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作曲家久石讓(左)與大提琴家麥斯基
音樂新訊

久石讓與麥斯基 兩位巨星在「台」交鋒

來自日本的音樂大師久石讓,以宮崎駿的卡通配樂為人稱道,也是北野武、大林宣彥等導演的御用音樂設計。截至二○一五年止共八度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及七度的「音樂獎」,並且獲得日本政府授與紫綬褒章。但他始終最愛的,還是嚴肅音樂的創作,近年來更以優異的指揮身分獲得肯定。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則是史上唯一師丞皮亞第果斯基(GregorPiatigorsky)與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兩位傳奇人物的大提琴家,無論是精緻的古典或輝煌的浪漫,都能以真摯的熱情作最佳詮釋,連羅氏讚賞他為「年輕一代大提琴家中最傑出的天才之一」。 此次兩人聯袂來台,將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並且帶來久石讓自己創作的作品Encounter for String Orchestra除此之外,還有布拉姆斯的《F大調第三號交響曲》。兩位超級巨星的在台交鋒,將一場音樂會,融入雙倍以上的精采享受。

文字|李秋玫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充滿詭譎、矛盾的皮諾丘世界

喬埃.波默拉《小木偶》

二○一五年首度應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來台演出《仙杜拉》,法國導演喬埃.波默拉的童話新詮讓台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正式踏入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場,搬演其童話改編系列的《小木偶》,要帶著觀眾走進一個昏暗、迷離,充滿詭譎與矛盾的皮諾丘世界,讓我們看見一個好逸惡勞的小朋友如何學會成長,怎麼在充滿誘惑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文字|王世偉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俄羅斯第一天鵝 優雅舞姿翩翩飛來

伊蓮娜.歌勒妮高娃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天鵝湖》

歌勒妮高娃被譽為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歷經失去胎兒、又再懷孕生子,現在再度復出的她,歷經生命轉折後,她的演出更有深度,「俄羅斯第一天鵝」將翩翩降臨,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為台灣觀眾帶來璀璨又深刻的經典《天鵝湖》。

文字|樊香君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四重奏的生命對話 古典與浪漫的悄然絮語

日劇《四重奏》中,將四位樂手的生命對話「演」奏得引人入勝又興味盎然,那真正演出的音樂會現場,弦樂四重奏又會交織出怎樣的多元風景?「2017誠品室內樂節」從四月下旬展開,首兩檔上場的Infinite首席四重奏與Van Kuijk四重奏,分別與多位作曲家如貝多芬、布拉姆斯、巴爾托克、拉威爾、德布西、浦朗克交手,經典、浪漫、暗語流動盡在樂音之中。

文字|李宜萍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簡莉穎《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斷片重組的人生 你真的認識過「他」?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劇作家簡莉穎在為期一年的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後所完成的作品,故事描述一位被稱作馬密的人,曾主持過一個收留HIV感染者的「甘馬之家」。導演許哲彬表示,在雞尾酒療法發明後, HIV感染者所面對的不再是生死議題,而是該如何在現實社會中與病共生。但這齣戲卻一點也不沉重,更多是簡莉穎因這樣的故事而衍生的觀點,及她獨特的幽默。

文字|陳茂康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辦公室大爆炸!》

上班族狂想啟動 辦公室裡上演動作爽片

在一成不變令人窒息的辦公室裡,身為上班族的人們,是否也曾期待或妄想著:或許這一切也會有如賣座強片般驚心動魄、或如超級英雄般歷經生死浩劫、千鈞一髮地步出危及時刻的帥氣場面呢?丹麥帥氣英雄劇團的《辦公室大爆炸!》將上述幻想在舞台上化為現實,身懷絕技的表演者扮演的上班族,化身動作電影英雄,玩得讓你不只喊「哇!」而已。

文字|陳茂康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在梅邊.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

九首經典唱段 深深師徒情緣

去年此時梅葆玖辭世,今年自清明起,身為梅葆玖大弟子的魏海敏,將以不帶妝的清曲品賞會,示範包括《太真外傳》、《西施》、《宇宙鋒》、《霸王別姬》等九首經典唱段匯集而成「梅派曲集」,所選曲目不僅能體現梅派藝術的精髓,更可說是屬於魏海敏的梅派。從上海、北京到台北,書寫弟子對恩師的深深懷念。

文字|陳茂康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南藝術節」四檔舞蹈演出

廟祠、城門、旅館 舞動城市記憶風景

台南藝術節的「城市舞台」系列向來從「城市即劇場」概念出發,在台南的各個非劇場空間演繹特色創作,今年的舞蹈類環境演出有: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和韓國開與關舞團的「1+1」、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葡萄牙汞動舞團的《鳥匯》、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的《不.在場》與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府城仙怪誌》等,從廟祠、城門到旅館,舞動屬於台南這個城市的記憶風景。

