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背包客》,透過經典流行音樂與結合戲劇、舞蹈的表演形式,勾勒出背包客冒險與諧趣並存的旅行經驗。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極至體能《背包客》 逗趣冒險旅行去

搭上近年流行的旅行和背包客題材,來自台中的極至體能舞團,將帶來「不按牌理出牌」、「以不正經揶揄正經唯美編舞」的逗趣新作《背包客》,透過經典流行音樂與結合戲劇、舞蹈的表演形式,勾勒出背包客冒險與諧趣並存的旅行經驗。 一群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困在各自座位想望掙脫桎梏,在〈泰伊思沉思曲Meditation from Thais〉的旋律中,充滿喜感的肢體動作,也傳達了都會裡的人們企望透過旅行逃離限制重重的生活。隨著ABBA樂團〈I Have a Dream〉,一只背包逃到天涯海角的夢想成真,客機上準備啟程的群舞、人與背包的接觸技巧雙人舞、與不同國度背包客猶如梵谷星空中短暫交會的星辰、拿錯背包或機靈閃躲竊賊的戲劇性舞蹈、隨遇而安與睡袋共舞最終,在艾爾加(Edward Elgar)的〈威風凜凜進行曲〉中,過往大英帝國出航殖民的榮光,為現代背包客以個體之姿出征各國的冒險精神取代,也為這支舞蹈壯遊,畫下搞笑卻充滿遠行渴望的句點。

文字|鄒欣寧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戲劇新訊

徐堰鈴《塵埃》 科學角度透視生命實相

「科技與人性」的拉扯,似乎是新世紀最難分難解的命題。科學,是不斷去測量已知和未知的界線;而超越已知,似乎是人類最神秘又危險的本能。進步或傷害,全是相對且折返的。莎妹劇團新作、徐堰鈴執導的《塵埃》,透過科學角度探問生命本質,特寫人類存在的模樣:人是何物?人何從何去?為什麼有慾望?人了解組成自己的現實是什麼嗎?徐堰鈴表示,人若是塵埃所組成,那麼,其不可見的思想運動,將在作品中,以語言、以身體、以歌唱、以多媒體,物質性地在舞台上顯像。 《塵埃》由兩位演員穿梭在不同的世界與情節裡,輪番扮演各種角色,並在辯論、聊天或詰問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個不分你我、不分敵友、跨物種對話的想像世界,完成一個類舞蹈氣質的表演。舞台為一室內空間解構的爆炸瞬間,在凝止的力度中,演繹文本中潛在的永恆、消長、瞬間,是情感,是速度,也是動態的濃縮與微觀世界。

文字|廖俊逞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當代傳奇劇場《蛻變》

一個人變成蟲,只能被困在自己的一方住間裡,這種令人沮喪的題材,現代劇場不算少見。但令我好奇的是,身為一位堪稱全能的戲曲演員吳興國,要怎麼用戲曲表演的唱、唸、做、打,來和西方文學經典對話;更何況是演一隻蟲?! 作家卡夫卡作品《變形記》裡的主角一隻大蟲,讓尋常的故事(家庭經濟的重擔讓人喘不過氣云云),變成了「瘋狂超現實」;一言難盡的苦,將主角蛻化為無法表達的蟲,最後甚至遭到家人的誤解和隔絕。這既是最社會寫實,又是特別超現實的寓言,竟能讓編、導、演吳興國,繼《李爾在此》之後,再度挑戰獨角戲戲曲的抽象象徵,往往都是描繪現下即時,現在多少得倒錯反轉,用戲曲的抽象象徵,來演繹現實裡的「超現實」。這叫研究導演方法的我,如何能不著迷與好奇?!

