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舞蹈
英雄缺席的安魂曲
從二○一三年發展迄今,黃翊的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難民、戰爭議題入舞,邀請旅德日本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展開共同創作,二○一五年又加入另一組合作夥伴荷蘭室內合唱團,鋪展出十月登場的兩種版本「合唱團現場演唱版」與三位舞者演繹的「原版」。黑川良一的影像,讓生死、存在的問題在影子靈活變動中不斷被引出,有時是靈魂,有時是意識與回憶,有時是火焚,有時是白磷彈爆炸後致命的雨
-
企畫特輯 Special
站在巨人肩膀上 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一
聚合舞《未解,懸》 從身分切入生命的未解
在德國成立的跨國創作團體「聚合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首部曲《未解,懸》將在十月下旬上演。創作計畫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首部曲《未解,懸》綜合了聯合創作者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以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
-
藝號人物 People 退休戲劇教授
馬汀尼 挽著莎翁 回望人生滿天彩霞
完成了契訶夫五部經典的翻譯,今年馬汀尼重新走進劇場。五月參加蘭陵四十《演員實驗教室》演出,十一月為三缺一劇團執導新戲《退休戲劇教授和戲班子2018邀莎翁遊台灣》。兩齣戲都在回望人生,以戲劇寫回憶錄。馬汀尼不諱言,年紀大了,開始想要回溯成長歷程,明年即將邁入六十歲,年底這齣戲,算是送給自己的暖壽禮物。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小提琴家
杭諾.卡普松 開放心胸 累積無限實力
是早慧音樂天才,也是當代最活躍的中生代小提琴家之一,杭諾.卡普松不僅常以獨奏、協奏身分現身舞台,更長年積極投入室內樂演出,合作對象遍及樂壇老中青三代,之所以和誰都能合作得很好,正因為他有一顆開放、謙遜、包容的心,他說:「無論和誰共事、對誰演出,年幼、年老、音樂圈內圈外的人都好,只要開始演奏,對方就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經驗都可以讓自己更好。」
-
企畫特輯 Special
長榮交響樂團 最本土化的溫暖樂音
只要搭過長榮航空,就會對機艙裡播放的台灣民謠樂曲印象深刻,這些讓旅外遊子熱淚盈眶的悠揚音符,就是出自長榮交響樂團。在德籍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超過十年的帶領下,長榮交響樂團擁有優秀的演奏實力,至今國際邀約不斷,創下國內樂團出國巡演的場次紀錄。團長張逸士表示:「我們希望以古典音樂為基礎,演奏本土音樂為特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再藉由長榮集團綿密的海、空運輸網路,將台灣美好的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
企畫特輯 Special
長榮音樂營 樂團夢想的實現地
在《梁祝》的旋律背景下,走進長榮交響樂團排練室,小提琴家蘇顯達在台上拉著感人肺腑的樂段。在指揮莊文貞的帶領下,走走停停跟一般樂團排練沒什麼不同,但放眼望去,就能發現這支樂團年齡層頗有差距。也許不像職業樂團那樣銳利精準,但那種熱切渴望學習和參與的態度,大概是第一次親眼所見。 從二○一六年夏天起,長榮交響樂團首度開辦音樂營活動,接受非音樂科系的愛樂人士報名甄選,以大型交響樂團的方式排練集訓,並且邀請獨奏家於正式音樂廳演奏成果。此舉無非是業餘愛樂人士的福音,誰知道會有那麼一天,能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練習、並且身著正式服裝在鎂光燈下亮相? 難捨心中的最愛 團員參加年紀只規定最小十六歲,但最受矚目的,大概就是卅九年次出生的陳博仁先生了。本身學機械工程的他,一九八○年代搭上半導體的波動,在任內讓公司上櫃、上市,並且做到總經理的職位。在事業上叱吒風雲,卻不能忘情心中的兩樣最愛一是開飛機,另一個就是在高中樂隊時期學的小號。雖然工作忙碌,但他在國外出差的空檔,找了小機場學會了駕駛飛機,也買了樂器回家吹。真正專注練習已在退休之後,藉著參加許多社團活動、找老師練習,他終於也進了樂團。「只要我牙齒不崩壞,就會一直吹下去。」陳先生笑著說:「這兩者,是在我年長後追的夢。」 帶著大提琴從馬來西亞跨海來台的胡恩恩,與拉小提琴的劉芝瑄,都是琴藝相當的年輕女孩。在馬來西亞政府國家藝術學院就讀的恩恩,小時候接受鋼琴老師的媽媽啟蒙,初一加入國樂團拉大提琴。但大一讀了藝術管理,反而想念在舞台上演奏的感覺。半工半讀的她存錢來台參加音樂營之後,更確認大二轉音樂系的信念,未來有機會,也想來台灣留學。而畢業才兩年的芝瑄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本身已在大醫院擔任藥劑師的她,從小就參加表演、比賽,現在也是「醫聲室內樂團」的一員。她說:「小提琴是我的好朋友,拉琴更是我每天都要完成的儀式。」 燃燒年輕時的熱情 和蔡元博、蔡明湫與何宜倫三位好友一聊之下,才知道樂團成員竟如此「臥虎藏龍」。蔡元博從小參加指揮廖年賦所帶領的「世紀交響樂團」,國高中時雖然因為課業暫停拉小提琴,但大學時加入管絃樂團,同時由學生自己發起辦
