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國、美國
從議題出發 鑑往開來探索音樂價值
在二○一八/一九樂季,英美樂團以慶祝作曲家周年為主軸的安排少,以「議題」為出發者眾,而議題又多聚焦音樂對歷史、人類身世之意義,呈現出作品的普遍價值,比如二○一八年底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一百周年,不少樂團都對此作出特別回應。大致而言,美國樂團在新樂季期待以音樂鑑往開來,英國樂團則仔細回顧音樂對社會文化造成的影響,以挖掘出聽眾與作品間更深入的聯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德國、法國
新總監注入活水 老搭檔昂揚前行
今年德國的兩大天團剛好都遇上總監更迭:已於今年二月上任的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音樂總監尼爾森斯,在新樂季為他領軍的兩個樂團牽起紅線,互相交流;將於新樂季上任柏林愛樂音樂總監的基里爾.佩特連科,雖然還沒發揮策劃構想,但也以多場演出向樂迷介紹自己。台灣樂迷熟悉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則宣布首席指揮楊頌斯將續任至二○二四年,精采組合繼續前行,而且將再度訪台演出,實是歐陸與台灣樂迷福音!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中國、香港、澳門
揮灑經典致力創新 多樣化中追求品牌延續
在愈趨成熟的音樂演出市場中,中、港、澳各大旗艦樂團莫不卯足全力,以精采樂季規劃,吸引愈來愈多的樂迷關注。在曲目方面,西方經典自不缺席,也不忘引入新創作品,跟上世界樂壇脈動;國際大師也應邀上陣,更添輝煌燦爛。特別的是有多檔雙團聯演,新鮮組合絕對吸睛。展現演奏功力外,各團也不忘致力創新,或引進華人創作新聲,為這一代人的藝術追求,啟動共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跨越國界 再創高峰 台灣新樂季觀察
台灣各家樂團總是能跟國際接軌,今年的壽星是百周年壽誕的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台灣各西樂團體都端出歡慶菜色,因為伯老的創作多元雅俗兼備,也讓樂季節目更豐富精采。向來是重點菜色的歌劇當然不能錯過,不管是音樂會式或全本搬演,難得劇碼或全新創作,都是樂迷複習嚐鮮的必選。而樂團不只在國內精采揮灑,也紛紛出國揚威,讓台灣的聲音走遍世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一:音樂與戲劇
戲說音樂熱鬧非凡 東西競豔各自繽紛
今年適逢集作曲家、指揮家與鋼琴家於一身的美國音樂大師伯恩斯坦百歲誕辰,各團都安排了與其音樂劇《西城故事》相關的演出,讓觀眾重溫大師手下的愛恨交織。當然各種歌劇、樂劇也是樂迷關注重點,海頓神劇《創世紀》、巴爾托克歌劇《藍鬍子的城堡》都是台灣難得一見的劇碼。國樂團的戲劇演出也不遑多讓,結合民俗陣頭、歌仔戲、音樂劇,多元好戲讓人目不暇給!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二:名家名演
眾星雲集 氣勢磅礡各有千秋
每年到了各大樂團發出新一年的樂季手冊時,想必樂迷們最想知道的就是又將有哪些名家將現身台灣舞台。今年除了可以看到台灣音樂家如林昭亮、曾宇謙、莊東杰、林品任等,多位台灣樂迷熟悉的國際名家如凡格羅夫、巴佛傑、巴伯羅柯等,也將再度造訪,絃樂、鋼琴、管樂,各展千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三:新秀音樂家
閃耀新星登場 喜迎樂壇新「聲」代
在新樂季中,可以看到多位這幾年拿下各大賽獎項、紛紛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的新生代音樂家,成為各家樂團的合作對象,如指揮莊東杰、吳曜宇、林勤超、卡利,小提琴家曾宇謙、林品任、黃俊文等,他們讓樂季展現新氣象,樂迷也相當期待能現場聆聽這些新「聲」代的演出。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四:主題系列
跟著主題走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主打歌