文字|傅裕惠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戲劇新訊 《仲夏夜之夢》台語版

阮劇團《熱天酣眠》 台式愛情大亂鬥

繼取材自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妻子學校》的《金水飼某》後,嘉義的阮劇團再度挑戰西方經典本土化,新作《熱天酣眠》改編自莎士比亞知名喜劇《仲夏夜之夢》。故事融合南部的庶民文化,描述海神媽、山神公爭吵不休之際,還不忘派手下好爺插手人間事,亂點愛情光明燈。四個陷入感情糾葛的年輕人,陰錯陽差步入這場戀夢陷阱中,展開一場荒唐盲目的換換愛風景。 《熱天酣眠》由林榮三文學獎得主吳明倫改編,全劇將莎劇的韻白轉譯為台語發音,兼具俚俗氣味和地方特色,展現嘉義人自有的直率、粗魯與野蠻,一種獨特的生猛風格;情節則刪去旁枝末節,更集中於青春和愛情的主題上,符合南台灣的風土民情。導演陳信伶說,《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四百多年前寫下的「致青春」,是每個愛情喜鬧劇最初始的原型,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就如劇中台詞「人若是底咧戀愛,不管時攏咧眠夢」,可說是「愛到卡慘死」!

文字|廖俊逞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英國伯明罕交響樂團

這三場音樂會,要推薦一個,還真有點難!各有各的曲目特色,如果票價能負擔,建議三場都不要錯過!只是這對一般大眾應該也有點難。 「柏林愛樂」不管指揮是誰,都會不錯吧?更何況是賽門.拉圖,而且兩天的曲目在台灣都不太容易聽到,「不過」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廿世紀的曲目「偏多」,而且票價奇高,雖說藝術無價,但對很多人來說會有些望票興嘆吧! 「匈牙利廣播交響樂團」由湯瑪斯.瓦薩里領軍,演奏的都是這樂團的經典名曲,柯大宜的《嘉蘭舞曲》、貝多芬的《命運》、加上瓦薩里邊彈邊指揮的李斯特《幻想曲》。票價跟「柏林愛樂」比起來「親民」多了。不過這個樂團在九年前到過台灣! 「英國伯明罕交響樂團」,這個由賽門.拉圖拉拔成世界注目的樂團是第一次到台灣,這樂團不僅朝氣十足,而且還由一位年僅卅五歲的指揮界新星尼爾森斯帶領,帶來的曲目又是他拿手的華格納、百聽不厭的《新世界》,還有得葛萊美獎的希拉蕊.韓演出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也許」有一天當目前「傳說」會接替賽門.拉圖「柏林愛樂」職位的尼爾森斯「真的」當上了「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時,你會說我曾經在台北看過尼爾森斯的指揮!他的確了不起! 這樣看下來,大概知道我要推薦哪一團了吧?

文字|張己任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音樂新訊

當擊樂碰上電吉他 新曲打造新聲響

在現代音樂領域中不斷創出新議題,十方樂集今年的年度公演,將擊樂與電吉他的合作為主題,邀請活躍於馬來西亞的華裔作曲家鍾啟榮、旅法作曲家廖琳妮及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劉韋志創作,並將發表國人作曲家楊聰賢的新作與法國作曲家Hugues Dufourt的創作。 鍾啟榮的《Music for Jimi致吉米》是一首為預置音響和打擊三重奏的作品,題獻給美國知名吉他演奏者Jimi Handrix。天才Handrix是一位左撇子,不僅革新了許多吉他重要的演奏技巧,同時也是第一位將錄音的效果作為音樂表現理念的搖滾樂手。廖琳妮的作品名為CCC,單用六個泰來鑼配合手風琴及吉他,以單一樂器開發各種聲音的變化和想像,再加上電吉他與手風琴帶有金屬性的多元音色特徵,為樂曲的和聲融入張力與色調。 劉韋志的《沉沒的領域》是作曲家對日本畫家池田學的畫作有感所創作的第五首作品,他以環繞式音響空間的概念,以電吉他、擊樂和預置音響為素材,建構充斥豐富音響。由於劉韋志從池田學的畫作感受到某種狀似人類文明「擱淺」或「沉沒」於自然意象,因此本首曲子也隱喻著人類將文明推展至繁榮的當下,往往使自身轉為陷落與崩壞。

