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共舞」 讓我們High著迎接二○一四!
NSO 跨/新年音樂會以「與你共舞」為主題,精選多首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舞曲,除了有德弗札克、伯恩斯坦的名曲,還有金希文的新作首演,更有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選段,要讓與會樂迷在國家音樂廳中一起搖動起舞!
NSO 跨/新年音樂會以「與你共舞」為主題,精選多首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舞曲,除了有德弗札克、伯恩斯坦的名曲,還有金希文的新作首演,更有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選段,要讓與會樂迷在國家音樂廳中一起搖動起舞!
經過一整年的努力,朱宗慶打擊樂團要在這個收穫的冬季為大家獻演!有以各色鞋子來表現的趣味樂曲《穿上你的鞋子》、有結合東西方元素的新曲《天與地》,再加上改編名曲、受歡迎的舊作及讓台上台下同歡的作品,這一場音樂會,就要讓大家一起「隨心所樂」。
被譽為「最頂尖的室內樂團」, 由四位柏林愛樂管絃樂團成員組成的「柏林愛樂四重奏」,將首度造訪台灣,帶來經典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讓台灣樂迷有機會領略這「頂尖之四」為絃樂四重奏演出所立下之難以超越的新標準。
去年榮獲伊莉莎白皇后大賽第五名、並被本刊選為去年音樂年度人物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將於明年一開春就為自己的廿歲獻上成年禮首度挑戰國家音樂廳舞台的獨奏會,將以多首炫技曲目展現精湛技巧,也同時呈現他音樂詮釋的廣度與深度。
出身越南西貢市「才隆戲」家族的歌唱家Huong Thanh,從小在父執輩身上學習到演唱此種劇種的精髓,移居巴黎之後,她的歌聲也開始在越南移民社群間的聚會節慶中流動。後來她更與歐亞洲傳統音樂的音樂家結合,形成跨文化的音樂交流,也融合爵士樂形成嶄新的「新世界音樂」。
兆欣是國內少見的乾旦,兼習京崑各家流派,這次首度執導,選擇蒲松齡小說《聊齋》,重點不再搬演情節,卻是將故事中寄寓的細膩情感、情境氛圍呈現於舞台上。邀請曲藝家葉怡均與琴師陳昌靖合作,在劇場中以說唱歌舞表現,在抒情與敘事間來回擺盪,凝練如詩,寫意如畫,渲染情感聚散的無奈悵然。兆欣表示,他想傳達的無非是一點人間「真」情的辯證。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周書毅是詩人的身體,他的身體所欲承載的,是文字的重量,在空間裡,在光影裡,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動作,都可視為一句詩行,是一個「活著」狀態的演繹,是關於描述他自己對living:活生生/現存意義的陳述。
在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人和人的交流模式也和過去大不相同,尤其社群網路的崛起,社交活動已完全不需倚賴真實接觸,然而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互動,是否也跟著演化呢?三缺一劇團新作《Wifi Lovers》,找來新加坡導演海樂彌.飛達(Mohamed Fita Helmi BinTahir)與團員共同創作,探討男女在戀愛中關係中,因為科技元素的加入,對於愛情的理解和需求是否改變?每個人都想在愛情中表現最好的自己,如同虛擬世界中的「變身」與「扮演」,那樣的自己是真實的嗎? 導演海樂彌說,我們都擁有故事,都在等待有人駐足聆聽,這讓人和人之間產生連結,如今人人過度依賴網路,是否沒有了Wi-Fi,人就無法創造連結呢?《Wifi Lovers》呈現網路愛情的錯綜複雜,同時追尋愛情本質:墜入愛河到底是什麼意思?愛情又是什麼?愛情本身包含了許多意義,也有不可解。在排練過程中,他將演員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身體慣性,以解構的方式融入劇本,兩名演員將在戲中不斷變身,傳達網路時空的實像和虛像。
年底是表演藝術界的大旺季,恨無分身,銀彈有限的情況下,選戲只能咬手帕斟酌點。反覆衡量該推名牌雲門《稻禾》,比利時舶來品《壞到底》或哈日的《一代粉絲Japan》,最後決定力推本人期待度最高的《一代粉絲Japan:楊景翔與葉志偉》。 理由相當單純,僅因導演之一的葉志偉是卡通「肥貓鬥小強」的中文腳本創作者。由於相當欽佩該卡通腳本,連珠炮式的精準、瘋狂又幽默,更好奇導演這次以哆拉A夢的劇場創作,能否以他擅長年輕又日常的語彙,輕鬆幽默的挖掘,觸碰我們自省社會種種現象。 楊景翔的作品與風格,從曾看過的《我為你押韻情歌》與《據說有戰爭在遠方》,易入口的清新不俗又饒富層次。 如洋蔥一般的戲總是深得我心。層層包覆,表面可大眾娛樂,讓觀眾開心回家,內心定要言之有物,令想剝皮探究的憤青,也能獲得滿足。
