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演出製作事二三
要創作陪伴,也需要製作陪伴
台灣的文化機構常年不斷狹義地,專注在推動年輕的創作力。現在也因國家條件堪憂,所以積極推動國際共製。但國內面對製作的成熟態度是值得質疑的。是目前文化機構所提供的機會以量為主,並未有質的看守。顯現出來的,是公機關年度績效數據的亮眼。而實質上的切實成績,真正作品製作面的檢討往往被輕視。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名家系列「巨匠交鋒-阿雷席夫與弗拉特科維茲」
當代巨匠攜手 共演劃時代的大師巨作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在十一月初,邀來兩位當代大師俄國指揮家阿雷席夫與克羅埃西亞法國號演奏家弗拉特科維茲,與樂團同台演出,這個難得的組合將演出的是廿世紀初兩位大師的經典之作,包括理查.史特勞斯年少與晚年的作品,還有史特拉溫斯基讓大家如雷貫耳的前衛之作《春之祭》,當代大師與劃時代的大師巨作,這場交鋒,可說讓樂迷萬分期待!
-
紐約
韓裔劇作家Young Jean Lee 作品《白人直男》登上白老匯
族群認同是韓裔劇作家Young Jean Lee一向關心的主題,近期她的作品《白人直男》登上百老匯,也讓她成為第一位進入百老匯的亞裔女劇作家。《白》劇戲如其名,是一個白種異性戀男人的故事,但卻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美國白種直男的優勢。
-
柏林
俄國導演的藝術實驗 《道》在城中之城展演
十月三日至十一月九日之間,柏林市中心將搭建起一座原寸複製柏林圍牆的「城中城」,而將在此展演的是俄國導演赫爾札諾夫斯基的作品《道》之第一部分《道自由》。導演在片中重現蘇聯時期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藍道的生平及蘇聯時期的氛圍,透過真實建構的場景與真正生活其中的「居民」,他完成十三部劇情片及兩季份量的電視劇,都將在柏林的城中城面世;除影像外,也有其他藝術家共同製作的部分如表演藝術與音樂的呈現。
-
倫敦
結束「三輪車」的里程 更名「窯劇場」再出發
原名「三輪車」的基爾柏恩地區的社區劇院,歷經整修後重新開幕,並重新更名為「窯劇場」。在藝術總監茵度.茹貝辛翰領軍這六年來,劇院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整修後的劇院除了硬體升級,對茹貝辛翰來說,翻新及更名是一個擴大觀眾群的機會,她希望窯劇場奠定其地位,成為地區上最為熱門的觀戲場所。
-
巴黎
民間力量 開創巴黎私立劇院的全新風景
修復古蹟、創立劇院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的職責,若民間出現了主動投注藝術產業、培育創作者的有志之士,文化事業才能夠在社會中健全地發展。九月十一日,「拉.斯卡拉」(La Scala)這間擁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劇院,在一對企業家伴侶的努力之下,在巴黎第十區重新開幕。他們企圖打破法國劇院長久以來「公私分明」的現象,盡可能地給予藝術家豐富的資源,讓他們自由展開創作。
-
北京
《人民公敵》事件 政治戲的政治後果
九月上旬,德國柏林邵賓納劇院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歐斯特麥耶執導的易卜生經典《人民公敵》,其中一場與台下觀眾互動的橋段,因為觀眾的發言觸動了政治敏感神經,引發後來幾場刪戲、接著南京演出取消的狀況。這個事件也引起德國駐華使館和歌德學院的關切,不過,很多人的疑問則是,在國家大劇院發生這麼敏感的事,是審批出了什麼問題嗎?
