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超
-
音樂 浴火之後,擊樂劇場昂然出發
《木蘭》10年 展現「不得不勇敢」的堅韌
由詩歌而來的「木蘭」傳說,無論是電影、動畫、繪本、音樂劇等,在藝術上各具有無限創意。然而,以打擊樂所詮釋的《木蘭》擊樂劇場,從表演的型態、聲響的選擇,乃至劇場中各種藝術的深度融合上,都可說是表演藝術中獨特的形式。參與的藝術家皆為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並非各自獨立分工,而是與作品一同生成。經過砥礪,《木蘭》已成為「擊樂劇場」的重要典範。然而朱宗慶打擊樂團卻不因此自滿,在2021至2022跨年之際做了精修,並於全台巡演。雖然口碑反應熱烈,但囿於疫情無法盡情發揮。因此,在《木蘭》定版10年的2023年,團隊決定再度搬演,以饗更多樂迷。 《木蘭》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以「砍掉重練」的精神打磨,不料在去年底意外遭受祝融之災,像是給予一記重擊。然而朱團卻坦然將此當作浴火重生的機會,並且堅持「從制高點再出發」。藝術總監朱宗慶堅定表示:「我們就像木蘭,在劇變時局中懷著『不得不勇敢』的堅韌心境。」 對於重演,駐團作曲家洪千惠認為:「一部作品從創作、成熟到經典,看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演出者詮釋與演出的過程。就像演奏貝多芬的經典作品一樣,不同的演繹就有不同的生命。」舞台設計王孟超則說:「在劇場這麼久,沒有遇過災難後這麼快就再演的。」他幽默地透露:「我喜歡在看演出時幻想,如果那是我來做會如何?沒想到這次居然有實現改進的機會。考量演出的樂器、動作都很複雜,所以我會以簡約為主,給一個乾淨的舞台。」 以舞台表象之外,藝術家們也讓《木蘭》傳遞深刻的內在。燈光設計車克謙回憶在2013年應邀改版,在首演一個多月前母親意外離世,為此他持續用這個作品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他感性地說:「木蘭的故事除了代父從軍、爭戰沙場外,最重要的就是家與家的連結。就像尾聲返鄉最希望是牽起阿娘跟阿爹的手,轉身一起迎向幸福團圓的時光,那就是《木蘭》的核心價值。」多媒體設計王奕盛則說:「火災時,我第一個念頭是『還好有《木蘭》』。很多時候,自己做其他設計但不知怎麼進行時,我常想到《木蘭》。因為許多我想突破的嘗試都成功地在這個製作中得到映證,所以《木蘭》對我來說像是奠基石一樣的存在。」 2023年的最新版本,同樣以兩版卡司呈現不同世代與風格,尤其在「馬伕」角色中,在原有久經沙場的老手之外,新增年輕的卡司高瀚諺。導演李小平說明:「不像何鴻棋那樣渾然天成,新世代的高瀚諺
-
戲劇 從陳武康的提問開始
《問美.雲知道》 與唐美雲的閨密聚會
《問美.雲知道》是陳武康替所有人向唐美雲提問,在一問一答當中,喚醒唐美雲的回憶,然後安放它們到自己的生命位置。這次,演過萬千角色的唐美雲不再演別人的事情,演的是自己的故事。 唐美雲與陳武康,一是歌仔戲名伶,身體裡流著歌仔戲的血,一是編舞家,舞齡與年齡相仿,過去兩人只曾在同一製作裡各司其職,未曾想過有合作的可能。而作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季節目的《問美.雲知道》,其實來自執行長王孟超的突發其想,從與他們的個別相識、討論到決定媒合兩人,然後從去年開始聊天、提問與分享。他們都說,這個作品並不是戲曲與現代舞的「交換」,而是認識彼此的過程,包含「什麼時候下定決心演歌仔戲?」、「為什麼一路走下去?」、「不停下的原因是什麼?」一個個問題,緩緩碰觸到唐美雲的內心,問著自己,知道了嗎? 問題,從歌仔戲開始 歌仔戲,對兩人而言都存在得自然而然;不過,陳武康是知道其存在,但輕輕擦身、未真正觸碰,而唐美雲雖說自己曾是歌仔戲的逃兵,最後卻將它視為一輩子的志業。 陳武康說,自己對歌仔戲的印象是去捧當兵同袍的場。對過去的他而言,似乎是故事聽懂了就夠了,於是從自己的一無所知開始向唐美雲發問,然後在這些問答裡感受到「老饕們怎麼看這們藝術?」、「歌仔戲作為年輕的藝術形式,可愛在哪裡?」,直到前幾週才去看了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千年渡.白蛇》,有了些許體悟。他說自己「很慢」,「連跳舞也是慢慢到了現在這年紀,才知道『品味』。『品味』是動詞,就是去品嚐這個東西。」也是這個問答的契機,替他開啟一扇「戲曲」的門窗。 歌仔戲對唐美雲更像是理所當然,作為「戲狀元」蔣武童之女,她活在歌仔戲發展的不同時期,也觸碰著自己不同的生命經驗不管是逃離、還是回到歌仔戲,唐美雲在意的都是歌仔戲;那麼,屬於她自己的呢? 唐美雲說:「我發現排《問美.雲知道》,讓我更有機會稍微認識自己。其實平常一直很忙,每件事情都接著在做,我不大有時間去回顧自己。」略帶思索地說:「我是真的沒有什麼時間去回顧,反而是一直『都在當下』。」於是,《問美.雲知道》不只是一個作品,而是從歌仔戲到自身的意義,在那些自己過去以為理所當然的問答裡重新感受,她說:「我在每次排練過程,然後回去以後,就靜下心來思考這
-
焦點專題 Focus 打開台北珠寶盒—劍潭NO.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ry Tey看