文字|張慧慧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克尼亞瑟夫與柯洛班尼可夫

大提琴與鋼琴 理性與感性的交織

曾兩度訪台、被譽為「羅斯托波維奇傳人」的大提琴家克尼亞瑟夫,與有「律師鋼琴家」美稱的柯洛班尼可夫攜手的黃金組合,將於四月下旬「首度訪台」,帶來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與蕭斯塔可維奇等作曲家的音樂,呈現大提琴與鋼琴之間各具特色的樣式連結,充分表現大提琴沉鬱跌宕的音色與歌唱性格。

文字|蔡育昇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與國臺交一同挑戰《彼得洛希卡》

指揮家陳美安 揮灑東歐音樂風景

備受矚目的華裔指揮家陳美安將再度與國臺交合作,這次「嘉蘭塔之舞與異想世界─陳美安的彼得洛希卡」的音樂會,著眼於樂團的優秀演奏家,特地選了斯特拉溫斯基《彼得洛希卡》與高大宜《嘉蘭塔之舞》來表現功力;更邀西班牙雙簧管演奏家奎羅演出捷克作曲家馬悌努的雙簧管協奏曲。三首樂曲剛好都來自東歐作曲家,獨特音樂風景令人期待。

文字|賴家鑫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Our Time 30 我們的時光

我在兩廳院籌備處的日子

說起我和兩廳院的淵源,其實早在就讀師大音樂系時就開始了。民國六十四年我大二時蔣公過世,全民哀悼。其後政府成立籌建小組興建中正紀念堂,國劇院(後改為國家劇院)、音樂廳三大建築作為紀念,我們音樂系也為了音樂廳的音響設備發起了捐款,當時我還盡了棉薄之力。從沒想到日後竟有機會在兩廳院工作。

文字|吳慧娟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Our Time 30 我們的時光╱入選徵文

那許多帶得走的美好回憶

眾多欣賞演出的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跨民國百年時國光劇團在戲劇院舉辦的《喜劇京典》,那一晚眾星雲集,魏海敏反串丑婆子、唐文華反串程派青衣,連馮翊綱都票了彩旦,最後觀眾在演員矯健的跟斗中和著鑼鼓點倒數迎接建國百年,歡欣鼓舞的沸騰情緒驅走了隆冬寒意,一晃眼六年過去了,那一晚的酣暢卻彷彿只在昨日。

文字|邱怡寧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無垢舞蹈劇場「潮」

現代人所面臨的,是共同體的崩壞,而在新自由主義當道的今日,職場、家族、友人等所有的關係更面臨解組,在這儀式已經成為不可能的時代,世俗宗教也許是個另外的啟示。世俗宗教以共同體的崩壞為前提,在神的缺席當中,以自己的肉體為神殿,藉由剝除世俗的假面,對於自身靈魂的深處進行探索。這正是《潮》這個舞作當中,吳明璟的獨舞最令人動容之處。

文字|林于竝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尚未指稱的對話》 走進剝皮寮的沉浸式劇場

「明日和合製作所」可以稱得上是去年最受矚目的年輕團隊之一,成立不過剛滿一年,二○一七年開春就有好消息:他們在台北藝術自由日獲得最佳人氣獎的互動作品《坐坐茶室》,受邀至澳門城市藝穗節開張迎賓;洪千涵的《曾經未曾》更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名單。今年,他們計畫前進愛丁堡;也將造訪嘉義藝術節再次《做一頓飯》,聽聽來自嘉義的人們與寶藏巖的做飯者有些什麼不同的獨白。 在此之前,從四月開始,他們會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和擅長運用新媒體技術、動力裝置、立體雕塑從事藝術創作的「沃手工作」一同,與所有募資來訪、親身進入場景的參與者們,一起展開一場《尚未指稱的對話》。故事從史實中那位逃離台灣民主國的元首作為發想、在剝皮寮街區獨特的歷史文化脈絡中萌生,以「沉浸式」展演的形態,讓觀眾不只是旁觀,而能在移動中、在體驗時,推動「對話」的各種可能性與得以被指稱的方向。

