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鍵之後的人生
以鋼琴師為主角的電影,通常都有精采的音樂與電影情節相伴,也映襯出琴鍵之後繁複多變的人生。十二月剛好有多部與鋼琴師有關的電影,讓你在琴音之外,再探生命的絃外之音。
以鋼琴師為主角的電影,通常都有精采的音樂與電影情節相伴,也映襯出琴鍵之後繁複多變的人生。十二月剛好有多部與鋼琴師有關的電影,讓你在琴音之外,再探生命的絃外之音。
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陳界仁,在廿年的創作生涯中,關注議題始終圍繞在歷史、政治等不對等權力關係的批判。本月推出個展「帝國邊界Ⅰ&軍法局」,藉由兩部錄像作品,分別探討「帝國意識」對他國人的歧視,與政府對人民進行集體「腦部思維能力的阻斷手術」的隱喻呈現。
Santa Barbara Bowl 位於美國加州西岸的「聖塔芭芭拉露天劇場」,座落 於風景宜人的市郊山丘下方,並以俯瞰之勢眺望不遠處的聖塔芭芭拉市區,所在位置幸運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因此本身不僅有專業的劇場可做演出,更有美麗的山 林風光可供休憩。一九三○年代因應美國就業發展管理計畫(WPA),聖塔芭芭拉郡與市政府為提供大眾多功能的戶外音樂表演場地,於是合力興建了這一座戶外 劇場,這是美國首座以手工藝風格建造的建築景觀,也是一座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位於美國加州西岸的「聖塔芭芭拉露天劇場」,座落於風景宜人的市郊山丘下方,並以俯瞰之勢眺望不遠處的聖塔芭芭拉市區,所在位置幸運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因此本身不僅有專業的劇場可做演出,更有美麗的山林風光可供休憩。一九三○年代因應美國就業發展管理計畫(WPA),聖塔芭芭拉郡與市政府為提供大眾多功能的戶外音樂表演場地,於是合力興建了這一座戶外劇場,這是美國首座以手工藝風格建造的建築景觀,也是一座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野性的變奏》與《我用鋼琴改變世界》都是年輕演奏家所寫的自傳,關注的層面和動機則迥異。但我們若是瞭解到所有的自傳既是揭露(discover),也是覆蓋(cover),或許在這兩本書裡頭會找到更多的共通點。
伴著劇情,當所有話語都無法徹底描繪出心境時,音樂就是最佳的「代言者」,而品嚐這些配樂的細膩與深刻的同時,赫然發現這些「代言者」背後的作曲家們,竟然都是帶著故事的大女孩配樂家聶琳、林慧玲與李欣芸,以他們溫柔的心與豐沛情感,用音樂寫出人間動人細膩的點點滴滴。
伊莎貝.雨蓓是今年坎城評審團主席,今年也受邀出席金馬影展。也因此,這次的影展,幾乎有個小坎城的規模,包含了近四十部今年坎城影展的影片,是精心挑選過,絕對比花十萬元買機票住宿與通行證去坎城看片來得划算。
一如本人的幽默、經常語帶雙關的機智和不停運轉的腦子,蔡國強的藝術有著詼諧、遊戲般的性格,表面上以壯觀場景奪人目光,但背後探討的卻是文化爭議、乃至於人類生存等嚴肅議題。這次在北美館的個展,卅五件新舊作當中,除了台灣民眾最為熟知的火藥爆破圖,大型裝置作品如《撞牆》、《不合時宜:舞台一》等從未在台灣展出的代表作,都將首度來台。
九月兩廳院文化沙龍以茶香茗情為一連串生活美學講座揭開帷幕,延請人澹如菊茶書院負責人李曙韻介紹台灣茶文化,分技、藝、道三層面解說,逐步探索茗香之外的茶事精神。
深受佛教薰陶的胡焱榮,整個人散發著恬靜悠揚的文人氣息,閃著慈悲的眼神,他說:「我整天的腦子都想著翡翠。」胡焱榮關心的,是翡翠創作能為人們帶來何種影響,「天與地的萬般力量,都幻化在玉石中,我也從中不斷修行。」胡焱榮說道,對於玉,他充滿了虔敬與平和,念玆在玆的,就是將滿心的凝想,費盡心力透過筆筆雕藝展現出來。
百無聊賴的世界,他們如何突破與衝撞?台灣新世代設計人聶永真的作品,被詹偉雄讚為「有一種穿透時代的透明感」,作品集《Re:沒有代表作》設計素樸,用最柔性挑釁的方式,讓讀者進入他從七年來累積的設計精髓與要意。而日本街拍大師森山大道,以強烈黑白照片風格,表現都市人孤獨冷漠但又契求與人建立聯繫的心情,《犬的記憶》是他代表性自傳書籍之一,以影像與文字表現他的強沛生命力。
不管在日本或台灣,都有廣大書迷的村上春樹,近期出版了暌違已久的長篇小說《1Q84》,再度掀起「村上熱潮」。而他書中提到的樂曲,竟也因此翻紅大賣,可見村上的影響力。但也有唱片公司貼心把村上書中羅列的各式古典曲目蒐集出版,並標註出該曲在村上作品中的出處,讓書迷可以一邊聆賞音樂,一邊踏入村上的小說世界。
第十六屆的女性影展將在十月中旬展開,今年除了有導演專題「黑珍珠─焦點影人:茱莉.黛許」介紹這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黑人女導演的六部片外,閉幕片是薛常慧導演的《藝霞年代》,則是述說有「台灣寶塚」美稱的藝霞歌舞團故事,珍貴的影像與訪談,重現了這一段被遺忘的舞台歷史。
