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慶與ㄅㄛ ㄅㄧ
淑女吉娃娃,撩動剽悍舞者的柔情同時於劉鳳學新古典舞團擔任舞者,並自辦谷慕特舞蹈劇場的魏光慶,是位爽朗瀟灑的阿美族舞者,原住民天生對肢體的擅長,他全都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舞蹈中;魏光慶的舞步,撼動著觀眾的心弦;而他家中的愛犬,則撩撥著魏光慶心底的溫馨柔情。
同時於劉鳳學新古典舞團擔任舞者,並自辦谷慕特舞蹈劇場的魏光慶,是位爽朗瀟灑的阿美族舞者,原住民天生對肢體的擅長,他全都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舞蹈中;魏光慶的舞步,撼動著觀眾的心弦;而他家中的愛犬,則撩撥著魏光慶心底的溫馨柔情。
記錄姚坤君演繹《求證》的過程 《演員功課》 姚坤君著 書林出版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演員?演員的基本功課是什麼?演員要透過什麼樣的技巧與練習,才能真正細膩且深刻地詮釋劇中人物?這些問題不僅是想要從事表演工作的年輕學子,希望獲得解答,成熟演員也必須在面對不同文本時,不斷地自我探索與詰問。綠光劇團前年推出David Auburn的《求證》Proof,吳念真說,這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劇本,這劇本是成就了劇作家、爽了觀眾但絕對可以整死演員。劇中女主角姚坤君,將演出過程詳實紀錄成《演員功課》一書,透過解讀文本結構,深入分析角色的內在世界,並以實例說明演員詮釋角色時,如何透過各種練習克服表演障礙,提供演員表演時的重要提醒與參考。(廖俊逞) 攝影家許培鴻的人生大戲 《牡丹亦白》 許培鴻著 相映文化出版 青春版《牡丹亭》巡演近百場,文學家白先勇從古典召喚出的這股「美」的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崑曲藝術,同時也將崑曲帶到歷史新高點。攝影師許培鴻在白先勇的大力支持下,歷經三年的創作累積,萃取出一份最細緻的後台創作。這本影像集,每張獨一無二的照片都是感動,台上台下,從小演員到主角,從化妝到貼片,從舞台搭設到拆台,從演出到閉幕,每個畫面背後都蘊藏著許多故事。許培鴻自述,如果每張照片都代表著一齣戲,那麼後台也同時進行著許多戲碼,活生生的戲。而三年,不算長,但是三年記錄一部戲,那可是一部人生大戲。(廖俊逞) 寫他人也寫自己,桑塔格的精神自傳 《土星座下》 蘇珊.桑塔格著 陳思逸、陳耀成譯 麥田出版 集評論家、小說家和舞台劇導演於一身的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被譽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文學家,這不僅僅是由於她的聰明才智,還有她作為一
《聽見天堂》是一部關於夢想與勇氣的動人電影,在坦然面對身體上的缺陷並建立起自我認同後,進而向社會既有體制抗爭的故事。根據義大利著名盲眼電影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經歷改編而成。
得獎的這片由上揚出版發行的《莫札特鋼琴作品集》,是二○○六莫札特年的紀念專輯,陳必先的錄音作品不少,卻是首次在台灣出版發行。雖以當代曲目聞名國際樂壇,陳必先的古典曲目想必許多親聆過現場的觀眾,對她紮實、深刻的音樂語言記憶猶新。
我想像著她的戀人如何以刀斧鉤鐮尖石等利器在她身上劃下愛的印記,鮮血淋漓時再刻意塗抹沙污塵土,誘發嚴重的發炎、潰爛、結出巨大如圖騰般的疤記傷痕受難的過程是愛情的試煉,驚怖的傷口是盟誓的言宣何其暴烈的愛意表達方法與美學啊,我駭然於如此難以理解的異俗奇風,無法停止顫抖。
曾拍過多支音樂錄影帶、電視廣告、短片的導演陳宏一,是個寡言安靜的人,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司迪麥及中興百貨電視廣告等,鏡頭下犀利的影像風格,與桀傲不羈的意識形態,總是在每次出現時,讓人不能忘懷。
