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察評述之外,《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作者野島剛還訪問了多位電影人,囊括台灣各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讓讀者能夠了解作品背後的思考脈絡,也為這段國片從顛簸中站穩的歷史留下珍貴資料。本書既是認識台灣的入口,又像一面鏡子,回顧之餘,我們也藉此看見他人如何「看見台灣」。
台灣電影自一九八、九○年代盛極轉衰,接著歷經了漫長的冰河期,在電影產業年年萎縮的困境中,仍然有電影人默默耕耘,努力突破僵局,偶爾迸出零星的火花,期間蓄積的能量終於在二○○八年的《海角七號》一口氣爆發,國片市場初露曙光。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一書的作者野島剛,是一名日本記者,著有多本與台灣歷史、社會相關的作品,他在二○○七年至二○一○年間駐台,正好見證了這股國片現象。也正因近年國片與觀眾之間重新建立了連結,各種題材、觀點的電影陸續推出,作者認為這是認識台灣歷史與當代文化的最佳途徑。本書主旨不在於評析電影本身,而是以這股「國片熱潮」為透鏡,觀察台灣的社會脈動。
緊扣社會矛盾
台灣近代糾結的歷史變遷與社會衝突,處處是電影題材。書中鎖定二○○七年至二○一四年上映的台灣電影,整理出與台灣整體狀況有所連結的多項主題。
日本與台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站在此交界處的作者,第一個切入的就是引領國片鳴槍起跑的《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接連執導或監製的三部作品都聚焦在台日關係,電影中尋求的是彼此理解,但仍惹來「媚日」或「反日」等荒謬批判與爭辯,足見這確實是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所在。另外還有《軍中樂園》觸及國民黨撤退來台造成的時代傷口、省籍問題;《不能沒有你》、《白米炸彈客》、《郊遊》突顯了貧富懸殊等經濟問題底下的人民處境;《看見台灣》這類紀錄片則赤裸呈現自然環境遭人為破壞的情形,其影響力甚至牽動了整個社會的風向。
紀錄片的亮眼表現尤為值得一提,作者認為台灣是紀錄片的寶庫,可以探討、揭露的題材極為豐富,甚至在戲院上映也偶有佳績,在日本這是罕見的。而台灣導演積極參與社會議題,言行受到社會關注,這點也與隱身於產業中的日本導演處境不同。
突顯台灣特色
除了敏感、尖銳的議題以外,野島剛也歸納出許多台灣電影中呈現的軟性文化特色。他觀察國片復甦現象,認為本土意識抬頭是一重要因素。早期在「反攻大陸」的前提下,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並不受到社會重視,即使反攻無望,政府主導的教育體系仍長期活在祖國幻想之中。
二○○七年的《練習曲》,掀起單車環島風潮,此外還有多部與環島有關的電影。「環島」是台灣特有的活動,距離適中,可以飽覽台灣不同地區的自然美景,認識許多平時少有機會造訪的鄉鎮。在作者眼中,這就是一種重新認識故鄉的行動。另外,像是《總鋪師》的飲食文化、《父後七日》的殯葬禮俗等,都呈現了台灣極具特色的面向,由外國人眼光看來,尤其如此。例如台灣喧鬧的喪禮,就與日本大相逕庭。
在觀察評述之外,作者還訪問了多位電影人,從侯孝賢、魏德聖到九把刀,囊括台灣各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讓讀者能夠了解作品背後的思考脈絡,也為這段國片從顛簸中站穩的歷史留下珍貴資料。本書既是認識台灣的入口,又像一面鏡子,回顧之餘,我們也藉此看見他人如何「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