各大樂團排出的主題系列,最能看出其樂季節目主打要點,這個新樂季有幾個主題值得關注:歡慶百歲誕辰的伯恩斯坦,NSO與NTSO都不落人後、幫忙慶生;作曲家系列則有蕭斯塔科維契、布拉姆斯、西貝流士等陪伴台灣樂迷;另值得注意的還有台灣電影相關音樂會,導演李行與作曲家周藍萍的電影樂章,將喚起大家深刻的回憶時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五:室內樂
精緻巧琢優雅呈現 多元探索綻放新象
除了交響樂團的磅礡演出,展現精緻功力的室內樂演奏也是各大樂團的規劃重點。NSO自九月底起,每隔三個月各推出一場推出了以絃樂器為軸心的室內樂音樂會,多元展現風格與詮釋;TSO則以「室內沙龍」為題的名家系列「阿雷席夫與弗拉特科維茲」這場最受矚目;NTSO也推出奧登薩默與國臺交團員合作的莫札特作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六:國人作品及委託創作
在地樂曲新舊齊發 各世代澎湃上場
新的樂季,國內西樂委託創作風氣興盛,NTSO的「交響臺灣」系列,每個樂季都有前輩作曲家推出佳作,中新生代作曲家,也頗受西樂團的提拔,都有新作問世,反觀國樂團,除了TSO有此企圖心,NCO與KCO在新音樂的創作上顯得較為保守。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節目是……
密密麻麻的樂季節目,看起來什麼都好想看,但時間有限、分身無術,如何精挑,怎樣細選,真是讓人可以困擾個幾天幾夜!本刊特邀六位國內外賞樂達人,分享他們非看不可的新樂季三檔演出,幫你畫出重點,選出今年的「絕不錯過」!
-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異類突現,身後重生
今年的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將自九月上旬展開,策展人黃國威除了邀請多齣長片如尤杜洛斯基、溫.凡德吉帕斯等人的創作,也邀請巴黎龐畢度中心呈現VideoDanse系列,呈獻夏瑪茲、碧娜.鮑許、傑宏.貝爾等國際舞蹈大師的舞蹈影像作品,還有兩部委約作品,分別由台灣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丘智華創作。
-
藝視窗 News
指揮大師陳秋盛 獲第29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
【台灣】 指揮大師陳秋盛 獲第29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 第29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7月初宣布,本屆傳藝金曲獎共吸引102個單位、894件作品參賽,評審團經過近四個月漫長而縝密的審聽、討論後,本次計有69件作品入圍,即將於8月11日頒獎典禮上角逐16項殊榮獎項。 而每年廣受各界矚目的特別獎也同時揭曉,其中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指揮家陳秋盛。甫於今年4月齣辭世的陳秋盛,活躍於台灣及國際樂壇,曾客席英國皇家愛樂、聖彼得堡愛樂等一流交響樂團指揮。在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指揮任內,他探索新曲目、首演多部大型歌劇及管絃作品,成功將北市交推向國際,成為亞洲最受矚目的首都樂團。同時也培育無數表演藝術從業人員、拓展台北市民音樂視野,深根台北市表演藝術文化的基礎。陳秋盛為歌劇及交響樂團曲目留下經典錄音版本,其中包括作曲家江文也、屈文中、賴德和等華人創作。此外,他亦深入社區、戮力教育推廣,如舉辦台灣首度大型歌劇戶外公演,提攜後進更是不遺餘力,包括在國際樂壇大放異彩的指揮家呂紹嘉、簡文彬、鄭立彬,以及鋼琴家劉孟捷、中提琴演奏家黃心芸等,其退休後仍持續教學傳承,對台灣古典音樂之演出、出版、教育及推廣上貢獻良多。 「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計畫」9月1日起受理申請 文化部為輔導傑出團隊推展已有口碑之經典作品至大陸各地巡演,協助開拓大陸暨國際文化市場,自98年起,推動「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計畫」,鑑於本補助已實施數年,文化部已研議完成「文化部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作業要點」修正,並自107年7月19日發布實施,將於107年9月1日起,受理108年赴大陸巡演活動申請補助,收件期間至107年10月1日止。 