身為舞者,許芳宜好奇著貓的舞蹈細胞可施展到什麼程度?比如拿玩具逗貓玩,看低調可以旋轉幾圈,可以跳到多高,或是一時興起抱起貓咪轉圈跳舞,再把微微頭暈的貓兒放下來。「牠的脊椎怎麼可以這麼彎?牠幹嘛把自己折成這個樣子?」貓咪的柔軟度和百種姿勢,常令芳宜發出驚嘆的疑問。
這隻貓,愛把自己的心情喵喵喵報告給主人聽;這個指揮家,聽遍了從歌劇到管絃樂的聲響層次,他回家專注著,傾聽貓咪跟他說些什麼身為國台交管樂團常任指揮、天使之翼管樂團團長的王戰,與太太方宇俐養了一隻善解人意的撒嬌貓毛毛。
「寵物會和人產生很特別的情感,我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棄養寵物」,范瑞君從怕貓,變成愛貓。她也深信人類本能上可以適應貓,她從最初需兩個月貓毛過敏適應期,最近新貓進家門,她過敏個幾天就能適應了。而她媽媽從原來的排斥,現在看到貓跳上桌,會喝斥別人:「東西拿開,貓要坐這!」
追踏Hip Hop的地球軌跡 《嘻哈星球筆記》 派崔克.尼特著 何穎怡譯 商周文化出版 流行音樂來來去去,有的蔚為風潮,有的萎縮,有的持續演化,有的消失。作者是一位出身英國郊區的中產階級白人青少年,卻在八○年代中期一頭栽進嘻哈的世界。他踏遍美國、日本、非洲、義大利、巴西,為了尋找嘻哈的本質。這段朝聖之旅,帶人探索嘻哈到底是什麼樣的工具,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穿梭衍生。本書榮獲二○○四年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將嘻哈的文化資本及革新潛能生動道來。(周倩漪) 近距離閱讀鋼琴家與俄羅斯音樂 《音樂是我此生的使命-普羅特涅夫組曲》 陳效真著 音樂時代出版 《音樂是我此生的使命-普羅特涅夫組曲》是第一本完整的普羅特涅夫前傳,也是第一本由作者陳效真多年近距觀察,全面剖析探討其人與其藝術的著作。文章由俄羅斯文化觀點出發,並提出個人獨到的深刻觀點。書後的附錄更見作者用心的依年代排列普羅特涅夫的大事記、作品、演出曲目、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重要鋼琴家師承表、俄羅斯重要樂團簡介、歷屆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得獎人及普羅特涅夫唱片、影音一覽,成為一本兼具傳記與俄羅斯音樂的索引。(李秋玫) 從舞踏的誕生到後現代美學 《日本暗黑舞踏:前現代與後現代對闇暗舞蹈的影響》 蘇姍.克蘭著 陳志宇譯 左耳文化出版 日本舞踏的詭異肢體、奇魅氛圍總是令人
《圖雅的婚事》是以蒙古草原為背景、充滿戲劇性與荒謬性的改嫁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繼張藝謀的《紅高粱》之後,睽違二十年,在今年的柏林影展上,再度為中國電影拿下一座金熊獎。
阿爾瑪.馬勒年輕時在作曲上所展現的熱情與天分,曾讓她的作曲老師策林姆斯基為之著迷,然而嫁給馬勒後,阿爾瑪在音樂上的才華也因身邊這位超級巨星而顯得黯然失色,導致旁人也忽略了她的音樂作品。
她們找我攀談,央求當我的模特兒,希冀可以換些零錢、糖果。嘴裡嚼咬著小樹枝(那是她們的零嘴),剛發育的胸部美麗小巧,三人搭肩拉著斑爛的方巾一起行走、轉身、說話與戲耍,瀾漫天真。
在流行音樂界裡無人不曉的製作人姚謙,曾經監製譜詞過的唱片大碟不計其數,包括王菲、辛曉琪、李玟、林憶蓮、蕭亞軒、劉若英等歌手的多張專輯,每一張的專輯中的歌曲都包含了姚謙自己譜的詞,而這些字語,更深刻烙入每一對時代兒女的腦海中,究竟這些記錄人們澎湃情感的文字,是由姚謙的哪一部分而來,總令為詞曲屢屢動容的人們所欲探知的。
明霞歌劇團在四月初台北市中山堂公演《世間只有情難訴》,當家小生巫明霞(小明明)登台演出,資深戲迷們看她扮唐伯虎的風流倜儻,年輕一輩的觀眾就靠明星兒子施易男站台拉攏了。當代年輕人已經很少人知道,小明明在三、四十年前曾是轟動全台的歌仔戲小生、台語片巨星,演技和名聲只有楊麗花能和她相提並論。
十餘年的音樂教師、政治的風雲人物,卸任彰化縣長後的翁金珠學開車、學陶藝、學電腦,還當了咖啡館的主人,經營得有聲有色!而陪伴在她精采的每個階段中,最甜密也最溫暖的,是台灣樂壇活躍的作曲家兒子劉學軒!