-
上海
「媽祖」大戰「潘金蓮」 滬杭爆發「舞力」火拼
上海宣示要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杭州也宣告要建成「中國演藝之都」,在演藝市場上,兩城對壘的煙硝可聞,卻是從「舞」鬥開始!上海推出舞蹈家楊麗萍的《平潭映象》,以福建台海文化為題材、海上女神媽祖為開篇,鋪陳一場魔幻大秀,杭州也不遑多讓,推出北京當代芭蕾舞團二度編創、以潘金蓮為主角的《蓮》,性感上陣。
-
企畫特輯 Special
《馭水之音》 一部魔幻寫實的水底音景
丹麥的實驗樂團「音與樂之間」作品《馭水之音》,為該團藝術總監萊拉.斯科曼德探索人類演化四部曲中的首發計畫,經歷各種實驗過程,開發各種水中發聲樂器,終能在水中表演。演奏者穿著禮服浸泡在水缸中演出,整體視覺畫面呼應著廿世紀後半興起的蒸汽龐克美學,加上種種超寫實的聲音,在彼此交互作用下隱約浮現但又像潮汐般快速消退,讓觀眾完全沉浸於魔幻寫實的聲響世界中。
-
企畫特輯 Special
獅子也是藝術家——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
舞獅除了是傳統的表演技藝,也能演出複雜的人物性格與情感嗎?將於十一月初在香港新視野藝術節中世界首演的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由編舞家楊春江與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聯手,依循獅劇傳統選出三國故事中一折,以各種虛實意象呈現這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的驚險歷程,以及人物的內心轉折,將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獅劇新視野!
-
企畫特輯 Special
《癲鵝湖》 那在黑暗中逐漸墜落的哀傷
不同於柴科夫斯基唯美哀傷《天鵝湖》,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謹杜蘭的《癲鵝湖》呈現的是暗黑直接的嘆息,故事反映當下社會邊緣人的處境。《癲鵝湖》中沒有華麗的王宮,只有將被拆除的老房;甚至,也看不到童話故事中虛幻的愛情。將這些外在元素剔除後,基謹杜蘭留下原作品中,較為深層的權力關係,並將之放在當代的脈絡中。
-
戲劇
戲偶為分身 探索內在的深刻矛盾
出身偶劇科班的法國導演吉賽兒.韋安,與德國哈勒偶戲劇場合作的《腹語師的瘋狂集會》中,一群偶戲師與他們的腹語戲偶齊聚一堂,相互交流自己的拿手絕活,而隨著劇情發展,熱鬧歡愉的聚會逐漸轉變為深沉陰暗的私密自白,操偶師彷彿被不知名的內在聲音所控制,說出了不為人知的秘密劇中變幻莫測的複合聲調揭露了表演者笑顏背後的心靈創傷,也喚醒了每個人內心騷動的靈魂。
-
舞蹈
英雄缺席的安魂曲
從二○一三年發展迄今,黃翊的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難民、戰爭議題入舞,邀請旅德日本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展開共同創作,二○一五年又加入另一組合作夥伴荷蘭室內合唱團,鋪展出十月登場的兩種版本「合唱團現場演唱版」與三位舞者演繹的「原版」。黑川良一的影像,讓生死、存在的問題在影子靈活變動中不斷被引出,有時是靈魂,有時是意識與回憶,有時是火焚,有時是白磷彈爆炸後致命的雨
-
企畫特輯 Special
站在巨人肩膀上 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一
聚合舞《未解,懸》 從身分切入生命的未解
在德國成立的跨國創作團體「聚合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首部曲《未解,懸》將在十月下旬上演。創作計畫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首部曲《未解,懸》綜合了聯合創作者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以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
-
藝號人物 People 退休戲劇教授
馬汀尼 挽著莎翁 回望人生滿天彩霞
完成了契訶夫五部經典的翻譯,今年馬汀尼重新走進劇場。五月參加蘭陵四十《演員實驗教室》演出,十一月為三缺一劇團執導新戲《退休戲劇教授和戲班子2018邀莎翁遊台灣》。兩齣戲都在回望人生,以戲劇寫回憶錄。馬汀尼不諱言,年紀大了,開始想要回溯成長歷程,明年即將邁入六十歲,年底這齣戲,算是送給自己的暖壽禮物。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小提琴家
