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ice
生活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西曆年初始,農曆舊年將過, 才交換完聖誕禮物,又要採辦年貨, 剛領了年終,卻得準備紅包。 新舊交替之時,免不了朋友相約、親戚團圓, 聚首忘年之際,少不了酒食飲宴、音樂八卦。 如何在喧鬧之中交心聊天? 如何讓與會賓客盡興而歸? 不研究不知道, 辦趴的守則還不少? 且由劇場知名的Fa家小酒館老闆帶頭分享, 聽跨足美酒與音樂兩大領域的歐頭現身說法, 看王永宏累到極限、爽到好眠的驅魔儀式, 學影評人貧窮男勞力費心,免錢辦派對!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辦趴如演出 人、地先決

Great Party 的三W五守則(I)

要成就一場好PARTY,跟所有的事情一樣,都須「天時,地利,人和」,當主人的精心安排,人員邀請妥當,地點細挑敲定,酒食妥貼上桌,一場PARTY就成功了嗎?喔不,一場好PARTY如同一場即興好演出,如何讓現場氣氛熱絡、人員賓主盡歡,箇中巧妙,讓我們的藝文界辦趴達人,為你道來

文字|陳茂康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儀式不能少 信任最重要

Great Party 的三 W五守則(II)

有對的地點對的人,PARTY中發生了什麼,左右了你這一夜(這一生?)。有主題、有節目,讓與會者一刻不得閒,杯觥交錯中,或笑意滿屋,或沉浸感動。氣氛佳、風光好,也別忘了行止得宜,有為有禮。一次美好的聚會打造美好的一夜,也可能鋪陳美好的一生,好聚好散,為了下一攤「明日的聚會」

文字|陳茂康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劇場開趴驅魔 旺年也忘年

牯嶺街小劇場的「驅魔記」年終趴

對劇場人來說,牯嶺街小劇場行之有年的「驅魔記音樂會」,可說是相當有代表性的業界PARTY,場館人員用心精選「年度演出」並且頒獎,邀請外租團隊一起同歡,加上比一般尾牙場更精緻的現場演出,充滿劇場特色與溫馨的聚會,邀請大家一起驅魔祈福,迎向未來!!

文字|陳茂康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動物的秀場 搬演台灣四十年

筆下以貓狗隱喻人類,以鳥瞰視角呈現人間的蘇旺伸,近期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動物莊園:蘇旺伸四十年繪畫展」,匯集了一百餘件作品和手稿,展出一九七○年代末迄今各階段代表作,及五件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新作。以「動物莊園」為名,除了反映蘇旺伸的題材特色,也讓人聯想到喬治.歐威爾的諷刺小說《動物農莊》,讓人循著作品的軌跡,也回顧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種種變化。

文字|吳垠慧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了解台灣,從電影開始

在觀察評述之外,《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作者野島剛還訪問了多位電影人,囊括台灣各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讓讀者能夠了解作品背後的思考脈絡,也為這段國片從顛簸中站穩的歷史留下珍貴資料。本書既是認識台灣的入口,又像一面鏡子,回顧之餘,我們也藉此看見他人如何「看見台灣」。

文字|孫得欽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我的戲劇自傳——千把利刃(1974~1983)

《蜷川幸雄:千刃千眼》精選書摘

「假如觀眾席裡坐著一千名青年,他們手裡就等於握著一千把利刃。我想,我得打造一個足以對抗千把利刃的舞台。那就是我的使命。」從前衛小劇場崛起,後轉入商業劇場,打造出日本劇壇瑰麗風景的導演蜷川幸雄,如是描述自己的舞台創作。執導題材從莎士比亞、希臘悲劇到日本劇作與文學,蜷川的舞台豐富多元,融入日本傳統文化與歌舞伎表演的呈現如曾來台演出的《米蒂亞》、《哈姆雷特》,皆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摘自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近日出版之《蜷川幸雄:千刃千眼》,讓讀者一探蜷川從前衛劇場轉換到商業劇場時的心路歷程。

文字|蜷川幸雄、詹慕如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我的異國故鄉

出國工作、駐村留學,或許並不盡如想像中浪漫, 人在江湖、冷暖自知,創作也因此有了新的啟發。 在異國體會生活,在他鄉尋得原鄉, 融入當地也客觀觀察。 甫從巴黎駐村回台的舞者林祐如、 狠主流多媒體劇場導演周東彥、 樂興之時創辦人指揮家江靖波, 記述他們在遠方歷經的點點滴滴。 那些變與不變的曾經、重拾的熱情、千里相遇的知音, 已銘刻於心、內化成了部分的自己。 在陌生城市裡再次成長, 那是他們在異國的故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江靖波 在塞薩洛尼基,友情相伴

在塞薩洛尼基的日子,讓江靖波的生命有了啟發,其中也包含他從未意識到的部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竟能如此深刻且溫暖。「我在那裡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熱情,一種很特殊的互助包容,像一個大家庭。他們不太會把人分類,或是讓人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在衡量你的能力,不管是經濟實力或文化程度。」對於這麼一個來自台灣的陌生指揮,那位首席小提琴手與其他團員也都敞開心胸,一旦接納就毫無保留。