橫跨近一世紀的兩個世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將台灣傳統音樂與西洋現代樂派融合為一,這種獨特音樂性孕育自台灣民間歌謠與戲曲,及日本顛沛戰事中吸 收的西方音樂養分,而能創作出許多兼富民族性與現代性的音樂作品。今年年末,為了紀念新逝的一代大師,國臺交舉辦「郭芝苑紀念音樂會」,由梶間聡夫指揮, 並邀請曾錄製《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的鋼琴家葉綠娜、首位全場演出郭芝苑作品的青年鋼琴家陳丘祐,帶領觀眾回溯民間、體驗現代音樂中滿溢的土地關懷。 九 十二年的生命中,郭芝苑創作曲種包羅萬象,旋律更蘊藏著豐富的台灣特色並流露深刻時代性。此次將演出管絃樂組曲、鋼琴協奏曲及交響樂,各是郭芝苑以台灣風 俗、民歌、原住民為題譜寫而成。回顧一九七三年,郭芝苑也曾進入當時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研究部,並創作出許多大型作品;四十年後,就讓觀眾與國臺交一同緬懷 這位民族音樂家,及他一生取材鄉土的溫謹流風。
這三場音樂會,要推薦一個,還真有點難 ! 各有各的曲目特色,如果票價能負擔,建議三場都不要錯過 ! 只是這對一般大眾應該也有點難。 歷經十一月歐陸樂團輪番抵台的盛況,現在整座台灣島應該都還沉醉在這些標榜純正血統的西方樂團所帶來的精采樂音吧!但,接下來呢?十二月是否還有更為優秀的團隊來台演出?看看上個月,從匈牙利國家廣播、德國柏林愛樂到英國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這一字排開多優秀啊、多讓人垂涎啊!這樣的陣容是否讓您興起將之一網打盡的念頭呢?大家普遍存在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就連我也不例外。直到二○一一年聽了由胡乃元領軍的TC室內樂團演出貝多芬《命運》後,我完全改觀了。那天,當台上努力演出揮灑著汗水時,我竟也在台下掉下淚來。 TC室內樂團是由一群分散國內外的優秀台灣音樂家集結而成,他們今年十歲了。二○一三將繼續貝多芬之旅演出《第七號交響曲》,以及莫札特《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並以韋伯歌劇《魔彈射手》序曲開場,誠意十足,值得期待! 所以十二月得縮衣節食嗎?不該,應該要去聽TC!
美國,是個何其巨大的詞彙!在地理上幅員遼闊、文化上涵括各種族,對於十九、廿世紀之交的音樂家來說,美國象徵的並不單純只是繁華虛榮,也交織著喜淚的新世界與逐夢之地。此次NSO室內樂集的「來去美國」,演奏曲目包含德弗札克的《美國》絃樂四重奏,是客居異地的音樂家投射原鄉的懷想;而蓋希文音樂劇《波吉和貝絲》選曲,描繪非裔美國人的南方市井生活;下半場演繹爵士樂各派曲目,展現百年來美國原創的音樂活力。這個聖誕,樂迷們不必出國也能享受濃濃美國味。 「來去美國」由多次合作的NSO 3+1 絃樂四重奏、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協力演出。3+1絃樂四重奏由NSO團員小提琴洪章文與蔡孟峰、中提琴蔡秉璋、大提琴陳怡婷組成,自○七年成立以來,曾嘗試爵士、探戈、民謠等樂風,不拘束傳統而積極探索音樂可能性。同樣成軍於○七年,爵士小號演奏家魏廣晧自紐約返台後,號召台灣鼓王黃瑞豐,與皆畢業於百克里音樂學院的爵士演奏家李欣怡(鋼琴)、山田洋平(貝斯)合組四重奏,長年耕耘爵士樂演出。
改編陳玉慧小說《CHINA》,黎煥雄的劇場新作《china》,原著的大寫變成劇名的小寫,也代表了黎煥雄在劇場中重新書寫的距離。而一向甚少在劇場中談論愛情的他,這次也想自我挑戰:「背景是我的劇場裡很難出現的歷史時空,透過這個又陌生又熟悉的微妙距離,我能如何描述愛情?如何呈現兩人在一起是什麼狀態,是化學作用、溫差的奇妙機制?或是沒有設限、甚至跨越性別、跨越外在的形體?」
歷史悠久的英國伯明罕交響樂團,在前任音樂總監拉圖的帶領下,從地方性樂團成為國際性一流樂團的傳奇,迄今依舊為人津津樂道;而在現任總監尼爾森斯領軍下,樂團表現更上層樓,為世人讚嘆。這個傳奇性樂團終於將在十一月首訪台灣,搭配備受矚目的小提琴家希拉蕊.韓,名家名團的精采演出,令人引領以待。
施宣煌是國內外都少見的「古樂男高音」,輕柔、樸素的聲音,唱起巴洛克時期作品完全符合那個時代的品味。獨特的嗓音,讓他學成返台後,成為音樂團體與教會競相邀請的對象,是國外聲樂大師來台指揮演出聖樂或巴洛克歌劇時,主唱與男主角的首選。這次推出的「與韓德爾的午茶時光」獨唱會,是施宣煌留學英國的心路歷程與未完成的夢想,將演出韓德爾、浦朗克、德布西與佛瑞的作品。
