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時空英雄結伴前行、豪傑聚首芝山論戲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張啟豐策展的「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將自4月6日至5月28日止,以「英雄.超時空」之名,集結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匯聚臺灣戲曲中心,邀觀眾一起「芝山論戲」。
-
愛樂劇工廠20周年 改編音樂劇《新龜兔賽跑》全台開跑
打造出多部備受親子喜愛音樂劇的愛樂劇工廠,原定去年推出由經典寓言故事改編的兒童歌舞劇《新龜兔賽跑》PLUS,遇疫情再爆發全台巡演延至今年,時隔一年終於將在本週日(2月5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迎來首場演出,接著3月4、5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8月在高雄衛武營登場,從烏龜和兔子的第二代視角重新看待龜兔競賽,為大小朋友帶來全新感觸的溫馨童話。
-
紙風車《哪吒鬧龍宮》 1月13、14日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觀賞
紙風車劇團2023年《哪吒鬧龍宮》,原訂於1月14日演出,文化部與紙風車為了孩子們可以安心看戲,宣布1月13日緊急加演一場。紙風車這幾天密切關注天氣消息,預報顯示週六晚間約90%的下雨機率,掛心孩子們無法在下雨的天氣自在的看戲,因此,緊急協調各部門單位調整工作行程,增加工作,連夜彩排,讓週五加演可以順利舉行。
-
艸雨田舞蹈劇場「逐流」 3舞作與現今社會對話
艸雨田舞蹈劇場最新製作「逐流」,邀請旅美當代舞蹈家劉奕伶擔任客席藝術總監,延續2021年「五色鳥ft.古竺穎│林廷緒│劉奕伶」實驗創作計畫,創作思維從五色鳥雙人舞的創作擴及到「新竹的當下」,以更宏觀的視角探索新竹在地議題,一方面拓展作品長度、繼續深化舞作語彙,另一方面藉由舞者編制上的改變,繼續摸索編舞架構或方式,找出舞蹈創作和現今社會對話的可能。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持續優化 邁向藝術永續場館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自去(2022)年3月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除替COVID-19防疫策略走向共存的台灣帶來上百場演出,牽動大劇院時代之後的生產過量思考,同時也因奇觀建築裡不夠妥善的設計,引爆大量「黑特」,如大劇院座椅間距過窄、無障礙空間引導不明、場館標識不清、甫開幕就已破爛海綿外露的環保材質椅墊等,成為北藝中心最需修正、調整與強化的首要之舉。
-
吉爾特伯格來台 演出20世紀拉二、浦三經典樂作
被譽稱「當代李斯特」的以色列鋼琴家鮑里斯.吉爾特伯格來台,即將為觀眾帶來拉赫曼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浦羅柯菲夫C大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吉爾特伯格在抵台記者會上暢談這2首20世紀初的經典曲目,並現場即席演奏最喜愛的樂作片段。
-
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 歷史結合時事趣味十足
臺北市立國樂團與全民大劇團再度攜手翻轉歷史,推出全新古裝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由指揮家吳瑞呈執棒北市國樂團演奏,作家張大春作詞、謝念祖編導、李哲藝作曲;資深音樂人黃大煒、演藝人員孫協志、方宥心、羅美玲,舞台劇演員周明宇、林斌、呂紹齊及可愛小演員胖球、張城熙同台演出。
-
入戲的觀眾
吃黑膠的人
