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他們內心最美的聲音
繼十二月底的小提琴家三浦文彰之後,由鳳絃樂集主辦的「銳不可當」系列音樂會第二砲,就是曾獲得多項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成田達輝。首度造訪台灣,成田達輝開出鳳絃樂集創辦人凃鳳玹也歎為「恐怖」的曲目,可以看出他並不打算討好觀眾,而是選擇極有挑戰的曲子來展現自己,希望將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帶到各個角落。而刻意邀請崛起中的明日之星訪台,鳳絃樂集的凃鳳玹與簡荿玄的確別有用心:讓台北成為明日之星的一站,也讓國家音樂廳被國際矚目。
繼十二月底的小提琴家三浦文彰之後,由鳳絃樂集主辦的「銳不可當」系列音樂會第二砲,就是曾獲得多項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成田達輝。首度造訪台灣,成田達輝開出鳳絃樂集創辦人凃鳳玹也歎為「恐怖」的曲目,可以看出他並不打算討好觀眾,而是選擇極有挑戰的曲子來展現自己,希望將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帶到各個角落。而刻意邀請崛起中的明日之星訪台,鳳絃樂集的凃鳳玹與簡荿玄的確別有用心:讓台北成為明日之星的一站,也讓國家音樂廳被國際矚目。
一年一度的舞蹈盛宴「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又將登台,這次共邀集了全球七大芭蕾舞團,匯聚十二名芭蕾明星、十三個作品同台演出。除了經典舞碼的精湛詮釋,更有當代芭蕾的創新舞作,如Three Preludes、Beginning等都是台灣首演,備受期待!
二○一二年在「下一個編舞計畫」中以《霧》一舞令人驚豔的劉冠詳,這次推出新作《英雄》,再次探挖記憶裡的父親身影,宛如內在的激烈碰撞,劉冠詳用左支右絀的虛疲身體,直面殘酷死亡,「那彷彿是我與死去父親的最後對決。」
呼應去年的代表字「假」,國光劇團歲末公演搬出京劇戲碼來反映人心民情,推出「公平正義.安心過年!?」主題,如《四進士》、《棒打薄情郎》、《寇珠換太子》、《奇雙會》等,讓你看老百姓如何在戲中爭取正義,看貪才負義者如何被懲戒!
去年十一月,中國「中演院線」一行共十六人,來台參與由廣藝基金會規劃的「藝遊兩岸」考察團,藉以觀摩學習台灣文化軟實力。透過深度的交流,主辦單位廣藝基金會希望能讓兩岸劇場的營運專業落差拉近,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強調,許多台灣表演團隊近年也陸續到中國巡迴演出,雖然少了語言隔閡,但在劇場工作中各技術層面、專業水平,甚至於工作態度,兩岸仍有著很大的落差。「幫助對岸的同時,也是在幫助台灣,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的團隊能夠順利登陸。」
對一個正當青壯時期的男人,選擇了最單調苦行的方式創作,帶給觀者色彩斑爛、幻化無窮的無邊天地,如果不是身帶佛性,似乎也看不出其他理由了,當然,那些小小的「原子筆」(或其他書寫性筆),也是成就藝術家作品的「法器」,那些筆的進化,或許也幫助藝術家成就了這種藝術。
在國內相對艱辛的芭蕾創作環境中,由高雄城市芭蕾舞團主辦,一年一度的「點子鞋」無疑是編舞家們重要的創作展演平台。首創於二○○四年,至今已邁入第十一屆,十年來共匯聚了廿九位編舞家、五十三件作品,成果頗豐。歷經去年澎湃的十周年大師邀演,今年「點子鞋」再度回歸培植新秀的角色,六件作品中,除了請來歷年合作過的編創者外,也讓新秀有發表的空間,並讓芭蕾注入當代元素。 綜觀而言,跨域編舞與聚焦在個人情感的主題,是本屆一大特色。除了「點子鞋」的老班底蔡博丞善於將不同舞蹈技巧結合芭蕾,並選用冰島後搖滾樂團Sigur Ros入舞編創《小小星辰》外,林怡利的《自己買花自己戴》也選用陶喆的〈望春風〉、江蕙的〈無人熟識〉等琅琅上口的經典老歌。另外,曾獲ICRT最佳年度舞蹈表演獎並被香港媒體選為「年度最耀眼的舞者」的王維銘、旅歐近廿年的王國權、創立「滯留島舞蹈劇場」的青年編舞家張忠安,都將以其豐沛的創作能量,勾勒相異的舞蹈風景。而本屆的新人戴鼎如,將小清新樂團蘇打綠的〈燕窩〉多媒體影片搬上舞台,芭蕾與流行音樂影像結合的嘗試,也相當值得期待。
