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和著時光的悠然 低吟你我的歌
前身為「賓城旅社」的Solo Singer Hotel,位在當年的溫泉鄉、懷舊氣息濃厚的北投,在「老旅社復興」團隊的打造下,古色古香的空間,一切都是「老」味道,而且邀請多位藝術家各自打造「自己的房間」,讓每個房間都可以說自己的故事。獨特的氛圍,也吸引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目光,狂想劇場廖俊凱在此演出由郝譽翔小說《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改編的戲劇《洗》,在空間中述說故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將靈魂注入空間 讓藝術被世界看見
「台北旅店集團」旗下的飯店,雖屬同一集團,但卻各具特色,每家旅店的強烈設計風格,乃至每間房間以相異的姿態展現,就像是伴隨著入眠的夢境,每個晚上都是獨一無二。董事長戴彰紀說:「空間如果只是空間,那就沒有靈魂!」因此他堅持旅館一定要與藝術相關,而且特別邀請台灣在地藝術家來揮灑,就是要讓國外旅客看見台灣特色。近期他更與新創立的「灣聲樂團」結緣,同樣「想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的理念,讓他義無反顧地投入相挺!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家戲劇院與音樂廳工程之興建
我們在兩廳院內敲敲打打,鑿牆又補強,塵埃飛揚碎片滿地,榮民工程處身為政府單位,以達成交付任務為重,日夜趕工,士氣高昂。終能達成目標,如期在工程預算內竣工啟用。 開幕時,戲劇院大戲為國劇(現稱京劇)《文姬歸漢》,展現當時政治上的正確性。
-
企畫特輯 Special
遲來的重逢
與兩廳院的緣分在興建完工後,斷了,或許當年我太年輕,不明白兩廳院能帶給我生活上什麼不一樣。偶而路過,我會抬頭看兩廳院的屋頂,有一處明顯和四週顏色不一樣的四方形,回想當年,外觀已經完成的兩廳院,玻璃棉必須從屋頂留下的一個洞口吊進裡面繼續施工。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藝術這個不存在之地
由策展人胡朝聖借用德國作家茱迪思.夏朗斯基《寂寞島嶼:五十座我從未也永遠不會踏上的島嶼》概念,策畫「不存在的地方」聯展,展出六國、十一位藝術家的十八件作品,從手工到新媒體藝術涉及面向廣泛,也涵蓋表演、互動、虛擬實境等元素,呈現藝術家在各自的文化、信仰、美感基礎上,所揮灑的不同創作能量。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跟著舞與樂 看見那些人
六月底到七月中,一年一度的台北電影節登場,這次的片單中,有幾部與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相關的片子,如描繪以色列巴希瓦舞團藝術總監歐漢.納哈林舞蹈之路的《跟著Mr. Gaga來跳舞》,還有對台灣舞蹈界影響深遠的編舞家羅曼菲的紀錄片《曼菲》等,讓愛舞愛樂的影迷,跟著銀幕,看見那些精采的人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未若柳絮因風起
壞的改編叫做「撒鹽空中差可擬」,好的改編則是「未若柳絮因風起」。優質的錄音與高水平的演奏,讓馬友友在《馬友友之巴哈新聆感》中找到了阿基米德的支點。但對於想要支起整個世界的馬友友而言,槓桿的兩端必非跨界與嚴肅,他更絕不是移山填海的愚公精衛。只要我們用耳朵,而非腦袋去聽這張唱片,你一定會聽見馬友友用他一貫迷人的微笑輕輕地說:「別管山來不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山吧。」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Hello, world!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
人與機器人的存在辯證
打招呼,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交型態。工程師們曾將Hello, World作為初學者編寫的第一個程式練習,將最尋常的人情互動,注入冷冰冰的電腦機殼之中。如果說,按下開機鍵後,電腦啟動的機械聲、風扇馬達的運轉聲,一如無意識的嬰兒啼哭,當溫暖的招呼成功浮現在螢幕上時,更像是有了世故、開始真正學會認識社會的孩童。然而,真男孩,與小木偶的差異為何?我和你,又是由什麼組成? 働故事劇團《Hello, world!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像你》改編自美國劇作家吉本斯(Thomas Gibbons)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劇名源於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正弘的「恐怖谷理論」。由兩位演員分飾教授與他所創造的機器人,在實驗、對話與訓練的過程中,不光是人造人,就連教授本身也得面臨著、辯證著「生而為人」的核心問題。在思慮科技進步的同時,深究存在的意義;在打招呼之前,你又是誰。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烏犬劇場《二路埋伏》