畫家達利1931年畫作《記憶的堅持》(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超現實夢境一般的畫面中,3面時鐘像融化的軟酪慵懶地癱軟下垂。這個20世紀最知名的圖像無人不曉,幾十年被複製成各式商品,販售到世界各地。 話說今年夏天歐陸高溫不退,長達數星期不下雨,熱浪來襲時,溫度直飆攝氏40度,法國南部不斷傳出森林大火,不但造成大量財物損失,更造成生態恐慌與危機,以致政府相關單位屢屢貼出橙色甚至紅色警告。8月某一天吃過午飯,在Thorens TD126老唱盤放上一張葛拉佩里(Stphane Grapelli)的黑膠唱片,歌曲《鴛鴦茶》(Tea for two)在嗶嗶啵啵的輕微炒豆聲中流洩出來。爵士小提琴的吳儂軟語讓人放鬆地躺在沙發上,暑熱中睡意襲來,慢慢地,不知是傳動的馬達出了問題,還是黑膠不耐高溫,像燒仙草一樣融化成達利的時鐘,樂音跟軟酪一樣不規律卻堅持不絕地在唱盤上轉動、播放開來。 人云「淘寶」,我卻覺得像「拾荒」,從購物網站撿回來、40多歲的Thorens唱盤經各方賢達仁兄大德修繕,始得重見天日。說來慚愧,黑膠聽了這麼多年,朋友轉送發燒前輩撰寫的秘笈始終只讀了半部,雖然有樣學樣地在壁爐前音道交集處的「皇帝位」擺了張扶手椅,可惜每天早朝午朝黃袍還沒加身,也不管冬暖還是夏涼,貓大爺就搶先「登基」呼呼大睡了。更糟地是,在法國住了半輩子,沒習得一絲法式優雅,老家同好聽黑膠古色古香,不但要弄上幾支幾幾年份的法蘭西、義大利紅酒佳釀,還得配一碟來自某某產地的松露、鵝肝醬,小弟聽黑膠,卻從來沒記得出門左轉拐幾條街去家樂福打瓶紅酒,順便買個鵝肝醬罐頭回來。 這種粗枝大葉對待黑膠的「聽」法,親像90年代從國內紅到威尼斯的藝術家李銘盛喝咖啡。雖然今天還記得李老師的人不多,但他試圖在北美館潑糞以及在威尼斯雙年展灑牛血的行為藝術早已成為傳奇。他喝咖啡的方式是我多年前從共同的好友那裡聽來的,真假不得追究,但美麗的故事訛傳一下無傷大雅。據說李老師當年蟄居新北市山區,凡友人帶上等咖啡粉去看他,他也不用濾紙,一律用鋼杯泡煮,友人看不下去,他卻本色地回答:「好的粉怎麼泡都好喝。」 我開始聽黑膠,應是弱冠之齡。父母親收藏的一疊黑膠,正版的沒幾張,幾乎全是松竹早年翻製的,卡拉揚指揮的老柴《悲愴》交響曲
-
職人的圖鑑
繪景師:把生活細微拆解,放到景片上
在黑暗劇場中睜開眼,一座舞台要在秒瞬之間,引導眼睛往劇作的時代與氛圍去繪景師身負大任。層層疊疊的漆料下,是繪景師漫長的耐心與體力。本期「職人的圖鑑」邀請山峸製作繪景師吳重毅,分享繪景工作的細節,如何以不畏失敗的實驗和生活眼界,積累一位繪景師的手與心。
-
ARTalks
考古備忘的情境美學
編按:本展從十三行的遠古記憶出發,以藝術家劉柏村的鋼鐵冶鑄創作為內容,從美學視角重新凝視「冶煉」。另一方面,從構建概念與論述的過程來看,「考古學」與「藝術創作」都是透過觀察與搜集線索,對資料理解後進行轉化,儘管前者需要嚴謹科學性驗證,而後者是創作者內在自由連結,但建構方式都存在著物質與思想的連結。也因此這場考古與當代藝術的對話,不僅是跨越時空的對話,更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對話。
-
練物闢
線材
大部分劇場使用的物件都是獨立設備,但不少設備都需要線材,才能將電源連接、將訊號傳遞。線材的任務是傳送訊號與電力,它們將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與訊號從A點傳到B點,而它的構造也非常簡單,就是一條條粗細不同的金屬線,包裹上絕緣物質,並在兩頭加上接頭。 除了粗細,線材也包含了接頭。隨著不同功能的需求產生,愈來愈多不同長相的接頭問世,就拿日常生活常見的1對3手機充電線,光1條線就有4種不同的接頭,以滿足不同手機的需求。而線材連接的終點,往往也是另一條線材連接到其他地方的樞紐,就像是大腦裡面的突觸一樣,集結了各種不同來源的電力與訊號。若說接頭終端是大腦的突觸,那麼訊號線就是連結和驅動身體各個器官部位的神經線,而電源線則是全身上下提供養分的血管。作為劇場的神經線與血管,線材將各種器材串連起來,連結空間中的光、聲響、溫度等感官刺激,製造出劇場的魔幻效果。 