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秀
舞蹈評論人
-
焦點
將意念傳達給遠方的人
裝置藝術家陳建北在潛硏多年之後,期待跨領域的冒險能帶給他新的衝擊。
-
焦點
越跳越美麗 台北越界新製作「蝕」
繼去年與黎海寧合作《天國出走》之後,台北越界舞團有了「新」的編舞家,林懷民「胡裡胡塗地」答應要爲他們編舞,這群雲門「老舞者」倒是跳得很開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肯定自我的個性演出 我,就是我
新一代的舞蹈創作者除了年輕之外,擁有良好的學院訓練是最大的共同點。優越的肢體技巧訓練、編舞技法的學習和觀念的開拓,使得他們有優於上一代的先決條件;也不再有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編作者,偶爾有像野草梅舞團的李斌榮,也實在是不多見的少數。比起從前,各種舞團林立,使這些創作者畢業之後有更多加入舞團的機會,以吸取表演和創作的實際經驗,加以台灣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團體來台演出等,提供了年輕一代的創作者觀摩、交流的環境;此外,許多聯合發表的經驗,也使他們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切磋。 個人經驗是創作題材的泉源 比起上一代對社會、歷史或文學議題的關照,很顯然地這些並不存在年輕創作者考量的範疇,又比如形而上的「東方肢體觀」,也不在他們煩惱的範圍之列。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對上一代人舞蹈思考的否定,反而覺得是値得學習與借鏡的對象。 然而或許是因爲社會歷練不豐沛,或許是身處資訊爆炸與社會亂象充斥的「亂世」,因而使新世代發展出一套較爲宥限於自我的自處原則。個人的經驗、情感成爲他們創作題材的泉源,他們注重的是:如何以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情感,或是在身體與空間、動作元素之間探索値得玩味的領域。而從自己或從舞者身體實驗出來的動作,往往成爲主宰舞作發展的主軸,有意念、有感覺在先,而不是架構在前。動作語彙的選擇包含更多肢體的扭曲、細碎的動作轉折,更多獨特、個人的氣質展現。蒙太奇式的片段連接不是編作技巧,而是原本思維方式的呈現。 創作發表機會豐富 大體而言,創作機會對新一代的創作者而言並不匱乏,主要原因是前輩、師長的提攜,提供新一代創作者在物質、人力資源方面的補強。例如組合語言舞團上一季演出的「XX的春天事件」,邀集了黎美光、李淑芬及卓庭竹等新一代編舞者發表作品。此外,像剛在台北民族舞團發表作品董述帆、蕭淑君;在太陽劇場舞團發表作品的徐柴櫻,以及與古名伸在皇冠小劇場師生聯展「無關四月」的蘇安莉,雲門舞集去年下半年「X世代」的李靜君、布拉瑞揚、卓庭竹等都是。高雄城市芭蕾舞團也提供以往在舞蹈社習舞的學生回團編舞,如現在在荷西.李蒙舞團西團(Limn West)擔任舞者的林向秀,在舞團發表小品《生之翔》。像這樣的創作機會比比皆是。
-
台前幕後
舞蹈空間的拉威爾
繼《超時空封神榜》之後,舞蹈空間舞團要做一場純舞蹈動作的「拉威爾傳說」。不禁令人好奇,彭錦耀與馮念慈這兩位編舞家,又將爲觀衆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
台前幕後
南台灣的舞蹈生力軍
今年台南增加了一個新成立的現代舞團「發現舞蹈劇場」,九月即將舉辦該團成立的第一場演出「躍舞洋威舞蹈創作展」,此次舞展特地邀集四位留學海外的編舞者爲這次演出編排七支舞碼。 傑出的舞蹈新生代 這四位編舞者分別是畢業於德國漢諾威(Hannover)音樂戲劇大學舞蹈硏究所、目前任敎於台南家專的鍾穗香,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編舞硏究所畢業、目前任敎於Shenandoah大學且擔任客席編舞家的陳婷玉,美國加州大學洱曼分校舞蹈硏究所畢業、現任職於North Dance in Fairbanks, Alaska的馮悅屛,以及目前就讀於加州大學洱曼分校硏究所的張崇富。 「耀舞洋威」的四位編舞者有幾個皆十分鮮明的共同特色──四位編舞者曾在國外大學舞蹈系或硏究所硏習、並以優良的成績畢業。他們皆出生於南台灣,不是高雄就是屛東。