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演員的庫藏記憶
鐵杵磨成繡花針(上)
當年,我正值陽光燦爛的年紀。說白了,就是年幼無知,羨慕力道山,不懂得高級功夫要有高級師父才行的道理。在我的忘年交中,有一位馬師傅,終生以練武人自居,懂一點鐵砂掌,我和另外一位同齡的陸軍中士戴朝南都想練,馬師傅也想教,那就練吧!
-
四手聯談
你一定要把音階彈乾淨!
我說的話有一半是沒有意義的,我把它說出來,為的是也許能讓你聽到其他的一半 紀伯倫(Kahil Gibran)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在藝術之上還有更高的價值 電影《一個指揮家的抉擇》
音樂、藝術真的偉大到可以成為跟納粹妥協的正當理由?有沒有可能那妥協所造成的象徵意義,使音樂、藝術蒙上了陰影?誠如少校所說,希特勒自殺後,他們找福特萬格勒指揮哀樂,是因為他們認為他代表了納粹!是否一九三三那年福特萬格勒就該運用托斯卡尼尼製造出來的情勢快快離開,即或不能,也該就此退隱藏才,等不義的世代過去,再出來為藝術之美效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柴可夫斯基系列最終篇:「情.詩.交響」
蘇坦與王健 共探深沉樂章
NSO的「發現柴可夫斯基」系列將演出最後一場,「曼弗雷德」則是這場音樂會的主角,NSO將演出柴可夫斯基與舒曼針對這個詩人拜倫筆下的灰色人物、所分別創作的龐大樂曲,NSO將在荷蘭指揮家蘇坦的帶領下,探討內心最深沉、最渴求的樂章。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樂說「她們的美麗與哀愁」
四位藝術奇女子 演繹女人的傳奇
京劇名伶魏海敏、歌仔戲名角唐美雲與許秀年、琵琶演奏家楊靖,四位藝術名家,將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上,演繹四位歷史或小說中的傳奇女子:穆桂英、花木蘭、林黛玉、千金公主。透過精編的國樂曲,讓觀眾重新思揣這些傳奇女子的心情故事。
-
即將上場 Preview 二○○八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十四位璀璨舞星 十四支經典雙人舞
來自國際頂尖芭蕾舞團,這群最耀眼的首席舞者與獨舞者、傑出的華裔芭蕾伶娜,將展演編舞大師的芭蕾名作。從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到新古典、現代芭蕾,猶如遨遊橫跨百年的芭蕾菁華。「二○○八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以十四支雙人舞碼,來自九大知名舞團的十四名芭蕾舞星搭檔演出,展示精緻炫目的芭蕾之美。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世紀當代舞團《三十型男之同床異夢》
男人與床的遊戲 六年級與夢的對話
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邀集孫梲泰、燕樹豪與李國治這三位三十而立的型男編舞家,推出「床」系列的創新表現形式《三十型男之同床異夢》,看六年級世代如何與床共舞,與夢激盪。
-
即將上場 Preview 稻草人舞團《月亮上的人—安徒生》
帶我去月球 尋找安徒生的純真與渴望
謎樣的安徒生,是創作的入口,編舞家周書毅與羅文瑾透過安徒生童話、信札、日記等素材,從書信中讀到了現實人生,夢與孤獨,自我與存在。
-
即將上場 Preview 俄國丑角大師再度來台
斯拉法《下雪了》 分享生活的喜樂與詩
七月要下雪?還是第三次?!沒錯,正是俄國丑角大師斯拉法的《下雪了》,又將在盛夏造訪台灣。對斯拉法來說,小丑藝術是喜悅的分享、生活樂趣的演繹,而現代小丑的表演應展露出詩意和哲理。而這樣的生活悲喜與詩意,正是《下雪了》最為銘刻人心之處。
-
即將上場 Preview 跨越京劇四大流派 演出大師經典
魏海敏 展現當下「技藝成熟的階段」
「演員就是要被挑剔的。」即將推出「藝術專場」的魏海敏說,從新編戲回歸傳統,她給自己的挑戰是,以京劇四大流派的唱作風格,一次演盡四大流派的代表戲碼,展現當下「技藝成熟的階段」;而屆時恩師梅葆玖也將來台共襄盛舉。
-
即將上場 Preview 北中南歌仔戲三強,廟口大車拼
春美、秀琴、一心,盛夏好戲連台
第四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將在盛夏登場。歷經八個月的甄選,以劇本編寫與製作演出團隊兩階段進行評比,最後由高雄「春美」、台南「秀琴」、台北「一心」三強勝出,將分別演出《將軍寇》、《玉石變》與《聚寶盆》等優秀新作。
-
焦點專題 Focus
水到渠成,演繹台灣事
無論是呼應社會一片本土化、尋求台灣主體性的聲浪,或者是因應歌仔戲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逐步進入「文化場域」,經過一、二十年的醞釀與摸索,所產生的大量的創作企圖及益發成熟的創作能力,以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作為歌仔戲新編劇目的創發,都可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象。
-
焦點專題 Focus
虎印一夢
百年孤寂。總令我們想到哥倫比亞天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不朽名著。我則相信,通稱四百年的台灣歷史,最為悲壯、勇健卻也教人扼腕長嘆地,是短短十二天的甲午戰後,被大清割讓予日本,無助的台灣先民自主自立的「台灣民主國」的一段史實。猶若長夜漫漫,一再重複的夢境。
