科倫發怒毀壞全城。這個故事架構一直到十九、廿世紀都還在文學著作裡出現,最知名的就是梅靈克的《科倫》。

科倫也是英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的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科幻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的靈感來源之一,不同的是,傳說中的科倫笨拙、魯莽,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笨或者有多無知;而在瑪麗.雪萊筆下的科學怪人,雖然莽撞,但卻善於學習,極富人性,懂得痛苦、同情、憐憫、愛慕、悔恨等人類的情感。(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