從小對金庸小說愛不釋手,當然也不知道幻想過幾次,可以置身武林江湖,雲遊四海。武俠世界裡的高手們,少有人走向正官仕途,而是憑藉著一身本事,或潛心獨修或行俠仗義、為民喉舌。 相較於「民」,則是「官」,這兩種不同的階級概念,在武俠世界裡大多處在對立面,正如同烏犬劇場簡介中寫的「遊俠之所以迷人,正因俠憑著武功穿梭在體制之外」,於是「民」看見了階級翻轉的希望,「俠」便成了寄託之所在。 當《二路埋伏》以武俠美學包裝階級議題,將兩者並置在劇場時,便引起腦中無限的想像,現今社會中的階級可以如何被顛覆?原本的底層人物在顛覆後,又能如何守住自己的價值和立場?下一步是可以繼續往上?或是再次被顛覆?當然,我更想知道的是,這一批亮眼的創作者和表演者,會如何呈現令人嚮往的武俠世界。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極致古典」
關於「天后級」的單簧管演奏家莎賓.梅耶的豐功偉業,相信樂友們已經耳熟能詳了,在這裡也不再贅述她被卡拉揚欽點,卻沒能如願成為柏林愛樂首位女性團員的故事,不過「塞翁失馬」卻讓她卅年來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單簧管演奏家。 在一篇廿年前的訪問中,她曾提及單簧管的歌唱性如同歌劇中的女高音,從她近年演出的曲目,也不難看出對歌劇大師作品的喜愛,今年演奏過多次莫札特協奏曲,來台北的曲目是韋伯的《小協奏曲》。 韋伯是浪漫時期的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也是繼莫札特之後對單簧管音樂最有貢獻的人,因為他有一位摯友演奏家巴曼,猶如莫札特有史塔勒。梅耶認為韋伯的單簧管音樂裡有更多的歌劇元素,《小協奏曲》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由一個悠長的高音開始的序奏,立刻把我們帶入歌劇的場景,梅耶將會展現她如同Prima donna般的魅力。
-
布拉瑞揚舞團新作《無,或就以沉醉為名》 回味原民美聲
廿年多前,編舞家布拉瑞揚在雲門舞作《九歌》裡聽見Senayan、Muagai、Ivi演唱〈婦女吟唱〉,驚為天人;現今,他將與「三位天后」合演《無,或就以沉醉為名》,回味美聲。
-
2017雲門劇場家庭音樂會 Trio Zilia「精靈的一天」
由李宜錦、連亦先、王佩瑤三位頂尖音樂高手組成的Trio Zilia,六月三至四日將在淡水雲門劇場舉辦「精靈的一天」家庭音樂會,為孩子規畫一趟好聽好玩又好吃的輕旅行。
-
2017臺北藝術節 八國藝術家共探「城市,及其未來」
2017第十九屆臺北藝術節,以「城市,及其未來」為策展主題,邀請八國的藝術家及台灣優秀創作者,共十一檔節目、一檔展覽,五十四場精采演出,展現藝術的力量。
-
高俊耀《親密》 嵌鑿東南亞歷史暗影
窮劇場編導高俊耀以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不同時期作品作出發,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與靈感,重新編寫成一個新文本《親密》,透過角色關係的流動,發現許多耐人尋味的思索與詮釋。
-
佛朗明哥巨星卡勒凡《黃金時代》九月來台演出
被英國《衛報》譽為「此生一定要看一次的舞蹈家」的西班牙佛朗明哥巨星卡勒凡,應雲門劇場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共同邀請,九月將首度來台演出經典舞作《黃金時代》。
-
王者交鋒—蕭邦鋼琴冠軍阿芙蒂耶娃與NSO
第二位奪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女性鋼琴家尤莉安娜・阿芙蒂耶娃將於五月廿八日訪台,與以色列指揮丹尼爾.鮑伊可和NSO合作演出莫札特與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令人期待。
-
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五月十三日網路直播茶館劇場試演
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二○一八年底開幕,主辦單位特別推出茶館劇場試演,五月十三日更透過官方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網路直播,以饗全球粵劇戲迷。
-
簡練風格氣韻獨到 羅莎舞團三度來台演出
2017TIFA再度邀請歐陸舞蹈女王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創辦的「羅莎舞團」來台,以簡練的獨特風格帶來《時間的漩渦》及Fase兩個作品,讓觀眾有機會親炙舞蹈女王風采。
-
台北新劇團「新老戲」 京崑合體
台北新劇團「李寶春精演新老戲」,六月將推出三齣經典作品:《知己》、《趙匡胤》和《寶蓮神燈》,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特別推出限量「孝親套票」,向媽媽們致上最崇高敬意。
-
歷經卅五年 劉若瑀向恩師交出作業
「老師,卅五年了。這是我的作業,〈莊周夢蝶〉我完成了!」優人神鼓推出新作《墨具五色》,藝術總監劉若瑀在創作過程中撿拾起於美國加州與劇場大師果陀夫斯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