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藝@CD
古董提琴吟唱 訴說花中心事
老家花圃的花開花落,至親的相伴與消逝,讓小提琴家蘇顯達深刻體認到生命的無常,而能留下的,就是伴隨自己一生的音樂。《花之夢》是蘇顯達首張心靈音樂專輯,他以奇美博物館的珍貴古董名琴拉奏,呈現〈花之夢〉、〈美麗四季夏〉、〈水、花、人〉等原創樂曲,透過優美琴音,傳達生命體悟。
-
音樂 暌違四年 “Taiwan Connection”再度復出
攜手台灣 用音樂結伴而行
由小提琴家胡乃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長嚴長壽發起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年年邀請海內外傑出台灣音樂家共襄盛舉,從室內樂、絃樂團發展至大型室內樂團,成果豐碩,卻在二○一四年的活動之際宣告暫停。經過四年的沉澱,今年胡乃元帶著TC復出,不但有以「田園」為主題的巡演,也邀來國際名家一同演出,令人期待。
-
焦點專題 Focus 《代孕城市》作曲家暨導演郭貝爾
我希望以作品與觀眾眼神交換
即將於八月來台演出的《代孕城市》,是郭貝爾一九九四年時應法蘭克福城市與德國青年愛樂樂團慶典委託而作,是他第一個大型管絃樂作品,迄今已在多個城市演出過。郭貝爾說:「我發現『樂團』及『城市』兩者之間,有些時候是非常類似的,就像不同演奏群相互抗衡、在不同美學層次中相互碰撞一樣,以不同經驗尋找可能性並且與觀眾交流。」
-
焦點專題 Focus
大城市的混血音景 連線台北
《代孕城市》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愛爾蘭作家雨果.漢彌爾頓的同名小說,郭貝爾從書中汲取靈感,將文字編織成一個走出音樂廳外的音樂劇場。在與多個城市共振創作後,《代孕城市》將連線台北,將在台北捷運的北投機廠中,讓台灣樂迷跟隨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腳步,走進這個重機械基地裡的城市音景
-
藝@CD
兩個框不住的靈魂 跨時空的交會
頂著一頭龐克怒髮、以一手精湛琴藝讓世人驚歎的英國小提琴家甘乃迪,在古典的軀殼下燃燒著熊熊的爵士魂,各種音樂的界線對他而言從不是問題。而同樣縱橫古典與爵士的美國前輩作曲家蓋希文,跟甘乃迪一樣有著框不住的靈魂,在《當甘乃迪遇上蓋希文》這張專輯裡,兩人跨時空交會相遇,在甘乃迪的重新編曲中,蓋希文的音樂重新活現,而且更熱情迸放!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瓦格獻禮7】愛.無盡
超脫極限 帶來濃郁的俄國風味
TSO「愛.無盡」音樂會將演奏兩首膾炙人口的俄國經典,並特邀俄羅斯鋼琴家安娜.維妮斯可雅,與樂團合作其中有「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之名的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維妮斯可雅表示,她對俄國作曲家的曲目理解幾乎是「直覺性」的,因為「俄國作曲家就在我的血液當中。」與維妮斯可雅曾有多次合作的TSO首席指揮瓦格坦言:「與她一起演奏音樂是非常挑戰的!她總是準備充分、了解她想要的是什麼,與此同時,她也期待指揮與樂團做相同的回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華格納的歌劇「絕響」 在國家音樂廳純粹聆聽
這次的《帕西法爾》,NSO選擇以Semi-stage的方式演出第一幕序曲與及第二、三幕。雖然不在劇院推出全本,但在音樂廳卻能讓聲響發揮更大的效果。呂紹嘉說:「這部作品完全是華格納為了拜魯特劇院的空間與音響,用想像寫出來的。當然國家音樂廳不是拜魯特劇院,但我認為它是屬於這種音樂的廳,因為它的回響能夠讓銅管、絃樂共鳴,比在劇院更能呈現所要表達的情感。」
-
音樂新訊
穆洛娃、葛雷桑瑪 聯手揮灑絕美樂章