-
焦點專題 Focus
沒有皇帝的歌仔戲舞台
一九八七年,考試院長姚嘉文因「美麗島事件」身繫軍事監獄,在獄中完成以台灣歷史為主軸之大河小說《台灣七色記》,分別為《白版戶》(西元三八三年河洛人的故事)、《黑水溝》(西元一六八三年台灣天地會)、《洪豆劫》(西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事件)、《黃虎印》(西元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抗日)、《藍海夢》(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記)、《青山路》(西元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及《紫帽寺》(西元一九八四年泉州人的故事),這時間橫跨一千六百年的七部曲。其中以清帝國割台為背景,描寫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成立始末的《黃虎印》,是一部呈現台灣人對抗日本統治的歷史故事。 二十一年後,《黃虎印》由近年頗獲矚目的中生代戲曲編劇施如芳執筆改編,將長達七十萬字的原著搬上歌仔戲舞台,唐美雲、許秀年、朱陸豪等人攜手演出。去年才發表京劇《快雪時晴》,以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問候友人的短箴,巧妙鋪陳出「他鄉為故鄉」的主題,呼應台灣當前的族群問題;此次再度碰觸台灣歷史、國族詮釋,她如何用戲曲古典的美感形式訴說台灣事?在意識形態與藝術創作間,她又如何拿捏? 透過姚嘉文與施如芳的對談,本刊帶讀者先賭《黃虎印》的創作與改編,也透過歷史、文學與舞台三者的相互演繹,探看在虛構與真實間,如何在「忠於史實」、「論出於史」的要求下,交織出歌仔戲演台灣事的新頁。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專訪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
劉瓊淑:兩廳院還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及技術傳承!
從教育界轉戰表演藝術界的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劉瓊淑,面對新的工作,她從容回應:「這不是什麼挑戰,這是我的興趣所在!」秉持著期許自己成為一顆大樹、讓鳥兒們棲息的理念,她希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兩廳院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與技術傳承。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從小提琴神童到聯合國和平大使
宓多里 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多年前以神童之姿驚艷世界樂壇的日裔小提琴家宓多里,即將於六月下旬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訪台與樂團演出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除了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家,現年三十七歲的她,還一手創立了多個基金會或非營利組織,以各種方式與型態,推廣音樂之美,並提攜年輕的音樂家。因為這樣的努力,她也在二○○七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和平大使。褪去了天才神童炫技的姿態,宓多里不僅僅是美好樂音的詮釋者,更是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
藝號人物 People 七十高齡歌仔戲國寶 念茲在茲盡在傳承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七十四歲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今年初獲行政院文化獎、陳水扁總統卸任前又頒授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桂冠榮銜之多令人欽羨。但她念茲在茲的,仍是傳統歌仔戲的傳承使命。被尊稱為「廖老師」近三十年,早年算命仙說她命中帶「老師格」,絲毫無差,她在歌仔戲藝術上的授業,無人能及。
-
演出評論 Review
台灣瘋狂,劇場也瘋狂?
在《瘋狂年代》狂亂的兩個多小時裡,筆者感受到的,其實是創作者的沮喪,是他們對台灣和台灣人的不耐,對劇場無能對現實發聲的厭倦,對自己所能扮演角色的強烈懷疑。
-
演出評論 Review
跟普拉斯沒關係
不管這齣戲說的是不是「普拉斯」,其實導演所表現出來女性對自我認同的崩壞,則更能反映出當代諸神退位的宿命悲劇;正如劇中徐堰鈴泡浸在水池中,從空降下的那支麥克風隱喻著男性的意象,也是她在矛盾漩渦中想要緊緊抓住的救贖,然而慾望卻在她過激的動作重覆中漸次驅向絕望。
-
演出評論 Review
英雄,最後必須超越自己
以「胡撇仔」百無禁忌的戲路卓著的金枝,原是演繹《山海經》的理想劇團。然硬將稚未定形的宇宙觀、野蠻陌生的無邊恐懼、不可收攝的想像力等等,小心翼翼收縮到台灣歷史的比對上,或一老一小的傳承意義裡,不免讓人覺得保守、呆板,彷彿比兩千多年以前的人更拘泥於「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