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雅的婚事》 寫實又荒謬的大漠人生
《圖雅的婚事》是以蒙古草原為背景、充滿戲劇性與荒謬性的改嫁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繼張藝謀的《紅高粱》之後,睽違二十年,在今年的柏林影展上,再度為中國電影拿下一座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是以蒙古草原為背景、充滿戲劇性與荒謬性的改嫁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繼張藝謀的《紅高粱》之後,睽違二十年,在今年的柏林影展上,再度為中國電影拿下一座金熊獎。
阿爾瑪.馬勒年輕時在作曲上所展現的熱情與天分,曾讓她的作曲老師策林姆斯基為之著迷,然而嫁給馬勒後,阿爾瑪在音樂上的才華也因身邊這位超級巨星而顯得黯然失色,導致旁人也忽略了她的音樂作品。
她們找我攀談,央求當我的模特兒,希冀可以換些零錢、糖果。嘴裡嚼咬著小樹枝(那是她們的零嘴),剛發育的胸部美麗小巧,三人搭肩拉著斑爛的方巾一起行走、轉身、說話與戲耍,瀾漫天真。
在流行音樂界裡無人不曉的製作人姚謙,曾經監製譜詞過的唱片大碟不計其數,包括王菲、辛曉琪、李玟、林憶蓮、蕭亞軒、劉若英等歌手的多張專輯,每一張的專輯中的歌曲都包含了姚謙自己譜的詞,而這些字語,更深刻烙入每一對時代兒女的腦海中,究竟這些記錄人們澎湃情感的文字,是由姚謙的哪一部分而來,總令為詞曲屢屢動容的人們所欲探知的。
明霞歌劇團在四月初台北市中山堂公演《世間只有情難訴》,當家小生巫明霞(小明明)登台演出,資深戲迷們看她扮唐伯虎的風流倜儻,年輕一輩的觀眾就靠明星兒子施易男站台拉攏了。當代年輕人已經很少人知道,小明明在三、四十年前曾是轟動全台的歌仔戲小生、台語片巨星,演技和名聲只有楊麗花能和她相提並論。
十餘年的音樂教師、政治的風雲人物,卸任彰化縣長後的翁金珠學開車、學陶藝、學電腦,還當了咖啡館的主人,經營得有聲有色!而陪伴在她精采的每個階段中,最甜密也最溫暖的,是台灣樂壇活躍的作曲家兒子劉學軒!
身為雲門首席舞者的邱怡文,平日的排練工作已經相當繁重,若遇上公演,甚至需要半年出國表演,而面對著這一切的壓力的邱怡文,回到家之後與寶貝女兒的相處,就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身心平衡與快樂來源。
維也納「蔬菜管絃樂團」創團宗旨在於以蔬菜達到一般樂器不可及的聲響,演出時十位團員身穿黑色服裝,手執各種蔬菜樂器,演出獨特的蔬菜聲響。這張錄音乍聽之下,與一般電音作品沒有太大不同,但仔細一聽,的確可聽到更多具「真實感」的聲響。
走出文化的知趣 《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 邱坤良著 九歌出版 本書收錄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多年來對於藝術展演、空間、生活與戲劇、儀式、社區活動的討論文章,皆來自他個人對當前台灣文化的體驗。這些經驗帶有濃厚的時間空間移動概念,此又與青少年時期的遊戲趣味有關。邱坤良在自序中說:「就拿『走路』這件事來說,不但是行動的目的,也是過程光是從家裡到學校這一段路,我就『開發』出十種以上的行進路線藉著巷弄間的穿梭,走過每家每戶的正廳、有時還繞過後門,近距離接觸到每戶人家的『底層』生活,看到沒有『展演』準備的『主角』們。」就憑著這種精神,移動視點的文化知趣油然而生,這不僅是風景與時空的移動,亦是身份與思維觀點的移動。(周倩漪) 舞台劇語言刻畫愛情另類面貌 《布萊希特的情人》 賈克-皮耶.阿梅特著 繆詠華譯 時報出版 本書為第一百屆(二○○三年)龔固爾文學獎得獎作品。一九四八年,流亡多年的德國名劇作家布萊希特重返柏林,表面上受到祖國歡迎,成為各種聚會風光人物,暗地裡卻被東德政府監視。小說以獨特的舞台劇般白描語言,從現實與內在的張力中,刻劃出愛情的另一種面貌。評審讚譽:「一部精心醞釀的成熟作品,完美地將德國文化、戲劇、獨特的女性等等融於一爐。」(周倩漪) 穿透高聲線的美麗偉大 《紐約時報嚴選-100張值得珍藏的歌劇專輯》 安東尼.托馬西尼著 林宏宇、陳至芸、楊
