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排練手記
四小名旦陳永玲開班授藝
一大早,台北的雨點蓋不住口唸的鑼鼓聲,匡才匡才遠遠的傳出敎室。 國光劇團的朱勝麗正隨老師苦練著《穆桂英掛帥》,這位舉手投足皆有扎實基礎的硬裡子演員,硬是倒空自己重新學習。而讓朱勝麗甘心情願倒空自己的老師,正是以大陸傑出人士身份來台傳藝的陳永玲。 早年隨梅蘭芳習藝,十三歲已經走紅大江南北,人稱中國四小名旦的陳永玲對梅先生的表演藝術有極深刻的體會。因此在唱唸做打中,都透露著梅派獨特的身段美感。 而老師見學生勤奮,更是傾囊相授,七十歲的年紀仍然整套身段的示範,一次又一次修正著肢體細節,讓人看了都不禁感動! 當筆者結束採訪走出室外時,仍能聽見陳永玲一字一句的敎唱在雨聲中傳來。 文字|薛湧 攝影文字工作者
-
遊藝場 ART SPECE
「ㄇ」的組合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藝術廳算是開了台灣表演場地的先例,除了突出式舞台以外,各項劇場設施均以三面式舞台爲考量,所形成的「ㄇ字型組合」是在這棟建築物內處處可見的有趣現象。
-
里程碑 Milestone
傳藝傳心
集各種終身文化獎項榮耀於一身的布袋戲藝師李天祿,累積八十年來對布袋戲的執著奉獻,將台灣「偶戲」推上國際舞台,也推廣至國內許多學校社團。大師不幸於八月病逝家中,他的活潑身影、睿智言語、操偶造詣遂成爲一則傳奇,存於台灣熱愛傳統戲曲藝術的人們心中!
-
音樂
民謠.詠歎.法國菜
黑海濤的聲音屬於抒情男高音,而且咬字自然,因而在托斯弟作品中呈現出該有的風格。而女高音廖朗吟幾乎以年代先後排曲目,很像在給聽衆上一課「法國藝術歌曲」的歷史。
-
音樂
一部「啓蒙歌劇」與一次「啓蒙演出」
接受啓蒙後的王子坦密樂終能登上光明智慧的殿堂,而「聲樂家協會」則在寂寂林中接受種種試煉。他們充滿一股年輕、大無畏的衝勁。
-
戲劇
小丑與夢境摔角
《劇終》由許多懷舊的事物組成,這些頗爲「鄕土文學」的材料,被放在一個夢般的邏輯中,竟變得突梯可笑;但趣味無法掩匿傷感,在時間的前進、倒退、加速、延緩、停頓、斷訊當中,一再反復回到原點,像迷宮、或更像一個無法逃脫的漩渦。
-
戲劇
陷溺在自我論述的海市蜃樓中
在討論《綠房子》時,筆者無意比較中台兩地戲劇的差異,而是將該作品視爲一種樣品,希望從《綠房子》的自我邏輯與矛盾中,尋覓大陸目前的部分文化翦影。
-
戲劇
一塊走味腐壞的蛋糕
對於《藍》劇嚴厲的批評,絕對不在指控《藍》劇的演出僞善、或否定「公益」的價値,更不是否定這個社會需要關懷、需要愛的嚴肅性。 只是想指出:一個粗糙的、完全與現實脫節(所謂的「時空錯置」)的演出,不僅對創作者和觀衆是一種羞辱,對於所試圖完成的崇高目的也完全無益。
-
環球舞台
作戲倥,看戲憨
我們可以在這個街頭藝術節看到戲劇演出的進化:從最早的雜技表演進而敷演故事,到了表演更加精緻、複雜化時就走進劇場,而有了商業演出。或許街頭表演者不太可能名留後世,但這個的表演形式永遠都會存在。
-
世界民族樂
北方響起工人的歌
礦工詩人唐米的詩謠 仍在英格蘭北方流傳
-
爵士縱橫談
解放古典
一生演奏有爵士色彩的巴哈作品 路西耶本人認爲這是一條 漫長的學習修煉之路
-
爵士縱橫談
賈木許鍾愛的蜥蜴
盧瑞用賈木許的影像作畫布 中高音薩克斯風作畫筆的風格匪夷所思 低調而不冷癖,灰黯而不陰沉
-
現代音樂盒
來不及目睹屬於他的紀元
他的作品風格多變 不論是在混用各種技巧 或借用不同素材時 都能維持其原創性
-
專欄 Columns
從「荒謬劇場」到「荒唐劇場」
「荒唐劇場」是道地的美國土生土長的做戲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長處,譬如說它致力於破壞「藝術」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與權力的關係,視藝術爲一種娛樂的源泉,而非促進社會進步的載體。
-
專欄 Columns
「高堡」與史麥塔納
從一九四六年開始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每年開鑼的時間都是在五月十二日,這天正是史麥塔納逝世的日子。音樂會的第一首樂曲從一九四六年以來,一定就是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中的〈高堡〉!