年齡超過三十歲以上,是屬於標準的X世代。 草創期的發現舞蹈劇場爲這次舞展舉辦甄選,找尋地第一批舞者。由於正値暑假期間,報名相當踴躍。甄選上的舞者主要來自高雄左營高中舞蹈班和台南家專舞蹈科的在校生、畢業生,在這些甄選上的舞者之中,三十八歲的舞者蔡孟霙則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蔡孟霙在馮悅屛的舞作《悲天》中擔任獨舞的角色。蔡孟霙現在屛東經營一家舞蹈社,對她來說雖然已經當了舞蹈老師,但是她仍然希望給自己有更多機會上台演出。楊秀如也是台南人,目前是舞蹈空間舞團的實習團員。爲了增加演出經歷,利用舞團放假的時間回到台南參加這次演出的甄選。 風格迥異 挑戰舞者 這些編舞者雖然有上述的共同點,卻又因爲他們所接受敎育及個人特質的影響,呈現出相當不一樣的風格。鍾穗香在《在壁虎的眼中》承襲了德國舞蹈劇場的表現主義風格,強調情緒性的表達,舞碼長達四十分鐘;陳婷玉的作品《他們的Tango》,運用阿根廷探戈技巧融合現代舞編作手法,風格輕快;馮悅屛的舞作《悲天》從二二八白色恐怖記憶出發,另一支作品《林思.思林》則以抽象動作風格取勝。 面對這麼多不同風格的作品,舞者無論在技巧、表演方面皆須具備相當的成熟度,且要能快速抓住編舞者所要傳達的意念,對舞者是相當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學習成爲職業舞者大好的機會。
-
焦點
記憶的森林,撩繞的髮絲
《家族合唱》旣不想講「歷史」,也不想再「悲情」,這些老照片是解嚴後的全新發現,對雲門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表達。
-
澳洲
南澳洲的舞蹈重鎭
雖然七月的墨爾本已進入冬季,但熱情的藝術家們,卻溫暖了這個位於南澳的城市。對綠磨坊來說,充份的交流遠比辦大型的藝術節來得重要。
-
焦點
國際標準舞在台灣
通常我們看到一對對穿著華麗、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的男女對舞,被稱爲社交舞,可依技術層面、舞步的困難度分爲初級的「社交舞」和進階級的「國際標準舞」。而國際標準舞又有「拉丁美洲」標準舞和「摩登」標準舞兩類,並因其舞步特性和所使用的音樂,拉丁美洲標準舞分成恰恰、倫巴、捷舞、森巴舞、鬥牛舞;摩登標準舞分成英式探戈、華爾滋、慢狐步、快三步、快四步等共十項。 標準舞的課怎麼上? 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就有日籍敎師在坊間敎授標準舞,據說敎學十分嚴格,敎師經常手持敎鞭糾正學生的動作。如今台灣各城鎭舞蹈社林立,光是台北地區就有上百家,且大部分大專院校皆設有社交舞社,甚至電腦網路上也設有社交舞的網站。 標準舞的敎授方式有一對一敎學、也有整班授課,一堂課通常在六十分鐘以內。一對一敎學的單堂學費大多在一千元以上,對於初學者一個星期三堂課的需求,通常會選擇以團體敎學入門,學費較低廉(約在兩、三百元左右)。習舞的年齡層較之十年前的四十多歲,及至現今已降低至二十幾歲,甚至有小學生加入習舞的行列。 國際標準舞大賽 台灣標準舞師資的認定來自於「中華民國體育舞蹈協會」所舉辦的國際標準舞敎師資格檢定考試,分爲縣市C級敎師、省市B級、國家A級敎師等三種,每一種都有針對每一項標準舞的檢定。通常要通過C級的敎師認定得花四到五年的學習,而必須通過A級國家檢定才有資格訓練比賽的選手。 國際標準舞的比賽評分方式包括舞步技巧、優美的氣質和舞伴間的默契。世界最知名的國際標準舞比賽是在英國舉行的「黑池國際標準舞大賽」,而英國也是國際標準舞最發達的國家。標準舞的各類項舞蹈也許不全部發源於英國,但卻是在英國發揚光大。例如源於阿根廷的探戈舞蹈傳到了英國就搖身一變成爲現在的英式探戈。就連比賽中男仕規定的黑或藍色燕尾服、女士露肩或露背的「行頭」(服裝),都和英國的社會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去年台灣也曾由中華民國體育舞蹈協會在台北縣林口主辦「亞洲盃國際標準舞大賽」。以亞洲地區來說,台灣國際標準舞的水準僅次於日本。 (本刊編輯陳品秀採訪整理)
-
舞與影的對話
新舞藝 淺談舞蹈與影片結合的形式
由於影片獨具呈現舞蹈動態與立體感的特性, 使得舞蹈與影片結合出許多不同的面貌, 甚至影響了藝術形式的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樂.舞.戲「一體」的表演