改編自王爾德作品《溫夫人的扇子》,《美麗誘惑》將場景從十九世紀的倫敦拉到廿世紀二、三○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也盡量沿用原著對白,保留了王爾德遣詞用字辛辣直接的特色風味。
藝術家的咖啡物語 專訪 徐伯年 劉振祥 陳淑杏 一本藝術經 陳綺貞 在劇場裡發現節制的自由
我看著倒插在胡楊枝幹間的寶特瓶垃圾,結舌瞠目這裡曾有人行經,距離遺址門口應該不遠我為自己找到回去路慶幸,但又看著周邊迤邐的破碎陶片,怒意難掩那些極可能是魏晉時代留下的庶民生活遺蹟啊,我無法置信眼前的殘酷破壞。
從參與演出概念音樂劇《地下鐵》到與多位表演藝術工作者合作跨界演場會「Pussy Tour」,創作歌手陳綺貞一次次地發現相異於單純音樂表演經驗的美好與趣味。形容自己本是「在台上抱著吉他的時候,常是個動彈不得的人」,在劇場訓練中,找到對自己身體的「再發現」,而且看到劇場人在節制的範圍內找到自己的自由,她也發現自己正是在有節制的狀態中才能找到更多自由的人。
十方樂集成團超過十年,期間對於台灣的現代音樂推動,耕耘可謂不容小覷,而背後的精神領袖,正是總監徐伯年,他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努力為台灣的樂壇注入新生命,而在十方樂集內的咖啡館,更是台灣一代作曲家們聚會交流場所,徐伯年的十方樂集,擁有愛樂者最美的人文咖啡風景。
為雲門舞集、國立交響樂團等知名表演團體留下一幅幅記錄影像的攝影師劉振祥,是忠實傳遞人文脈動的專業影像工作者。作為一個對環境社會都有深刻感知的紀實攝影師,劉振祥不僅在藝文領域上,也在社會風貌的觀察上,屢屢站穩冷靜的腳步,按下次次的生命快門;在灌溉自己的工作與創作同時,劉振祥的工作室天天都滿溢著咖啡香,暖暖的窩心味道,開啟每一次觀看的心眼。
豎琴家陳淑杏不僅在專業上閃耀發光,她更在生命中尋求美好的事物,以求將感動的時刻,內化成她優雅琴音的豐富內涵,所以陳淑杏除了豎琴外,也由跳舞、旅行來觀看人生,而每天不能忘的咖啡,更帶著她體驗生命,一步步臻向完美藝術的最高峰。
NAXOS/金革發行 繼去年林昭亮的《韋瓦第四季》錄音之後,NAXOS又再接再厲發行了他與大提琴家范雅志合作的協奏曲專輯。這是台灣作曲家金希文所寫《小提琴與大提琴之雙協奏曲》和《福爾摩沙四季》的世界首次錄音,雖然兩首曲子都充滿了現代音樂色彩,但蘊藏著難以言喻的詩意,就像作曲家自己所說的:「風的聲音、樹的氣味、暮靄的美麗、我孩子歡暢的笑聲」在反覆聆聽中越能領略其奧妙之趣。台灣作曲大師為台灣譜曲,再由台灣絃樂名家詮釋,直叫人不愛台灣也難啊!(林伯杰) 《玫瑰人生》電影原聲帶 回味琵雅芙的歌聲魅力 EMI發行 你也許不熟悉法國傳奇女伶琵雅芙(Edith Piaf),但你一定聽過香頌歌曲〈玫瑰人生〉。這部柏林影展開幕片讓你感嘆她的悲苦一生,這張原聲帶也透過女歌手Jil Aigrot的再詮釋,帶你重新回味琵雅芙的歌聲魅力。Aigrot的歌喉實在太棒了,精采呈現琵雅芙那種直率不矯情的嗓音,再加上錄音的空間感,那種「歷經滄桑一美人」的韻味油然再生。十八首琵雅芙歌曲加上九首英國配樂家Christopher Gunning的原創配樂,可說是近年來最值得收藏的電影原聲帶。(林伯杰)
