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如何與巴赫共舞?/透析《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大提琴家的人生必修課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選介

自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典範錄音以降,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成為被認可的獨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視此曲的深刻內涵與技巧考驗,紛紛走上卡薩爾斯的道路,將此曲列為人生必修。從傅尼葉、托泰里耶、史塔克、羅斯托波維奇等前輩大師,到馬友友、麥斯基、畢爾斯瑪等等,無不留下令人神往、各具特色的詮釋版本……。

 

自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典範錄音以降,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成為被認可的獨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視此曲的深刻內涵與技巧考驗,紛紛走上卡薩爾斯的道路,將此曲列為人生必修。從傅尼葉、托泰里耶、史塔克、羅斯托波維奇等前輩大師,到馬友友、麥斯基、畢爾斯瑪等等,無不留下令人神往、各具特色的詮釋版本……。

 

史上出現過少許「典範錄音」,不但成為音樂詮釋的歷史轉捩點,也為世人重新定義樂曲的形貌。就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而言,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Pablo Casals,1876-1973)不但「發現」這部巨作,其琢磨半世紀後的錄音(EMI)更成為經典中的經典。雖然江山代有名家出,卡薩爾斯的技巧已非無法超越,在見解上後輩也不乏偉大之作,但此版獨一無二的歷史意義,以及卡薩爾斯已將人曲而一的悠然歌唱,在在讓他的巴赫無伴奏成為不得不聽的典範——那是今日此曲所有演奏的來源,也是所有大提琴家皆曾用心研習的詮釋。你可以不喜歡,甚至不同意,卻該親自欣賞一次卡薩爾斯的巴赫。

史塔克以五度錄製此曲遙遙領先群雄

在卡薩爾斯之後,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成為被認可的獨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視此曲的深刻內涵與技巧考驗,紛紛走上卡薩爾斯的道路,將此曲列為人生必修。法國名家傅尼葉(Pierre Fournier,1906-1986)和托泰里耶(Paul Tortelier,1914-1990)各以過人見解與技巧提出深刻詮釋。兩人相差不過八歲,但始終惺惺相惜,也以不同風格展現大提琴的華麗與深邃。傅尼葉的錄音以驚人弓法細膩刻劃樂曲細節(Archiv),音量對比和表情呈現都極為豐富。他以較節制的歌唱線條表現巴赫的古雅,又以自由的重音揮灑出個人化的浪漫風格。相較於傅尼葉,托泰里耶的演出則更富張力(EMI),精神飽滿地在各舞曲中奏出截然不同的分明性格。六曲樂風剛健自然,左手之快速精準更為人稱道,是相當精采的活潑詮釋。較他們年紀更輕的詹德隆(Maurice Genderon,1920-1990),則以優雅抒情的句法翩然歌唱(Philips),是從容閒適的詮釋代表。他們三人雖然技巧和風格相異,不變的卻是人性深度與高貴品味,表現出不同於卡薩爾斯的詮釋面貌。

論及錄音,身為俄國後裔卻出生在匈牙利的大師史塔克(Janos Starker,1924-),以五度錄製此曲遙遙領先群雄。史塔克的琴風嚴謹冷靜,左手揉弦甚為節制,連浪漫派曲目亦然。但在端正理性中,史塔克卻以令人動心駭目的超絕技巧造就自成一格的藝術天地。五次錄音中,Mercury版以優異錄音忠實補捉到史塔克全盛時期的凌厲技巧。他用指運弓精確快速,以風雷隱蓄的淡定霸氣縱走全曲,音樂在流動中充滿能量,技巧高超卻不帶一絲浮誇炫耀,果然是大師風範。而史塔克在年近七十所留下的第五次錄音(RCA),技巧仍然可觀,音樂性則更為傑出。節奏與表情掌握細膩精準不說,獨到的流動感在歲月中更醞釀成醉人芬芳,在薩拉邦德舞曲裡流露深刻內省的沉思。這是史塔克一生琢磨藝術的見證,也是老大師和新時代的對話。

