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有「三分前場,七分後場」的說法,所謂「前場」是演員演出,而「後場」是樂師演奏,由此可見戲曲對音樂的重視。屬於音樂設計一環的「配器」,是當代戲曲交響化之後才出現的職稱,字面意思是「分配樂器」,也就是分配樂句給不一樣的樂器去演奏,讓每種樂器都能演奏屬於它們的旋律,並組合成完整曲子,來烘托整齣戲。
配器,其實接近「編曲」的概念。
近年擔綱多部大型歌仔戲製作(如《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鳳凰變》、《1624》以及即將首演的臺灣戲曲中心旗艦製作《兩生花劫》)配器工作的歌仔戲音樂工作者郭珍妤認為,配器與編曲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配器對於樂手的能力必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後透過配器讓他的能力發揮到最好。」這也服膺了戲曲多半有量身打造的傾向,無論是前場演員、或是後場樂手皆是如此,得為了場上最後的呈現而有所取捨,並非藉旋律編寫來挑戰樂手與演員。不過,大型製作有時無法全盤掌握樂手,郭珍妤就舉了近期的例子,甫首演的《1624》中,她編寫出一段速度很快的副旋律,第一週排練後,指揮就希望她調整成較有效果的演奏方式。這部分涉及到配器的兩個層面,一是配器在創作流程的位置,另一則是因應樂團、製作編制大小,而有調整的必須。
配器設計必須通過劇本閱讀以及討論,來揣想該場景的氛圍——所以,可能有偏差與誤讀。只是,配器設計往往是在劇本、唱腔完成之後,並經過演員排練,才會進入的環節。因此,「配器完最可能發生的可怕事情,是如果需要改動劇本、或是有什麼結構需要改變,我就又得重新設計。很崩潰!」她這麼說。更可怕的是,配器是替每種樂器寫譜,所以該演出有幾種樂器,理論上就有可能出現幾份譜。
同時,配器也必須考量劇團與樂團編制、音樂設計的訴求、傳統與現代樂團的演奏方法等。像是編制比較小的劇團,就會主要集中在歌仔戲的「傳統四大件」(註1),現在許多大型製作會與國樂團合作,編制比較複雜,也必須按照音樂設計的想法來調整。郭珍妤說,薪傳歌仔戲劇團《宋宮秘史》的音樂設計柯銘峰希望傳統後場樂手有空間「加花」(註2),而《1624》則希望樂團按譜演奏,這兩者在配器設計上就有差異。
職人:郭珍妤
職業:配器
簡歷: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現為歌仔戲音樂設計╱配器工作者、揚琴樂師,曾與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明華園天字戲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尚和歌仔戲劇團、正明龍歌劇團等劇團合作,並參與《見城》、《船愛》、《1624》等大型製作的音樂設計。2021年以《昭君.丹青怨》獲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