歷經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下開門迎賓,於3月展開試營運,8月正式開幕。這座方形建築物座落於士林,外有著大型球體的突出物,被網友暱稱為「皮蛋豆腐」,甚至以貢丸、米血糕、百葉豆腐滷味模擬拼成外型。然而這個世界首座球形觀眾席,卻被大讚突破多項建築常規,被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之一,成為台北新地標。 除了以外觀引起旋風,最令表演藝術團隊及藝文愛好者關切的,便是軟體上的經營方向與現階段採取的優化措施。為此,本刊特別邀訪了董事長劉若瑀及執行長王孟超,解答他們對人才培育、國際連結及未來的期許。地理上,從北藝中心向外輻射,也有不少探索城市歷史的好去處,我們也特以專文介紹,推薦讀者在一趟士林、劍潭之旅中,不妨多留些時間,於演出前後造訪這些藝文景點、享受寓教於樂的附加價值。
-
焦點專題 Focus 皮蛋豆腐?!鴛鴦火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開箱囉
歷經10年籌備,施工曾多次延宕,命運多舛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今年3月中旬展開試營運,並將在8月開幕,正式成為台北新地標。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
王孟超 10年風雨終見晴
等了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3月11日揭開頭紗,在眾所期待之中,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一如國內所有大型表演場館的竣工落成,初見世人的北藝中心難免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和指教,身為執行長的王孟超抱持著「試一下,更好」的心態,將他們都視為貴人,持續優化設施,為8月的正式開幕做足準備。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探2021,黑暗中看見光
2021年是怎樣的一年?表演藝術圈又有什麼事件值得被關注呢?
-
2023臺北藝穗節16天590場演出 啟動「後浪警報」
2023臺北藝穗節的主題「後浪警報The FUTURE is HERE」,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使命,成為尋找新一代藝術家的重要平台,期待每年加入的新銳藝術家,能在夏日攪動創作的水花,而每一次演出獲得的經驗值,讓他們進而成為推動表演藝術不斷前進的新浪潮。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從中央到地方的場館與藝術節規劃,突顯創作生態問題
2017年初,《PAR表演藝術》開始談論「大劇院時代」(註1);同年年末,表演藝術評論台亦在「TT不和諧開講」從國內、外案例討論「大劇院時代」。其背景是國家兩廳院完工30年後,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戲曲中心陸續落成,也即將迎來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場館;隔年,所謂「三館一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完備。從《PAR表演藝術》到表演藝術評論台的發聲,無非是在望向這些能容納千人席次的劇院陸續啟用後,對於未來的票房、交通移動、場館規劃與定位、創作導向、製作壽命等問題提出前瞻思考。當時,一併被納入思考的還有在2012動工,但2016年承包商倒閉停工、而一度停擺成都市奇景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 直至今(2022)年,北藝中心終於完工、試營運,然後開幕、啟用,似乎代表台灣「大劇院時代」最後一塊拼圖完成而在這段時間內,與劇院可能相關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也一一營運。同時,台灣COVID-19疫情也迎向「共存」局面,往持續開放邁進。台灣劇場的整體創作量在劇院備齊、經費挹注、疫情延宕等因素激化下,呈現極端爆量的情況,釀成衝擊「大劇院時代」的第一道關卡。 必要與必然的擠壓:北藝中心節目規劃的衝擊 其實,我們剛結束史無前例(也希望是後無來者)的創作量與觀看量多到「炸裂」的暑假(7月至10月)。 始作俑者必然是北藝中心的開幕。北藝中心自3月試營運,到7月的明華園《東海鍾離》拉開「開幕季」序幕,與「開幕季」緊連的還有常年規劃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縱使不將在各小型場地發生、超過百檔的臺北藝穗節,以及內含大量免費戶外演出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列入計算,單就北藝中心主辦、規劃的節目,在7、8、9這3個月內就有37檔,場次破百(其中,《西來庵》、《NEXEN未來密碼浮光疊影劇場》等作因疫情等因素臨時取消、延期)。 這些節目同時使用水源劇場、中山堂等場地,但也常有北藝中心3個劇場全開並同時有內部排練場加入戰局的情景。依據席次規劃,若票房熱絡,整個北藝中心可能會同時有3,000人以上在
-
北藝中心正式開箱 明華園總團《東海鍾離》開幕季首演