文字|陳茂康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羅西兒.莫琳娜舞團《雅朵拉森林》

在朋友的引薦下,有機會於網路上看見這位當代佛朗明哥舞蹈家的影像記錄,在不同作品中,看見她不斷嘗試突破,以劇場語言取代酒館形式的演出。得知她將帶著作品於台灣演出時,我仿若成為一名興奮粉絲期待著天后的到訪。 對我來說,身體一直都是最誠實的表演工具,而看著羅西兒.莫琳娜(Roco Molina)跳舞時的模樣,除了受到佛朗明哥表演中傳統樂、舞及深沉吟唱的感染外,亦同時感受到這位青年舞蹈家在傳統上尋求當代詮釋的衝勁與熱情。 當代藝術藉由跨界尋求自身領域的突破,面對佛朗明哥強烈的表演語彙如何能夠尋找到這個世代的表達?被傳統與前衛所擁抱的莫琳娜即將帶來的這一片「未知森林」,令人不由得伸長脖子引頸期盼著。

文字|田孝慈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音樂新訊

偶戲、繪本與交響樂 共構「小童心大世界」

作為一個國家級的交響樂團,NSO除了在嚴肅的古典音樂演奏上追求卓越表現,長年來,更精心策劃並製作精美演出培養小小愛樂種子。NSO「永遠的童話」系列長期結合戲劇、舞蹈、動畫、繪本等多種模式,將繽紛的色彩與音樂交織,讓大小朋友在欣賞表演中都能得到啟發。 今年,NSO又再次與無獨有偶劇團合作,結合偶戲、繪本與交響樂,演出《快!攔住那隻大象》,並且將與巴巴文化、小典藏與小天下等出版社共同推出豐富有趣的童畫世界。繪本畫家林小杯將朗讀她的得獎繪本《喀噠 喀噠 喀噠》,搭配陳廷銓量身打造的交響樂新作,帶來繪本與音樂的「世界首演」!還有阿達叔叔(劉清彥)充滿磁性的聲音與韓德爾〈席巴女王的進場〉樂聲一同響起,彷彿看見《亞斯的國王新衣》中描繪的十七世紀,荷蘭國王舉辦的盛大遊行。最後,《今天是沙鈴表演會》中,更邀請現場觀眾與台上音樂家們以「身體節奏」,一起為這繽紛的世界增添色彩!

文字|李秋玫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躍演《釧兒》音樂劇音樂會

音樂劇可以說是一種綜合藝術呈現的表演形式,台灣自創品牌的音樂劇不在少數,主題也多樣化,但是內容夠不夠親民,或許可以從音樂能否讓人朗朗上口來一探究竟。 《釧兒》音樂劇的內容,從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出發,透過說書人澎恰恰為《釧兒》故事穿針引線;並且有作曲家李哲藝創作出絕對親民的音樂,讓音樂可以跟台語語韻完美結合。不可否認的,音樂始終是音樂劇能夠被傳誦長久很重要的元素之一,那些曾觀賞過《釧兒》音樂劇演出的觀眾,甚至於離場時,你都可以聽到對劇中曲目朗朗上口,這樣已經足夠讓一部作品在觀眾的腦海中留下一定程度深刻的印記! 如果您看過無數百老匯音樂劇、也能夠哼唱出很多著名音樂劇的旋律,但是卻從沒看過台灣自己的創作,相信這部作品是您對台灣本土自製音樂劇的入門首選。

文字|蔡昆霖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音樂新訊

精選樂曲 解碼小說《格雷的畫像》與《歌劇魅影》

音樂與文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類型,前者是音響的組織,後者則是文字的組合。然而此兩者卻有一種共通性,那就是聲音的展現。自古以來,音樂配合詩詞歌賦來延展其意義,而文學也透過吟誦的方式讓韻律在齒頰留香。天才譏諷的英國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畢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文辭絢麗、意象新穎,是極少仍廣受歡迎的十九世紀唯美主義小說。法國作家勒胡(Gaston Leroux)以巴黎歌劇院為背景寫出《歌劇魅影》Le Fantme de l'Opra充滿想像,看似不合情理,卻又融入真實世界。成為諸多影視作品與音樂劇創作的題材。 上述兩者皆引用了不少音樂作品,後者更與歌舞劇密不可分。為此,NSO「焦點講座」第三場,由音樂學者焦元溥規劃,選出多首與兩部文學作品對應的音樂,並邀請女高音林慈音、NSO首席李宜錦與鋼琴家陳昭惠同台,讓蕭邦《G大調夜曲》、古諾歌劇《浮士德》的〈杜勒王之歌〉、〈珠寶之歌〉及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的〈艾兒莎之夢〉等,共同解開小說、甚至作家埋在懸疑文字中的密碼。