文字|李秋玫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音樂新訊

史蒂芬.賀夫+吉村七重 帶你悠遊東西

沉著、冥思、秩序,精神性的體會處處潛藏於東方文化,而壯闊、起伏、情感則讓西方文化呈現出與東方截然不同的風貌。此次NTSO國際音樂節的名家系列以東西交融揭開序幕,由梶間聡夫指揮,邀請鋼琴家史蒂芬.賀夫及日本箏名家吉村七重,帶來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暴風雨》,與日本作曲家武滿徹深思生死的《絃樂安魂曲》、吉松隆讚詠自然的《適夢.非夢》。 二度來台的史蒂芬.賀夫甫獲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器樂演奏獎,並擔任英國廣播交響樂團二○一二樂季的焦點藝術家,是英國備受矚目的鋼琴大師;而積極為傳統樂器注入當代詮釋的吉村七重,與各大管絃樂團合作演奏二十弦琴的足跡遍及歐美,屢獲傳統音樂、文化振興獎項,為日本箏樂演奏巨擘。NTSO的名家系列以東方禪意充填協奏曲式、讓西方華美壯闊迴盪心腸,一趟悠遊東西的音樂之旅即將啟程。

文字|王婧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音樂新訊

分而再合 三地琵琶相見歡

「推手為枇,引手為杷」。從枇杷到「琵琶」,這個發展超過兩千年歷史的樂器,在這麼一彈一撥之下,唱出了多少人世蒼涼?更翻山越嶺,橫跨了多少疆域?一把琵琶,橫抱、直抱、有用撥子、有五指輪奏;在東亞各國,更伴隨迥異的唱腔,有不同的表現手法。為此,臺灣國樂團以南管琵琶與中國琵琶作為兩岸切磋的媒介,輔以日本薩摩琵琶展開國際交流,透過琵琶一項樂器探討台灣、中國及日本三方在地域上的源頭與變革。 為突顯不同特色,樂團邀請台灣的王心心、中國的曲文軍與日本的岩佐鶴丈與樂團共同合作。在上半場各以純粹的獨奏方式,展現琵琶不同形制的特殊性;下半場則在首席客席指揮閻惠昌的帶領下,讓琵琶與樂團演出拿手的協奏曲。在最後,更讓三位演奏家同台與樂團演奏琵琶、薩摩琵琶、南管琵琶協奏曲,使分流已久的樂器,再有合而為一的感受。此外,更難得地邀請到學者林谷芳擔任主持,在樂聲中引領觀眾了解各種琵琶的淵源、形制、流派及樂曲特性,介紹此樂器多元又迷人的風貌。

文字|李秋玫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音樂新訊 奧地利國寶鋼琴家

巴杜拉-史寇達 演繹古典樂派的原汁原味

再現古典樂派經典曲目時,不同演奏家對樂曲的主觀詮釋將豐富聆賞時的不同風貌,然而,回歸原點的演繹或深刻體察作曲者本身的意念,或許比發展出百百種特色各異的風格還更艱難。當代便有一位奧地利國寶鋼琴家保羅.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Skoda),以正統維也納鋼琴派的學養,致力重現古典樂派的樂曲精神,除了鋼琴更以大鍵琴演奏,力求貼近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年屆八十六歲高齡的「樂壇活化石」史寇達,此次登台將以琢磨七十年的演奏功力,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新認識莫札特。 上世紀便叱吒樂壇的史寇達,曾受到柏林愛樂指揮福特萬格勒及卡拉揚青睞,與俄國小提琴名家大衛.歐依斯特拉赫密切合作數種樂派曲目,除了演奏生涯以外,傾其畢生探究古典樂派樂譜流變與創作曲式,更是當代樂壇唯一一位灌錄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所有奏鳴曲為專輯的音樂家。