劃地為界、聚人而居,「家」的原初意義,其實就是相互扶持。當親屬、血緣逐漸成為定義家庭的手段,流離失所的孤兒又將何去何從?這個大哉問並非多元成家法案延燒,而是古今中外懸而難解的議題。由台大戲劇系畢業生組成的超能劇團,創團首作《孤兒》由美國劇作家Lyle Kessler以魔幻寫實手法創作,藉由一對兄弟與一位被綁架的富商,孤立疏離與親密關係的對比,辯證出關於「家」的新定義。 《孤兒》從一對兄弟扭曲的情感出發,弟弟因長期遭哥哥威脅而足不出戶,始終由哥哥四處偷盜維生,不平衡的掌控關係直到哥哥綁架了一位富商而生變,這位闖進家裡的陌生人竟扮演起父親,並逐漸滿足兄弟失落已久的父愛。全劇由張家禎、王宏元及林子恆三位新生代演員演出,以豐沛張力演繹荒謬情節,探索破碎關係中自我的渴求與認同,在黑色幽默的戲劇基調性中透視人性悲歌。
兩年前「師姑」獨奏會來訪,記者會上第一次近距離交談;心中一面遙想在音樂院偶遇也只敢偷偷躲在一旁欽羨地投以仰慕眼神的九○年代。 在音樂院大廳聆聽年屆阿嬤歲數的她連眉毛也沒皺一下地彈完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不怒而威的容顏有身經百戰的氣定神閒,不以討好觀眾為出發點的音色中存著世紀初大師們的教誨;薇莎拉茲血液裡有來自喬治亞的厚實家傳、到莫斯科進入札克(Y. Zak,1913-1976)門下、再受到涅高茲(H. Neuhaus/G. Neigauz,1888-1964)親自調教;年輕的她征戰國際大賽,在德語區獲致最大肯定。 薇莎拉茲的堅實技巧自不在話下,她鋼鐵般的意志力與恰到好處的詩情畫意最適合詮演舒曼和布拉姆斯的複雜糾結;薇沙拉茲的琴音與談吐一樣灑脫自得,她將繞指柔演奏出顧盼自如的驕傲,她的舒曼沒有狂言囈語,而有哲思無限。 二○一○年在台北的舒曼之夜令許多樂迷「回甘」不已,二○一四年一月這場有莫札特、海頓、布拉姆斯涵藏交響曲想像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與舒曼巨作《交響練習曲》,佐證的正是「師祖」涅高茲涵納精準、謙虛、廣博與大膽想像力的讀譜詮釋理念跨越文化藩籬的無限能量,這種能量使鋼琴家得以八十八鍵傳遞音樂詩意。
曾是紐約大學舞蹈研究所同窗的姚淑芬與何曉玫,難得「同台」!同一個晚上一起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分別展現《蒼穹下》、《親愛的》兩支舞作。雖然兩人創作方向殊異,但這次的舞作卻都聚焦在「人」,深入處理如蛛網交錯複雜的「關係」。兩人這次皆與其他領域創作者合作,也是一種「關係」的實驗!
同一個舞台、同一套布景,可以用來演完全不同的兩齣戲?這不是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的兩戲撞台奇譚,而是黑眼睛跨劇團的「換屋計畫」同一批演員,同一個場景,分別演出法國劇作家卡里耶爾的《白馬將來的那天》,與鴻鴻新作《自由的幻影》,鴻鴻強調,把兩齣戲搭起來會有另外一層意義,揭露了「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得很自由,但其實只是幻覺」的台灣當下處境。
NSO 跨/新年音樂會以「與你共舞」為主題,精選多首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舞曲,除了有德弗札克、伯恩斯坦的名曲,還有金希文的新作首演,更有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選段,要讓與會樂迷在國家音樂廳中一起搖動起舞!