-
特別企畫 Feature
寶塚X霹靂 人與偶的華麗變身
幻想,是一種超能力 它能讓溫泉鄉的歌劇團傳承百年、風華每個世代; 它能讓傳統布袋戲走進新的世紀、躍上跨國平台。 寶塚歌劇團與霹靂布袋戲,不只有相仿的奇幻魔力, 也藉由相知相遇,達成了互補加乘的震撼力。 當寶塚歌劇團,第三次踏上台灣舞台, 他們帶來了改編自台、日合作霹靂劇集的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 星組首席明星紅悠智露與首席娘役綺咲愛里, 完美變身劇中人偶凜雪鴉和丹翡。 帶領與原著相似度超高的星組演員者眾, 再現異次元武俠世界的華麗冒險。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這是場宛如晴空霹靂、驚動天地的幻想奇譚。 就讓我們跟著寶塚歌劇團的綺麗夢想、 隨著霹靂布袋戲的江湖狂想, 踏上這段不可思議的合作之路, 不只驚動天地更史無前例的旅途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布袋戲演繹的動畫 寶塚明星搬上舞台
跨國創意交流 《東離劍遊紀》的奇幻旅程
因為一次動漫展,日本知名遊戲劇作家虛淵玄接觸到台灣布袋戲,驚豔之下,便想將這樣精采表演形式推廣到日本,於是啟動了他與霹靂國際多媒體的合作,成就了這部《東離劍遊紀》以布袋戲為骨架、雙方配音與製作團隊為血肉、虛淵玄為靈魂之劃時代跨界作品,於二○一六年呈現在世人眼前。接著又被寶塚歌劇團改編搬上舞台,將帶回台灣演出,可說是意外的結果,這一場跨國創意的奇幻旅程,還會如何走下去,令人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相關設定
主要角色 丹翡:生性單純、不諳世事、個性固執嚴肅但天真,從小被保護在封印神劍的聖地中,認為願意幫助她攻上七罪塔的大家都是好人,在旅途之初,無法理解為何這個世界上有些人要做壞事。因其護印師的身分而擅長術法。 凜雪鴉:人稱「掠風竊塵」的著名盜賊,風度翩翩、從容優雅,知識淵博的同時也善用計謀,很快地判斷出攻上七罪塔需要的人力,並根據這些預定成員的各種特質,不論立場與過去恩仇,威脅利誘使其願意合作,也展現了心機深沉與識人的一面。 殤不患:來自故事舞台「東離」異地「西幽」的劍客,武功高強、具人情味、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叔。因為凜雪鴉的設計,在丹翡被追殺的過程中與玄鬼宗發生衝突,半不情願地加入隊伍。 狩雲霄:重視利益與名譽的神箭手,與凜雪鴉為唯一因交情而受邀加入之人。 捲殘雲:因想成為英雄而追隨狩雲霄,立志苦練武藝,打敗著名武者而名揚天下。雖是跟著狩雲霄而被迫加入隊伍,但在旅程中展現出不凡義氣,做出選擇的同時也不負其少年英雄的目標。與年紀相仿的丹翡有著些許曖昧情愫。 刑亥:實為厭惡人類的妖魔,因能控制死屍而被招募,凜雪鴉似乎清楚她加入的真正目的但不說破。 殺無生:惡名昭彰且與凜雪鴉有宿怨的殺手劍客,見到高手就想對決。殺害持有「迴靈笛」的廉耆,代替其加入團隊,以接近凜雪鴉。 蔑天骸:「玄鬼宗」之首領、以「七罪塔」為據點,率領殘凶、獵魅、凋命及眾多武打戲份吃重的死靈軍團。酷嗜蒐集世間兵器,曾用以斬殺魔族的傳說神器「天刑劍」便是他的一大目標。
-
特別企畫 Feature 《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劇作家
虛淵玄 慾望與私心 是構成角色的基本
台日跨國布袋戲動畫《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的幕後推手虛淵玄,是日本知名的遊戲腳本作家,也是小說家,手底下創作出許多讓粉絲心繫動容的角色與故事,他透露:「對我而言,慾望與私心是構成一個角色的基礎,這也是我所有作品的共通點。劇作家在寫作時,必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與他所創作的所有角色、與他們的慾望和私心產生共鳴。所以,我深愛自己目前創作過的所有角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寶塚版《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編導
小柳奈穗子 搭起跨文化橋梁 打造令演員更添閃亮的角色