《語言魔法師莎士比亞》 領你踏入莎翁世界 姜葳 著 圓神出版 噓,那邊窗戶透出什麼光? 東方日光,是太陽茱麗葉! 她的明眸在夜空會光耀穹蒼, 使鳥雀以為白晝而歌唱。 ──羅密歐 詩句出自莎士比亞(1564-1616),西方文學史上最具原創力的作家。莎士比亞早期吸收羅馬作家技法,後期吸納希臘作家的意境。本書為進入莎翁世界的入門讀物,精采片段以中英對照讓讀者更能領略其創作世界。作者姜葳綜合莎士比亞作品、生平時代背景,加上近年面世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另加入Harcourt, Brace, and World出版《莎士比亞全集》裡的介紹,組成本書內容。內容包括莎士比亞的身世和家庭,作品如歷史劇、喜劇、悲劇、長詩和商籟集,瞭望當時文學環境例如同代劇作家和戲班及來自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深入淺出地呈現莎士比亞其人其文及藝術社會脈絡。(周倩漪) 《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體驗極簡空間的詩意 李清志 著 大塊文化出版 極簡建築師安藤忠雄擅以簡單的幾何形建築,來表達日本人的生活精神。他說所謂建築,必須把「隨著時間改變而移動的光影、吹過的風所攜帶的味道、響遍建築裡頭的人們交談聲、在周邊漂浮的空氣對肌膚的觸感」一同考慮進去。作者李清志造訪安藤忠雄在直島、大阪、京都、廣島等地的作品,重新體驗建築的時間空間意涵、出口即是入口之奇異動線。建築師巧妙運用大自然元素,讓心安頓,讓性靈洗滌,大師的建築詩意令人感到撫慰與讚嘆。(周倩漪) 《達文西的筆記本
今年柏林影展開幕片《玫瑰人生》說的正是琵雅芙四十八年的傳奇一生,儘管她的聲音早成為一個時代的註記、法國的驕傲。《玫瑰人生》是她的經典歌曲,也被用來當這部描述她人生故事的電影片名,但她的人生真如玫瑰紅艷,還是如蓬草飄萍?
近百年前斯文.赫定划著獨木舟穿越碧綠的蘆葦蕩進入樓蘭啊,我看著死去的胡楊枝幹,以為滅絕的羅布大魚激躍跳出水面。像著了魔般,我為斯文.赫定的文字魅惑牽引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大漠風中有呼喊聲,頻頻叫喚我的名。
談到搖滾,伍佰洋溢自豪的光彩,雖然潔癖與純粹貫穿他的音樂和攝影,然而他堅持音樂是音樂,攝影是攝影,前者是創作,後者是生活興趣。他相當坦白,說寫歌十幾年早就技術純熟,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而攝影,「還搞不大懂是怎麼回事」,不想把拍照當成事業,不要有包袱,想幹嘛就幹嘛。「我不是以技術為取向的人。拍照時,有種心靈休憩感,像是救贖,那其中彷彿有真理存在。」
近來到兩廳院欣賞表演的觀眾,應該已經眼尖的發現到The One人文聚場的亮眼進駐。位於戲劇院一樓的The One,為一處結合美食、設計空間與藝文講堂的新複合商店,執行長劉邦初由電子業轉戰創意產業的勇敢尋夢過程,不禁令人欽佩與激賞。
抱著玩遊戲的心態,王世信說:「我穿衣服的哲學就是娛樂自己,娛樂別人,」喜歡從所有的細節去玩,小至袖釦大至髮型,「穿牛仔褲太無聊,我就會配上大頭皮帶,要不然就是在褲子上貼鑚,一點細節就有小小挑逗樂趣。」打扮的實驗樂趣很迷人,但感覺自在最重要。
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故鄉室內樂團一員的小提琴家李宜錦,充滿了溫柔婉約的氣質,在台上以精湛琴藝征服聽眾耳朵的她,優雅簡單的表演造型更是讓人目不轉睛。正式演出服雖因配合樂團整體多以黑色為主,但擅於搭配的她總能以巧思變化出新穎面貌。正值新婚的她,上台因演奏不能戴耳環,但總不忘戴上老公送的項鍊,她甜蜜一笑:「因為這讓我有安心感。」
還有誰比用身體創作的舞者,對穿在皮膚上的服裝更為敏感的呢?雲門舞者蔡銘元除了對服裝的要求除了要舒服,視場合穿著更是一門學問。在台灣無暇購物,出國巡演就成了他置裝的良機,以smart casual為穿衣原則的他,更把衣服當做旅行的回憶。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