文字|李秋玫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音樂新訊

「三個人的浪跡天涯」 帶你看世界

二○一三年,郭岷勤、潘宜彤及任重三位年輕演奏家組成了「三個人」(3peoplemusic)樂團,用古箏、中阮及笛簫組成的三重奏形式,希望以沙龍音樂會那種溫暖、親切零距離的演奏方式,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為了這三樣樂器的特殊組合,三位團員的演出曲目全為自己創作及改編的作品,並適時加入其他樂器配搭。不但開拓絲竹演奏的領域,也將國樂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氛圍。二○一五年發行首張同名音樂專輯《三個人3PEOPLEMUSIC》,隔年更入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的「大師與門徒夥伴計畫」,該計畫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創新人才培育計畫之一。 從創團起,「三個人」以累積多場國內外豐富的演奏經驗,此次,他們將自身帶著樂器出發、走向世界,又讓世界文化的洗禮進到內心的過程帶到音樂會中。三人不但分別創作《環遊世界》、《面紗》、《荒神》等重奏樂曲,也將演出作曲家劉至軒《望著牛尾擺呀擺的阿枝》,更特邀薩克斯風演奏家Josh Schaffer前來共襄盛舉。透過「三個人」的演奏,藉著他們的眼睛,看見浪跡天涯的音樂之美。

文字|李秋玫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將台灣的聲音帶給世界

NSO「來自臺灣—歐巡行前音樂會」

歡慶卅周年的國家交響樂團真的很忙!繼去年底首度遠征美加,三月底又將啟程進行二度歐洲巡演,將台灣的聲音帶到多個首度造訪國家與城市。呼應第一個巡演點「克拉勒國際音樂節」的策展主題「家,甜蜜的家」,NSO相應的曲目,除演金希文為二二八事件而作的交響曲《臺灣》,也邀請台裔小提琴家陳銳,在前五站演出。三月中的「來自臺灣」音樂會,就讓台灣樂迷先聽為快。

文字|李秋玫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藉年輕人之眼 以舞看世界

「春鬥2017」推出蔡博丞、黃懷德與陳韻如新作

雲門2每年的重頭戲「春鬥」是國內年輕編舞家競藝的平台,透過與雲2舞者的工作排練,編織出他們看到的當下世界。今年的「春鬥」邀請了近年在國際備受肯定的蔡博丞、曾為雲2編舞的黃懷德與陳韻如上陣,蔡博丞《瞳孔裡的灰牆》用現代芭蕾療癒憂傷,黃懷德《亮》以單純動作表達力量,陳韻如《潛》則是她遁入自我空間的創作。

文字|張慧慧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一喜一悲 折射生命寓意

台南人劇團「春天戲水」兩檔演出三月上場

台南人劇團的「春天戲水」系列來到第四年,從水源市場移師到新北市藝文中心,推出分別由廖若涵與呂柏伸執導的兩檔作品:《海海人生》與《夜鶯之戀》。《海海人生》是編劇趙啟運的原創新作,故事以一位有閱讀障礙、流轉在各種臨時櫃的櫃姊為中心展開,偏於喜劇氛圍;《夜鶯之戀》則是英國劇作家Timberlake Wertenbaker改編希臘神話中被化為夜鶯的悲情公主裴洛美的故事,以古探今。

文字|陳茂康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明華園歌仔戲團《龍抬頭》

陳勝國舊作新編 重探「復仇」真義

明華園這次在TIFA搬演的《龍抬頭》,改寫自十二年前的《王子復仇記》,不同於原版著重宮鬥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呈現人性的自私險惡,編導陳勝國這次的改寫加重「復仇」面向、探討愛恨怨仇。《龍抬頭》由當家小生孫翠鳳、小旦鄭雅升與丑角陳勝在主演,三人皆有不少內心戲的詮釋。

文字|廖俊逞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杭州越劇院訪台 搬演五齣大戲

女小生出馬 詮釋女性理想形象

看越劇最大的享受就是「和演員談戀愛」,女演員英挺帥氣又不失溫柔深情的暖心氣質,往往能成功詮釋女性理想對象的典型。應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之邀,有「越劇界航母」美名的杭州越劇院,將由鄭國鳳領銜六位梅花獎得主,帶來《紅樓夢》、《西廂記》、《一縷麻》、《孟麗君》、《新獅吼記》等五齣大戲,戲說古今的情與癡。

文字|廖俊逞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空間出發的策演新觀點

四種對話×四種想像 探索弦樂四重奏

松菸誠品表演廳的空間特性,適合要求與觀眾親近的室內樂演出,由此出發,從二○一六年推出「誠品室內樂節」,以「弦樂四重奏」為策展主題,今年的第二屆也持續邀請優秀的弦樂四重奏團隊,由Infinite首席四重奏揭開序幕,接著有五度音弦樂四重奏、法國新星范.庫易克四重奏,最後由重量級的艾默森弦樂四重奏壓軸,將以各具特色的詮釋,引領樂迷領略弦樂四重奏的豐富與迷人。

文字|張瑋珊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