身為雲門首席舞者的邱怡文,平日的排練工作已經相當繁重,若遇上公演,甚至需要半年出國表演,而面對著這一切的壓力的邱怡文,回到家之後與寶貝女兒的相處,就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身心平衡與快樂來源。
維也納「蔬菜管絃樂團」創團宗旨在於以蔬菜達到一般樂器不可及的聲響,演出時十位團員身穿黑色服裝,手執各種蔬菜樂器,演出獨特的蔬菜聲響。這張錄音乍聽之下,與一般電音作品沒有太大不同,但仔細一聽,的確可聽到更多具「真實感」的聲響。
走出文化的知趣 《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 邱坤良著 九歌出版 本書收錄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多年來對於藝術展演、空間、生活與戲劇、儀式、社區活動的討論文章,皆來自他個人對當前台灣文化的體驗。這些經驗帶有濃厚的時間空間移動概念,此又與青少年時期的遊戲趣味有關。邱坤良在自序中說:「就拿『走路』這件事來說,不但是行動的目的,也是過程光是從家裡到學校這一段路,我就『開發』出十種以上的行進路線藉著巷弄間的穿梭,走過每家每戶的正廳、有時還繞過後門,近距離接觸到每戶人家的『底層』生活,看到沒有『展演』準備的『主角』們。」就憑著這種精神,移動視點的文化知趣油然而生,這不僅是風景與時空的移動,亦是身份與思維觀點的移動。(周倩漪) 舞台劇語言刻畫愛情另類面貌 《布萊希特的情人》 賈克-皮耶.阿梅特著 繆詠華譯 時報出版 本書為第一百屆(二○○三年)龔固爾文學獎得獎作品。一九四八年,流亡多年的德國名劇作家布萊希特重返柏林,表面上受到祖國歡迎,成為各種聚會風光人物,暗地裡卻被東德政府監視。小說以獨特的舞台劇般白描語言,從現實與內在的張力中,刻劃出愛情的另一種面貌。評審讚譽:「一部精心醞釀的成熟作品,完美地將德國文化、戲劇、獨特的女性等等融於一爐。」(周倩漪) 穿透高聲線的美麗偉大 《紐約時報嚴選-100張值得珍藏的歌劇專輯》 安東尼.托馬西尼著 林宏宇、陳至芸、楊
改編自王爾德作品《溫夫人的扇子》,《美麗誘惑》將場景從十九世紀的倫敦拉到廿世紀二、三○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也盡量沿用原著對白,保留了王爾德遣詞用字辛辣直接的特色風味。
藝術家的咖啡物語 專訪 徐伯年 劉振祥 陳淑杏 一本藝術經 陳綺貞 在劇場裡發現節制的自由
我看著倒插在胡楊枝幹間的寶特瓶垃圾,結舌瞠目這裡曾有人行經,距離遺址門口應該不遠我為自己找到回去路慶幸,但又看著周邊迤邐的破碎陶片,怒意難掩那些極可能是魏晉時代留下的庶民生活遺蹟啊,我無法置信眼前的殘酷破壞。
從參與演出概念音樂劇《地下鐵》到與多位表演藝術工作者合作跨界演場會「Pussy Tour」,創作歌手陳綺貞一次次地發現相異於單純音樂表演經驗的美好與趣味。形容自己本是「在台上抱著吉他的時候,常是個動彈不得的人」,在劇場訓練中,找到對自己身體的「再發現」,而且看到劇場人在節制的範圍內找到自己的自由,她也發現自己正是在有節制的狀態中才能找到更多自由的人。
十方樂集成團超過十年,期間對於台灣的現代音樂推動,耕耘可謂不容小覷,而背後的精神領袖,正是總監徐伯年,他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努力為台灣的樂壇注入新生命,而在十方樂集內的咖啡館,更是台灣一代作曲家們聚會交流場所,徐伯年的十方樂集,擁有愛樂者最美的人文咖啡風景。
為雲門舞集、國立交響樂團等知名表演團體留下一幅幅記錄影像的攝影師劉振祥,是忠實傳遞人文脈動的專業影像工作者。作為一個對環境社會都有深刻感知的紀實攝影師,劉振祥不僅在藝文領域上,也在社會風貌的觀察上,屢屢站穩冷靜的腳步,按下次次的生命快門;在灌溉自己的工作與創作同時,劉振祥的工作室天天都滿溢著咖啡香,暖暖的窩心味道,開啟每一次觀看的心眼。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