杭諾.卡普松 開放心胸 累積無限實力
是早慧音樂天才,也是當代最活躍的中生代小提琴家之一,杭諾.卡普松不僅常以獨奏、協奏身分現身舞台,更長年積極投入室內樂演出,合作對象遍及樂壇老中青三代,之所以和誰都能合作得很好,正因為他有一顆開放、謙遜、包容的心,他說:「無論和誰共事、對誰演出,年幼、年老、音樂圈內圈外的人都好,只要開始演奏,對方就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經驗都可以讓自己更好。」
-
企畫特輯 Special
長榮交響樂團 最本土化的溫暖樂音
只要搭過長榮航空,就會對機艙裡播放的台灣民謠樂曲印象深刻,這些讓旅外遊子熱淚盈眶的悠揚音符,就是出自長榮交響樂團。在德籍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超過十年的帶領下,長榮交響樂團擁有優秀的演奏實力,至今國際邀約不斷,創下國內樂團出國巡演的場次紀錄。團長張逸士表示:「我們希望以古典音樂為基礎,演奏本土音樂為特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再藉由長榮集團綿密的海、空運輸網路,將台灣美好的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
企畫特輯 Special
長榮音樂營 樂團夢想的實現地
在《梁祝》的旋律背景下,走進長榮交響樂團排練室,小提琴家蘇顯達在台上拉著感人肺腑的樂段。在指揮莊文貞的帶領下,走走停停跟一般樂團排練沒什麼不同,但放眼望去,就能發現這支樂團年齡層頗有差距。也許不像職業樂團那樣銳利精準,但那種熱切渴望學習和參與的態度,大概是第一次親眼所見。 從二○一六年夏天起,長榮交響樂團首度開辦音樂營活動,接受非音樂科系的愛樂人士報名甄選,以大型交響樂團的方式排練集訓,並且邀請獨奏家於正式音樂廳演奏成果。此舉無非是業餘愛樂人士的福音,誰知道會有那麼一天,能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練習、並且身著正式服裝在鎂光燈下亮相? 難捨心中的最愛 團員參加年紀只規定最小十六歲,但最受矚目的,大概就是卅九年次出生的陳博仁先生了。本身學機械工程的他,一九八○年代搭上半導體的波動,在任內讓公司上櫃、上市,並且做到總經理的職位。在事業上叱吒風雲,卻不能忘情心中的兩樣最愛一是開飛機,另一個就是在高中樂隊時期學的小號。雖然工作忙碌,但他在國外出差的空檔,找了小機場學會了駕駛飛機,也買了樂器回家吹。真正專注練習已在退休之後,藉著參加許多社團活動、找老師練習,他終於也進了樂團。「只要我牙齒不崩壞,就會一直吹下去。」陳先生笑著說:「這兩者,是在我年長後追的夢。」 帶著大提琴從馬來西亞跨海來台的胡恩恩,與拉小提琴的劉芝瑄,都是琴藝相當的年輕女孩。在馬來西亞政府國家藝術學院就讀的恩恩,小時候接受鋼琴老師的媽媽啟蒙,初一加入國樂團拉大提琴。但大一讀了藝術管理,反而想念在舞台上演奏的感覺。半工半讀的她存錢來台參加音樂營之後,更確認大二轉音樂系的信念,未來有機會,也想來台灣留學。而畢業才兩年的芝瑄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本身已在大醫院擔任藥劑師的她,從小就參加表演、比賽,現在也是「醫聲室內樂團」的一員。她說:「小提琴是我的好朋友,拉琴更是我每天都要完成的儀式。」 燃燒年輕時的熱情 和蔡元博、蔡明湫與何宜倫三位好友一聊之下,才知道樂團成員竟如此「臥虎藏龍」。蔡元博從小參加指揮廖年賦所帶領的「世紀交響樂團」,國高中時雖然因為課業暫停拉小提琴,但大學時加入管絃樂團,同時由學生自己發起辦
-
特別企畫 Feature
寶塚X霹靂 人與偶的華麗變身
幻想,是一種超能力 它能讓溫泉鄉的歌劇團傳承百年、風華每個世代; 它能讓傳統布袋戲走進新的世紀、躍上跨國平台。 寶塚歌劇團與霹靂布袋戲,不只有相仿的奇幻魔力, 也藉由相知相遇,達成了互補加乘的震撼力。 當寶塚歌劇團,第三次踏上台灣舞台, 他們帶來了改編自台、日合作霹靂劇集的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 星組首席明星紅悠智露與首席娘役綺咲愛里, 完美變身劇中人偶凜雪鴉和丹翡。 帶領與原著相似度超高的星組演員者眾, 再現異次元武俠世界的華麗冒險。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這是場宛如晴空霹靂、驚動天地的幻想奇譚。 就讓我們跟著寶塚歌劇團的綺麗夢想、 隨著霹靂布袋戲的江湖狂想, 踏上這段不可思議的合作之路, 不只驚動天地更史無前例的旅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