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場館的落成一再延宕,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活力,已經藉由各種計畫的推展擴散開來,北藝中心從「樞紐」概念出發,自許成為「亞洲共製中心」,期望連結國家與地方各場館、藝術與社會關係,在創作培育與製作鏈結上共製共享,發展更靈活的思路和運動策略。從「亞洲當代表演網路集會」(簡稱「亞當計畫」)、「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到「擴散計畫」,不只在製作、創作端提供支援,也在觀眾端打破限制,開發可能性。
「共製」對台灣劇場觀眾並不陌生,歷來各藝術節與表演藝術團體皆曾以國際交流為前提進行節目共製,同時也不難從觀眾端聽見共製是否只是某種噱頭的評論。那麼,此時再來談「共製」及因共製而可能擴展的經驗「共享」意義為何?此現象可能延續之範圍幅度,及其對表演藝術創作與製作生態改變是否可能?現階段因場館林立,表演藝術經費緊縮,集資製作有其必要,但此有機鬆動模式,只是時勢所趨,或實著眼於表演藝術生態未來脈動?所以我們針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下文簡稱北藝中心)旗下的「亞當計畫」、臺北藝術節及各種藝術家創意與觀眾培養工程的現階段規劃與未來想像,試圖靠近資源有限共製下的經驗「共享」、視野「共想」可能投向何處?
「樞紐」概念取代硬體存在
原訂二○一五年、後延至二○二○年完工的北藝中心雖面對不小輿論壓力,卻也因場館未開這道題,思考並著手推動北藝中心作為台北市地方場館,在表演藝術生態中與藝術家、創作和製作間的重新定位。總監王孟超有感過去補助機制、場館資源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被動,互動多停留在節目買賣與承租場地。場館有沒有可能為藝術家與民眾做更多?這是場館需要思考的社會責任。所以,重新定位的源起,北藝中心回到藝術家與創作本質來思考,思量創作與製作鏈結上所需的時間與空間,包括創意發生前的調研實驗,以及作品完成後需重演修正。將資源投入兩端,深化創作,也延展作品生命。
於是,北藝中心從「樞紐」(Hub)概念出發,自許成為「亞洲共製中心」,認為場館不該只是硬體存在,更期望連結國家與地方各場館、藝術與社會關係,在創作培育與製作鏈結上共製共享,發展更靈活的思路和運動策略。
實驗空間開拓:亞當計畫、創意補助
將經費資源投入創意前端並非空前,但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則不僅僅是一筆錢即完成的事。更多時候,涉及到資源給予者如何策動、運用機構力量讓經費以外的關係經營等無形資源得以一同投入創作前端,發揮有機與永續可能。
二○一七年北藝中心開創的「亞洲當代表演網路集會」(簡稱「亞當計畫」)即是由機構發揮整合力量的最佳例子。建造以藝術家為核心的平台,發展三塊交流場域,邀請來自亞太地區藝術家(註)、各國藝術節策展人、製作人,開啟各種對話的可能。交流場域之一是藝術家交流平台,如「藝術家實驗室」,以及「新作探索」提供場域展演也開放大眾參與,讓創作與對話得以交織。另一塊是專為藝術家與策展人設置的「即時連線」讓雙方有機會一對一交流。第三塊則是,如「圓桌會議」與「交流論壇」開放大眾參與,一起討論當代表演藝術現況與未來。
在補助創作方面,北藝中心的「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則補助藝術家廿至卅萬經費,以一年時間進行創意發想、考察與實驗,不限成品展演,補助重點在創作過程的細膩研究,於年底進行約莫十分鐘左右的概念或階段性呈現。並由北藝中心邀請各場館、策展人、製作人與評論人齊聚交流。飛人集社劇團以偶戲結合美國光影藝術家獨創的「電影式光影」手法,打造新作《黑色微光》連獲平台兩年補助,並成為臺中國家歌劇院二○一九台灣國際藝術節節目之一。
王孟超期許透過此專案,搭建藝術家和場館網絡,為表演藝術建立良性生態圈。更期望未來的合作狀態是「各場館帶著自己發展與製作的作品在平台上相互交流。」從亞當計畫或創意補助可以看見共製的意義於此逐漸展開,不只在於共製成品演出,而在於集資、集各領域、跨文化經驗於創作過程與成品深度與品質。