文化部指出,本次本計畫補助作業要點修正重點,包括:為避免重複補助同一赴大陸地區巡演案,增列獲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補助之團隊,不予補助;同一演藝團隊依本要點申請補助者,每年至多補助兩案;為利優秀演藝團隊妥予規劃全年度巡演計畫,並有充裕時間投入編修經典作品與排練等
-
專題
讓璀璨起舞 創發藝術的永恆
當珠寶經典品牌遇上絕美動人的經典芭蕾,會交織出怎樣的美好緣分?從上世紀四○年代,法國珠寶品牌「梵克雅寶」即與芭蕾藝術結緣,不但特地以芭蕾舞者為範本設計出精緻的「芭蕾舞伶」珠寶系列,更引發編舞家如喬治.巴蘭欽、班傑明.米派德等人靈感,以珠寶為題入舞,化為舞者的精采演出。而近年「梵克雅寶」更積極贊助各國芭蕾演出,今年即與台灣「黑潮藝術」合作,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世界芭蕾舞星饗宴」,並同步展出六款世家「芭蕾舞伶」系列典藏胸針,台上舞星與珠寶舞伶共舞,輝映永恆
-
專題
六件芭蕾舞伶典藏胸針登台
梵克雅寶近幾年積極從各大拍賣會蒐購世家的歷史珠寶,目前已典藏上千件作品,其中「芭蕾舞伶」系列胸針更是品牌著手蒐購的主力,可見受珍視的程度。這回來台展出的六款芭蕾舞伶典藏胸針,多數是一九四○年代最早期的作品,從胸針上芭蕾舞女伶的曼妙舞姿和珠寶工藝,不難窺見珠寶設計的演變。 值得一提是,梵克雅寶的芭蕾舞伶珠寶作品並不是憑空想像,而是依據真實人物的原型所打造的,十八世紀法國知名舞蹈家La Camargo和俄羅斯首席芭蕾伶娜Anna Pavlova即是梵克雅寶現實版的芭蕾舞伶,珠寶設計師參考她們跳舞時的神情和姿態發想創作,才會讓珠寶作品如此靈動鮮活、栩栩如生。
-
專題
六件芭蕾舞伶典藏胸針登台
梵克雅寶近幾年積極從各大拍賣會蒐購世家的歷史珠寶,目前已典藏上千件作品,其中「芭蕾舞伶」系列胸針更是品牌著手蒐購的主力,可見受珍視的程度。這回來台展出的六款芭蕾舞伶典藏胸針,多數是一九四○年代最早期的作品,從胸針上芭蕾舞女伶的曼妙舞姿和珠寶工藝,不難窺見珠寶設計的演變。 值得一提是,梵克雅寶的芭蕾舞伶珠寶作品並不是憑空想像,而是依據真實人物的原型所打造的,十八世紀法國知名舞蹈家La Camargo和俄羅斯首席芭蕾伶娜Anna Pavlova即是梵克雅寶現實版的芭蕾舞伶,珠寶設計師參考她們跳舞時的神情和姿態發想創作,才會讓珠寶作品如此靈動鮮活、栩栩如生。
-
專題
絕美經典 耀眼重現
將在八月底在台中登場的「世界芭蕾舞星饗宴」,邀請十一位頂尖舞星,演繹十多個經典節目,包含巴蘭欽以梵克雅寶珠寶為靈感創作的舞劇《珠寶》中的兩段:〈綠寶石〉與〈鑽石〉,還有多段經典大雙人舞、獨舞,以歡快、抒情、唯美等各種風格展現。
-
藝@展覽
從「裸」讀身體的歷史
裸體的描繪向來是藝術家的養成訓練,也藉以傳達理想化的人體,但在逐漸脫離傳統與理想化形象的局限之後,人體也成為形式實驗的主題,裸體也更直接表達情愛欲望和普世人類的境況。這次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倫敦泰德美術館合作策畫的「裸」展,即透過泰德典藏之油畫、雕塑、攝影和紙上作品逾一百廿件,梳理十八世紀至今的藝術創作當中,裸體如何被實踐、挑戰和演繹。
-
藝@電影
柏格曼百年 回顧大師的創作與人生
瑞典電影大師柏格曼於二○○七年過世後,陸續有零星影片回顧,今年適逢柏格曼百歲冥誕,金馬影展舉辦了「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大規模邀請卅八部影片,讓影迷可以完整一睹大師創作歷程。同步也有紀念特輯《柏格曼:大師狂想》的上映,讓影迷透過電影與記錄片,一探大師的創作人生。
-
藝@CD
古董提琴吟唱 訴說花中心事
老家花圃的花開花落,至親的相伴與消逝,讓小提琴家蘇顯達深刻體認到生命的無常,而能留下的,就是伴隨自己一生的音樂。《花之夢》是蘇顯達首張心靈音樂專輯,他以奇美博物館的珍貴古董名琴拉奏,呈現〈花之夢〉、〈美麗四季夏〉、〈水、花、人〉等原創樂曲,透過優美琴音,傳達生命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