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遊藝場 ART SPECE
伺伏在港都文化生活底層的潛潮暗湧
這是一個處於地下室,結合了劇團、表演廳、排練室、視聽室、展覽廳與交誼廳等功能的劇場空間,一則因爲地理位置的座標聯想,二則冀願南方文化深植的企求,這個劇場的名字就叫做「南風文化底層」。
-
南部劇場
社區劇場的另途思考
一個不以演出爲主的劇團,沒有導演、演員、編劇、技術人員,只有幾位集劇場訓練、社區/社會工作、公關等任務於一身的團員;藉著劇場工作坊的形式與地區居民交流、互動,在短短年餘的時間內,足跡遍及台灣並在今年「第二屆現代劇場硏習會」中備受注目。
-
表演書房
一種渾沌的魅力 九〇年代的《新聲音》
二十世紀的音樂較以往更明顯的與整個時代的心靈結合起來,我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許多聲音宣示著音樂界和所有學科一樣,逐步向跨領域之境整合邁去。
-
專欄 Columns
回歸生命的眞實
抛棄世俗化的美感,直接探求生命的內涵,可以有多種方式,可是先要抛棄習慣上傳達美感的形式。沒有了固定的形式,就是不再有媒介,藝術家所能傳達的是一種觀點,希望觀衆打開自己的心眼,在現實世界、眞實生活中去捕捉生命的意義。
-
專欄 Column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National Anth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從音樂會的角度來看,一個音樂會從聽眾開始進場、演奏會開始、到終場結束,無論在音樂、氣氛方面都有其連慣性。而且無論是演奏家或演奏團體,在曲目的設計上都曾經過一番考慮。也就是說,每一場「認眞的」音樂會,在曲目上都有獨具的特點。因此音樂會開始出現的第一個樂聲,就揭開了這場音樂會的序幕。而「國歌」在音樂會前的出現,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場音樂會的「序樂」!有時候是搭調的,但是,與絕大多數的音樂會卻是不搭調的。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華燈藝術中心舉辦夏令營 炎熱暑假,華燈藝術中心將推出適合靑少年的消暑活動,包括「遊.戲」硏習營及兒童打擊樂夏令營。爲增加靑少年對戲劇的認識,華燈藝術中心設計一套適合活潑好動朋友們的「遊.戲」戲劇硏習營活動。藉由戲劇的表達方式,透過肢體的運用、聲音的起伏、音樂的呈現來瞭解自己,能在課堂之外,也能有機會接觸有趣的戲劇。硏習內容包括:聲音及肢體練習、情緒及角色詮釋、認識劇場光影,授課老師爲周向月,硏習時間爲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八月三日至七日共九天,七日下午爲呈現演出。 八月十七日起,華燈藝術中心還邀請民間藝人謝十,以短期夏令營方式舉辦兒童打擊樂夏令營,帶領小朋友認識傳統鑼鼓樂,並藉由打擊樂獨特的敎學方式,探索另一種音樂。課程將從基礎的節奏感訓練開始,循序漸進的將基礎樂理、基本合奏、台灣本土鑼鼓樂(北管、宋江陣、醒獅等)及中國打擊樂(山西、絳州、安徽、舟山、潮州等地)做深入淺出的介紹。 洽詢電話:(06)2222587 (編輯室) 雲門舞集舞蹈敎室招募師資 雲門舞集舞蹈敎室推出生活律動幼兒課程至今,反應熱烈,現正緊鑼密鼓地籌設信義分館,並擴大招募專職師資,不管是想轉換跑道的有志之士或舞蹈系應屆畢業的生力軍,都歡迎加入「生活律動」的專職行列。 專職師資培訓班的課程包括:課室管理、親師溝通、敎具製作、色彩美學、戲劇肢體活動、樂器即興運用、音樂基礎課程等,即日起至七月三十日止,洽詢電話:(02)27122102#160。 (編輯室) 〔香港〕 《香港劇壇360度》出版 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香港劇壇360度──97/98劇評人座談會紀錄》,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贊助之下,已於五月出版。今年的主編者丁羽按照去年的編書形式,書中內容包括九七/九八年香港戲劇回顧座談會、精選劇評文章以及全年度的演出劇目。 在香港戲劇回顧座談會中,包
-
即將上場
相聲瓦舍演出《哈戲族》注意