許多人都對多才多藝的梅芮迪斯.蒙克十分好奇,究竟這些充滿創意的藝術靈感來自何處?她是如何訓練她的團員?如何和她們一起工作?參加她的聲音、肢體工作坊是一次很難得的經驗。
-
台前幕後
鬆散的親密
古名伸與梅卓燕這兩個分別在台灣、香港成長的女子,因許多共同點將他們湊在一起。雖說因爲她們都走在舞蹈創作的這條路上,但彼此之間「很鬆散的親密」關係才是合作的重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夢想的實踐大師
他是劇場工作夢想實踐的表徵,每次和李先生合作就走到一個新的階段,希望有更多的像李先生如此的人來投注這個行業。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譲身體做主
1.林秀偉:太古踏技巧 自西方訓練準確的規範中解放,林秀偉欲從最基本的身體活動呼吸開始,透過精神冥想提昇至更超越的層次。 舞團這三年發展出有別於我們以往所受的舞蹈訓練,累積的基礎已經到了一個階段,身、心、靈合一的禪的境界。 我的舞者有兩個出處,一個受西方的訓練、另一個受中國的科班訓練。受過西方訓練的舞者在空間、節奏都能非常準確及有效地使用肌肉的力量、彈性、柔軟度,身體動作會有一定的領域及軌跡。然而在我的訓練過程中,我會要求他們去除過去的規範,專注於舞蹈的動、靜及行進之間的空隙。這是舞者自我發現很重要的一個關卡。 掌握最微小也最大的動力 舞者在第一堂課就被要求由冥想、靜坐開始。透過「沒有」(empty)的動作來消化以往她們對身體、時間、或空間的印象。在我們的靜坐方式中我會先從呼吸開始,吸氣的時候全身漲滿,吐氣的時候從無數的毛細孔吐出來。吸、吐之間讓整個身體透明,回到微細胞的狀態,重新找到動力。 聽起來有點玄,但唱得好的京劇演員都知道所謂的氣口在哪裡,在哪裡換氣,這和呼吸有很大的關係。 在這我所謂的動力涵蓋兩種,一種是生理的(骨骼、肌肉),另一種是靈魂的(智慧、情感)部分,整個還原、分解到很微妙的狀態,發現自己的內在,達到我所謂的「柔軟」。一般認爲舉腿要很有力才行,但太極提到一個意念:「要鬆」,要鬆、要軟你才有挺立的力量。印度的《奧意書》也提到萬物長成是由地氣來的。 我從身體開始,發現與整個自然的道理是相通的。我的舞會被認爲很宗敎、很儀式性,是因爲我認爲身體必須回到生命的源頭、輪迴的週期性。所以不管是我作品或身體的呈現,都會不謀而合達到這個點上。 訓練的第二個階段,我會要求我的舞者從身體開出花來,(太古踏技巧的第一個階段「宇宙胎」)。像水、像河流一樣的流動、像煙霧一樣的蒸發、像雲一樣的襲捲。從意象的冥想出發,達到柔軟的目地。在這個過程會發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當一個舞者停住而不整個身體凝結、停止呼吸的話,你不會覺得他是靜止的。這點是西方較少提及的,但在京劇裡頭有,京劇的亮相是不呼吸的,你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舞蹈與格拉斯音樂
菲利普.格拉斯曾和許多不同的編舞家合作過,他的音樂也常爲各地的編舞者所使用。談起這段因緣時,他坦誠地說道:當時他還是一個很年輕的作曲者,他希望他的音樂有人聽,而最需要音樂的人是編舞者。 格拉斯與編舞家 曾與格拉斯合作過的編舞者衆多,著名的包括美國編舞家崔拉.莎普的作品In the Upper Room、蘇珊.馬歇爾編作的舞劇,與三年前曾經到台灣演出的獨舞者摩莉莎.芬蕾(Molissa Fenley)的作品A Descent into the Mael-strom,及爲班尼.費曼(Beni Montressor)的舞劇所寫的The Witches of Venice等。 台灣在十幾年前就有編舞家用格拉斯的音樂編舞,除羅曼菲舞作《羽化》、劉紹爐〈游走〉之外,還有在國立藝術學院授課的羅斯.帕克斯舞作《火鳳凰》、蕭靜文舞作《忘了我是誰》,劉淑瑛在美國UCLA分校所發表的《機械火鳥》(Mechanical Fire Bird);另外香港編舞家黎海寧的舞作《不眠夜》、及《某些雙人舞》中也用到格拉斯的音樂。 舞蹈編作與音樂設計 在與編舞者合作的過程當中。格拉斯會先和編舞家談一談,但不會談太深入,通常它他會去看舞者,看舞團實際排練的情形,尋找一些靈感,並會親自至演出場地看一看,因爲舞台的大小與音樂的結構、配器有絕對的關係。 當格拉斯被問到:爲舞蹈做音樂的時候所關注的是什麼?他回答道:節奏。