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兩項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與「索多瑪之夜」,作品均兼融表演、聲響和視覺,還有科技元素。蕭淑文策展的前者邀請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創作,在現場互動中營造作品意義;後者由與劇場界互動頻繁的王俊傑主持,作品《索多瑪之夜》是「一場十五分鐘的表演,卻沒有演員」,討論的是「藝術要做什麼」。
「愛麗絲的兔子洞」「索多瑪之夜」
即日起~2016/1/10 台北市立美術館
INFO 02-25957656
介於展覽和表演形式的「混種藝術」發展半世紀以來,創作者持續注入各種藝術基因,混血出當代藝術新樣貌,有時難以歸類。蕭淑文策展的「愛麗絲的兔子洞」和王俊傑主持的「索多瑪之夜」同時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推出,兩展作品均兼融表演、聲響和視覺,及科技元素,部分作品邀請觀眾和創作者一起打造新的身體和語言邏輯,從不同視角感知身體和觀看生活。
廿世紀中葉,被歸屬於觀念藝術、身體藝術等範疇的創作者們,已試圖總合繪畫、身體表演、音樂於一件作品的思考中,這種藉由混種形式拓展、改變了自古以來視覺藝術具有的物質特性,也打破藝術分類間的藩籬。雖說混種已非藝術形式上的創新,然,這樣的作品在仍以視覺為導向的台灣的美術館裡發生,仍具有某種挑戰性。
現場、互動、情境
「在戲劇界,談話已被認同是『作品』,在美術館是否也能成立?」耿一偉在「愛」展拋出這項命題,他依藏傳佛教的大學問高僧「拉然巴格西」問談形式,設計了《拉然巴在美術館》,規劃三場現場對談,民眾可從臉書即時互動,或在如電視政論節目似的展覽現場,與伍至學、史偉民、龔卓軍、沈清楷及賴賢宗這五位哲學家談論哲學與生活,每場對談以連續六小時馬拉松方式進行,全程錄影記錄。
「愛」展參展群中幾位來自表演藝術界,編舞家謝杰樺和董怡芬合作編創《日常生活編舞》,由劇場演員錄製三組動作指令,現場提供十二副耳機,觀眾聆聽耳機裡的指令做動作,「一個人時,體會的是自己的身體和指令間的關係,如果是群體,你會思考和他人互動,舞台上就像一場即興舞作。」謝杰樺說。但倘若沒人「登台」時,觀眾只會看到一處空蕩蕩的白色台座,而這能否被指稱為「作品」?
參展的視覺藝術家則不乏參與表演藝術的合作經驗,他們更擅於營造情境,引導觀者和詮釋開放、即興的動態辯證特質,如何采柔的《某日,》在現場打造七道門、七個房間,展期間將依星期二、三、四等順序打開特定的門,每扇門背後都有不同的情境設計,像「兔子洞」引領觀者進入奇異的空間。
林昆穎的《八十二個工作天》預計邀請八十二位願意分享一日工作的參與者,參與者須提供當日電腦的即時工作畫面,觀者從展場的電腦螢幕上可窺探對方的工作內容,移動滑鼠甚至可干擾遠端參與者的工作。作品中,藝術家僅有概念的發想、展場視覺的構成,其餘條件都是無法掌控的未知,將詮釋權交付給參與者與觀者,林其蔚的《緞帶放音機》也近乎於此,參與者朗讀他寫在緞帶上的字音,眾人齊唸便形成儀式般的吟誦樂聲,參與者保有詮釋文字與聲音表達的權力。
對未來藝術的思考
與劇場界互動頻繁的王俊傑,過往創作已帶有表演元素。《索多瑪之夜》是繼去年《罪惡之城》後的實驗之作,展場劃分主空間和副空間,主空間展出《索多瑪之夜》動力影像裝置作品,僅開放十八歲以上的觀眾入場,每場限定卅人,除了投影在三面牆上的錄像畫面,還匯集雷射、聲光、影像、即時3D Point Cloud物件偵測定位技術、人物追蹤技術、高承載模組化軌道機械等技術。副空間展出的《憂鬱少年百科》展示一百幅文字與圖像拼貼的平面作品,場中放置一座如白雪般漂浮的絨毛空間裝置。
「它是一場十五分鐘的表演,卻沒有演員;它充滿視覺效果,又結合聲光高科技,現在不是討論『藝術是什麼』,而是『藝術要做什麼』。」雖說作品中可見王俊傑大量挪用美術史經典的圖像元素,但他仍試圖在結構、解構與再結構的過程中,透過不同媒介傳遞他對未來藝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