《哈戲族》是相聲瓦舍「相聲說戲」系列作品二號,宋少卿、馮翊綱再一次將傳統相聲段子〈大改行〉、〈關公戰秦瓊〉加以整理,結合新編小段〈四郞探娘〉和〈奴家正是王寶釧〉,成爲一個以介紹戲劇爲主題的完整演出。 〈大改行〉藉由沒落的京劇演員改行賣東西的叫賣聲音,介紹京劇中花臉、老生、旦角等各種角色特殊聲音表現;〈關公戰秦瓊〉則在一場作壽堂會的歡笑中道出梨園甘苦;新編的〈四郞探娘〉帶大家回到學生時代一窩蜂參加救國團自強活動的時候,看看三民主義硏習營和京劇有什麼關係?談戀愛又和假牙有什麼關係?〈奴家正是王寶釧〉要讓大家見識一下當歌仔戲的薛平貴遇上京劇裡的王寶釧是什麼狀況?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大將春秋》上戲前
-
特別企畫 Feature
走出神童神話的梅紐音 1916-1999
有許多神童後來失去了舞台;有許多神童的名字永遠只以神童爲人記得;也許他們令人讚歎的神奇光輝,隨著童年歲月一起消失;也許他們很早就登上了山頂,但卻也成爲他們自身的屛障。今年三月十二日於柏林逝世、被喩爲本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梅紐音,不僅超越了音樂本身,也在走過非常神童時期之後,發揮了其自身生命的其他潛能。他在跨越不同的領域裡所散發的才能、慈愛、人道精神也爲音樂世界甚至人類注入了更深刻的生命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梅紐音生平紀事
1916年 四月二十二日出生於紐約。 1920年 開始與安卡爾(Sigmund Anker)學習小提琴。 1922年 轉投佩新格(Louis Persinger)門下。 1924年 首度以職業小提琴家的身份在舊金山演出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 1926年 全家遷往歐洲前,首度在紐約舉行演奏會。 1927年 二月首度在歐洲舉行演奏會,地點是巴黎。正式定居歐洲,隨安奈斯可(Enesco)學琴。十一月與富利茲.布煦(F.Busch)在紐約合作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成爲舉世知名的神童。 1928年 柏林首演。灌錄生平首張唱片。開始與阿道夫.布煦(A. Busch)學琴。 1929年 倫敦首演。 1931年 在巴黎音樂學院競賽獲得第一獎。與EMI簽下第一張錄音合約,並灌錄了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1932年 在艾爾噶(Elgar)指揮下灌錄了他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成爲歷史上最重要的錄音之一。獲頒英國榮譽爵士頭銜。 1936年 意外取消所有演出活動,隱居加州。 1938年 夏季復出樂壇。與諾拉結婚。 1943年 結識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年底又隱退。 1945年 在法、荷、捷、俄四國舉行勞軍演奏。與英國作家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一同到德國義演。結識俄國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前往Belsen爲納粹集中營中的倖存者舉行音樂會,並捍衛飽受攻擊的德國指揮家佛特凡格勒。與第一任妻子諾拉離婚。 1947年 完成校訂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黛安娜結婚。與佛特凡格勒在薩爾茲堡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1950年 英國作曲家沃頓(Walton)將小提琴奏鳴曲獻給梅紐音。 1952年 首度造訪印度,在印度總理尼赫魯陪伴下,認識了西塔琴演奏家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同時也開啓了東方文化,包括哲學、瑜珈術等視野。完成校訂孟德爾頌(Mendels sohn)早期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1956年 擔任Gstaad音樂節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梅紐音如是說