舞者需要適切的節奏來賦與動作動力,而且速度不能太快。常常因爲舞團巡迴所遇到的舞台大小都不一樣,有時必須遷就舞台空間的變化將音樂的速度減慢或加快。假如不做這樣的調整就很可能有舞者衝出幕外撞到牆的情形發生。 對於編舞者來說,格拉斯音樂中層層疊疊的和聲、源源不絕的節奏、漫無止境般的前進感,給與編舞者漫想的空間,賦與動作的進行、推衍強大的動力。許多即使不曾與他合作過的編舞家也常常使用他的音樂編舞。原因就在格拉斯的音樂乍看之下沒有明顯分段的結構,給與編舞者相當的自由度,編舞者很容易在樂曲的氛圍之下另起爐灶,另外做一條和音樂無關的舞蹈結構線。當然,也有對樂譜做精密的計算之後,將舞蹈的結構與素樂音樂緊密結合的作品。 <
-
雜誌文章索引
《表演藝術》雜誌第三十九至四十九期
作者/文章標題 頁次 期數 【國外作者】 阿明烏日塔/馬背上的驕子,成吉思汗的後代──蒙古傳統、文化、舞蹈 48 第三九期 吉爾斯甘迺迪(Gilles Kennedy)/山海塾經驗 6 第四一期 顧利程、Craig Quintero/話劇《西遊記》到美國一遊 47 第四一期 Sal Murgiyanto著 林亞慧譯/深受愛戴的印尼舞蹈 48 第四二期 阿卡迪索可洛夫卡明斯基 李巧譯/雙城記──聖彼得堡與莫斯科芭蕾 9 第四三期 茱蒂凡塞爾 趙綺芳譯/從泡菜,烤肉,到人蔘湯──韓國舞蹈盛饌任您享用 46 第四三期 蘇拉朋微路刺著 徐瑋瑩譯/日漸風行的宮廷舞姿──泰國舞的昔日與現況 34 第四四期 Laszlo Varvasovszky著 陳澄和譯/西方歌劇/東方精神──葛拉茲歌劇院音樂節歌劇《羅生門》 16 第四八期 【三劃】 于善祿/評果陀劇場的《完全幸福手冊》 83 第四十期 于善祿/從《日蓮,喃喃自語的島》談起 74 第四一期 于國華/場外多溝通,場內少發言 71 第四八期 【四劃】 王墨林/裸體表演爭議的終結 21 第三九期 王墨林/表演影像的殘影再生產──謝安攝影作品中的時間論 60 第三九期 王墨林/身體與聲音的愛戀關係──從「鬼太鼓談聲音的象徴」 8 第四二期 王墨林/性別/政治/劇場面面觀 35 第四八期 王曙芳/世界是變大了,還是縮小了? 40 第三九期 王曙芳/沒有一個聲音是無辜的 54 第四十期 王安祈/戲曲現代化風潮的一些逆向思考 94 第四二期 王安祈/繁華落盡之後的《龍女牧羊》 68 第四九期 王 瑋/吟唱生命圓融之音──次女高音柏岡札四度來台 18 第四三期 王 瑋/伊斯蘭世界的詩人之琴──卡曼恰 60 第四八期 王 娟/新加坡的戲劇之路──Papa not at ho
-
香港
表演藝術的東方之珠
一九九七年的香港藝術節節目琳瑯滿目。來自全世界的大師如碧娜.鮑許、譚盾、梅苪廸斯.蒙克等都將在三個禮拜內席捲香港。週邊活動更是完備,還有網址可以査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盡早做準備。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起之前
每天能與心目中的藝術家偶像面對面一起工作,相信是人人羡慕的,但是半夜接機,演出前恐出紕漏的壓力,卻是一般人難以想像。兩廳院十年來幕後的精采故事一點也不輸給台上的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理想國 藝術敎育法公聽會
目前藝術敎育法草案已經立法院審査完峻,在即將邁入二讀之前立法院召開的公聽會上,有多年來在基礎敎育第一線的工作者,高等敎育學府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有的就實際經驗,有的就理論面等,提出對草案的不同看法。藝術敎育法是否只是在爲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一貫制」尋找法源?它是否能一併解決早已依特殊敎育法而存在,實施多年的各種國小、國中、高中藝術才能班的問題?由於發言人數衆多,本刊僅就具有共識的問題摘要紀錄。
-
賦比興
眼波流轉中的靈魂
【編按】此篇是作者觀賞雲門舞集「黎海寧專輯」的三支舞作後所產生的聯想。
-
特別企畫 Feature
走入台灣藝術敎育的迷霧森林
一讀通過的藝術敎育法草案遭到擱置,日前台北市敎育局傳出可能裁撤中小學才能班的設立,而才能班執行的實際情況又如何?升學管道是否符合實際人數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