若要選出廿世紀後期幾位最傑出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穆洛娃(Viktoria Mullova)絕對是名列前茅。從年輕時期就獲獎無數,拿下維尼奧夫斯基大賽、西貝流士小提琴大賽、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大賽等國際重要比賽之首獎。隨著時間的淬煉,她的琴音益加醇熟,不但音質純淨得幾乎沒有瑕疵,對於樂曲所展現的風格及與樂團間的協調也無懈可擊。暌違台灣近廿年,今年終於將再度來台,不僅帶來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等拿手曲目,更與鋼琴家暨指揮家葛雷桑瑪(David Greilsammer)、歐洲新銳日內瓦合奏團(Geneva Camerata)合作,演出莫札特鋼琴協奏曲與貝多芬交響曲。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素有「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美譽,曾經兩度灌錄這首樂曲的穆洛娃對其詮釋所展現的音樂性相當高。葛雷桑瑪對於莫札特音樂則情有獨鍾,不但曾以馬拉松形式演奏完莫札特全套鋼琴奏鳴曲,也灌錄、並指揮多部莫札特作品。此次來台,不但親自演奏作曲家《第廿一號鋼琴協奏曲》,更將指揮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有別於亞洲巡迴的曲目,台灣將是兩人合作中,唯一一場在音樂會中演奏兩種不同樂器協奏曲的音樂會。
-
音樂
凝聚向心力 共譜王者之聲
由俄羅斯知名鋼琴家暨指揮普雷特涅夫率領的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將於六月初來台演出蕭斯塔可維奇《第十號交響曲》,並邀備受矚目的台灣新生代小提琴家曾宇謙同台,擔綱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獨奏。在曾宇謙心目中,普雷特涅夫是「鋼琴界的王者」,而貝多芬這首協奏曲有著「小提琴協奏曲之王」美譽,更是挑戰重重,指揮、樂團、獨奏將呈現怎樣的「王者之聲」,令人期待!
-
TSO精選 TSO Choice 激.擊—北市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
非凡卻真實 一場來自脈動的旅程
暌違十一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再度合作,將於五月下旬一起演出音樂會「激.擊」,並邀請到打擊樂訓練出身的匈牙利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領軍,讓管絃樂團與打擊樂團一起激盪火花。除了將演出伯恩斯坦《康地德》序曲、齊戈維契的擊樂二重奏協奏曲《癡迷》,更邀國人作曲家林京美、李哲藝分別創作全新樂曲《微光》與《六六大順》,讓觀眾更期待這一場由兩大樂團攜手同行的節奏之旅!
-
藝@CD
收藏一直陪在身旁 最真摯的好朋友
創立迄今邁入卅年的風潮音樂,可說是一個守在我們身旁的老朋友,無論在書店、飯店、茶藝館、生機飲食等等的店家裡,都可以聽到源自他們輕柔舒暢的樂聲。慶祝三十而立的3CD專輯,由品牌核心的三劍客楊錦聰、吳金黛與于蘇英聯手精選,除了暢談多位隨風潮成長的音樂人,還附上音檔與故事手冊,讓樂曲背後的情感,也一併傳遞。
-
藝號人物 People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何康國 為每一個缺口 冒險挑戰
曾任國內三大公部門交響樂團副團長,身兼學術研究者、藝術教育者、節目製作人等多元身分的何康國,於二月份接下了懸缺多時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重任。他說自己是一個喜歡衝鋒陷陣的人,「在人生過程中,只要發現有些缺口,就會想要冒險去突破它!」回看他的人生歷程,著實印證了他溫文儒雅外表下,有一個不畏挑戰的靈魂,他期待北市交能夠結合在地連結,回溯人文歷史,結合不同的藝術領域、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
焦點專題 Focus
無招勝有招 音樂人的俠客情懷 鄭立彬 ╳ 陳樹熙
雖說那個在課業壓力沉重的年少時代,讀武俠小說,就等於一種莫名的罪惡,然而那書中的蓋世英雄與俠義精神,卻深深地烙印在許多人的心中。鄭立彬與陳樹熙,兩人也是從那樣的經歷走來。一位是西洋交響音樂訓練出身的指揮,卻一路關心國樂發展;一位是作曲家,卻深諳交響樂團的經營,並且也指揮樂團。兩人的音樂路看似分歧卻又交疊,如今竟在武俠的世界中相遇鄭立彬為臺北市立國樂團策劃了「武俠系列」演出,其中五月的「俠客行-3D聲光環繞音樂會」就由陳樹熙一肩挑起作曲、編曲、指揮的大任。 問他們希望以什麼樣的國樂器當自己的武器?他們竟拿出自己珍藏的洞蕭與古琴,像電玩人物一樣PK了起來!問他們想要配上什麼絕世武功時,卻一致放下武器,讓音樂留在心中,無招勝有招。
-