技巧卓越能彈能寫的天才鋼琴手米榭.卡米洛,再度應邀訪台,與好搭檔西班牙管絃與歌劇指揮伊斯奎耶多同來,加上長榮交響樂團,將帶來爵士與古典的精采跨界曲目。
由作曲家李子聲與對位室內樂團合作的《江文也與兩位夫人》,以室內樂歌劇型態來詮釋江文也波折不斷、備受爭議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別以美聲與豫劇唱腔詮釋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四幕歌劇將作曲家經歷過的時空串連,並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詩詞入樂。
來自日本仙台的七人表演團體 SIRO-A,此次應二○一三數位表演藝術節之邀來台演出,毋須語言的純粹喜劇,融合電子音樂與數位投影的肢體表演,在舞台虛實之間穿梭自如的SIRO-A無法被界定,一場未來世代的視覺系娛樂光影,即將在台北展開迷幻之旅。
德國古樂大師是歐洲音樂復古風潮的中流砥柱,他所創立的科隆古樂團可說是帶領了全球的古樂復興。這次NSO邀請到他訪台指揮,將演出巴赫《第四號管絃樂組曲》、海頓第101號交響曲《時鐘》,並與天才女小提琴家蜜莉安.康岑合作真偽不明的莫札特《第七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去年訪台演出全本《南柯夢》的江蘇省崑劇院,再度應邀來台,特別規劃了精采的花臉(淨角)劇目,讓習慣生旦戲的崑迷們「耳目一新」!除了多齣罕見的折子戲,其中北崑侯家的代表作《單刀會.刀會》更是久違台灣舞台,讓人相當期待。
傳統戲曲以「負心」為主題的老戲不少,國光劇團的秋季公演就趁此時「秋後算帳」,推出《雷劈張繼保》、《王魁負桂英》、《鍘美案》與《鶯鶯西廂記》四齣戲,集「負心人」大成,讓觀眾看戲大清算!
距上次訪台演出已有廿多年,港人暱稱為「港樂」的香港管弦樂團,將在新任音樂總監、荷蘭籍指揮家梵志登率領下,跟隨「香港週」系列活動,再度訪台,將演出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五號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新任總監帶領下,港樂不僅從HKPO改名為HK Phil,原有的Logo也從充滿色彩的龍頭改為指揮打四拍的標誌,展現全新氣象,也標誌出「衝出香港、衝出亞洲」的企圖心!
《小.結》以極抽象的時空結構,極純淨的身體賦形,布展了一幅兀自流動的小宇宙。因為沒有刻意操作觀眾的感受,並非延引觀眾進入中介狀態的儀式感;也並非純粹追求去舞蹈化的風景文本,意欲觀眾產生抒情或慾念。推動七十分鐘無機生產布署的關鍵,在於還原存在的物質狀態,在於空間自有能量,在悠悠流逝的時間感裡,我們看見一幅幾乎沒有任何言說目的展示
剛於11月正式陞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的楊雲濤,是傑出的舞者與編舞家,身上有著豐厚的民族舞與現代舞素養,讓他的舞作在傳統況味中呈現現代的流暢與自由。十二月他將率領香港舞蹈團首度訪台,帶來獲2013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演舞蹈製作」的《蘭亭.祭姪》,以書法為題材,讓行筆走韻化身舞動肢體,將王羲之在《蘭亭集序》的灑脫自在、與《祭姪文稿》中,顏真卿的字字悲憤,在舞作中一一表露。
說到排灣族,心中浮現的字眼仍只是百步蛇或石板屋嗎?而看到層疊錯落的石板,還是直接聯想為排灣族人的家屋型制嗎?umaq,是石板屋的排灣族母語發音,但對排灣族人來說,卻遠不僅只是一座建築而已。以排灣族文化為創作核心的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將推出的年度製作《umaq‧烏瑪》,翻轉大眾對石板屋的粗淺理解,重新認識umaq在排灣族文化中的深度意義,無論生時、死後,umaq都是族人與祖靈的歸處。 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創立於二○○六年,藝術總監廖怡馨、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皆是排灣族人,且將傳統樂舞的身體語彙融合於現代舞,過去舞作主題多由傳統工藝品的象徵意涵出發、反思部落生命觀的當代詮釋。《umaq.烏瑪》突破傳統樂舞中的音樂美學,編舞家將圖像記憶概念落實至舞蹈,以肢體展演傳統工藝木雕、陶壺等部落意象,以跨界實驗賦予在地文化「原創」活力。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