二○一三年寶塚歌劇團首度訪台,演出《怪盜楚留香外傳花盜人》一段,即是由小柳奈穗子擔綱編導,也是這次造訪台灣的因緣,讓她遇上了霹靂布袋戲,讓她興起讓霹靂與寶塚這兩款華麗同台的念頭。這次改編的《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對小柳來說是具有獨特文化風貌的作品,讓身為觀眾的自己感受到強大的吸引力,她希望以她自己的方式、用寶塚的風格完成舞台作品,讓所有熱愛寶塚歌劇的觀眾都能看見、皆能了解其中的美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星組之星 再度照亮台灣舞台
紅悠智露 綺咲愛里 禮真琴
寶塚歌劇團的第三度訪台,由旗下的星組擔當演出重任,二○一三年的首度造訪,也是星組主演,當年的二番手紅悠智露,已於前年十一月升任星組首席,這次領軍全組海外公演,可說是責任重大。今年三月份,紅悠智露與同組首席娘役綺咲愛里與男役禮真琴來台舉辦記者會,本刊特地趁次機會專訪三位明星,請她們一談工作甘苦與對即將訪台演出的想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味異次元武俠 寶塚經典歌舞大秀
寶塚歌劇團第三度訪台,派出首訪時備受台灣粉絲歡迎的「星組」,由首席男役紅悠智露領軍,除了改編自霹靂布袋戲系列的異次元武俠音樂劇《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以巧妙的編整串接讓觀眾能夠領略原劇的重點外,也帶來為星組首席紅悠智露量身打造、連曲目都從「紅」字出發的華麗大秀《Killer Rouge/星秀☆煌紅》,更為此次公演特地加了不少台灣歌曲誠意十足的寶塚歌劇團,這次也將首度造訪高雄,讓閃亮魅力席捲南台灣!
-
企畫特輯 Special
再度震撼! 喚醒原力、釋放情緒
曾於二○○九年來台演出三個月、近九萬人次觀賞的《極限震撼》,藉由精密的舞台裝置設計及高超的表演技巧,讓台上台下無論表演者或觀眾都激情出神融為一體,是一場超乎想像的瘋狂派對劇場演出。今年升級版《極限震撼+》帶著新增內容再度造訪,全長七十分鐘的演出、包含十一個不間斷的片段無縫融合巧妙銜接,將大自然浩瀚壯觀的神奇力量以劇場形式模擬並具現,將帶給觀眾又一次見證原力、釋放情緒的體驗!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不只是堅毅玫瑰 更是持續滋養的藝文綠地
今年的「桃園鐵玫瑰藝術節」,以展演中心為基地,串聯中壢藝術館及市內非典型展演空間,秉持多元劇場的核心理念邀請國內外優秀團隊參與演出或共製節目,高達廿六齣、共計五十場以上不同形式的演出或工作坊,其中更包含了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辦理「TAOasis藝術綠洲」創作徵件計畫所徵集的四檔演出,除了帶給觀眾多元的藝文體驗,也持續滋養藝文創作的成長。
-
企畫特輯 Special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身體
編舞家張婷婷的舞作《既視感》最初發想於潛意識的曖昧處,從3D多媒體版本到今年重製到成為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的國立編舞中心入選作品的純肢體版本,將在十一月底重現台灣舞台。創作過程中,張婷婷不斷挖掘表演者內心的恐懼,要他們以身體訴說心靈曾有的傷,直面生命中的每個選擇,不斷重置自我,與記憶對話。透過身體,張婷婷讓回憶重新述說
-
戲劇 阮劇團與李銘宸《再約》
熱炒店裡的浮世場景 無路可出的人生片段
由阮劇團製作、李銘宸執導的《再約》,是阮劇團第三屆「劇本農場」計畫的作品之一,描繪在熱炒店一隅,一群約了聚會的同學、同事,那些如同萬年連續劇情節的過往,以及看似要解決卻什麼都無法解決的現在。李銘宸將以四面式舞台,呈現這個上下場繁多、看似流動不止,卻無路可出的浮世場景。
-
戲劇 果陀劇場《悲憫次神的兒女》
充滿聲音的寂靜 不發聲亦能相守
果陀劇場新作《悲憫次神的兒女》由資深劇場導演楊世彭執導,屈中恆與王曉書主演,這個曾為聽障女演員麥特琳奪得奧斯卡影后的劇本,描述聽障人與健聽人之間的磨合過程與愛情故事,楊世彭將以寫意舞台讓男主角的回憶流轉其中,且在視覺部分表現澎湃豐富的靜謐與喧囂的簡約。
-
戲劇 《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計程車─於是改搭Uber》
最親密的陌生人 密閉空間裡的四城故事
台南人劇團導演廖若涵從搭乘計程車與司機聊天的豐富經驗出發,與編劇王健任以集體編創形式,發展出新作《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計程車於是改搭Uber》,將述說發生在台北市、雅加達、胡志明市和新加坡的四段計程車故事。而在劇場中如何讓故事完滿串接,敘事視角從一輛車,跳上另一輛車,讓故事在路上流轉徘徊,是此次製作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