經過一整年的努力,朱宗慶打擊樂團要在這個收穫的冬季為大家獻演!有以各色鞋子來表現的趣味樂曲《穿上你的鞋子》、有結合東西方元素的新曲《天與地》,再加上改編名曲、受歡迎的舊作及讓台上台下同歡的作品,這一場音樂會,就要讓大家一起「隨心所樂」。
被譽為「最頂尖的室內樂團」, 由四位柏林愛樂管絃樂團成員組成的「柏林愛樂四重奏」,將首度造訪台灣,帶來經典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讓台灣樂迷有機會領略這「頂尖之四」為絃樂四重奏演出所立下之難以超越的新標準。
去年榮獲伊莉莎白皇后大賽第五名、並被本刊選為去年音樂年度人物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將於明年一開春就為自己的廿歲獻上成年禮首度挑戰國家音樂廳舞台的獨奏會,將以多首炫技曲目展現精湛技巧,也同時呈現他音樂詮釋的廣度與深度。
出身越南西貢市「才隆戲」家族的歌唱家Huong Thanh,從小在父執輩身上學習到演唱此種劇種的精髓,移居巴黎之後,她的歌聲也開始在越南移民社群間的聚會節慶中流動。後來她更與歐亞洲傳統音樂的音樂家結合,形成跨文化的音樂交流,也融合爵士樂形成嶄新的「新世界音樂」。
兆欣是國內少見的乾旦,兼習京崑各家流派,這次首度執導,選擇蒲松齡小說《聊齋》,重點不再搬演情節,卻是將故事中寄寓的細膩情感、情境氛圍呈現於舞台上。邀請曲藝家葉怡均與琴師陳昌靖合作,在劇場中以說唱歌舞表現,在抒情與敘事間來回擺盪,凝練如詩,寫意如畫,渲染情感聚散的無奈悵然。兆欣表示,他想傳達的無非是一點人間「真」情的辯證。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周書毅是詩人的身體,他的身體所欲承載的,是文字的重量,在空間裡,在光影裡,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動作,都可視為一句詩行,是一個「活著」狀態的演繹,是關於描述他自己對living:活生生/現存意義的陳述。
在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人和人的交流模式也和過去大不相同,尤其社群網路的崛起,社交活動已完全不需倚賴真實接觸,然而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互動,是否也跟著演化呢?三缺一劇團新作《Wifi Lovers》,找來新加坡導演海樂彌.飛達(Mohamed Fita Helmi BinTahir)與團員共同創作,探討男女在戀愛中關係中,因為科技元素的加入,對於愛情的理解和需求是否改變?每個人都想在愛情中表現最好的自己,如同虛擬世界中的「變身」與「扮演」,那樣的自己是真實的嗎? 導演海樂彌說,我們都擁有故事,都在等待有人駐足聆聽,這讓人和人之間產生連結,如今人人過度依賴網路,是否沒有了Wi-Fi,人就無法創造連結呢?《Wifi Lovers》呈現網路愛情的錯綜複雜,同時追尋愛情本質:墜入愛河到底是什麼意思?愛情又是什麼?愛情本身包含了許多意義,也有不可解。在排練過程中,他將演員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身體慣性,以解構的方式融入劇本,兩名演員將在戲中不斷變身,傳達網路時空的實像和虛像。
年底是表演藝術界的大旺季,恨無分身,銀彈有限的情況下,選戲只能咬手帕斟酌點。反覆衡量該推名牌雲門《稻禾》,比利時舶來品《壞到底》或哈日的《一代粉絲Japan》,最後決定力推本人期待度最高的《一代粉絲Japan:楊景翔與葉志偉》。 理由相當單純,僅因導演之一的葉志偉是卡通「肥貓鬥小強」的中文腳本創作者。由於相當欽佩該卡通腳本,連珠炮式的精準、瘋狂又幽默,更好奇導演這次以哆拉A夢的劇場創作,能否以他擅長年輕又日常的語彙,輕鬆幽默的挖掘,觸碰我們自省社會種種現象。 楊景翔的作品與風格,從曾看過的《我為你押韻情歌》與《據說有戰爭在遠方》,易入口的清新不俗又饒富層次。 如洋蔥一般的戲總是深得我心。層層包覆,表面可大眾娛樂,讓觀眾開心回家,內心定要言之有物,令想剝皮探究的憤青,也能獲得滿足。
