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全球金融風暴重創全世界,各國藝術補助遭受空間壓縮。二○一○年,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在「刪減藝術補助」、「創意產業升級」和「經濟加值」的話語混亂中,登台亮相。面對這樣的混亂困境,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意圖以「破殼育成」突圍。除了推出以「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eti-tw.com)典藏為基礎的雲端出版計畫「表演臺灣彙編」,進而發表推動表演藝術閱讀文化的「@Theatre APP」,串連表演藝術與觀眾間的距離。
二○一二年,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啟動,劇場編導、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周慧玲擔起營運大任,以黑盒子劇場為核心,引文創、教學、研究為三大軸線,意圖串連起從「破殼育成」到「台灣文創」的這條線。談及文創,便意味著往產業化的方向前進。周慧玲說:「台灣的表演團體都很專注於爭取演出票房,但沒有任何產業是單一產品就能存活,即便是音樂,以前聽唱片還會衍生收音機、電台、唱本等產品。我非常認同演出是一切的核心,可是同時做出其他配套才飛得起來。」
出版劇本電子書增進台灣創作競爭力
二○一三年,包含邢本寧《三顆頭》、二分之一Q劇場《亂紅》、徐堰鈴《踏青去》、詹傑《逆旅》、周慧玲《少年金釵男孟母》以及林摶秋劇作選《醫德》、《高砂館》(1943)在內的六部劇本電子書出版。前兩部歸入「戲曲劇本館」,後四冊納為「戲劇劇本館」。這是周慧玲主持,以設立十二年的「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eti-tw.com)典藏為基礎的雲端出版計畫「表演臺灣彙編:劇本,設計,技術,1943~」的一部分。這六部劇本只是開頭,沒有預備執行多久的年限。正在生出第一本書的還有「表演書寫館」、「設計館」與「技術館」。每一書系象徵的都是表演藝術書寫的缺乏,與拿出台灣表演藝術競爭力的意志。
競爭力不是在島內,也不僅放眼華文劇場,周慧玲觀察到,因為中國崛起,全世界都在瘋中文;有一所大學曾做過內部統計,全校就業率最高的叫做中文系;荷蘭也剛剛通過將中文列入第二外語的法律,中文自此與英文並列。中文的閱讀材料在全世界很難找,一開始就讀古典文學並不容易進入。唸書與教書都在英文系的她深知,劇本是很好的入門閱讀教材;語言生活化,具故事性。因此這六部劇本的導言皆邀請專家撰寫,一律英譯,讓學習中文的人透過導言理解脈絡,再進入劇本。這就是劇本出版的市場之一。
坐在她身旁一同受訪的李易修執行長遞出iPad到我面前,讓我閱讀劇本電子書。從導言、創作理念、劇本到片段影音,亦可隨時摘選段落與做筆記,版面乾淨簡潔,在數位出版的世界裡,「創作」的本質仍然可以保留。李易修補充道,雲端出版可解除庫存壓力,讓劇作家被看見的機會增加,而且放置彩色劇照或影音的空間更大。
但的確,「授權」是其中比較辛苦、繁複的環節。劇本授權還相對單純,目前正在進行的「設計館」與「技術館」數位內容更具難度。因為舞台或燈光的設計師,通常與不同團體都有合作,過往簽訂的工作合約也未包含此項,於是等於重頭來過。為著此事,黑盒子連兩年開辦「智慧財產權講座」,將遇到的問題變成講座主體,免費開放給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
「授權」以外,周慧玲也必須突破劇團的心防。由於數位出版品售價較便宜,換算下來版稅頗低,有些劇作者或劇團無意花費力氣計算,周慧玲會堅持雙方坐下來溝通清楚,讓彼此都能藉由這個過程學習,「現在也許很少,可是五十年後你怎麼知道會拿到多少錢?就像一個劇團現在可能只有三百個觀眾,可是你怎麼會知道未來五十年會有多少讀者?」周慧玲說。
「@Theatre APP」讓觀眾更理解劇場
有了黑盒子劇場,觀眾從何而來?意在推動表演藝術閱讀文化的「@Theatre APP」於是應運而生。這組APP歡迎表演團體加入,唯一的約束是,團體必須每個月發布一則訊息,可以是幕後製作秘辛,例如服裝設計的理念與製作過程等,也可以是年節祝福訊息。最重要的,是在沒有演出的日子,團體藉此持續與潛在觀眾互動;另一方面,劇場有許多環節是看戲的當下無法得知的,能夠主動出擊,將訊息送到觀眾手裡的@Theatre APP,就可於演出前後補充相關的資訊、知識,讓觀眾更加理解劇場。
「可不可以錄幾分鐘的排練過程放上平台,讓觀眾知道怎麼發想,或者放服裝設計的手稿,讀到訊息的人可能這一次演出沒有去看,但到下一次他就會買票進場。我們的行銷都集中於演出的時候,準備時間應該拉長。」周慧玲說,「@Theatre APP」就是個虛擬群聚。
雲端出版或「@Theatre APP」,皆含有擁抱科技的姿態,也是對「劇場是手工業」這句話的一種反省,以及在台灣,表演藝術能不能成為文創產業的再思考。「表演藝術是文創產業的龍頭。作品本身賺不了錢,可是可以培育很多人才。」周慧玲說。她又說,「現在是走向產業,可實際是反產業化,任何領域的產業化是技術提升,視野提升,我們沒有談。」
在毫無表演藝術科系設立的中央大學校園,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透過課程、演出,紛紛接觸到表演藝術,理工科的大男生也在驫舞劇場帶領的工作坊裡,學會跳舞、敞開身心,周慧玲說:「他們將來也許不會進入表演藝術界,可是當他們開始工作以後,心裡便有了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