文字|陳茂康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林祐如 在巴黎,徹底放空

「雖然內心很封閉、很複雜,在巴黎看著天空,卻能得到那種開闊的感覺,跟花蓮很像。」家鄉或許就是難免會在生活的混亂之中,想要回去待著的地方。從這次之後,那地方是鳳林、也可以是巴黎。林祐如說:「在那裡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雲,我從來沒有看一個東西看那麼久。」好像一種奇妙的復原療程,看著天空,有些東西也慢慢歸位了。

文字|陳茂康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物之軌跡的烙印

以仿製考古文明遺跡來創作的涂維政,在這次「身體軌跡的皺褶」個展中,將孩子的玩具,自己的電子產品、拆解的健身器材零件、畫框、工業產品廢棄物等物件,以類似印章壓印凹模的方式,壓印在油土泥版上,展示當代消費文化存在過的痕跡。每次都投入大量勞力在一連串繁複的媒材轉換過程中,涂維政也試圖透過身體的勞動性,打造視覺的物質性呈現,回歸視覺藝術的古典價值。

文字|吳垠慧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現場聽不夠 讓你帶回家

在古典音樂「唱片」市場舉世哀鴻,雲端串流稱霸的當下,許多知名樂團堅守實體產品,紛紛發展自有品牌,而台灣的NSO,也不吝於把現場演出與專場灌錄的音樂留在唱盤上,最近除了推出雙CD專輯《世紀交響》,更與NAXOS合作灌錄了金希文的《台灣交響曲》與大提琴協奏曲,可以讓樂迷重溫聆賞回憶,也聽見NSO的魅力。

文字|李永忻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看的是電影,照出的是心境

電影吸引我的從來不是因為情節,「重看」只是第二次進入同一部電影的世界的籠統說法。以上次在台北兩日內看了兩次《聶隱娘》為例,前一日與後一日,我所看見的其實是一個銀幣的兩面。如果沒有第一天讓人物與結構搭起了「前廳」,第二天,就不會有「後堂」的風景供我來去自如地蹓躂時細賞。

文字|林奕華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手老爸育兒經

預產期就在這一兩週,原先約好了要談「想像中的孩子」, 沒想到一早看信,竟發現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到來。 看著喜孜孜的人父, 我們永遠不知道當初的想像,跟真實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無論寶寶如何意外翻攪來自己的人生, 從此刻起,比自己重要的,也許是孩子的人生。 如果說媽媽是上天派來照顧小孩的天使, 那麼導演、舞者、演奏家,又是如何當爸爸的? 不過不管答案是什麼, 家中的小太陽,永遠是創意的泉源。 都說藝術家愛做夢了,小人兒,更是他們想像的開端。 鴻鴻、吳義芳、黃堃儼,牽著大小寶貝出遊, 三位「老」爸的育兒經,開念啦!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手老爸育兒經

鴻鴻 「然後,我從後面抱著媽媽,在這裡生下你」

約訪時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訪問前兩天被告知:「生了!」讓我們有機會與導演鴻鴻一起透過螢幕,看著他初生的寶寶,談他如何準備並迎接孩子的到來。鴻鴻與妻子選擇「居家生產」,讓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來到人間;為孩子取名「樂天」,期待他親近自然,在自然中長大。於是這個三人三貓一家庭,就此成形,踏上人生新旅程

文字|陶維均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手老爸育兒經

吳義芳 「你可以哭出來,沒關係……」

四十八歲才當爸爸,資深舞者、「風之舞形」舞團藝術總監吳義芳的四歲兒子,跟他一樣好動愛「舞」。他為了讓兒子有充裕的活動空間,從竹圍遷居三峽,社區的遊戲室就是他倆開心玩身體遊戲的地方,父子倆玩得瘋,外人看來膽戰心驚,吳義芳卻說他從小教孩子「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要評估能不能承受後果。」、「自己安全自己顧」,讓孩子自己飛翔

文字|陳淑英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手老爸育兒經

黃堃儼 「喔~你就是那個出國的爸爸喔!」

結婚十五年,原以為就要與另一半「頂客」一生了,老天卻突然賜給打擊樂演奏家黃堃儼最甜蜜的負擔!妻子懷胎、女兒降生的過程雖曲折,但寶貝降生在這個家裡,卻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家一起來」照顧,而繁忙的爸爸則盡量陪伴,在家時女兒要玩什麼樂器都陪玩,不在家也透過科技遠端遙控。黃堃儼談到女兒的未來:「十八歲有人要,就趕快把她嫁掉,這樣我們才來得及看得到。而且不准嫁出國、不要南部,未來另一半最好是住家裡附近」

文字|李秋玫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兔子洞的奇異之旅 混種的藝術新感知

刻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兩項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與「索多瑪之夜」,作品均兼融表演、聲響和視覺,還有科技元素。蕭淑文策展的前者邀請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創作,在現場互動中營造作品意義;後者由與劇場界互動頻繁的王俊傑主持,作品《索多瑪之夜》是「一場十五分鐘的表演,卻沒有演員」,討論的是「藝術要做什麼」。

文字|吳垠慧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