「夏可喜當代藝術中心」自八月底開始策劃一檔「邂逅:非洲當代藝術展」,引介六位當今在國際藝壇受到矚目的非洲當代藝術家作品,展品包括攝影、裝置、複合媒材等類型,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非洲當代藝術展。
文化沙龍電影系列愈來愈精采!描述英國鄉下中年婦女蛻變為色情產業職場高手的《洞裡春光》,由領軍女性思潮、大膽犀利細膩的作家李昂開講!《洞裡春光》觸及中年女性及性的問題,李昂認為五十歲之後的女人仍然可以有許多選擇,中年女性的未來正是新時代女性思潮的關注重點之一。
攝影藝術家大衛.麥可雷克的大型攝影裝置藝術「慢舞」,從紐約來到台北「起舞」,這個作品邀請了世界上五十位來自各國的知名舞者,請他們各跳五秒鐘的舞步,延展成十分鐘的影片。透過慢動作,讓人看到非常不一樣的肢體動感,瞬間之美化為永恆。本刊特邀影舞集藝術總監陳瑤越洋專訪,請麥可雷克暢談他創作「慢舞」的想法與過程。
《台灣身體論》裡的諸多文章,呈現了當年的文化氛圍與話語特色。那也是一個相信只要掌握知識與批判力量,就可以改變社會的年代。不論是用後殖民來批判台灣漢人對原住民的建構,或是用左派觀點來解剖社區總體營造所掩蓋的社會衝突王墨林為我們揭露表象底下的真實,其犀利程度,超越當年許多人的觀察視野,現在讀來依舊讓人頻頻點頭。
福特萬格勒雖選擇與極權合作、但顧全大局的方式,以更柔軟的身段照顧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在私下默默地做他認為的該行之善,在當時或許不被世人知曉,但隨著時間的歷證,福特萬格勒的大師風範,不僅僅在錄音中以音樂顯現,也在許多音樂家的話語中永遠流傳。
在這個國際間交流頻繁的時代,跨國合作不僅僅只是製片層面擁有更大的市場,創造更多影迷,跨國合作還有著創作上的文化刺激。這個月上映的電影《臉》、上下兩集的《切Che》與《懼乳:傷心的奶水》都是跨國合作的混血電影,讓我們看見多元文化激盪下的創意。
小說家王朔,一九五八年出生,歷經動盪的中國,也曾經經商,經商讓他培養出市場的眼光,知道什麼好賣,八○年代是他創作的高峰,九○年代創作力下降,名氣卻扶搖直上,這篇文章要提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發表於一九八六年,兩年後夏鋼拍成電影,沒想到新世紀之後又有三部電影重新改編,一部是中港合資,一部是美國片,一部是韓國片。
電影看什麼?如何看電影?兩廳院文化沙龍講座進入了電影系列,影評人聞天祥以土耳其導演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榮獲去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作品《三隻猴子》Three Monkeys為引,講述導演以何種手法與風格來呈現其敘事和觀點。片名出自日本著名的「三不猿」,指三隻分別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的猴子,意喻不看、不聽與不說。
這幾年面對金融風暴的衝擊,很多台灣人都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痛苦指數偏高。怎麼樣才能得到幸福?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藍月」、「綠光」、「紙風車」,這三個美麗的名字都有著追尋幸福的本質,在台灣的影劇歷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而這三個名字來自一個宣稱自己「很幸福」的人遊走在影視、廣告、舞台之間,人稱「柯導」的柯一正。
從二○○七年迄今,「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已經連辦三屆了,台上演出的是台灣觀眾難得有機會看見的各國首席芭蕾舞者,以精湛舞技展演芭蕾經典舞碼,令人對芭蕾藝術的認識更上層樓。而這幕後的重要推手,卻是一位熱愛舞蹈、亟欲與大家分享芭蕾美好的舞蹈工作者王澤馨。
正當評論家讚譽《海神家族》為陳玉慧創作以來高峰代表作之時,陳玉慧又默默地轉向,投往更吸引她的領域瓷器與愛情。費時五年,近期出版的小說《China》探討工藝、政治、秘密、愛情、真偽,陳玉慧突破她以往慣用的女性視角,以西方男子Wilhelm第一人稱的日記體寫作。
如果每當聽到爵士樂,你總會想到泛黃的照片?黑白的電影?或是一杯陳年的白蘭地?其實爵士樂可不是老人玩的音樂,像藍調之音當年組成的Out of The Blue,成員可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卻有著高超的樂器技巧與流暢的即興演奏,現今也都成為當紅的大師級人物。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