◉「人們爲了生存,因而產生了彼此防備,相互競爭的心理。但是我們生來就具有某些協調的東西,我們應當重新回到協調的狀態中去。」 ◉「給予者也是受惠者,純粹的給予是不存在的,我們看見土地生長了麥子、樹木、花和草,就容易認爲土地總是在給予,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土地也必須吸取某些東西以恢復和增強它自身。」 ◉「沒有絕對的成功或勝利,有些成功僅僅是表面的,而且遲早要付出代價,最好是預先付出代價,困難的是,有時不得不事後再付。」 ◉「幫助人,同時又使別人不產生依賴你的想法,是一種很難的藝術,因爲它需要極大的靈活性。」 ◉「紀律是某種能仔細、正確的重複某種行動的能力,因此,紀律就是達到某個目標的最經濟的方式。」 ◉「在紀律和創造性之間需要保持平衡所謂最堅強個性的人,就是那些能在天秤兩端來回走動,而始終保持平衡的人。」 ◉「時興的風尙也可能是危險的:那些精心設計出來的理論,可以變成片面的信條或敎條。」 ◉「人類創造的藝術,開始於人的內心獨白,也就是廣義的自我意識,人們以此來表達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一切。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就是不斷調整,糾正和重新平衡自己的各種內在因素。」 ◉「我總是喜歡和那些我認爲思想和情感上和我有共鳴的人交談,在那種時候,語言才有機會表達出一點意思。」 ◉「其中的樂趣在於即興的和不可預知的成分。如果沒有這些不可預知的因素,我們壓根沒有樂趣可言無論是生活還是音樂。」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把事物的諸多因素都拆解成一個單元了,但是如果人們想要進入高級的境界,就不必把整體分成單項來進行。」 ◉「眞理是我們身外的某些東西。我們自己臆造出來的眞理可能是危險的,因爲我們自身存在著蒙昧的遺傳基因,它控制著個體,使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 ◉「我的雄心之一,就是要看見每一所學校都以歌唱和舞蹈來開始每一天。」 ◉「感情的震顫是我們相互之間聯繫的紐帶。所有的人都是整個世界震顫的一部分,我們跟每件事都有關係。」 ◉「爲什麼要認爲非得有一份正式的職業才能證明自己的存
-
台北
站在世紀末回首西方打擊樂的發展
相較於傳統東方打擊樂器的悠久歷史,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中,打擊樂一直居於陪襯地位,直到二十世紀初,當傳統古典音樂發展到極致,再也無法讓作曲家及聽衆得到聽覺上的滿足,打擊樂才逐漸受到重視。一九三一年,理工出身的作曲家華瑞斯(Varese, Edgard 1883-1965)寫下第一首純以打擊樂器爲主的作品《電離》Ionisation,全曲共使用三十五件打擊樂器,由十三位打擊樂手共同演出。在這首作品中,傳統作品中被強調的旋律、音高都不再是主角,音色的調配成了樂曲構成的最重要質素,預示了西洋音樂發展上的重要改變。 但第一個專業打擊樂團則在三十年後才成立,地點在法國史特拉斯堡。六個受過正統古典音樂訓練的樂手,抛開傳統的束縛,在布列兹建議下,於一九六二年正式成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並以演奏、發揚打擊樂爲創團宗旨,三分之一世紀走來,爲其譜寫作品的作曲家不計其數,如:梅湘(Messiaen)、克瑟納基斯(Xenakis)、史托克豪森(Stockhausen)、阿貝吉斯(Aperghis)、Serocki、Dufourt、Donatoni等。一九八一年,該團更成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學校,培育打擊樂人才。其後,各地陸續成立打擊樂團,其中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瑞典克羅瑪塔打擊樂團(The Kroumata Ensemble)、加拿大芮克斯打擊樂團(Nexus),以及匈牙利阿瑪丁達打擊樂團被稱爲四大打擊樂團。 PAS年會飯店敲響 和爲傳統音樂所設計的音樂節相比,專爲打擊樂的藝術節仍是少數,多數仍附屬於一般音樂節內容中。其中,以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 簡稱PAS)最廣爲人知。 位於美國的國際打擊樂協會每年固定召開的年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是打擊樂界的年度盛事。這個PAS當初只是美國中西部幾個打擊樂家及團體,每年固定聚會一次,彼此交換、討論打擊樂的各種問題的會議,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儼然已成了世界打擊樂中心。每年光是世界各地前來硏習、演出的打擊樂相關領域人士便多達數千人之多,加上專程趕來的行家、及當地的觀光客,常將年會場地擠的水泄