一樣都是電,因應不同的設備,而有了不同的身分與工作內容,線材也像是一台高速列車,而坐在列車裡的電,就像一個個排隊的新生兒,透過發電廠超大的電壓推力,將電線列車裡面的新生兒往下一個地方推,它們一開始活力十足地經過變電所,就老了一點,到了變電箱之後再進到劇院大電電箱;它們走在電力線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到了劇院的大電電箱之後,就決定了它們這一生將要扮演的角色,到了這裡之後,他們的工作不會是醫院裡的醫療儀器,不是作家桌上的檯燈,也不是股票交易所的螢幕看板。它們的下一階段也許要去燈光Dimmer,也許要去音響系統,或是旋轉升降舞台的動力系統。 一旦到了劇場週,劇院開門了,劇院舞監就會按下電源按鈕,將它們從發電廠帶來到這個世界,舞監助理將不同規格、形式的訊號線接上不同的設備,將設備的電源線接上H插,這些來自交流電的電力小子們也就開始交流交流了。而其中有些小子會被變壓器學院變成穩定的直流,不像之前那樣活蹦亂跳,開始走入溝通、下達指令的訊號人生道路上,例如燈控台、音控台。 這麼看來,電力線線路都已經固定,這些電力小子們的人生似乎就是如此宿命,如此必然,難道沒有其他改變的可能了嗎?或許對於其他環境的電力小子們而言,的確如此,它們成為了法院訴訟調解室裡的T5日光燈,或是一般家裡的冰箱,除非汰舊換新或重新裝潢,否則它們接下來的人生道路就算有變化也微乎其
-
劇場ㄟ冷知識
變裝皇后的自我增幅變妝術
美國指標性變裝皇后露波(RuPaul)說過:「We born naked, and rest is drag.(我們生而赤身裸體,而剩下的都是變裝。)」言簡意賅地帶出「性別」除了生物身體性,其餘都是建構的,也標示了在二元性別框架下,如何塑造與展現社會性別(Gender),我們擁有絕對掌控權。近年常在劇場、影視作品裡發現變裝元素的使用,如台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X妮妃雅Nymphia Wind】變形記、《華燈初上》的寶寶、以及我自己的《我是既快樂又悲傷》等,顯示「變裝表演」跨越場域與媒介現影。因著《Judy秀:美可敵國》將來台,藉機分享變裝皇后的台上台下、妝前妝後,以及表演裡的美麗與哀愁。
-
少年往事
「狂.小子」的奇幻之旅
作曲家慢慢從帆布袋裡拿出他的傳記《孤獨行路終不悔賴德和的音樂人生》,這本由音樂學者顏綠芬在歷時十數年的訪談後匯集而成的精裝磚頭書,內有500餘頁紮紮實實的內容,重兩斤,賴德和本人則形容它是「擲地有聲」,因為「抌落真正會『硞』一咧!」(擲在地上真的會發出kho̍k一聲) 這是屬於賴德和的幽默,一如他不介意眾人觀感,在回答自己作品中的傳統元素從何而來時,逕自丟出一句「因為我小時候家裡窮」,所以沒有機會接觸西方音樂,被問到如何整合東方傳統與西方技巧而不偏廢時,拋出了更令人莞爾的回應:「藝專同學一畢業就出國,留學個5年8載,學得很好,脫胎換骨,我37歲才出國,而且只去兩年就回來了,沒有被汙染。」但這些如珠妙語的主人,其實曾是個「狂小子」!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順敘與倒敘
正在工作的影集劇本,遇到了順敘還是倒敘的問題,而且是在已經都寫完了差不多全部的分集大綱、一半的分場大綱,陸續完成劇本時遇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是改編,第一直覺選了跟原著不同的敘事方式,為了開頭就跟原著做出差別,主角的過去透過來回跳接回溯來闡述。 但因為太擔心與原著過度相像,導致特別著重在現在這個時間線,現在這個時間線最多的事件是餐廳經營,但不管主角做什麼,如果沒有過去發生的事情奠定基礎、給予動力,都很難讓人有感。「沒有復仇感。」「要看到主角被踩得多低,才能同理他要復仇這件事。」「沒有看到敵方出招有多強大,對於主角的反攻舊沒有感覺。」大致收到了這些回饋,看這個戲的觀眾對於「經營餐廳」不一定感興趣(不一定是職人劇),但對「怎樣透過開餐廳來復仇」感興趣。 但復仇,得先讓人對角色共情。 而Netflix的創意人才投資暨發展總監Chris Mark在一次工作坊中提問,假如亞里斯多德有Netflix會如何歸納戲劇要素? 他提到,觀眾共鳴是跟著人物,而非劇情,觀眾之所以入戲,取決於他們能否跟角色連結,了解人物動機,如果觀眾不覺得人物有趣,他們就不會在意角色有沒有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怎樣的故事與媒介,通常就會有最適合的敘事方法。 