歷經10年漫長等待,眾人引頸期盼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正式營運,開幕季首檔節目特別邀請明華園總團開箱演出,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2022年度新作《東海鍾離》將於7月2日、3日在臺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由孫翠鳳領銜主演,演員陳昭賢、陳昭婷、陳子豪、晨翎、吳米娜、姜琬宜、柯進龍、張閔鈞等人共同演出,演出陣容以青年演員為主,明華園總團的舞台也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優秀的歌仔戲青年演員「打開可能」,給他們舞台讓他們「成為可能」,呼應北藝中心的「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協助制度建立,還是干預「專業治理」?
《臺北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設置自治條例》爭議,始於四月底在市議會法規會討論草案的過程中,議員主張北藝中心董監事任期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一樣採二年一任,與文化局和北藝中心主張的四年未能達成共識。消息傳出也引發業界譁然,認為不符合表演藝術界的需求,此外還有董事長有給職、市府指派常務監事等爭議。此設置條例已於五月廿日在臺北市議會二讀通過,上述爭議仍照原案,是否埋下日後北藝中心的經營隱憂,有待觀察。
-
專題
王孟超 數位時代的手寫控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劇場圈人稱「超哥」的王孟超,從在雲門舞集工作開始,就對自己的時間管控高度要求,「劇場是合作的藝術,不遵守時間,對合作對象不公平。」完全透過google calendar雲端管理形成的他,放不下的是作為設計師拿筆塗畫手寫的習慣,從筆記本用到iPad pro,最不能少的,就是可以讓他隨手揮灑的那支筆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中生有 發揮「樞紐」無限可能
雖然場館的落成一再延宕,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活力,已經藉由各種計畫的推展擴散開來,北藝中心從「樞紐」概念出發,自許成為「亞洲共製中心」,期望連結國家與地方各場館、藝術與社會關係,在創作培育與製作鏈結上共製共享,發展更靈活的思路和運動策略。從「亞洲當代表演網路集會」(簡稱「亞當計畫」)、「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到「擴散計畫」,不只在製作、創作端提供支援,也在觀眾端打破限制,開發可能性。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特別報導 一起走吧!與青年藝術家們向前行(一)
提供學習管道 幫助獨立與創業
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任務之一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稱北藝中心)於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舉辦「劇場管理未來式III與青年藝術家攜手同行Walking with Young Talents」論壇。邀請英國、法國、荷蘭及新加坡等場館專家學者,分享青年藝術家培育計畫與實踐方案,其次由台灣十二名青年藝術家提出對於培力計畫的需求與期待,再以「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閉幕式為例,解析青年藝術世代如何翻轉創意,創造國際賽事好評。 論壇由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擔任引言人,他表示有幸在台灣劇場起步階段,能與白先勇老師、林懷民老師合作,現在他亦很榮幸,有機會幫助青年藝術家。然而與青年藝術家互動過程中,他發現一般場館多被動等待藝術家來租借場地使用,少數大型場館自製節目或自國外購買節目演出,並未對台灣青年藝術家產生實質助益。因此他認為,「如何有效地幫助青年藝術家,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展現藝術創作能量,是一件很重要、值得關注的事情。」 此次邀請來台參與論壇的貴賓有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推廣教育主任Joce Giles、法國國家舞蹈中心秘書長Christophe Susset、荷蘭DAS編舞課程藝術總監Jeroen Fabius及新加坡42新劇中心創辦人倫尚人、中心經理馬燕玲。王孟超期望,「透過了解他們的制度,借鏡他們的經驗,幫助台灣青年藝術家。」 以下為四國專家學者於論壇演講重點。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特別報導 一起走吧!與青年藝術家們向前行(三)
用心陪伴,走出創作的第一哩路