音樂 第五屆國際長笛藝術節
首席之道 展現絕美之道
四月下旬登場的第五屆國際長笛藝術節,將以「首席之道」為名,網羅曾經在各樂團擔任過首席重要職位的長笛家,以將近兩週的時間舉辦三大協奏曲之夜、十場台北與高雄音樂會,加上講座、大師班,號召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國內外聞名遐邇交響樂團的長笛首席齊聚一堂,為長笛音樂開拓嶄新視野。
-
音樂
國樂古裝音樂劇 顛覆貂蟬既有想像
《三國演義》中的「名女人」貂蟬,被譽為中國四大美人之一,但從她流轉的悲苦命運歷程看來,她跟了誰,誰就被殺;被送到了哪裡,哪裡就發生厄運這不就是現代人說的「帶賽」嗎?北市國與全民大劇團的音樂劇《賽貂蟬》從此出發,由謝念祖編導,張大春寫詞,周華健作曲,卓文萱、黃志瑋、林俊逸、小馬等人演出,共同演繹一齣結合國樂的新版歷史喜劇。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國樂進行式 傳統新樂章
要知道一種表演藝術的蓬勃與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檢視它的實際演出。翻開三月國樂相關的演出,就會發覺單單一個月當中,質與量竟都是如此地驚人。仔細研究內容之後更將讚嘆,國樂的發展早已不是LKK茶餘飯後的消遣,這股旺盛的野心與新勢力,已經勢不可擋!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指揮
金承志 將普通的歌 唱出一道彩虹
彩虹合唱團以別具特色的戲謔歌曲與活潑演出在中國爆紅,其魅力也將在四月親臨台北。該團靈魂人物、指揮金承志也如該團演出風格一樣古靈精怪,「從小就惹怒了全世界了!」他說自己是因為「人」才愛上合唱,致力於打造忠實反映生活、不矯揉做作的作品,「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普通的日子裡,做普通的音樂、唱這些普通的歌。」但他們卻把普通的歌,唱成了一道炫麗的彩虹。
-
音樂新訊
TSO「花的絮語1936」 帶來春的信息
歌,是語言的花朵。想要表達什麼樣的心境,就會出現什麼樣的吟唱。花朵訴說的語言只有對它傾心的人懂,不論它綻放的位置在大地、在花圃,還是在人們的心中。三月,是百花盛開的季節,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以「花」作為主題,邀請日本女高音市原愛(Ai Ichihara)擔任演唱,在張佳韻的指揮下,以各式各樣的奼紫嫣紅,逼去冰冷的寒意,帶來春天的信息。 故事,從一段淒美的愛情說起。二次大戰前夕,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來到東京,孤單寂寥的留學生涯,因為有了一位日本女孩的陪伴而備感溫馨。可惜在那樣的大時代,兩人因為家庭與戰事的種種因素被迫分離。無奈的他,也只能將悲痛化為音符,以《秋菊》這首歌,記錄這份未竟的戀情。除此之外,鄧雨賢的《雨夜花》、楊三郎的《孤戀花》,在那日治時期訴說著情愛,也抒發台灣人民的心聲。日本作曲家滝廉太郎《花》、山田耕筰的《枸橘之花》等,都是藉著花語,表達情感的傑作。當然,江文也的《台灣舞曲》、郭芝苑的《三首台灣民間音樂》,更將這塊土地的芬芳昇華,以悠揚的旋律傳遞。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演出
兩場告白 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迎接這個春天,朱宗慶打擊樂團推出兩場演出企畫,一是邀請中生代華人作曲家創作全新作品的「遇見五位作曲家的真實告白」,一是集結多首貼近朱團本色的打擊樂曲的「綻放美好關係的非典型告白」,新穎的樂思與表演形式,將讓朱宗慶打擊樂團透過「告白」,深深「打」動你的心!
-
藝妙人物事
擇一事、終一生 情繫故鄉、泥土香
七八歲起就跟父親開始學陶藝,瓷林董事長林光清與泥土就是有那麼一份濃得化不開的緣分,也因此讓他深入陶藝世界,追求精緻的泥土藝術。而對美的追求不限於此,他把對藝術與家鄉土地的愛化入泥土,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創作,也把這份愛帶回家鄉,積極參與苗栗家鄉「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除了裝置藝術也邀請表演團隊到場演出,給予家鄉一份永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