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情剖面》中,探究愛情最終的失落,解剖慾望的殘酷本質。圖為排練現場。(許斌 攝)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愛情剖面》 揭露愛情的殘酷本質

馬里伏與莎拉.肯恩 兩文本跨時空交會

當十八世紀的古典劇作與廿世紀末的當代新文本並置在舞台上,會擦撞出怎樣的劇場火花?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應兩廳院之邀,執導結合馬里伏《爭執》與莎拉.肯恩《渴求》並置的《愛情剖面》,透過同一組演員的演繹,剖析愛情的殘酷本質。

當十八世紀的古典劇作與廿世紀末的當代新文本並置在舞台上,會擦撞出怎樣的劇場火花?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應兩廳院之邀,執導結合馬里伏《爭執》與莎拉.肯恩《渴求》並置的《愛情剖面》,透過同一組演員的演繹,剖析愛情的殘酷本質。

2014TIFA—埃梅劇團《愛情剖面》

2014/2/28~3/1  19:30  

2014/3/1~2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法國劇作家馬里伏(Marivaux)的《爭執》Disputes和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渴求》Crave,一個是十八世紀的古典劇作,一個是廿世紀末的當代新文本;前者以法式宮廷語言寫成,對白巧妙譏諷,後者則如同一首多聲部的長詩,風格強烈。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在新作《愛情剖面》中,將這兩個完全不同形式、文體,橫跨兩種時空的文本,並置對照,透過同一舞台空間、同一組演員的輪番演繹,探究愛情最終的失落,解剖慾望的殘酷本質。

劇作家對於年輕人的臨床診斷

《爭執》描述四個青少年自小被分別隔絕於孤立的莊園內,以為這世界上只有自己和負責教養的管家,從未見過第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長相。初探世事的兩男兩女,因刻意的安排而彼此相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皇室的愛情活體實驗。法蘭克表示,馬里伏的劇本揭露了人陷入愛情的不同狀態,特別是劇中人都是初次從愛情關係中接觸世界、認識自我與他人。他參照羅蘭.巴特《戀人絮語》的說法,愛情可以分成三個過程,從一開始的狂喜,到了然於心的清澈,最終伴隨而來的是失落、痛苦。

劇作家透過大量鏡子、肖像的隱喻,呈現渴望與被渴望的鏡像關係,輕快幽默的喜劇基調下,隱藏的卻是愛情的專制與暴力。法蘭克說:「人在愛情裡面都很像希臘神話的尤納西斯,就是自戀狂。欲望一個對象,想跟對方在一起,就會不斷投射自己理想的形象,想要把他變成我們嚮往的那個人。這是一種殖民,同化他人的心態,比占有更強烈。」

《渴求》徹底支解了敘事邏輯,沒有任何舞台指示,摒除一切角色和時空背景的線索,人物與台詞就像樂器和音符,以更直接、更赤裸的方式,將自我的內在衝突訴諸於戲劇本文之中,述說著愛之不可得的抑鬱與苦難。文字結構音樂性極強,四個角色時而交談,時而自白,或是記憶,或是思想,或是夢,交疊的詞語紛雜零散地暗示了創傷和悲痛。

馬里伏的劇本沒有為愛情下定論,莎拉.肯恩卻一刀劃開,血淋淋地表達當代人面對愛情的迷惘、虛空、沮喪和蒼白。把兩個劇本擺在一起,法蘭克有一個假設——兩者都是劇作家對於年輕人的臨床診斷。相較於《爭執》中,四個年輕人的天真無知,「第一次」體驗愛情的身體和心理反應,在《渴求》中,四個角色則太過清明、太知道他們完全無路可出,瀕臨死亡般,「最後一次」的絕望。選擇《渴求》作為《爭執》的結論,法蘭克認為,莎拉.肯恩的文本其實建築在馬里伏文本的廢墟之上。

這次演出如同一座「電力的劇場」

法蘭克指出,他的工作方式和電影導演布列松一樣,需要花很多時間在排練上,只有通過排練,才能理解自己真正要做的事,並且重新發現、打破預設的想法。《愛情剖面》排練至今,法蘭克說,兩個劇本都充滿陷阱,存在著矛盾、雙重的對位關係。「事實上,莎拉.肯恩是一個非常幽默的劇作家,她的台詞有很多嘲諷,而且非常輕巧;反觀馬里伏,對白表面看來好笑,也真的是喜劇,但背後卻潛藏殘酷。」

多次和台灣演員工作,因為語言的隔閡,「傾聽」反而變得異常重要。法蘭克表示:「在法國,因為太熟悉語言了,像是語意的人質,很快會被語言的指涉性綑綁住。在台灣,自己好像從原來的語言解放出來,重新審視語言的音樂性,處理更多身體表演,以及超越字詞表層的細膩、微妙之處。」他形容這次的演出,如同一座「電力的劇場」,電的迴路就像愛情,時而通電、時而短路,時而擦出火花,甚至會大爆炸。

舞台視覺具體呼應了法蘭克的概念,地板上布滿金屬塊狀物及錯落的鋼條,形成演員行走和動作的障礙;舞台後方有一間工作室,舞台設計在演出當下,不斷挪移搬動場上的物件,並將金屬鋼條焊接成奇怪的裝置,再重新毀壞。懸掛的大布幕,會隨著劇情進展一塊一塊掉落地面,最終整個舞台還原為赤裸的劇場空間,宛如一個虛無、荒涼的廢墟。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馬里伏與莎拉.肯恩

十八世紀是法國喜劇的黃金時代,馬里伏正是此時期最著名的劇作家,作品深受義大利喜劇影響,然而他並非一味抄襲義式喜劇,除了截長補短、成功將之法國化之外,更大膽地擺脫法國古典喜劇的傳統束縛,開創了空前絕後的法式愛情喜劇。馬里伏以他特有的語言來描述男女主角複雜的心理變化,馬里伏式的風格(Le Marivaudage)也因而產生,如今指的是沙龍式優雅的談情說愛、細膩的感情分析。由於馬里伏筆下人物流露的複雜心境,令現代觀眾產生認同與共鳴,在今日法國,除了莫里哀之外,馬里伏是的作品是最長常被上舞台的古典喜劇作家。他的戲劇作品更是法蘭西劇院不可或缺的劇目。

莎拉.肯恩是英國當代劇作家。在短短廿八年的生命中,這位受憂鬱症所苦、最終自殺身亡的戲劇天才只留下了五部劇作,但每部作品皆呈現出極具爆炸性的戲劇張力。她擅於以極度殘酷和血腥的意象,直接展示人類社會的黑暗面。她的作品大都以性慾、肉體之痛、扭曲的愛情、暴力、死亡、救贖等為主題,並以風格的語言和綿密的詩意,挑戰傳統的劇本寫作,開創獨特的戲劇形式。她對當代劇場的挑戰和衝擊,使她成為英國、歐洲以至世界劇壇中演出量最高的當代劇作家之一。評論界一般把莎拉.肯恩稱為英國「直面劇場」(In-yer-face theatre)的代表人物,開拓了新文本的風潮。(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