復仇,比如《哈姆雷特》,就是先看到國王的鬼魂出現,再看到王子一直為此而痛苦,以及他對於要不要復仇的各種猶疑,歷經失去愛人、發瘋、誤殺大臣,最後才走完這個兩敗俱傷復仇經歷,但奠基於《哈姆雷特》的《獅子王》,與其接近《哈姆雷特》,其實更接近《基督山恩仇記》先展現主角究竟失去了什麼,大家才會期待他把失去的事物奪回;王子在各種猜測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查案」中,必須演一場戲中戲來確定自己心中的猜疑,《獅子王》建立在強烈的父子羈絆、辛巴是不是害死木法沙的愧疚、最後要給辛巴反攻的夥伴,所以過去的事情很多,辛巴長大後可能的幫手(彭彭、丁滿、娜娜、媽媽)、敵人(叔叔、土狼),都必須先在故事內建立。《哈姆雷特》的猶豫是戲的主體,發現父王可能被害死之後造成王子的種種困境,是「發現沙灘有屍體然後怎麼了」之敘事,由一個發現引起的連串變動,《獅子王》則是從辛巴這個角色、他的成長、他的失去慢慢說起,讓人共情。 要讓人共情的復仇故事,還是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早一點知道就好了的返鄉/移居10個TIPS
返鄉跟移居不同。返鄉通常有家人支持,舊態等待復萌,一切重新;移居則是到一地打造新家,新闢陌土,沒有舊雨只有新知,一面如舊。 當大家談到生活舒適,很多時候仍先以「去台北快不快」作衡量標準,站在國境之南大喊「我去他媽的台北」搭高鐵衝回台北速度快到下車都還來得及聽到回音,一路確認限動幾條回覆幾顆愛心。最終,整座島都成了台北的延伸,台北市以外都叫「偏」,台灣島以外都叫「離」。 只要仍抱著從台北看台灣的心,任何移居返鄉建議參考就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風土正在轉變,千禧青年離城歸鄉的生活選擇
這幾年,總有些我們認識的青年朋友,離開都會移居鄉鎮,可能創業、可能繼承家業,展開新生活。離城歸鄉的青年,為鄉鎮帶來重生的希望,也為都市人創造了鄉村生活的美好想像。 日本在1990年代出現青年離城歸鄉現象,媒體創造了新名詞,描述3種移居型態:從都市移往鄉村的「I-TURN」、從鄉村離家再返家的「U-TURN」,從鄉村離家入城、再移居另一個鄉村的「J-TURN」。2015年日本推動「地方創生」,以政策支持青年歸鄉,為人口減少、產業蕭條、社會結構瓦解的鄉村創造生機。 1990年代的青年離城歸鄉潮 台灣在2019年推出「地方創生」政策,同樣支持青年返鄉;但1990年代興起的地方文史復興運動、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曾經號召了一批青年離城歸鄉。 任職媒體的謝敏政,1994年帶著太太離開台北、回到家鄉嘉義縣東石鄉,成立「船仔頭藝術村文教基金會」;1996年,「船仔頭的呼喚」全國文藝季活動躍上媒體,成為社造的著名案例。雲林人廖嘉展1993年離開台北、出任嘉義縣新港鄉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後來出版《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記錄他在新港的工作。1996年廖嘉展和太太顏新珠再移居埔里,創辦「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展開大埔里社區20多年的社造故事。 建築師黃聲遠是另一種離城歸鄉的典型。1993年自美國深造歸來,在宜蘭創辦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此後大部分建築作品都在宜蘭。他的夫人、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喜歡居住宜蘭的生活,30年前從台北移居宜蘭、任職宜蘭文化中心,成為國際童玩藝術節成功創辦的主要執行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工作者的移居大冒險