文字|王婧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搬演《安平小鎮》 但看人世滄桑

懷爾德經典改編 描繪白色恐怖及省籍議題

繼去年將契訶夫的《海鷗》改寫為台語版,今年台南人劇團把美國劇作家懷爾德《小鎮》的改編為在地版《安平小鎮》,描繪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七年間的老安平,並對白色恐怖及省籍議題多所著墨,帶領觀眾看一個漁村轉型為新興觀光城市的歷史風華。

文字|廖俊逞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重拾琴弓 小提琴女王旋風登「台」

手傷後復出 鄭京和獨奏會讓人重溫當年

這位表情堅毅的女子,手上的琴與弓,就是她縱橫天下的利器鄭京和,少數能在國際樂壇與西方名家相抗衡的東方女子,她精采的演奏與錄音,總是能以犀利的力道直搗人心,銘印久遠。之前因手傷休養多時的她,去年重新復出,十月她將以六十五歲之齡再度來台,以貝多芬、舒伯特及佛瑞的曲子,與好久不見的樂迷們重溫當年。

文字|李秋玫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現代化衝擊下 他們以舞步尋根

原舞者歌舞劇《Pu'ing.找路》

原舞者年度製作《Pu'ing.找路》以一位泰雅族青年為主角,描述他經歷現代化衝擊後回鄉尋找傳統文化的旅程,因此,他的「現實」匱乏有了出口,也與「神話」與「歷史」相遇。此劇由編舞家布拉瑞揚執導,面對非經現代舞訓練的表演者,布拉瑞揚嘗試增加身體與身體的接觸去讓表演者轉化、變換出不同動作,與過去原舞者從傳統出發的歌舞相比,「歌」還在,但「舞」已有相當的改變。

文字|吳思鋒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來自中歐的璀璨之聲

瓦薩里領軍 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三度訪台

睽違九年之後,原名為「布達佩斯交響樂團」的「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終於再度訪台。依然在該團桂冠指揮、榮譽藝術總監瓦薩里的帶領下,將為台灣樂迷帶來兩晚的精采音樂會,將演出李斯特、高大宜、孟德爾頌、貝多芬與柴科夫斯基的經典作品。其中高大宜的《嘉蘭塔舞曲》具備鮮明的民族風格,特別值得期待!

文字|蔡育昇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Preview 溫州、永康、大稻埕 看戲趴趴走

超親密小戲節 藝術家奇想玩「物件」

今年的超親密小戲節以「物件劇場」命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以「物件/偶」為元素,發表創作。在國際節目部分邀來「玩具劇場」、「默劇與偶戲」、「物件(材質)劇場」形式發展成熟的團隊,國內演出則邀請台灣六位資歷豐富的劇場人加入創作,讓現代劇場語言和偶戲對話或拆解重組。演出場域更首度加入了氣氛古老的大稻埕,讓人格外期待在此能看到什麼樣的小戲風景!

文字|廖俊逞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無人劇場 機械手臂當主角

《罪惡之城》 反思科技過度發展之惡

今年「數位表演藝術節」的重頭戲《罪惡之城》,是國內首見的科技媒體無人劇場。由視覺藝術家王俊傑和「豪華朗機工」團隊製作,描述地球因資訊過度發達,導致毀滅前的廿四小時發生在大賣場中的故事,呈現資訊爆炸下人類生存狀態的改變。特別的是,《罪惡之城》以機械動力、裝置、影像的運動組合,代替真實演員的在場表演,創造全新的觀賞經驗。

文字|廖俊逞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國際大師連線 注入傳承與創新

今年「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的最大重點,就是邀到名聞國際的鋼琴加陳必先擔任駐節藝術家,透過她豐富的現代音樂演奏經驗,也把許多重量級的現代曲目首度引進台灣。音樂節曲目中,除了有魏本、費德曼、史托克豪森的經典之作,也有以「成雙成對.中西合璧」為題邀約台灣三代作曲家創作新曲,傳承創新並現,精采可期!