橫跨近一世紀的兩個世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將台灣傳統音樂與西洋現代樂派融合為一,這種獨特音樂性孕育自台灣民間歌謠與戲曲,及日本顛沛戰事中吸 收的西方音樂養分,而能創作出許多兼富民族性與現代性的音樂作品。今年年末,為了紀念新逝的一代大師,國臺交舉辦「郭芝苑紀念音樂會」,由梶間聡夫指揮, 並邀請曾錄製《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的鋼琴家葉綠娜、首位全場演出郭芝苑作品的青年鋼琴家陳丘祐,帶領觀眾回溯民間、體驗現代音樂中滿溢的土地關懷。 九 十二年的生命中,郭芝苑創作曲種包羅萬象,旋律更蘊藏著豐富的台灣特色並流露深刻時代性。此次將演出管絃樂組曲、鋼琴協奏曲及交響樂,各是郭芝苑以台灣風 俗、民歌、原住民為題譜寫而成。回顧一九七三年,郭芝苑也曾進入當時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研究部,並創作出許多大型作品;四十年後,就讓觀眾與國臺交一同緬懷 這位民族音樂家,及他一生取材鄉土的溫謹流風。
美國,是個何其巨大的詞彙!在地理上幅員遼闊、文化上涵括各種族,對於十九、廿世紀之交的音樂家來說,美國象徵的並不單純只是繁華虛榮,也交織著喜淚的新世界與逐夢之地。此次NSO室內樂集的「來去美國」,演奏曲目包含德弗札克的《美國》絃樂四重奏,是客居異地的音樂家投射原鄉的懷想;而蓋希文音樂劇《波吉和貝絲》選曲,描繪非裔美國人的南方市井生活;下半場演繹爵士樂各派曲目,展現百年來美國原創的音樂活力。這個聖誕,樂迷們不必出國也能享受濃濃美國味。 「來去美國」由多次合作的NSO 3+1 絃樂四重奏、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協力演出。3+1絃樂四重奏由NSO團員小提琴洪章文與蔡孟峰、中提琴蔡秉璋、大提琴陳怡婷組成,自○七年成立以來,曾嘗試爵士、探戈、民謠等樂風,不拘束傳統而積極探索音樂可能性。同樣成軍於○七年,爵士小號演奏家魏廣晧自紐約返台後,號召台灣鼓王黃瑞豐,與皆畢業於百克里音樂學院的爵士演奏家李欣怡(鋼琴)、山田洋平(貝斯)合組四重奏,長年耕耘爵士樂演出。
這三場音樂會,要推薦一個,還真有點難 ! 各有各的曲目特色,如果票價能負擔,建議三場都不要錯過 ! 只是這對一般大眾應該也有點難。 歷經十一月歐陸樂團輪番抵台的盛況,現在整座台灣島應該都還沉醉在這些標榜純正血統的西方樂團所帶來的精采樂音吧!但,接下來呢?十二月是否還有更為優秀的團隊來台演出?看看上個月,從匈牙利國家廣播、德國柏林愛樂到英國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這一字排開多優秀啊、多讓人垂涎啊!這樣的陣容是否讓您興起將之一網打盡的念頭呢?大家普遍存在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就連我也不例外。直到二○一一年聽了由胡乃元領軍的TC室內樂團演出貝多芬《命運》後,我完全改觀了。那天,當台上努力演出揮灑著汗水時,我竟也在台下掉下淚來。 TC室內樂團是由一群分散國內外的優秀台灣音樂家集結而成,他們今年十歲了。二○一三將繼續貝多芬之旅演出《第七號交響曲》,以及莫札特《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並以韋伯歌劇《魔彈射手》序曲開場,誠意十足,值得期待! 所以十二月得縮衣節食嗎?不該,應該要去聽TC!
改編陳玉慧小說《CHINA》,黎煥雄的劇場新作《china》,原著的大寫變成劇名的小寫,也代表了黎煥雄在劇場中重新書寫的距離。而一向甚少在劇場中談論愛情的他,這次也想自我挑戰:「背景是我的劇場裡很難出現的歷史時空,透過這個又陌生又熟悉的微妙距離,我能如何描述愛情?如何呈現兩人在一起是什麼狀態,是化學作用、溫差的奇妙機制?或是沒有設限、甚至跨越性別、跨越外在的形體?」
歷史悠久的英國伯明罕交響樂團,在前任音樂總監拉圖的帶領下,從地方性樂團成為國際性一流樂團的傳奇,迄今依舊為人津津樂道;而在現任總監尼爾森斯領軍下,樂團表現更上層樓,為世人讚嘆。這個傳奇性樂團終於將在十一月首訪台灣,搭配備受矚目的小提琴家希拉蕊.韓,名家名團的精采演出,令人引領以待。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