-
歐陸劇場
發掘民間戲劇的生命力
史泰勒對《兩主之僕》情有獨鍾,他經常更新這齣戲的佈景,改變細節,卻不曾變動戲劇的情節、內容,到一九九三年,他已經導出六個不同的版本,九八年《兩主之僕》在巴黎「奧狄翁」劇院的演出,可算是史泰勒五十年來實驗的最終成果,我們看到他選擇了一種大而化之、不事奇巧的風格。
-
現象視察
催生一場硏討會
要了解此次硏討會的緣起始末,就不免會把焦點集中在此次擔任承辦單位的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本刊訪問到系主任廖美玉與籌備委員馬森詳盡地描述了催生的過程與其對此次硏討會的觀察和回應。
-
現象視察
美國社區劇場聯盟簡介
美國社區劇場聯盟提供社區民衆優質的娛樂和知性的刺激、挑戰與機會,並促使居民成爲其社區中改善生活品質的貢獻者。
-
即將上場
角色工作坊創團兒童劇《虎克爸爸》
第一個以傳統戲曲出發,融合戲劇與舞蹈元素的現代劇場「角色工作坊」,創團戲《虎克爸爸》由編劇呂鑫改編自英國作家詹姆斯.巴利(James Barrie)的《彼得潘》,並透過小虎克、小飛俠以及虎克船長之間由誤會不諒解到終於與父親相認的一連串過程,來反映現代社會因爲豐富的物慾生活而受影響的親子關係。 劇情架構以小虎克爲發展主軸,引發出許多曲折的劇情;另一方面,海盜船上充滿陰森詭譎的氣氛,船員們個個虎背熊腰、鬚髯如戢,演出融合了音樂、舞蹈、武術與現代的表演語彙。
-
即將上場
天津京劇院名角大匯演
兩年前來台演出的天津京劇院,此次來台主要以中靑輩演員爲主,主要演員包括著名楊派老生楊乃彭,文武老生王平,梅派靑衣李經文,尙派靑衣李莉,張派靑衣張學敏,裘派花臉鄧沐瑋、康萬生、安平,武生張幼麟,武丑胡小毛等。此次還特別向外借將,請來中國京劇院奚派老生張建國,葉派小生宋小川,瀋陽京劇院程派靑衣遲小秋,貴陽市京劇團名旦侯丹梅。主要演員中共計獲得七座梅花獎,加上八座梅蘭芳金獎,是目前大陸菊壇中靑輩的佼佼者。 外借的主要演員中,老生張建國曾得梅蘭芳金獎;此次貼演他最擅長的〈東吳恨〉與〈楊家將〉。首度來台的程派靑衣遲小秋,係瀋陽京劇院台柱,拜程硯秋嫡傳弟子王吟秋爲師。遲小秋宗法程派藝術,一九八五年榮獲梅花獎;此次來台推出程派名劇〈鎖麟囊〉與〈孔雀東南飛〉等。侯丹梅亦是首次訪台,梅工靑衣、花衫、刀馬旦,一九九二年曾榮獲梅花獎;此次來台貼演〈大英節烈〉以及〈金山寺〉、〈斷橋〉等。
-
即將上場
身聲演繹社「佪聲」
「身聲演繹社」是由一群崇尙簡單純樸的劇場工作者所組成的表演團體,期望結合人聲、器樂與肢體去探索、發展劇場的各種可能性,以簡約的表演形式傳達豐實的內在意涵。 「佪聲」分爲〈被遺忘的世界〉、〈感官旅程〉、〈夢的語言〉、〈光與聲的島嶼〉四部分,探討聲音/身體,文明/原始、夢境/記憶的各種關係,將結合裝置藝術與多媒體,並大量運用聲音的各種質地與身體的各種可能性與空間及觀衆對話,演員演出採用非寫實的風格化表演方式,在服裝、舞台及燈光音效上將共同營造一個與人類古老記憶相連結的特殊氛圍。
-
即將上場
黑門山上的劇團《推銷員之死─台灣版》
兩家保險公司爲爭取一對即將擁有龐大遺產的夫婦的簽約機會,於是派出自家的超級業務員,兩家業務員不惜用各種方式「競標」以期獲得最後勝利。不料,卻落入這對夫婦設計的各樣遊戲陷阱中。事實上,這對有錢有勢的夫妻並無意辦理保險,只是在家中閒來無事,便謊稱需要辦理鉅額保險,但又表示對保險業務員的不信任,於是對他們進行性格測試,但是在測試背後竟是一連串惡質的遊戲。在一關關遊戲過程當中,人性的醜陋面被揭露,就連過去不爲人知的大秘密也被層層撥開。 這一次的演出舞台設計爲一大特色,觀衆在演出中將會看見一個比實物大一百倍的大富翁遊戲,並由眞人直接在舞台上進行比賽,使觀衆親身經歷大富翁遊戲的緊張與刺激。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一張床四人睡,的確太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