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魏廣晧 分享最愛的爵士
記得第一次採訪他,是在一所國中,剛上完爵士樂合奏課,黑板上除了五線譜與和弦之外,還有學生畫的漫畫頭像,旁白寫著:「哈囉,我是魏廣晧!」下課時間大家嘻嘻哈哈,學生跟他沒大沒小。 也沒錯,算算年紀,他跟所教的大學生才只有差十歲。而且,聊音樂本來就沒有什麼大小之分,上課是老師,下課一樣是老師,有什麼疑難雜症,找老師就對了! 回台灣八年,第一屆帶的大學生都已經出國回來,展開他們的事業;而他自己也從爵士小號手的身分出發,教學、錄音、品牌代言人、策展音樂會、辦音樂營還跨界跟舞蹈、書法,甚至傳統鼓板樂合作。 好會扯喔!他笑著說:「是啊,我小時候還是扯鈴全國冠軍!」也許從小就不喜歡制式化,所以可以接受任何值得嘗試的事物。「我不是從小在音樂班,乖乖在冷氣房練琴,有人把我打扮得好好的上台、演完就走,而且現在的環境也不容許這樣。」因此他向前衝,把許多好玩的事情拉進爵士樂來,也向後拉,讓大批同好跟著一起投入這園地。 因為一起打拚,台灣漸漸地出現爵士音樂營、音樂節,不但欣賞人口增加,也終於有大學願意開始將爵士樂納入以古典為主流的音樂系中。這當然不是一個人不斷告訴大家「很重要」就可以完成,而是一點一滴的累積,讓大家了解爵士樂的「被需要」。他想的,只是要「用爵士樂來為台灣做點事情」,並且認真地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做好而已。 他說他看過一句話:「當你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你。」 好像真的是這樣。
-
即將上場 Preview 向張雨生致敬
《天天想你》 實現未竟的霹靂夢
一齣《天天想你》音樂劇,由許多夢想組合而成。即使那麼多年過去,在大小場合聽到張雨生的歌,就彷彿他從來沒有離開一般。的確,他那從未失去純真的笑容與聲音、充滿人文省思的詞曲,還有熱血積極的精神,至今仍烙在大夥的腦海,一起唱歌、聆聽、排練讓張雨生的好友櫻井弘二都開玩笑地說:「我對他愈來愈熟了!」
-
即將上場 Preview 北市國上場 慶祝台北建城一百卅周年
鐘鼓齊鳴 同聲獻上喝采
台北城,如今將過一百卅年的生日了。文化局展開「重現西門」的計畫,北市國也不遑多讓,以大型樂團配合精采曲目,讓音樂會鐘鼓齊鳴,同聲獻上喝采!上半場以《重現西門》一曲拉開序幕,除擊鼓、耍大旗外,更加上多媒體影像,讓新、舊台北相互輝映,更有編鐘的音色入樂,象徵王者之聲。下半場邀請年輕的傑出音樂家獻藝,共同展現精采的台北風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惡名到經典 NSO《莎樂美》精采登場
反映時代氛圍的《莎樂美》從上演第一天就成功地掀起了話題,但在首演距今一百廿年的今天,話題早已由昭彰惡名轉為絕世經典。脫穎而出的緣由也許無他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就是歷史長流中最主要的考量。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重返熱蘭遮》回探歷史 尋索自我定位
海上霸權時代,各方爭相擴增勢力,「熱蘭遮」的歷史背景與定位,為表達東西文化差異、又能融合英文與世界接軌的音樂劇製作概念,提供了最好的題材。製作單位請來紐約百老匯重量級導演傑佛瑞.鄧恩親自來台執導,並首度在國內導入紐約音樂劇製作模式,精采可期。
-
即將上場 Preview 北市交演出貝多芬唯一歌劇
《費黛里奧》 裸鑽般輝映自由與人權的珍貴
貝多芬的唯一歌劇《費黛里奧》,從交響曲的精神發展出前所未見的新音樂理想,將政治思潮與個人自由以悲劇與人道頌歌融成一體。北市交這次以音樂會形式搬上舞台,由曾道雄執導,日籍指揮大勝秀也指揮,國內歌手孔孝誠、林慈音擔綱男女主角。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外國音樂家眼中的台灣
「旅人樂記.台灣」 樂說所見所思
台灣國樂團客席指揮閻惠昌開啟國外作曲家來台采風計畫,邀請盧森堡、日本,及德國的作曲家到訪台灣,並依所見所聞創作樂曲。簡單的多媒體投影,呈現當時采風的過程;豐富的節目透過不同國際作曲家的觀察視角,用他們的音樂語言來表現台灣的人文民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樂評觀點
陳漢金 夠廣博 才能有深度
由於音樂的領域太廣,各種樂器吹拉彈唱、不同時代的風格,學問也很多,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夠廣博」。陳漢金解釋:「每位音樂學者都有自己的研究領域,但這作為一個評論人卻是不夠的,因為要面對的音樂是千變萬化、各式各樣都有。」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賈洛斯基 魅影假聲唱出傳奇
來自法國的假聲男高音菲利普.賈洛斯基擁有可以媲美閹聲歌手的超廣音域及超級技巧,音質輕亮乾淨,在國際間獲獎無數。這次他將率領古樂團中的翹楚──威尼斯巴羅克樂團來台演唱韓德爾與同期對手波爾波拉的作品。名家、名團、兩位作曲家的擂台賽,加上多首未出版作品,讓這場音樂會未開始,就營造了傳奇的氛圍。
-
藝號人物 People 旅美鋼琴家
林佳靜 哪裡可以對話 哪裡就是她的舞台