-
即將上場
極至體能劇場《淨土》跨年巡演
《淨土》爲極至體能劇場的六段小品貫串而成的全新舞作,描述忙碌的現代人對精神生活的渴望。編舞者藉由草、水、泥土等舞台裝置製造不同的意象,讓舞者在綠草、水灘、泥土等不同介質中揮灑,企圖結合舞台美術與肢體藝術。編舞者爲目前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硏究所主修編舞的石吉智,原先專攻美術的他將畫布轉換成舞台。 除〈淨土〉外,〈順勢〉、〈導體〉、〈放射〉和〈方陣〉等四支作品,其中〈順勢〉、〈導體〉皆爲新編舞碼。〈放射〉則由舞者肢體以甩、跳、抛、拉、刺等力度配合快節奏音樂,將各種不同精力的射線切入舞台空間中。〈方陣〉則是一支融合現代舞與東方武術的舞作。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日本〕 第五屆Be Se To戲劇節 由戲劇人協會及I.T.I.日本劇硏中心所共同策劃的「第五屆Be So To戲劇節」,將於十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止,在東京芝公園內增上寺,舉行一場來自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等國際性戲劇交流活動,Be Se To即北京(Beijing)、漢城(Seoul)、東京(Tokyo)的簡稱。自一九九四年首度在漢城公演後,以每年定期輪番式地在三個城市巡迴舉行。 九五年的第二屆戲劇節,有太田省吾編導,中、日、韓三國共同演出的作品《水之驛站》、四川省的《死水微瀾》及唐十郎所作、岩松了演出的《赤穗浪士》等,而充滿愉悅性的劇目及即興式的座談活動等,亦是Be Se To戲劇節的特色。 此次第五屆的節目將於增上寺內大殿堂演出,除來自中國廣東實驗劇團的作品《綠色陽台》、韓國的舞蹈劇《明成皇后》外,由Be Se To製作委員會所策劃的《宙斯花園的衰亡史》,是擷自得過三島由紀夫獎的作家小森恭二的作品,由安田弘在露天舞台演出,其他將參與公演的日本小劇團,如靑年劇團、上海太郎等,以集體或個人演出共同主題「表面化與現實主義」,預計十天左右的演出期間,增上寺將呈現出有趣的戲劇風貌。Be Se To製作委員會表示,每年戲劇節除爲增進三國間的藝術交流外,更希望藉著戲劇作品的探討,促進日本與亞洲各國經濟、敎育及歷史問題的構築與理解。 Be Se To委員會由鈴木忠志及宮城聰所主導的戲劇製作團體擔任,委員會表示,除目前主要的中、日、韓三國外,亦積極以向亞洲其他國家推展戲劇文化藝術交流爲目標。 (襲加) 台北京劇團東京公演 今年秋天,在東京國際交流廣場及銀座和光會館,將舉行一場來自台北新舞臺京劇團的國劇公演及一場由「衣裝展看京劇的華麗世界」的京劇劇裝展。 去年九月間,日本傳統藝術團體之一的歌舞伎市村羽左衛門至台北及高雄兩地作交流性的演出,贏得不錯迴響,也促使了「台北新舞臺京劇團」東京公演的成行。 劇裝展將則於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在和光會館陳列,展示此次演出的《三國志》、《水滸傳》中,英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際焦慮,無限創作
創作,是藝術家自我的探索,它總是誠實的呈現自覺或不自覺的內在情境。九〇年代台灣的舞台作品透露出一股焦慮的氣味:不願談政治,卻又讓政治氣息無所不在;希望走出女性悲情,卻又點染女性血淚於篇幅中;渴望擺脫家國幻象,但又不斷表露重建理想家國的期待 ;自閉於孤傲的殿堂,卻嘆遍尋不著知音。 正因爲期望與失落的不斷反覆、環境與個人的難分主從,激起了創作者的辯論、抒發與擷抗。我們也終將發現,時代中的創作者,旣企望超越格局、又深涉於大環境中,無法自外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變與不變中完成自我
從《海潮音》引發「道」、「藝」的拈提爭議,似乎將在劉靜敏安於自然山林的選擇之下,獲得平息;鍾傳幸《羅生門》大膽的風格,從女性自覺的角度擴展至編導對人性的關注;而《2000》與《KiKi漫遊世界》輕鬆明亮的色彩風格,魏瑛娟似乎不再陷於焦慮黑暗探索,反而超越人性觀點,走向超然。不論是劉靜敏的求「道」,鍾傳幸的求「變」,與魏瑛娟的求「新」,這三位女性創作者都在作品中轉化自身內在的焦慮,化爲對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