羅斯托波維奇戒慎詮釋六曲

不同於史塔克透過諸多錄音來記錄對此曲的詮釋心得,俄國大師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則採取相反策略。雖然曾經錄過第二號與第五號,對此曲的高度敬畏之心讓他始終戒慎恐懼,到一九九二年才決定發行六曲全本錄音,將多年思考做「決定版」完整呈現。羅斯托波維奇認為六曲各有創作主旨,第一號〈微光〉明豔洗練,第二號〈悲傷與張力〉情感內斂,第三號〈光輝燦爛〉華麗豐美、第四號〈莊嚴與幽暗〉對比深刻、第五號〈黑暗〉與第六號〈陽光〉則互為對比……透過如此個人化的心得,羅斯托波維奇呈現燦然大觀的藝術視野和全面技巧,音樂與弓法之大開大闔一如朱銘雕刻或張大千潑墨,更以旺盛的生命力逼人接受他的觀點。這不見得是「討喜」的詮釋,卻是毫無矯飾與妥協的大師手筆。

相較於老大師,新一代的大提琴家似乎更願意及早呈現他們對此曲的詮釋心得。畢竟巴赫此曲何其豐富,年輕自有青春之美,若能透過錄音記錄自己的心境轉變,也是樂事一件。馬友友(1955-)和麥斯基(Mischa Maisky,1948-)已經各自留下兩套錄音,都在錄音中呈現不斷進步的思考。馬友友的首次錄音(CBS/Sony),以熱情洋溢和精湛技巧見長,那自信且自然的句法讓人聞之難忘,甚至使人覺得理想中的大提琴就該如此歌唱。他的新版本(Sony)則著眼於巴洛克與現代的對話,還與新銳導演合作拍攝六段影片表現巴赫的當代形象,詮釋手法也更明亮大膽。麥斯基的首次錄音(DG)則大幅運用自由速度,特別不怕以慢速緩緩鋪陳。他的演奏既有甜美油潤的音色,也有強烈渲染的情緒,完整表現充滿個人性格的詮釋。他的新版本(DG)則是對舊版的反省,但個性一樣強烈,仍是不折不扣的麥斯基。

畢爾斯瑪以古樸展現豐美

然而,無論大提琴家為此曲提出如何風貌,誇張地說,他們都在延續卡薩爾斯所走的浪漫路線,不過是卡薩爾斯的不同變奏。但真的只有像馬友友般華麗歌唱才是大提琴本色?只有像麥斯基般浪漫沉膩才是用心?荷蘭大提琴家畢爾斯瑪(Anner Bylsma,1934-)鑽研古樂多年後的錄音(Sony),一問世便造成極大轟動。原來流利歌唱往往淪為千曲一腔,古樸真實卻能無比豐美。「我厭惡吼叫,因為吼叫聽起來最終都一樣。現代絃樂演奏家吼叫太多了,我們需要的是真實地吟唱。」畢爾斯瑪成功展現巴赫音樂中的對比性,絕佳表現讓我們深刻反省心中既存的巴赫無伴奏形象,足列卡薩爾斯後對此曲影響最為巨大的詮釋。

本曲有太多詮釋可能,無論是反映時代或表現自我,各個版本其實都有可觀之處,值得愛樂者細細品味。近年來俄國名家魯丁(Alexander Rudin,1960-)以絕佳音準和超絕弓法錄下精采詮釋(Naxos),兼具技巧和優雅。英國名家伊瑟利斯(Stephen Isserlis,1958-)在二○○七年的錄音(hyperion)更提出少數可稱創新且不凡的經典,是筆者極為佩服的大師之作。而若認為此曲對大提琴家而言已「不夠艱難」,不妨聽聽今井信子(Nobuko Imai,1943-)以中提琴演奏的錄音(Philips)。她不但成功解決樂器共鳴問題,更提出深思熟慮後的睿智見解,以巴洛克風格和嶄新音色讓世人反思此曲的內涵與表現方式,是應當欣賞的絕佳演奏。

(本文由雲門舞集提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