資賦優異的林佳靜從小學四年級就出國唸音樂學鋼琴,認真努力的態度讓她擁有優異的技巧與內涵,歐美頂級古典音樂品牌競相邀請她錄音。面對不同的場地、不同的鍵盤,即使艱難,依舊奏出漂亮的樂章。雖然不知道接下來她會旅行到那個地方,但只要哪裡可以和觀眾對話,哪裡就會是她的舞台。
-
即將上場 Preview 頂尖小提琴家與鋼琴家
樫本大進與列夫席茲 搭檔挑戰貝多芬經典
很多人不知道黃金樂團柏林愛樂管絃樂團的小提琴首席是位日本人──樫本大進,接任同為日籍首席的安永徹之位,高超的技巧自然不在話下。他和俄國中生代重量級鋼琴家列夫席茲搭檔,完成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的錄音發行。這次兩人連袂來台,攜手挑戰這千錘百鍊的曲目,引發樂迷高度期待。
-
焦點專題 Focus
四海皆兄弟 擊樂一家親
打擊樂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利用隨手可得的物件,都可以形塑一段節奏;打擊樂也在每個人的身體裡,因為心跳、步行,都有規律的節奏。若說音樂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語言,那麼打擊樂器就是全世界民族共有的樂器。打擊樂器即是難以定義,卻老早就已經從古老及原始的印象,蛻變成一個前衛、多彩、又最富有變化性的樂種。
-
焦點專題 Focus
擊樂新秀現身 舉牌推薦「我想看」!
國內擊樂新秀人才輩出,演出活潑,風格多變,熱情嘗試擊樂的各種可能。這次介紹四個活躍於樂壇的打擊樂新秀團體,並請他們撰文推薦第八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值得欣賞的節目。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用音符的色彩 描繪靜謐的光影
跳脫擊樂那種以多樣樂器營造繽紛多彩的印象,那娜擊樂二重奏的《謐光》專輯溫柔又婉轉的姿態反而更舒服、愉悅,而且耐聽。從台灣、巴黎到世界各地,集結巴洛克、浪漫與現代,藉由這張專輯,兩個女生跨越藩籬、凝聚精華,用音符的色彩將光的美景,成功地做了另番詮釋。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寂靜之眼」 無國界的詩樂之旅
台灣旅法琴家游麗玉是個琴樂彈唱與即興演奏的專才,積極嘗試古琴與其他樂器或領域合作的各種可能。「寂靜之眼跨界音樂會」結合古琴、鋼琴、笛簫與難得一見的水晶琴,展現了前所未見「跨時代」、「跨文化」、「跨國界」新風貌,演繹一場古琴樂千年風華與西方器樂合奏的即興詩樂之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三度訪台
依凡.費雪神指揮灑 帥氣卡普松琴音迷人
匈牙利籍指揮依凡.費雪為了幫國家留住人才,與同籍鋼琴家左坦‧柯西斯共同成立了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在指揮及團員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廿五年就被英國《留聲機》雜誌評選為全球廿大交響樂團的第九名。如今第三度來台,偕同法國新生代首屈一指的帥氣演奏家兄弟中的哥哥──小提琴家杭諾‧卡普松,令人引頸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既創新又古典的「擊躍台灣」生命力
擊樂與交響 奏出澎湃樂章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聯袂合奏,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無論是人數、形式、配器、音樂風格的安排,乃至從一個人的協奏、兩個人、三個人的重奏,到六個人作結尾,一場「擊躍台灣」的音樂會,您將聽見國臺交的彈性,還有朱團的另一番面貌。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英倫盛宴」 在安魂中慶賀新生命
豐富音樂宴饗 敲響生命樂章
NSO「英倫盛宴」音樂會中首發的《安魂交響曲》,原是日本政府為慶祝皇家建國兩千六百周年的委約創作,布瑞頓卻藉樂曲表達反戰,引起日本抗議,隨著樂曲進行,殘酷無情的鐵騎、死神舞蹈、劇力萬鈞氣勢到撫慰人心的終結,深刻與內斂撼動人心。另一首華爾頓以聖經「但以理書」為題的清唱劇《伯沙撒王的盛宴》,混合樂團與合唱團編制,呈現磅礡壯闊的氣勢,一向是慶典盛會的不二選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安可,再多來幾次!
欣賞完精采的音樂會之後,人人都期待如「甜點」般的安可曲。如今貼心的演奏家已經將它們完整打包,讓樂迷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將安可曲目通通帶回家。法國鋼琴家薩洛挑選了知名的巴洛克曲目;小提琴家希拉蕊.韓甚至廣徵安可曲目,親自挑選錄製。
-
即將上場 Preview 廿一世紀的吟遊詩人
「拉布蘭之心」 古語歌諷現世景
成立於二○○一年的人聲樂團「拉布蘭之心」,由五位歌手兼打擊樂手組成,使用南法歐舒丹古語演唱,在複音音樂的進行下,配合單純的拍手、踱步及樂器如鈴鼓、手鼓等演出,他們的歌詞豐富,訴說面向廣泛,從古代的民間舞蹈或當代的搖滾、雷鬼、電音,都為他們帶來創作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