文字|李秋玫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歐巡音樂會@台北」

歐巡曲目精華展現 台灣樂迷先聽為快

NSO將於十一月份,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在暌違十六年後,再度踏上歐洲大陸,展現穩健又具特色的樂團實力。除了多樣化的西方古典曲目,也獻出台灣作曲家的精采樂曲,把台灣的音樂訊息帶給歐陸樂迷。出訪之前,先以「歐巡音樂會@台北」音樂會,要讓台灣樂迷一起為加油打氣!

文字|李秋玫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企畫特輯 Special 專訪台灣賓士總裁邁爾肯

要做,只做最好的!

今年一月才抵台接任台灣賓士總裁的邁爾肯,有著親切的笑容與飛揚的神采,談起藝企合作,仍不忘公司主張的宣言:Best or Nothing(只做最好的)!持續台灣賓士對兩廳院爵士派對的合作,邁爾肯也觀賞了第一場「電貝斯之神與Fusion先驅」史坦利.克拉克的演出,樂手的精湛技巧與完美表現,令他讚嘆又驕傲!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負面題材 舞出新意

三十舞蹈劇場《逃亡》與《祝你一路順風》

被負面新聞和社會氛圍壓得喘不過氣而備感鬱悶嗎?看看三十舞蹈劇場的年度新作《逃亡》和《祝你一路順風》,編舞老將張秀萍與新秀林依潔,如何將內在鬱結和沉重的死亡議題編為舞蹈,透過強悍與詼諧的肢體語言尋找逃脫路徑或表現死亡的荒謬喜感,精神低氣壓或能在跳舞與觀舞中一一排除! 一整年未創作的張秀萍,面對長期充滿負面喧囂的社會氛圍,感到深沉的「悶」,不斷自問「我能夠做些什麼」的她,最後仍以舞蹈為行動,《逃亡》發生在象徵性的地下室中,一群人從禁閉、商議逃亡計畫,到最後落實行動,肢體語言充滿刻不容緩的力度,作品傳達的意念既有反思,也希望刺激觀者,「逃亡不是負面,而是正面的企圖心;離開是動機也是選擇,有了離開,改變才有可能」。 《祝你一路順風》是三十舞蹈劇場資深舞者林依潔首度獨挑大梁的作品,前身為二○一○年編創的小品《卡麥迪任務》。在輕鬆詼諧的調性要求下,為了創造強烈對比性,林依潔從沉重的死亡議題出發,期間不斷修改調整,最後創作出結合戲劇、舞蹈、雜耍等元素與濃濃黑色喜劇氛圍的《祝你一路順風》。

文字|鄒欣寧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以芙烈達.卡蘿一生為靈感

俞秀青《激 戀》 探索激烈苦痛的生命本質

相連的眉毛,堅毅的眼神,身體卻恆常遭受暴力與苦痛,刀箭刺破皮膚,棍棒穿透心臟,脊柱破碎、鋼釘扎裂體表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在短暫人生留下的大量自畫像中,盡是這般怵目驚心的形象。卡蘿的傳奇性,不只在作品創造了令人難忘的自我形象,這些自我形象,更是她傳奇人生的反芻轉化:童年染上小兒麻痺,十八歲在車禍中被鐵棒刺穿身體,喪失生育能力;愛上年長她一倍的知名畫家迪亞哥.里維拉,兩人婚姻雖成藝壇佳話,她卻一再承受迪亞哥的外遇,外遇對象包括她的親妹妹卡蘿以繪畫將那股貫串她的苦痛永恆留下,而以苦為美,何嘗不是靈魂的激烈重生? 擅以其他藝術創作為舞蹈題材的編舞家俞秀青,以芙烈達.卡蘿的一生為靈感,和稻草人舞團合作編製《激 戀》,結合肢體動作、戲劇文本及影像設計,在劇場中探索女性創作者的精神壓抑、肉體制約、情感疏離、婚姻屈辱、生育障礙及命運等議題,亦令人深思:激烈的生命本質,如何面對內在與外在桎梏?相隔百年,女性藝術家的命運與心靈有何雷同或質變?

文字|鄒欣寧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