聽到了年輕藝術家的心聲,要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在「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對談會中,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國藝會獎助組總監李文珊與遠道來訪的四國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機構的培力計畫,王孟超並在對談會尾聲強調:「北藝中心幫青年藝術家在發展中成熟,是陪著他們走,不是帶著他們走。」
-
企畫特輯 Special
輕紗刺繡映縹緲 拱橋穿越死與生
原創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舞台上有中國大陸的大腕級演員,幕後則有台灣的大腕級設計師舞台設計王孟超、服裝設計林璟如與視覺設計霍榮齡,可說是劇場製作的「夢幻名單」,他們在上海劇場界重逢,聯手將唐朝詩人張若虛的名詩〈春江花月夜〉轉化為立體流動的舞台風景。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她把我們推到邊緣,面對深淵
在專業舞台設計師眼中,碧娜.鮑許的舞台,違背了舞作大多要求舞台空曠的原則,地面崎嶇,而且充滿各種現實中的物件,但絕非無意義的存在,充滿了符號,但意義要觀眾自己去尋找。舞台本身存在邊界,鮑許充滿障礙的空間,不只對觀者的視覺感產生壓迫侷促,也讓舞者窒礙難行,她透過身體的撞擊,讓觀者重新在安全、除菌的黑盒子裡,看見框架、體制。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Play Different! 朝24小時不打烊劇場邁進
甫於去年十月中宣布接任台北第二個國家級劇場臺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的資深舞台設計師王孟超,本著多年的劇場工作經驗,腦中已經畫出許多新劇院的未來藍圖,他期待臺北藝術中心要玩出不一樣的定位,從外型到內涵都很「潮」,打破「只在週末,只演午、晚場」的一般模式,在劇場提供不一樣的特色美食,要推出讓年輕人、貴婦,都「揪團」參與的演出。
-
藝視窗 News
王孟超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
【台灣】 王孟超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 縱橫劇場卅年的資深舞台設計師王孟超,近日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於104年底啟用前籌畫軟硬體設施建置並規畫營運模式。作為台北的第二座國家級劇院,北藝中心人事運作採兩廳院行政法人架構,未來兩年也將持續推出論壇與教育訓練課程,活化行政效率。 王孟超提出「24小時劇場」、「使用者的劇場」概念,中型實驗劇場24小時供團隊排練、演出,將使用者至上理念落實至場館內部設計。除了設備提升至國際級水準,亦不忘著眼於優質節目,未來將以長銷式思維降低藝文團體表演成本、累積技術人才,醞釀潛力團隊亮眼登台。建築前衛、實驗性十足的台北藝術中心,讓王孟超得以馳騁想像、擘劃一座屬於民眾的未來劇場。 印度文化節 《少年Pi》女主角帶來印度舞蹈 由台北印度愛樂中心主辦的第10屆印度文化節將於11月2日盛大揭幕,在汐止夢想社區藝術村開幕現場將以遊行、香料美食市集、講座等,一網打盡食衣育樂全方位文化。往年活動亦曾邀請國家級古典舞蹈團蒞台演出,今年度推出的兩檔舞蹈類節目各為《寶萊塢傳奇》、《婆羅多舞奇幻之夜》,由Sridevi Nrithyalaya(SDN)舞蹈團與台灣印度舞團一同展現印度舞蹈的力與美。 活動更以以五光十色的寶萊塢電影為主題,邀請曾參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的編舞家Sheela Unnikrishnan領軍SDN婆羅多舞蹈團,偕同《少年Pi》女主角阿南蒂帶來印度古典婆羅舞蹈(Bharatanatyam),串連多部寶萊塢電影經典情節,與觀眾一同回味電影中神祕典麗的印度風情。更多資訊請參考www.india.org.tw/newsContent.aspx?id=211。 第二屆「香港周」 帶來四大主題展覽 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的「香港周」邁入第二屆,11月29日起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揭開神秘面紗 幕後風華動人再現
一九八七年啟用的兩廳院,廿五年來在台灣表演藝術舞台上扮演著先行指標的角色,尤其在舞台技術方面,更是不斷琢磨累積經驗,從早期的《紅鼻子》、《糖果屋》,到近期的《鄭和1433》、《黑鬚馬偕》、《有機體》,在在展現舞台技術人員的創意與心力。藉由「瞬息與永恆-國家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兩廳院邀請大家見證並回顧舞台上精采的永恆一瞬間。
-
幕後群像 資深舞台設計師
王孟超 從零開始的空間技藝
王孟超強調,空是很好的出發點,但不是所有的舞台都非得被設計成「空的空間」,那樣的空變成空洞的空,又淪為硬套形式了。重點在於,不斷回到空無一物的創作原點,我們才會對既定的設計提出質疑,然後漸漸鍛鍊出對空間的敏感度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