當我們說起「青年返鄉」,隱然有種理想的火苗在其中,特別是「返鄉」從事「藝文工作」一類,聽起來就像離開水源豐沛處,跋涉遠方,重新挖鑿出一口井來因此難免有人這麼想:若沒有熱情抱負,誰甘願挖這口井?然而,有沒有可能,鄉鎮或者都市,其實都是一種平行的選擇,沒有誰勝過誰一籌。 本文邀請3位從台北回返他鄉的文化工作者,思索這個問題,他們分別是:在苗栗苑深耕的劉育育,思考城鄉之界線,回頭看清故鄉的模樣;主辦彰化卦山力藝術祭的葉育君,把自己的老家重整為一間藝文據點,還一度被鄰居誤認為直銷大會;移居花蓮的陶維均,在台北從事多年的藝文採訪工作,離開台北卻不代表將過去斬斷,反而活得更加舒心。最後,加入筆者的個人思考:2014年離開台北,返回故鄉宜蘭,經營文學與藝文評論寫作這些改變,對於我們的生命起了何種變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苗栗
比較後的城鄉界線→→劉育育:「地方不是城市的附屬」
論及城鄉,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兩者間的界線。而關於界線,劉育育深有所感:「你必須先看到他者,才可以映照自我、看見家鄉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本次採訪時間為12月初,劉育育幾週前才確認自己成為苗栗苑裡的新任鎮長,而其於在地的耕耘且非一朝一夕,無論是創辦獨立書店「掀冊店」、籌辦「海風季」藝術節,皆可看見劉育育及其夥伴欲以藝術文化深入故土的決心。 「我是來自傳統勞動家庭出生,父親從事木工裝潢,所以我們家只有木工用的那種小貨卡,沒有房車。」劉育育說所有的差異性都是比較出來的結果,父親那輛小貨卡則是她第一次意識到城鄉、貧富之間的區別,「像我們家有3個小孩,如果全部坐進貨卡,就有人要坐在中間的木板上,或者是像我,我要坐在媽媽膝蓋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頭也會撞到車頂。記得有次跨縣市去台中玩,看到前面小客車的人轉過頭來嘲笑我們。」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彰化
展覽空間被當作直銷現場→→葉育君:「藝術的門檻沒這麼高」
藝術家葉育君可說是歷經了兩次「返家」的過程。一次是學成歸國,從巴黎回到台灣,一開始返家,輾轉到雲林、後來落腳台北;第二次是打算回到彰化老家,於故鄉經營藝文空間的時候。 「我們家在彰化有一個房子,本來租給別人,2017年3、4月空了下來,我就跟我爸說我想要回去。」離開台北前,葉育君到關渡宮擲筊,「離開熟悉的地方總是會有點擔心,但我還是覺得藝術得擴展到更多人才是重要的,如果要改變整個藝術生態,就應該從一般民眾做起,而不是金字塔頂端的收藏家或學者專家。」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花蓮
阿嬤以為他是蓋房子的→→陶維均:「你很難把人分類」
2019年陶維均移居花蓮,戲劇系畢業、從事藝文採訪工作多年,經常有人問他到花蓮要做什麼?他說:「我在花蓮,如果有阿嬤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回答『做劇場』,他會以為我是蓋房子的。」陶維均說少有職業是以場域來給自己命名的,「籃球員不會說自己是球場人、在工廠做事可能會說自己是做工的人。我本來想不透,怎麼很多人都會用『劇場』來稱呼自己?」 然而來到花蓮以後,這個問題似乎慢慢找到答案。「我想是因為劇場定義的範疇很廣泛,而我可以秉持劇場交給我的事情、去做很多事情。」陶維均說,那些事情例如Podcast節目策劃、開發藝文APP、於在地策劃「豐田文藝季」,他過去所學的、或者移居此地以後才接觸的新事物,皆可融會貫通。他說此刻自己不再介意自身的「職稱」,而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可以說我是在做社區營造、或者是體驗設計者,如果有地方的長輩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就說我是來當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