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去年十月中宣布接任台北第二個國家級劇場——臺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的資深舞台設計師王孟超,本著多年的劇場工作經驗,腦中已經畫出許多新劇院的未來藍圖,他期待臺北藝術中心要玩出不一樣的定位,從外型到內涵都很「潮」,打破「只在週末,只演午、晚場」的一般模式,在劇場提供不一樣的特色美食,要推出讓年輕人、貴婦,都「揪團」參與的演出。
想像一下,從捷運劍潭站的月台上,就看見光影幻化,表演節目的精采預告,投射在建築體大型圓球面上。從捷運車站出發,自地下道拾階而上,出口豁然開朗,小型演奏、街頭表演,都在廣場上大展身手。而你剛從故宮博物院看完展覽,招手和朋友們會合,正要踏進劇場看戲;有人提議,看完戲就去士林夜市吃個宵夜吧?還是,在營業到凌晨的地下室咖啡店,和藝術家見個面、聊聊天?
這些畫面,都在臺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王孟超的想像中。
打破成規 廿四小時都「有事發生」
「Play Different!」王孟超說,台灣觀眾的觀戲素質已經培養起來,現在,進劇場看戲,反而變得太嚴肅了。臺北藝術中心要玩出不一樣的定位,從外型到內涵都很「潮」,打破「只在週末,只演午、晚場」的一般模式,在劇場提供不一樣的特色美食,要推出讓年輕人、貴婦,都「揪團」參與的演出。
臺北藝術中心占地約兩公頃,以中央方型建築體將大、中、小型三座劇場集於一身。大劇場的觀眾座位約一千五百席,舞台補足(目前規模相當的)國家劇院右舞台空間狹小之憾;圓球內部是鏡框式中型劇場,約八百席,期待讓長銷式演出在此大展身手;小劇場像個「藍盒子」,視舞台面向不同的運用,可容納觀眾五百至八百位不等,並且提供投影機等科技設備,希望為小型劇團創造更好的利基點。為人所津津樂道的「3+1」劇場,則是打開大、小劇場的隔音牆,透過原先共用的後台,連結成長型的超級大劇院。王孟超指出,長型大劇院的演出形式需要量身訂做,「也許一、兩年一次,邀請團隊、導演,對空間提出想像,提供新的可能性。」
由於腹地有限,王孟超分析:「這裡幾乎沒什麼商業空間,就經營面來講,需要將三個劇場用到最大極限。任何時候,一定有什麼事正在發生:裝拆台、卸車、演出……不該有全黑的狀態,要開創出很高的演出能量。」記者會上提出「廿四小時劇場」的概念,源自營運考量,也包括從業多年的心得及地緣觀察:「自己也是做演出的,知道各劇場晚上十點、十一點就得走人,變成事情做不完,首演場是彩排場,很痛苦。在這邊,如果你想連夜通宵,把節目做更好,絕對歡迎。甚至,中型劇場,我希望你週間也敢演,甚至不一定七點半開演;比如星期三下午,讓學校學生來看;週間兩點半,讓士林、天母吃下午茶的婦女來看;適合年輕人的節目,子夜場可不可以?士林絕對可以!」
不是蓋完就成 環環相扣啟動未來
身為籌備主任,王孟超除了和建築團隊密切討論,從使用者的角度切合團隊需求、提升硬體設備,同時身兼營運規劃、節目籌備的重責大任。未來,包括節目策展、舉辦藝術節、劇場行銷宣傳,都囊括在目前規劃的軟體建置當中。也正因此,「透過對的人、建立制度,讓它變成可以營運的劇場」,是他的重要考量——這一、兩年,將致力於推動行政法人的機制。同時,為發揮最大營運效益,內部組織扁平化,將大量起用特約人力。台灣近年累積不少自由接案的劇場工作者,他預計以簽約保障時數的方式,讓劇場變成前、後台人員的半個家,並且開辦訓練班,培訓更多優秀人才,讓服務的觀念產生質變。
此外,他也指出,臺北藝術中心先天不良的地方在於:輔助空間不足,包括排練空間、行政空間、技術空間和儲藏空間等,都是致命傷。向市政府商討閒置空間再運用的過程中,他也構想:「一個劇場不是蓋完就完成了,可以去想像五年、十年後,還要怎麼變化。」在他的藍圖中,還要有一個「排練中心」——「不只是排練場,我希望空間夠大,大到可以把布景裝起來,在那邊演練。換景不一定要很快,但可以搭出來。如果要進一步做長銷、精緻化的節目,勢必需要這樣的空間磨合。甚至,可以跟學校合作,讓學生在這邊幫忙裝台。學生可以跟專業人士一起搭台、學經驗,容易打入這個圈圈。就團隊來說,因為不是真正演出,慢一點、出錯,都沒關係,又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他也思考和其他場館的關係:「我不迷信任何東西一定要在這邊首演。這沒有意義,很多團隊更需要的是有再演的機會。因此,我也不需要和國家劇院競爭。」若檔期太滿,則和未來座落於芝山站,由國光劇團負責營運的台灣戲劇藝術中心合作:「他們百分之七十要想辦法外租。團隊可以來我這邊演三週,演完到隔壁繼續演,互相幫忙,讓能量延伸過去。」
王孟超說:「我希望它不只是一個單純外租的劇場,而要更積極地,去和演出團隊合辦、洽談補助,甚至和其他劇場合作、合辦、談co-produce(共製)。台灣有很多小劇團都很厲害,像跨界、多媒體,做得很好,可是走不出去。我們可以試著跟國外的劇場談co-produce,不只是等你來我這邊演,希望未來也要把團隊送出去。」
王孟超表示,目前,工期規劃在二○一五年底完工,預計先邀請一些國內、外表演節目試演,「測試節目,也測試觀眾;看看觀眾群在哪?觀眾進來有哪些問題?」測試完成,休館兩個月,進行調整、修正。理想中,希望在二○一六年的八、九月間,配合臺北藝術節開幕,也補上國家劇院休館期間,台北市表演藝術空間的不足。目前,王孟超已開始規劃、洽談試演節目跟開幕節目。他特別強調,更生活化,或者,能跟生活更緊密連結,都是表演藝術場館未來走向的國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